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13年7號

                    第331期 

 

<目次>

無極皇母慈音

世間生活/奉旨著書

正道之路/奉旨著書

虛原聖訓

道德經淺說

修道閒談

社會救濟基金

太上感應篇

天神存在嗎

慈愛動物

 

「無極皇母慈音」

正鸞智筆 李生扶

本堂主席關聖帝君 登台

二○二四年三月二日

農曆甲辰年正月二十二日

聖示:母娘臨堂,命本堂福神十里外,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恭接懿

駕,其餘神人排班侯駕。

可,吾退!

 

駕前九天玄女仙姑 降

詩曰:

     警示人心覺

     回頭彼岸登

     善德巍巍積

     歸儒釋道誠

聖示:母娘臨堂,神人靜心接駕,不得失儀。

 

無極皇母大天尊 降

懿示:諸賢卿及諸兒女免禮,賜坐。

詩曰:

     三教同修證果因

     移風易俗廣行仁

     存心養性參玄奧

     正氣浩然格聖真

懿示:娘今日以「借假體而修真靈」為題,供諸兒女悟而行之。

   

      「借假體而修真靈」

 

    人身乃由肉體組成,謂之「假體」,為何稱之為「假體」?

 

乃因人之原靈投附於肉體上,因三寸氣而生存,一旦三寸氣斷,

 

靈魂出竅,只剩一個腐敗之肉體而消滅,故謂之「假體」。

然人之假體因原靈附著而有性命,有性命方能產生思想與意識

,始能活動而生存於世。此乃因原靈驅使肉體,此即為原靈之潛能

。原靈即靈魂,人一旦沒有靈魂,便只剩一個軀殼而已,故原靈之

 

潛能,亦為天賦之性,靈魂不離假體,生命便存續。

原靈投入假體之中,其潛能受假體之約束與限制,將無法發揮其功能

 

,故上天頻降大道真理,苦勸世人勤修,便是要提升原靈之潛能,

 

使假體得以去蕪存菁,使重濁之氣,淨化為清靈,使潛能得以突破

 

假體之約束與限制,使原靈可以與假體相融合,故修道有成者,

 

其可擁有超然之雅量與能力,而此超然之雅量與能力,即為原靈

 

賦性之力量,上天謂之「原力」。

故諸兒女當藉假而修「原力」,「原力」若能修成正果,可成仙成佛,

 

希賢希聖,其靈將能永久而不滅也。

溯自太古之時,有三位老人在海上邂逅相遇,互相問對方之年齡,

 

其中一位老人說:「我自年幼便跟隨盤古氏開天,盤古氏居其中,

 

我居於外,至現在不知已有多少年了。」另一位老人則說:「

每逢滄海變桑田時,我便輒下一籌於海屋,至今已添籌滿十個海屋

,至現在我也不知道我的年齡」;又一位老人說:「我自小開始食蟠

 

桃起,每吃一顆蟠桃,便將核桃棄於崑崙山下,至今核桃已堆積與崑

 

崙山一樣高了,我也不知道我的年齡?」

    從上面三位老人之對話得知,自盤古氏開天以來至少已歷經幾億萬年

 

矣!而另一位老人,亦已籌建十座海屋;另一位吃蟠桃之老人,其所

 

吃之蟠桃之核桃,已堆積與崑崙山一樣高,皆有幾億萬年之久也,由

 

此可知,此三位老人之原靈已超出於六合,亙古而長存

,斂氣於三界,悠然可配元會,其神氣已修達永久不滅之境界矣。

    故 娘奉勸諸兒女,當「藉假體而修真靈」,俗塵一點不染,不再為

 

名利而忙碌奔波,不再為情愛而沈淪,藉假修真,亦將可達神氣永久

 

不滅之境也。

本堂主席關聖帝君 登台

聖示:國曆一一三年四月六日(農曆甲辰年二月廿八日),適逢清

      明連續假期,為免影響諸賢生及善信大德慎終追遠掃墓之安

      排,及免受塞車之苦,當日鸞期暫停一次。

 

『世間生活

正鸞智筆 李生扶

南海觀世音菩薩 

二○二四年三月九日

農曆甲辰年正月廿九日

聖示:吾今日降著「世間生活」一書。

 

          第十六回  留戀過去難向前

 

聖示:「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過去眾多 

      的豐功偉業與資歷,當成為未來成長之養分與基礎,切莫一

再留戀過去,放下心中之「執念」,以免停滯不前。

菩薩曰:智筆!吾倆又一同著書了。

智筆曰:弟子在此叩見恩師,見恩師聖顏容光煥發,氣色相當之

好。

菩薩曰:那是自然,眾神仙佛每個道行雖深淺不同,但皆需具備一

定修持之道果,方能成仙成佛,否則怎能有如此之現象

呢?

智筆曰:恩師所言甚是!不知今日所要探討世間生活之案例為何

        呢?

菩薩曰:今日我們再來看看世間常見之案例,供世人警惕之。

智筆曰:弟子全憑恩師安排。

        (此時萻薩佛袖一甩,立刻現出場景。)

 

智筆曰:此場景是一個大型的運動場,有許多乒乓球桌,好像是在

        舉辦乒乓球比賽是嗎?

