三十九總受我身束縛著

 人者何?我也;我者何?身也、心也、識也。由經典記述:=「我」是由五蘊假和合而成,離開了五蘊,根本就沒有我之存在。人活著,在起心動念、或在言行舉止上,可謂幾乎無不受我身、我心、我識所深深影響,亦即是受這一箇「我」字所緊緊束縛著而不自知、而始終未能察覺,以致到老到死亦然受我身所控制著。是以,常迷昧「自我」而無明,常執著「自我」而煩惱,常妄心「自我」而難以覺醒。凡迷而不覺、昧而執著者,恐難昇華心靈以臻「明心見性」之境地。

 

 又人者具五蘊、六根、八識(心),所以有七情六欲,所以集正邪、善惡、聰智愚劣,以致於引生三毒(貪、嗔、癡)於一身。追溯往昔,人們自無始以來,經無量劫之流轉,早就已逐漸受無明罪業的蒙蔽,迄今已是無法去計算其時日了。只知障礙我們的佛性(一切眾生具有覺悟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已久矣;只知我們的佛性受塵染覆蓋深厚,惡習、劣根性已深植根性不移。佛性蒙蔽,無明叢生;越受蒙蔽,越是愚癡無明,相對佛性道根淺薄矣。然這都是源於靈降塵寰欲界,受物情欲利而引生我識深重、慾心熾盛來者也。

 

 修之大患,乃在受我身之擾(擾者障礙也),及至無身,尚有何患何擾?故決不可看重這箇假軀殼,免為物慾所奴役。因身者,慾身也、血肉之軀也,一旦控制不住,將縱情縱慾無度,或造身業(如常發脾氣、殺生、偷盜、邪淫、酗酒等)。可鑑人之受我身影響實深且鉅,故須時刻謹記:「不要心存我念」,為我則私,去不掉我,即是去不掉私心。一有我、一念我,心著私欲;一著私、一著欲,心靈蒙塵。修一定要做到無我,方可自然,否則終有所執,執則煩惱不堪,與道之大公無私、與靈之淨純無瑕,形成背道相馳,恐越修與道相距越遠矣。

 

 道程不免有障礙,然大多還是礙在「著我」而修,誠如六祖壇經云:「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此即一切之修法,還都是以「我」為主、為設想、為優先考量、為有功有利而造。然只要一為我,私心生焉。列舉:出錢出力,也要選擇那項功德大;助印經典善書,也要挑印那本較具功大;誦經持咒,也要詢及誦持何經何咒較具功德、功能;修法門,也是著相於那教門較具殊勝、或受較具標新立異所影響而不斷跳槽;求神拜佛,更是易受那廟寺宮堂之神佛顯赫而一家一家的跑。可謂一切都是為我而修,以致越修越著相、著法、著廟堂、著神佛、著人情物事不已,以致全然忘卻「佛在靈山(汝心)莫遠求」之道理,既不識「自心是佛自心修」,迷惑心外覓佛者,就會不停的往外馳求、攀緣。若是心都一直迷昧紊亂不靜,試問汝還能修得清、修得靜、修得明嗎?又慈悲生發否?智慧增生否?可由此推想而知已修正確否?

 

 修道修佛者萬萬千千,成道成證佛真有幾人?蓋無不障在有「我」之礙害也。修須由少私欲著手,更須從「去我識、制死心、空掉身」力下工夫,最冀望無身、無心、無識。否則總是受我識、我心、我身束縛著,那再怎麼修亦是罔效、枉然。唯能突破「我障」者,自可如經所云:「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自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以及任何時間中所有不善之行為。」吾人須明唯修人心為道心,唯去人心之私欲,以臻無私欲之道心,也唯能鍊就道心者,才能把私我化真我而掙脫我身、掙脫私欲、掙脫一切之束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