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11年十一月號

                    第311期 

 

<目次>

皇母慈音

生天並不難/奉旨著書

莊子為你開智慧/奉旨著書

道德經淺說

心靈智慧

法句經故事集

社會救濟基金

醒世歌/馮振隆

體天弘道

民間善惡實錄

太上感應篇

從事正當行業/丁乾

救鹿性命槍口逃生

天眼所見篇

 

「皇母慈音」

聖筆 王生 扶

本堂主席關聖帝君  登台

 二○二二年八月六日

 歲次壬寅年七月九日

聖示:母娘臨堂,命本堂福神十里外,命本堂城隍

 

五里外,恭接懿駕,其餘神人排班候駕。

               

駕前九天玄女仙姑 

詩曰:

 

花落盡隨風  人生必有終

修行需趁早  莫待夕陽紅

 

聖示:母娘臨堂,神人靜心接駕,不得失儀!

 

無極皇母大天尊 

懿示:諸賢卿及諸兒女免禮,賜坐!

詩曰:

 

皆言名利轉頭空  何故追求不肯鬆

 踏遍青山空覓影  方知定靜韻無窮

     

懿示:娘今日以「消業的迷失」為題,供諸兒女悟勉。

     

消業的迷失

 

        一九八○年,泰國皇室邀請七位德高望重的僧侶入宮,參與皇宮中玉佛寺的慶典。

 

七位高僧中,有五位選擇搭乘飛機,另外二位僧人則乘坐皇家麵包車前往皇宮。

四月廿七日,搭乘泰國航空班機的五位高僧,因為客機在廊曼國際機場墜毀,

 

五位高僧皆在墜機事故中喪生,無一生還。這五位最受尊敬的僧侶意外喪生,

 

說明了「業力」大於一切,因為即便是出家僧人功德浩大,也要接受因果之報。

        由於一般人都害怕惡業惡果,所以,很多人都熱衷於「消業障」,例如參加各種

 

法會、求神拜佛、誦經持咒、朝山祈福、改風水等,希望藉此就可以消災免難,

 

或消除惡業的果報。

        其實,舊業是消不了的,舊業也不會因為你做了某種儀式,就能獲得赦免。

 

就像一塊石頭丟進水裡,自然會往下沉,不會因為求神拜佛、誦經、祈福,

 

石頭就會浮上來;一瓶酥油倒進水裡,必然浮於水面上,也不會因為求神拜佛

 

、誦經、祈福,就會沉到水底。

        那麼,難道一個人就只能屈服於舊業,受舊業的擺布嗎?答案當然不是。

 

因為,舊業雖然消不了,卻可以將它稀釋,讓它的影響力降到最低。

        例如,當二湯匙的鹽巴溶入一杯水裡時,這杯水因為鹽的濃度太高,

 

就會鹹得喝不下口。但如果將二湯匙的鹽巴溶入淡水湖裡時,鹽巴因為在

 

大量湖水的稀釋下,根本就嚐不到鹽的鹹味。

         鹽巴如同惡業,水就如同善業,善業、惡業雖無法相互抵銷,

 

但大量的善業可以稀釋惡業的力道,那麼,惡業的影響程度就會降低。

       就如同身家只有十萬元(善業)的人,如果做生意損失了一百萬元(惡業)

 

那就會嚴重影響生活,損失慘重;但身家有一億元(善業)的人,如果做生

 

意損失了一百萬元(惡業),根本就不會影響生活,損失也無關痛癢。

       其實,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乃是新業,一個人如果懂得播種良善

 

且強大的新業,就可以改變生命。所以,正確消業障的方法有如下所示:

一、布施

布施可分財施、法施、無畏施。在此是特指衣、食、財物的布施,

 

布施可以捨去慳貪,除滅貧窮,培植善根,是消業的基礎做法。

二、持戒

持戒比布施困難,但是持戒功德是布施功德的百倍、千倍以上,

 

而且戒可以天天持守,卻少有人天天布施。在家人若能持守五戒,

 