菩薩曰:沒錯!此處正在舉辦大專盃的乒乓球比賽,全台疆各大專

        院校都派出最強的選手來參賽,每個人都勢在必得。

智筆曰:想必一定很精彩,恩師!那我們坐下來慢慢欣賞球賽吧!

菩薩曰:你想得美!那有這種閒工夫,別忘了吾倆是有任務的!

智筆曰:對哦!弟子突然忘了,還請恩師見諒!

菩薩曰:無妨!

智筆曰:請問恩師,今日之案例在何處呢?

菩薩曰:就在你正前方穿白衣的李姓同學,他也是前二屆大專盃的

                  冠軍及亞軍得主。

智筆曰:那這樣看來李同學今年奪冠之機會應該也很大哦!

菩薩曰:我們繼續看下去。

智筆曰:只見李同學在觀賽過程中一直告訴旁邊同隊同學,他這樣

        打球不對(意指比賽的人),如果換作是他,應該會如何

        如何?也一定能打得比他好,旁邊的同學一開始還聽之有

        理,慢慢的李同學越說越誇張、越高傲,彷彿大家都比他

        差一樣,旁邊的同學也慢慢不想聽了。

        (此時恩師再次拂袖,又現出另一場景。)

智筆曰:恩師!此景是頒獎典禮,怎麼前三名皆不見李同學上台領

        獎,難道他沒有打進前三名,他之前不是很厲害嗎?

菩薩曰:李同學之前很厲害沒錯!但在前年自從得了冠軍之後,心

        中之傲氣油然而生,絲毫不減,總認為自己得到了冠軍就

        是全大專生最厲害的,故也降低訓練之頻率,所以去年還

        幸運得了亞軍,但其傲氣卻還不知收斂,輕乎他人,自己

        一直留戀在過去冠軍的影子裡,故球技節節敗退,最後連

        決賽都進不了。

智筆曰:真是可惜!過去連得冠亞軍,如今卻什麼名次也沒有,心

        中的執念還一直沉浸在過去得獎的光輝裡。

菩薩曰:沒錯!這便是許多世人之通病,當一個人透過努力而取得

        好成果(績)後,當下固然高興,但高興過後便該收拾起

        歡愉之心,縱使有好成績,同樣也該檢討過程中之優點缺

        點,優點留之,缺點改之,作為日後比賽精進之參考,萬

        不該一直留戀在過去,不知持續努力。

        又好比有許多男女朋友分手之後,有許多男女遲遲走不出

        情感的傷痛,還一直在期望對方有回心轉意的一天?是否

        有復合之可能?抑或是受過情感的創傷後久久走不出來,

        從此對感情失去信心。

        世人當知,每一段感情都是成長之累積,過程中盡心對

        待,問心無愧,若有緣自然能終成眷屬,若無緣便是人生

        中化解一段因果而已,加上每個人所遇到的對象不同,思

        想個性亦不同,實不該一直留戀於過去而停滯不前,應該

        藉由每段交往過程中習得寶貴之經驗,學習彼此相處知道

        讓下一段感情更加圓滿。

智筆曰:恩師說明的很有道理,許多世人大多因己身之「執念」一

        直走不出來,無法擺脫各種限制,因而畫地自限,無法擺

        脫。

菩薩曰:沒錯!奉勸世人,無論對待工作、感情、事業、生活……

        等種種,皆不該留戀過去,過去已逝不可追回,更該從今

        日起從新開始,今日說了很多,著書至此即可。

        可,吾回。

 

南海觀世音菩薩 

二○二四年三月十六日

農曆甲辰年二月七日

聖示:吾今日降著「世間生活」一書。

 

          第十七回  自小培養「好品德」

 

聖示:「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一個人之「品德」自小便該

開始注重、培養,父母之言教及身教亦相當重要,自小若未

有良好之基礎(品德),將來要導正則難矣!

菩薩曰:智筆!吾倆又見面一同著書了。

智筆曰:弟子在此叩見恩師,每次與恩師再次著書,就深覺此部聖

        書離完著又接近了一步,且今日已至第十七回了,不知何

        時才能有幸再與恩師一同著書了?

菩薩曰:愚徒也!能否一同著書亦不是恩師所能決定,端看上天如

        何安排?視著書玉詔頒佈之內容定之,不過吾想吾倆一定

        有機會再一同著書的,不必多想。

智筆曰:看來是弟子多慮了!對了,請問恩師,見今日之標題提到

        小孩品德之培養?今日之案例便是與親子教育攸關是嗎?

菩薩曰:沒錯!看來你觀察得很細微哦!

智筆曰:讓恩師見笑了!

    (此時見菩薩一甩袖,立刻現出場景。)

智筆曰:恩師!此處是山上的風景區,空氣清新、景色怡人、微風 

        輕拂,讓人好不愜意呀!

菩薩曰:當然!這裡是苗栗一處有名的高山露營區,每到假日,有

        許多人攜家帶眷,三五好友相約來此露營,若沒提早預約

        ,還訂不到位置呢?

智筆曰:現在有許多人都喜愛露營,那我們是不是也該來開始搭帳

        篷了呢?

菩薩曰:別傻了!你又在耍寶了是嗎?

智筆曰:弟子不敢,請問恩師,今日之案例在何處呢?

菩薩曰:今日案例就在吾倆右手邊王姓一家四人。

智筆曰:見這家庭一家四口剛下車,兩個小男孩便迅速的將車上露

        營裝備,井然有序一一卸下,相當熟練,東西就定位後,

        便開始搭起帳篷,父母只在旁提醒搭帳篷該注意之事項,

        而此二男孩亦相當熟稔完成帳篷搭設,接著又將烹飪之設

        備架起,開始煮飯燒菜了。恩師呀!這兩個男孩怎麼這麼

        厲害,大人的工作他們亦能駕輕就熟,一點都不含糊呢?

菩薩曰:這你就有所不知了,此二男孩之父親是一家鋼鐵公司之高

        階主管,因自小時候擔任學徒學技術時,就吃了不少苦!

        方能奠定好基礎,方有今日之成就,他便告訴自己,將來

        自己的小孩自小就要教育他們要靠自己、習得一技之長,

        縱使家境不錯,亦要養成獨立自主之個性。於是,此位王

        先生自小孩讀幼兒園大班開始,便開始逐漸要求他們要幫

        忙做家事,自己的使用的餐具要自己洗,自己的衣服要自

        已洗(特殊狀況除外),此外,現今的小孩都喜歡看手

        機,王先生雖不禁止,但要求小孩每天要先做完作業後,

        只能看一個小時,其他時間嚴格管制。另外,王先生亦要

        求二個兒子每天撥出一些時間讀誦論語、孟子、弟子規…

        …等古代經典書籍,每讀完一篇後,王先生便說明解釋其

        意涵,讓小孩明白其中之理。而其夫妻亦透過身教及言教

        ,在教導子女之過程中,從不口出惡言,對待親友也相當

        謙遜有禮,為的就是能做為兩個兒子的榜樣,畢竟小孩都

        是有樣學樣。

智筆曰:聽恩師說王先生之教育方法後,弟子真是汗顏呀!現今有

        許多父母成天忙於工作,甚少有時間陪伴孩子,加上現在

        小孩自國小便開始補習,補習回到家,洗完澡就睡了,又

        何來時間與小孩聊天,也不知道子女心中的想法,久而久

        之,親子便漸行漸遠。

菩薩曰:你說的沒錯!這就是為什麼今天要提此案例來探討。現今

        許多父母為了上小孩考上好學校,拼命補習,以為這樣便

      是盡為人父母之責,其實不然!父母在教育子女時,當自小

      養成其獨立自主之個性,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好,父母不能

      為了寵小孩就把事情都幫小孩做的好好的,而有些家境較富

      裕的家庭甚至還有幫傭,如此一來,小孩就更不會做家事了

     

      其次,要協助子女發掘其興趣,了解其想法,在生活中多嘗

      試,使父母了解其個性。又在情緒管理方面,為人父母者要

      灌輸子女正確觀念,成績好壞不是唯一,不要因為成績沒有

      一百分,便大聲斥責子女,有許多社會上的新聞,都是看到

      小孩因父母嚴厲斥責、課業壓力大而自殺或自殘。

      故為人父母者,當從小注重子女品德之培養,無論是獨立性

      、情緒管理、抗壓性,個人言行禮貌……等之教養,皆該從

      小打好基礎,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若沒有良好的品

      德,書念得再好也是枉然,若能打好基礎,日後縱使遇到任何困

      難,亦能迎刃而解。

智筆曰:今日聽恩師一說,我也該好好學習了。

菩薩曰:現今許多年輕人小孩都生的少,此種狀況更須注意為是;

        今日說了很多,著書至此即可。

        可,吾回!

 

南海觀世音菩薩 

二○二四年三月廿三日

農曆甲辰年二月十四日

聖示:吾今日降著「世間生活」一書。

 

          第十八回  一念之間助他人

 

聖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有時人的一念之間,可慈悲

      助人;有時人的一念之間,可嫉妒害人,盼世人能擇善而從 

      之也。

菩薩曰:智筆!吾倆又見面一同著書了。

智筆曰:弟子在此叩見恩師。

菩薩曰:剛剛虛原堂再次承蒙上天頒佈著書玉詔,真是可喜可賀呀

智筆曰:再次承接著書玉詔,弟子卻覺得是責任之加重,日後要更

        加努力才是。

菩薩曰:那是當然!上天會降旨著書,便是看重該堂代天宣化之功

        顯著,方會降旨著書,且此部聖書由八仙之「韓湘子」仙

        翁主著,仙翁之前為你父親之仙師,現在又與你同著聖書

        ,其實亦與你有些淵源之關也。

智筆曰:真的嗎?弟子受寵若驚啊!能請恩師詳談嗎?弟子很好奇

       

菩薩曰: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智筆曰:恩師真是會吊人味口。

菩薩曰:哈哈哈!我們先看今日之案例吧!

    (此時菩薩輕拂衣袖,立刻現出場景。)

智筆曰:恩師!此處是山上一處野外溪谷之處,有許多人在此處烤

        肉戲水,天氣逐漸變熱,玩水的人也越來越多!此時說著

        說著,突然天空下起大雨,溪中之河流水量迅速湍急,在

        岸上有許多人大喊:「快點上來!快點上岸!」,此時見

        四個人驚慌奮力游到岸邊,但有一個中年人卻來不及到岸

        邊,逐漸被水流沖走,此時看見有一年輕人立刻拿起岸邊

        之救生圈迅速往前跑後,快速將救生圈丟給在溪流中載浮

        載沉之中年人,好在其有抓住救生圈,岸上眾人合力將其

        拉回岸上。真是有驚無險啊!恩師!此中年人差一點就被

        沖走了。

菩薩曰:是啊!我們再看一個案例。

    (菩薩再次拂袖,再現出另一場景。)

智筆曰:恩師!此處是一大馬路旁,許多車輛疾駛而過,看來沒什

        麼異樣啊!這裡有什麼案例呢?