未來不但不會墮入惡道,還可享生天的福報。

三、禪修

禪修是一種心的訓練,能夠帶來清淨、能量和智慧。

禪修比持戒困難,但是禪修功德是持戒功德的千倍、萬倍以上。

 

禪修可分為修止與修觀兩大類,是致力於讓內心平靜,來培育

 

智慧的修行方法。

四、智慧

聽聞正法可以樹立正見、增長智慧、邁向解脫,是所有善業中的極致。

 一個人如果能夠依上述方法奉行,功德自然就能愈累積愈多,

 

善業的影響力也就愈大,命運自然能漸入佳境,直上青雲。

 

 

「生天並不難」

筆 王生 扶

濟公活佛 

二○二二年八月十三日

歲次壬寅年七月十六日

詩曰:

 

青松野鶴頻相催  曲徑雲深盼爾歸

回望人間煙璀璨  雖言亮麗終塵灰

 

聖示:吾今日降著:「生天並不難」

 

第廿三章  商人生天

 

          「天界」有品德崇高、由善入善的天。這種天界比起人間有

 

更高的品德和高度開發的心境,所以,這類的天界比人世間更適

 

合修行,這類天界大多是由持戒、修行的人轉生。

       「天界」也有令人墮落,不適合修行的天。這種天界是在舒

 

適的福報中安逸腐朽,在驕慢無知中墮落。有許多天神在極度

 

的享福中,不知世間疾苦,或者失去了危機意識,而盲目地消

 

耗掉自己的福報,這種天界大多是由造了世俗善業的人轉生。

        昔時,有一位名叫安古拉的商人,在前往鄰國做生意的途中

 

,遇見一位無形界眾生,這個眾生擁有一雙金黃色的手臂,而且

 

金黃色的手臂可以幻化出甘露。安古拉內心感到不解,於是問道

 

:「你是何方神祇?為什麼擁有一雙金黃色的手臂?」

        無形界眾生回答:「我不是神,我生前住在貝魯瓦市的人類

 

世界。死後,我重生於鬼界,所以,我是鬼。

        商人又問說:「當你住在貝魯瓦市時,你做了什麼好事才能

 

得到你那雙美妙的手?

        鬼回答說:「我是貝魯瓦市的裁縫。那時,我的生活很艱難,

 

我沒有什麼可以布施的。然而,我的裁縫店接近一位名叫阿薩哈

 

的人,他非常慷慨。他是佛弟子,受戒又喜歡布施積德。乞丐會

 

來問我有錢的阿薩哈的房子在哪裡? 我會用手指向並回答說:

 

『祝福你!你應該遵循那個方向。施捨就在阿薩哈的住處。』

 

 出於這個原因,我擁有一雙金黃色的手臂,隨時可幻化出甘露飲用

        商人又問說:「你沒有用自己的手布施任何人,而是通過指向

 

別人布施的地方來幫助乞丐,就擁有一雙金黃色的手臂。我很好奇

 

那位慷慨地施捨的阿薩哈,他死後在哪裡重生?」

        鬼回答說:「我不確定,不過,我從其他的神那裡聽說,他

 

重生到欲界第二層的三十三天。」

        商人開心地說:「做善事真的很棒,當我見識了你那無限快

 

樂之手,我回去後,會積極提供食物、飲料、衣服,並提供住所

 

。我會在難以穿越的地方建造公共水箱、水井和橋樑,以積功

 

德,這會給我未來的生活帶來幸福。」

        經過長久布施,商人安古拉死後,就轉生於欲界第二層的

 

三十三天。同時間,也有一位名叫印達卡的年輕人,因為布施

 

食物給阿羅漢,也轉生於欲界第二層的三十三天。令人驚訝

 

的是,印達卡比安古拉擁有更長的壽命、莊嚴的外表、優美

 

的聲音、幸福和力量。

         一日,佛陀以神通到達三十三天,坐在須彌山山頂的岩

 

石上,準備為眾神說法。那時,印達卡坐在離佛陀很近的地

 