菩薩曰:你再等一下。

智筆曰:此時前方有一老婦人騎車前來,車上滿載許多回收物,應

        該是東西未捆綁好,車子邊走,回收物邊掉在路上,老婦

        人亦未發覺,自顧自地駛去。

        接著後方來了個年輕人,突然將機車停在路邊,趁紅燈沒

        車時,迅速將掉落在路中的所有垃圾撿起,並丟到路旁的

        垃圾桶中。

        恩師!這個年輕人很有功德心哦!值得嘉許。

菩薩曰:今日舉的二個案例,第一個年輕人見人有難,不假思索,  

        立刻拿起救生圈救人,雖是一時念起,卻救了他人一命; 

        第二個年輕人,表面上看來只是撿了垃圾,也許只是當下

        一個念頭單純要撿起垃圾,但其這樣小小的舉動,卻有可

        能避免後面騎車的人,可能因為輾壓到回收物而受傷或失

        去生命,無形中亦積了善德。

        好心有好報,此二位年輕人,現在都有好的發展,第一位

        現在考上了國立大學,成績優異,又推荐到了國外念研究

        所;而第二位年輕人原本只是外商公司的小主管,就因其

        常行善事,待人又和善,目前在外商公司已經被拔擢為最

        年輕的經理了。

智筆曰:平時多行善積德,上天自然會對其眷顧,有時雖然只是一

        念之間幫助他人,當下也沒有想這麼多,但卻無意間作了

        善事。

菩薩曰:沒錯!一念之間,可善可惡,必當擇善而行也,今日說了

        很多,著書至此即可,

        可,吾回!

 

 

正道之路』

正鸞智筆 李生扶

太上道祖 降

     二○二四年三月三十日

     甲辰年二月廿一日

聖示:吾今日特降為「正道之路」一書作序。

    夫「正道」者,乃事物正確運行之規律,正確之道路,為人處事、

 

待人接物之準繩,反之則為邪門歪道,即所謂:「正道捐棄,而邪事日長。」

    中華文化自古以修身立德為本,注重正心誠意,正心明道,

 

明道當正心,心不正則道不明,心是根本,道為方向,當行大道

 

,明正道,走穩道,守廉道,盡孝道。

行大道:以養奉公之大氣,防為私之小氣。

明大道:以養浩然之正氣,防齷齪之邪氣。

走穩道:以養沉穩之靜氣,防浮動之躁氣。

守廉道:以養高潔之清氣,防貪腐之濁氣。

盡孝道:以養奉養之善氣,防遺棄之戾氣。

    世間道路千萬條,思歸正道第一條,遵正道,可夯實立身之基石

 

,坦蕩行於人生之道路上,俯仰無愧於天地也。

    今之世人,不行正道,偏履邪徑,不遵正道,偏行暗事,致使醒

 

迷者寡,誤迷者眾,盼藉此書指引「正道之路」,使世人能有所

 

依循而不執迷矣!

    今值南天虛原堂「正道之路」即將開著之際,吾簡述數語以為序。

太上道祖序於無極禪化院南天虛原堂

天運甲辰年二月二十一日。

可,吾回。

 

北斗星君降

二○二四年四月二十日

農曆甲辰年三月十二日

聖示:吾今日特降為「正道之路」一書作序。

    夫「道」者,乃理也、路也、德也,乃人人所須遵守、遵循之方向。

 

中庸:「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即道不可片刻偏離、離開

 

,一旦偏離,便不是道。猶如航行在海上之隻,若偏離船道,將無法

 

抵達目的之彼岸,又猶如飛行在天空上之飛機,一旦偏離飛行航道,

 

將無法抵達目的之國家。

    遵行「正道之路」,亦即遵行綱、常、維、德,可省察己身之品行,

 

可發覺己身善良之本性,可培養己身仁慈博愛之心性,進而渡己渡人,

 

遠離罪衍,克己復禮。

    今之世人,沉迷者眾,醒迷者寡,皆是沒有履行於正道之路上,

 

盼藉此書,引領世人回歸「正道之路」,使迷途者得以能知返,

 

簡此為序。

北斗星君序於無極禪化院.南天虛原堂

天運甲辰年三月十二日

可,吾回!