方,安古拉則坐在離佛十二里遠的地方。彿陀看到他們倆,

 

就問道:「安古拉!你為什麼坐在離我那麼遠的地方?」

        安古拉天神說:「在人間時,我只知道布施食物衣

 

服給窮人、乞丐,卻沒有布施食物給世尊的聖弟子們,

 

所以功德不多。而印達卡雖然只有布施少量食物給阿

 

羅漢,身上綻放的光芒卻遠勝於我。

        就如同一位農夫在貧瘠的土地上,撒下很多種子

 

,卻不會帶來大豐收。同樣的道理,布施給不遵行佛

 

法、不持戒的普通人,也不會帶來豐厚的果報。

        相對地,在肥沃的土地上雖然只有種植少量種子

 

,卻依然能夠帶來大豐收。同樣的道理,如果對有德行

 

、有善行的聖弟子做很少的布施,就會帶來豐厚的果報。

        我雖然在人間行大布施,但卻是沒有智慧的布施,

 

所以,依照天界的規律,我不能坐在功德比我大的天

 

神前面啊!」

       布施一碗飯給畜生,或是一個凡夫,或是一位持

 

戒者,一位禪修者,一位證果者,這個布施功德可說

 

是千差萬別。所以,明智地布施遠勝於無知的布施,

 

正如在肥沃的土地上種下的種子,會帶來大豐收一樣。

「莊子為你開智慧」

筆 王生 扶

藺且真人 

二○二二年八月二十日

 

歲次壬寅年七月廿三日

詩曰

 

窗外碧波淺水塘  一行煙柳綴斜陽

修真養性需及早  莫道人間歲月長

 

聖示:吾今日降著:「莊子為你開智慧」

 

第六章  德充符

 

【德充符的主旨】

         所謂「德充符」就是道德充滿於內,則必然符應於外表上的展現。

【德充符的內容精要】

一、比肩孔子的斷腳人

        魯國有位名叫王駘的人,斷了一隻腳,隨他遊學的人與跟隨孔子

 

遊學的人不相上下。

        王駘雖然身體殘缺,卻忘其形骸、唯德是蹈。他「不悅生,不惡死

 

」,完全不以死生為念,任意逍遙。這樣超凡絕俗的人,大家都樂於跟

 

從他,所以,雖然他無心為師,卻弟子滿門。

         故,一個人只要內在的道德充實完美,即使形殘貌醜依然具有

 

吸引力,因此,人們不要只重外表不重內涵,捨本逐末。

二、子產的傲慢

         申徒嘉是個斷了一隻腳的人,他與鄭國執政大臣子產,一起拜在

 

伯昏無人名下學習。子產看不起申徒嘉是一位身體殘缺者,因此厭惡

 

與他同在一個屋子裡同席而坐。

        一日,二人又同席而坐時,子產不悅地說:「你見了我這個

 

執政大臣不知道迴避,卻與我平起平坐,你以為你也是執政大臣嗎?」

        申徒嘉不卑不亢地說:「我聽說過這樣的格言:『鏡子明亮,

 

塵垢就不會停留在上面,塵垢落在鏡子上,就不會明亮。跟賢人

 

相處久了,就不會出現過失。』我跟隨老師已經十九年了,可是

 

老師從不認為我是個斷了腳的人。你拜伯昏無人為師,是想從他

 

那裡學得內在道德修為,但你卻斤斤計較於外在形骸,又說出這

 

番話來,這不是大錯特錯嗎?」

        聽了申徒嘉這一席話,子產深感慚愧,馬上改變了態度,說:「

 

你不要再說下去了!」

        這則寓言說明外貌不足以完全代表一個人,人的內在才是更重要的。

三、有形無情

惠子對莊子說:「人原本就沒有情嗎?」

莊子說:「是的。」

惠子說:「既然稱為人,怎麼能夠沒有情呢?」

        莊子回答說:「我所說的無情,是指人不要因為好惡愛憎的

 