『虛原聖訓

正鸞智筆 李生扶

達摩祖師 降

中華民國一一三年一月廿九日

農曆癸卯年十二月十九日

聖示:吾今日特降駕訓鸞,觀今世俗人心叵測,時時欲設計他人陷 

      入受騙之境,特以「勿受他詐」為題,盼世之人切勿以身試

      法也。

               「勿受他詐」

    詐騙者,乃以謊騙他人之言語,誤導他人信以為真,以獲取不

 

公平或非法收益,造成他人財產之損失稱之。

    現今世俗詐騙之事件頻傳,而受詐騙之人亦遍佈各年齡層,然

 

受騙上當者仍以中、老年人居多,主要在於中老年人大多已有一

 

定之經濟基礎,加上對外界各種資訊之接觸不比年輕人多,對外

 

資訊較為封閉,故多成為受詐騙之對象。然行詐騙之人其之手法

 

不外乎下列幾項:

一、       誆騙只要投資少許金錢便能得到許多獲利。

二、       謊稱受詐騙者之銀行帳戶被人利用而被凍結,須儘快將錢轉出

 (喬裝法院或警察身份通知而行詐騙)。

三、       利用世人網路購物扣款不成功,須再重新付款一次。

四、       佯稱到外地打工或工作,每月可賺取高額薪資……等。

上述各種詐騙手段屢見不鮮,且手法不斷推陳出新,但究其源

由,大致歸納於下列原因:

一、受貪念之引誘:人生在世,難免會受貪、嗔、癡所惑,除非能

    斷除內心之慾念,否則將易受到引誘,尤其是錢財引起之誘惑

    ;然人之內心倘若能無貪慾,並明白天下絕無白吃之午餐,更

    不可能不勞而獲之理,並瞭解若世間真有此等好事,行詐騙之

    人自己賺都來不及了,又何須找他人來分一杯羹呢?

二、未明辨是非:世人往往在接收到詐騙訊息之當下,正常人皆會

有驚慌之反應,心想帳戶怎麼會遭人盜用?家人怎麼會無緣無

故欠債而遭人索討?世人在接收到突如其他之噩耗時,首先應 

該進行「事實確認」之工作,進行查證,找相關機構或家人進

行確認與核實,縱使查核後仍為事實,亦當沉穩的尋求解決之

道,切莫在驚慌之當下,便聽從他人、受人擺佈,以免遭受不

可挽回之損失。

行詐騙之惡人,其罪惡自有天律敘錄之,然世之人更當明白吾

之所言,在遇到詐騙之事時,當下或許不知是否為詐騙之事?故應

 

當做好「明辨是非與事實」之工作,若加上當下內心若無「貪慾」

 

作祟,詐騙之事則將離你遠去;倘若不聽吾之所言,利欲薰心,

 

下一受騙上當者便是世人自己。

    盼世人能體悟吾今日之所言,惕警而思之也。可,

吾回。

 

太乙真人  

二○二四年二月廿二日

農曆甲辰年正月十三日

聖示:世人在世,往往會遭逢生活上之困躓,尤其是面臨重大困難

  時,更將消磨人之心念與意志,產生負面之念想,故今日吾

  以「喚回真心」為題,供世人領悟之也。

            

            喚回真心

 

        「心」乃一身之主宰,掌管人之動念,念善時展現善舉,念惡

 

時造作惡行,一舉一動全在一念之間,唯有找尋內心真正的「我

」,方能尋回人之「真心」。

        天地之大,浩瀚無垠,萬物無時無刻不在運行,彼此不相等待

,人之心一旦失去自我,便猶如流水付之東去,永不復返,而心中

 

所把持之念想是否得宜?是否純正、潔淨?便將在其行為中彰顯無疑。

         當世人在遭逢問題或困難時,第一個念想往往想到如何逃避?

 

而非直接面對,先看看能否躲過所遭遇之困難,當發現無法推託或

 

逃避時,才真正去面對。

         當困難擺在眼前之當下,世人往往不曾想過自己內心為何不敢面

 

對?是怕失敗?怕被訕笑?抑或是不知如何處置?不論內心如何思考,

 

皆當告訴自己:『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掉』當無法逃避時

,就該坦然以對,以自己內心最純正之正念,尋求各種解決之道,

 

而非尋求旁門走道,歪理取巧之想法,來解決所遭遇之困躓,唯有

 

保持正念,將可聚集正向之能量,自然便可將困難逐步解除,切莫

 

不可灰心喪志,亦或是逃避自我了斷……等愚蠢之法來逃避。

         故吾在此奉勸世人,時時刻刻常保「純正之心」,時時將「真心

 

」深植於心,無論在遭遇任何困難時,皆可正面迎敵迎刃而解,人生

 

自然快意前行,自在灑脫,此理亦可運用在修行之上,倘若能領悟其

 

要領,在修行之道路上,自然亦能自在逍遙也。

可,吾回。

 

北極玄天上帝 

二○二四年二月廿九日

農曆甲辰年正月二十日

正鸞智筆 李生扶

聖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世間善惡,昭彰分明,勸世人切勿輕忽視之矣!

   

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昔時,在基隆外海有張添與陳堂二家相互為鄰,張添為人耿直

,心地良善,陳堂為人霸道,心地險惡,陳堂常以張添耿直可欺,

 

時常欺侮,而張添則不以為懷。

         有一次二人出海捕魚,張添之漁船先行出海,而陳堂之漁船亦

 

隨之在後,經歷一天之捕魚工作後,陳堂收獲甚少,故駛近張添之

 

漁船一看,見張添滿載而歸,心生不滿,宣稱是張添將此海域之漁

 

皆捕光,方導致其收穫甚少,故要求張添要分一半之漁獲給他,否

 

則將不善罷干休。

         張添平時見陳堂鴨霸,只好隨陳堂要求分一半之漁獲給陳堂,

 

豈知陳堂食髓知味,竟要求張添全部之漁獲,張添亦只能全數給與

   就在二人之漁船要返航之途中,海上突然掀起一陣狂濤,一浪打在

 

陳堂之漁船上導致翻覆,陳堂亦被海浪捲入海中不知去向,而張添之

 

船隻則毫髮無傷,安然無事。

    此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之實證也,世人當知,善惡之報

,如影隨行,平時當多行善事,造立功德,切莫行諸惡事,自陷深淵!

 

盼世人警惕之也。

 

軍福宮 福德正神 

二○二四年三月七日

農曆甲辰年正月廿七日

正鸞智筆 李生扶

詩曰:

    浩然正氣撼邪奸

    仁德義理配地天

    三綱五常行正道

    萬念俗塵隨風遷

 

聖示:吾今日降述「人生如海」,供世人參悟之。

   

             「人生如海」

 

         江海浩瀚無垠,正猶如人之一生無可侷限,當你的內心想

 

成為何種人,所展現出之言行舉止便是如此,是善是惡全由心造

 

,全由己做,他人無法輕易撼動,此亦為人之個性使然。

         然人之潛能亦無可限量,當世人尚未面對各種危難前,往往

 

不知自己之潛能與潛力有多少?往往在面對挑戰後,方知道自己

 

有解決問題或危難之能力。

         人生就猶如大海一般,人之潛力亦同,若沒有經歷困難與挑戰

 

,人之潛力將無法激發出來,倘若能勇於面對挑戰,人生之境界亦

 

將猶如大海般漸趨遼闊。

        昔時,有一位嘉義之陳姓婦人,自與丈夫結婚後便擔任全職家庭

 

主婦,將小孩照顧得無微不至,故能使丈夫無後顧之憂發展事業

,一家可謂生活美滿。

          有一日,其丈夫在出差過程中遭遇意外車禍往生,晴天霹靂之消

 

息使陳女傷心欲絕,但心想還有一對子女年紀尚小,不忍拋棄,而打

 

消輕生之念頭,更告訴自己,整天這樣鬱鬱寡歡亦不是辦法,該思考

 

要如何撐起這個家?於是想到在婚前曾在網路公司工作過,對網路拍

 

賣商品之技巧亦有些涉獵,工作較彈性亦可兼顧小孩,於是開始向大

 

盤商批貨,漸漸做起網拍之工作,一開始銷路不好,因其批貨之成本

 

比別人更高,售價自然高,故銷量自然少,於是開始自行找尋製造工

 

廠,直接向工廠進貨,可免去被盤商賺一手。

          慢慢的,陳女網拍生意銷量越見起色,銷售之種類亦愈來愈多

,從自己創業到慢慢聘雇員工,歷經五年,已成為年銷售額破千萬之

 

公司,事業亦愈做愈大。

         有次朋友問起他的創業之路之時,陳女回想當初在萬念俱灰時

,心想要撐起扶養子女成人之責,便開始做網拍之工作,其亦想不

 

到原本身為家庭主婦的她,如今亦能開創出一番事業,亦使陳女感

 

到人之潛力是無可限量的,端看你自己是不是勇於嘗試、勇於面對

 

挑戰,才能有機會成就不一樣之人生,成就不平凡的自己。

         由此可知,人之一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人之潛力亦是無窮,

 

若能得到啟發,未來將猶如大海一般不可限量,反之則將一輩子

 

成為井底之蛙,畫地自限也,盼世人能領悟之。

可,吾回!

 

 


「道德經淺說」

同道章第廿三

 

經文:希言自然。

【解】少說話是合乎自然法則的。

經文: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

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解】所以,狂風颳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誰使

 

它這樣的呢?答案是天地。天地(的狂風暴雨)尚且不能長久,

 

何況是人呢?

經文: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解】所以,從事於道的人就同於道;從事於德人就同於德;

 

從事於失的人就同於失。

經文: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

,失亦樂得之。

【解】與道相同的人,道也樂意得到他;與德相同的人,德也樂意得

 

到他;與失相同的人,失也樂意得到他。

經文: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解】統治者的誠信不足,當然就會有人不信任!

故事:勝在有道的晉文公

晉文公幫助周襄王安定了王室,周襄王為了獎勵晉文公,決定賜給晉文

 

公四座城池,就是黃河北岸的陽樊、溫、原和儷於。

然而,在周襄王賜予的四個城邑中,原邑的老百姓由於受首領原伯貫的

 

欺騙,不願意歸順晉國,晉文公就起兵前去用武力征服。

晉文公與大將趙衰一起來到原邑城下,只見原邑城池森嚴壁壘。原邑的

 

守軍和老百姓因為聽說晉國在收歸陽樊時把陽樊的老百姓全部都殺了,

 

就又恐懼又憎恨晉軍,共同發誓死守原邑。

趙衰見此情景,就對晉文公說:「原國的老百姓之所以不願意歸順我們

 

晉國,是因為我們與他們之間沒有往來,他們不知道您是有道的國君

 

,國君如果能夠取信于原邑的老百姓,那麼,原邑就會不攻自破,

 

自然就會歸順我們了。」

晉文公採納了趙衰的建議,與原邑的人約定,晉軍攻城只用三天,攻

 

不下城池,會自動解圍,不影響老百姓的生活和生產。同時,晉文公還

 