情緒,傷害自己的本性,要順其自然而不是人為地去增益生命。」

         此篇寓言在說明「有形無情」的道理。莊子認為人雖生而具有

 

形軀()、情意(),卻不應受形軀()、情意()之累,若要超脫形

 

軀、情意的束縛,就必須保持平常心。

        「無情」卻可透過涵養達成,但無情並非冷若冰霜,而是

 

「不以好惡傷身,也不強求健康長壽」。

【德充符的人生哲理】

《德充符》仍在延續《逍遙遊》與《齊物論》的一貫之旨,認為真正

 

內德充實的人,必能從外在()、內在(),與社會價值的重重束縛中

 

解脫出來,看得開,放得下,達觀生死,安於自然。

 

藺且真人 

二○二二年九月廿四日

歲次壬寅年八月廿九日

詩曰:

 

半百之年入晚秋  品茶弄墨換清修

蹉跎歲月知迷返  壯志未酬誓不休

 

聖示:吾今日降著:「莊子為你開智慧」

 

第七章  大宗師

 

【大宗師的主旨】

《大宗師》就是宗「大道」為師,也就是以道為師之意。

「大」是讚頌辭,「宗師」是尊以為師。在浩渺宇宙中,可做

 

為人類萬物宗師者,唯有「道」以及「得道者」,而得道者即

 

是「真人」。

【大宗師的內容精要】

一、何謂真人

莊子對「真人」有諸多描述,簡言之,真人就是忘我守道,達觀

 

生死、翛然物外,精神純粹的人。莊子所說的「真人」是與道合

 

一的,他具備知天又知人的「真知」,是真正的「得道之人」。

「知天」是知道什麼是天為。「天」是自然的存在狀態,所以

 

如果知道自己的能力邊界,不以人為去對抗天命,就是「知天」。

「知人」是知道什麼是人為。人為也就是「偽」,是違反自然

 

、對抗天命的一種狀態。

因此,真人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他不迷戀於世務,

 

不執著於慾念,是順應自然的人。

二、自然即是「道」

莊子說:「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大意是說:「天地給了我形體讓我有所寄寓,給了我生命讓我

 

勞動,又用衰老使我閒適,用死亡使我安息。因此,我們要把

 

生存看成是好事,死亡也看成是好事。

莊子認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面對無能為力之事,要順應自然、

 

泰然處之,才能不喜不懼,生死如一。這種對人生超脫的態度,

 

是修道者成為大宗師的必備條件。

三、要相忘於「道」中

  子貢問:「請問方外之人的『道』是什麼?」

 孔子說:「魚兒追尋水源,人們嚮往大道。追尋水源的,需挖地

 

成池來養給;嚮往大道的,無為而安祥。所以說,魚兒暢遊於江

 

、湖,就能忘記自己在水裡,而悠然自樂;人們生活在道中,

 

就能恬淡無為,便忘了道的存在。」

本篇的寓意:水是魚的家,道是人的家。魚在水裡就能閒適自然

 

、自得其樂。而人得道以後,就能不被世俗的事務所牽累,自適

 

其性,自然可以逍遙自在。

四、坐忘獲得真知

真人是一位得道者,要成為真人就必須具備真知,而獲得真知的

 

方法就是靠「坐忘」。

顏回說:「我進步了。」

孔子問道:「你指的進步是什麼呢?」

顏回說:「我開始忘掉禮樂了。」

孔子說:「很好,不過還不夠。」

過了些日子,顏回又見到孔子,說:「我又進步了。」

孔子問:「你的進步指的是什麼?」

顏回說:「我開始忘掉仁義了。」

孔子說:「很好,不過還是不夠。」

又過了幾天,顏回再次見到孔子,說:「我又進步了。」

孔子說:「你的進步指的是什麼?」

顏回說:「我可以『坐忘』了。」

孔子聽後大吃一驚,急忙問:「『坐忘』是什麼?」

顏回答道:「忘掉了自己的身體,拋棄了自己的聰明,擺脫

 