向自己的士兵宣佈:「只圍城三天,只需準備三天的口糧。」

到了第三天,原邑的老百姓跑出來向晉軍報告,說:「城中已經得知晉

 

軍並未屠殺陽樊的老百姓,並且知道晉文公如此照顧老百姓,準備明天

 

晚上偷偷打開城門,歡迎晉軍進城。」

晉軍將領得知這一消息後,就要求晉文公慢一些再撤兵,等明天拿下城

 

池。晉文公堅決不同意,說:「我已經發出了只圍城三天的命令,現在

 

如果不按時撤兵,就是失信於軍,失信於民。即使我們得到城池,而失

 

去了老百姓的信任,那就得不償失了。」

第二天天一亮,晉文公就下達了撤退的命令。晉軍立即解除了對原邑的

 

包圍。

原邑的老百姓見此情景,都說:「晉侯寧失城不失信,真是一位有道之君。」

老百姓便紛紛在城牆上插上降旗,有的還跑出城來追隨晉軍,原邑的首

 

領原伯貫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晉軍退了不到三十里,原邑即派人來投降了。

晉文公讓軍隊原地不動,自己單車進入原城接受歸順。老百姓見此,更

 

是歡欣鼓舞。原伯貫來見晉文公時,晉文公也仍以王公卿士的禮節相待

 

,又委任他為原地大夫,兼領陽樊。然後,班師回晉。

這次收復原地的行動,也使晉文公在民眾中的威信更加強大起來。

 

少的修行因緣

/王文迪

        某日晚上,住家對面林太太出來等垃圾車時,她問我說:

 

「怎麼好一段時間沒有看到你?」

         我回答:「因為我去寺院參加禪修。」

         她不解地問:「什麼是『禪修』?」

         我簡略的解說禪修的含意和功效,但是林太太卻仍然懵懂不解其意。

         林太太是在電信局工作退休的,薪資、退休金優渥,也算是有物

 

質福報的人,不過,修行因緣卻是異常貧乏,一生都未接觸修行。

         而林先生是海洋學院畢業(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前身),所以,輪到

 

他晚上出來丟垃圾時,他都會喜歡拿出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指著天

 

上的星星說:「那是○○星座、這是○○星座,明天氣候會如何變化!」

         有一次,我順口回應說:「『希夷仰觀天上星,作為斗數推人命。

 

』當年陳希夷就像你一樣,細數天上星座而發展出『紫微斗數』論命。」

         結果,他疑惑地問我:「陳希夷是誰?紫微斗數是什麼?」

         我雖然簡略的解說宋朝陳希夷仙翁的事蹟,但是林先生卻回答說:

 

「沒聽過。」

        林先生夫婦二人都是屬於有物質福報的人,不過,幾乎與修行

 

絕緣,只是過著一般世俗人的生活。

         所以,修行因緣是很稀少的,許多人終其一生,都不會接觸到布施

 

、持戒、修行的機會。

         大體而言,世間可分為兩種人:一是會去寺院的人,二是不

 

會去寺院的人。

         會去寺院的又可分為兩種人:一是會和比丘問候的人,

 

二是不會和比丘問候的人。

         會和比丘問候的又可分為兩種人:一是會請益佛法的人,二是

 

不會請益佛法的人。(不會請益佛法者只會談世間的東西,例如:

 

請師父幫我加持,請師父幫我開導小孩……。他把師父當成心理師

 

或算命師了!)

         會請益佛法的又可分為兩種人:一是會用心聽的人,二是不會

 

用心聽的人。

         會用心聽的又可分為兩種人:一是聽得懂佛法的人,有不懂的

 

地方還會發問。二是聽不懂佛法的人,他被自己的知見障礙住。

         聽得懂佛法的又可分為兩種人:一是肯實修的人,二是不肯實修的人。

        肯實修的又可分為兩種人:一是會證果的人,二是不會證果的人。

         會證果的又可分為兩種人:一種會講演法義的人,二是不會講演法義的人。

          現今世界上的人口有八十一億人。不是全部的人都有這樣的緣分遇到佛法,

 

有一些人甚至這一生完全都聽聞不到佛法的,連「佛陀」這個名號都聽不到,

 

所以每一個人的因緣不一樣。

         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善根,因此就產生不同的緣,有些人有緣遇到,

 

有些人沒有緣遇到。在這種情況之下,能夠遇到佛法是極少數的人而已。

          因此,如果你有機緣接觸修行,都是屬於有大福報之人,應當善加把握機緣

 

,則未來必能累積道果,邁向解脫的。

 

 

太上感應篇』

篇文:無故殺龜打蛇。

釋意:無緣無故的殺烏龜打死蛇。

說明:應世真人說:「一切的物命,都不可以殺,而龜蛇陰精;

與北方的真武星宿相應,尤其是不可以殺的啊!若是無緣無故的

殺死牠們,必定會遭到慘酷的報應。」所以有仁慈心的人,常常

會懇切的救護牠們啊!

故事一:

岳州地方有位村民,把池塘的水弄乾了捉魚,因而捕獲了許多的

烏龜,就把烏龜的肉全部剔除,載著烏龜的殼板到江陵去賣,因

此而獲得了很多的利潤。等到他回家之後,全身都長滿了瘡,痛

的大吼大叫,令人不忍聽聞;必須要用一個大盆子裝水,別人幫

他用手來揉搓,才能夠減輕一些他的痛苦;後來他的皮肉脫落,

骨頭都露出來了,變成了和烏龜的樣子相同,皮肉都裂開潰爛而死。

無故殺龜打蛇。 

 

天神存在嗎?

        (阿姜布拉姆出生於英國,後在泰國出家,現任西澳大利

 

亞蛇形區菩提尼亞寺住持。)

         誰相信有天界眾生?我從不相信,直至我出家的第六年。

 

那年我在pupah修頭陀行,我在山上整日行走,我已經喝盡了水,

然後那裡又沒有井和河流,我真的很口渴。

         當我走到山脊上,我看見在山谷有個村莊,那裡通常都會有

 

雜貨店賣香煙,當然還有百事可樂。我通常不喜歡百事可樂,

 

但當時我是一位年輕比丘,真的很熱,然後又沒有水,百事可

 

樂會是很絕妙的甘泉。

         但做為比丘,你不能索取東西,你沒有錢,你也不能買。

         我記得有一個故事,關於一個比丘隆波喬,在二戰時期他住

 

在緬甸。其他比丘說:「你要離開緬甸,快些,因為假如泰國向

 

日本投降,所有泰國比丘都會被視為敵人,泰國比丘都會被英軍

 

很差地對待,因為英軍害怕比丘們會是間諜。」

          所以他們對隆波喬說:「請你離開緬甸。但你不能走到大馬

 

路上,它們全被英軍控制。你要去到樹林裡,那些山上。」

          清邁北部的山很偏僻。所以他帶著所有物品,沒有隨從,

 

走上山以回到泰國。

         那裡幾乎沒有村莊。他很飢餓,口渴和疲勞,然後開始想

 

自己可能不能夠在這次旅程中存活。然後他記起修持好的比丘,通

 

常都會被天界的眾生所護持。

         所以他就下了一個決意:「假如真的有天界眾生,這裡有一個

 

修持好的比丘,他持戒,禪修,請來幫他吧!」

         他在森林中間,他在道路的角落轉了彎,然後在五十公尺外,

 

看見有一位穿著高尚的男人。他帶著一盒飯,金屬托盤,有咖哩和其

 

他東西在底部。

         因為比丘不允許停下來問。然後當隆波喬經過這位男子時,

 

男子合掌然後說:「Mimon krab」,這是邀請去接受供養的意思。

        所以隆波喬就停了下來,接著那位男子拿著熱騰騰的飯,

 

和很好的咖哩供養。這些食物不是在森林可以拿到的,因為精緻

 

得就如首都曼谷的食物。

         通常,當某人供養比丘這樣的食物,比丘只能給他祝福,

 

是不允許去問對方的。

          但隆波喬忍不住了,他問:「你從哪裡來?」

         他很多天都沒看見有村莊,那食物不是在森林裡可以得到的。

 

然而那位男子沒有回答,他指向上方。然後基本上沒有其他解釋

 

這位男人是位天神。

         回到這個鬼佬(粵語中稱呼白人的俗語)比丘。

        在山脊上,我看見一個村莊,我真的很口渴,乾枯。然後我說:

 

「我是一位科學家(阿姜布拉姆曾在一所高中當數學老師),假如有

 

天神,證明它。假如有天神,我是一位修持好的比丘,我持戒,我禪

 

修,致力於成為一位好比丘。假如有天神,可以給我百事可樂嗎?」

          這樣會給我足夠的能量去完成旅程。

          然後我走到那個村莊。我收攝目光,就如一位修持好的比丘應該

 

有的那樣,我不會左右顧盼,只是以平常速度前進。我眼睛的餘光看

 

到我正在經過那間店鋪,但沒有人攔下我。

         然後我想:「或許沒有天界的眾生了。」

          接著我就聽見有人在我背後追上來,說:「請接受供養」,

 

他帶著連著吸管的百事可樂。

          這很可能只是巧合,但什麼緊接著發生?另一個人也來到,帶來一

 

瓶打開了的百事可樂。然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

 

第九位(泰國的神奇數字是九)。

          我就想:「ok,我接受有天神了。」

         它們都放在桌子上,每一瓶我都喝一點,這從未發生過。我作了

 

一個決意,然後天界的眾生想和我說:「是。」他們真的存在。

          我不能說這是巧合,我只是和你們說真相。

 

慈愛動物

         在辛布里一對開店的夫婦,聽說本寺廟有一隻貓產下了有鑽石眼睛的小貓

 

,他們想要把這只特殊的貓當作吉祥物帶來好運,經過我的同意帶走了這隻貓。

         後來,這隻特殊的貓產下了特殊的後代,但它總是在隔壁家生產,從來

 

沒有把特殊的後代給它的主人。

        這讓店主生氣了,把所有小貓連同那隻貓一起打包,通過郵船帶到寺廟前。

 

然後第二天,來了一封信:「師父,不要生氣,我把它們帶回來了,因為它

 

給其他房子發財了,所以我不得不把它們收集回來。」

        你們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嗎?因為主人天天罵貓,他們沒有慈愛

 

,對待貓沒有禮貌,一點慈悲心都沒有,這樣的家庭怎麼會有錢呢?所以貓

 

把財運的吉兆帶到隔壁家裡。

         這是關於慈悲心的例子,如果你能嘗試散發慈愛,每一個生物都會喜歡

 

你以及親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