身體和智慧的束縛,與大道渾然一體,這就叫『坐忘』。」

孔子說:「你真的成為賢人了!我願意追隨你。」

顏回的悟道,是由外而內逐漸脫離束縛的過程。顏回先是掙脫外

 

在的禮樂,再讓心靈從仁義的桎梏中解放,最後突破「我」進入

 

物我不分的境界,與萬物同化,不受任何拘束。

顏回邁向這個境界的過程,稱為坐忘,而坐忘也就是現今所說的

 

坐禪、靜坐。

五、真知的歸宿-安命

子輿和子桑是一對好友。在陰雨連綿十多天後,子輿帶著飯食要給

 

子桑吃。

到了門口時,就聽到子桑彈琴吟唱:「是父親呢?還是母親呢?

 

是天呢?還是人呢?」

子輿走進屋子,問道:「你怎麼了?」

子桑說:「我正在想,是誰致使我這般貧困?是父母嗎?是天地嗎?

 

但父母對我沒有私心,天地對我更沒有私心,那麼我的貧困,必然

 

是命吧!」

無法選擇的遭遇叫做「命」,你生下來是一位公主或是乞丐,

 

這是人力無法決定的。所以,人必須「安命」,以道為友。

【大宗師的人生哲理】

為了虛偽的表象,人們犧牲、壓抑了自己的天性。所以,一個人如果

 

能掌握「道」這條路,去尋求心靈和生命的安頓之所,並從世俗的種

 

種束縛中解放出來,最終就能通向逍遙之境。

「道德經淺說」

安民章第三

 

經文: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

使心不亂。

【解】不要去崇尚賢能與尊貴,這樣人民就不會為了虛名而爭。不要

 

去標榜奇珍異寶,這樣人民就不會為了利益而盜奪。不要去接觸會讓

 

我們產生慾念的事物,使心不會散亂。如果我們的心,個個定力如山

 

,金剛不動,則不能迷、色不能誘、名不能惑,則老子就不會教我

 

們避遠這些了。

【註】難得之貨:指奇珍異寶或貴重物品。

 

經文: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解】所以聖人教導人民的方法,是先教人謙虛己心,充實內在,

 

柔和己性,強化學習道德之骨氣。因為謙虛己心,才能接納更多的

 

學識。因為充實內在,才能發揮圓融的智慧。因為柔和己性,才不

 

會產生對立。因為修學道德,才能跨越煩惱,了生脫死。

 

經文: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解】所以要引導人民回到清靜無慾,並且使那些投機偽詐之徒,

 

也能收斂其惡行,不敢任意妄為。只有順從大道之德性,以此不言

 

之教和無為之行來治理天下,使天下人也能行無為自然之行,則天

 

下還有何不能治化的?慾望愈多,煩惱愈重,後患也愈難收拾。

 

不如清心寡慾,簡單純樸,反而能回復到原來的智慧與真性。

【註】無知:非無知見,而是不妄用知見,知如無知之義。

      知者:投機取巧偽詐之人。

 

 


「心靈智慧」

 主題:《了凡四訓》的「改命」法則:記住二個字,做個改變命運的人。

 

        人的命運,到底是天註定,還是由自己掌控?古往今來,無數智者

 

聖賢都在苦苦追尋這個問題的答案。

         其實,「命運」一詞,本身就帶有極強的宿命論,它是由「宿命」

 

和「運氣」兩個詞組合而成,而宿命論的本質,就是認為人的生死和

 

貧富都由天定。

         古人歷來有「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說法,這種觀念不僅在歷史

 

上的中國存在,在西方哲學當中同樣有類似「人要服從命運安排」的主張。

         但是,不管宿命論的思想有多麼盛行,世上總有一部分人不相信

 

命運,他們堅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堅信總有逆天改命的方法。

         明代時,有一位叫袁黃的學者,更是以自己的切身經歷為基礎

 

,寫出一部教人如何改變命運的著作,這本書就是著名的《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的作者袁黃,也曾對宿命論深信不疑,因為他在

 

年輕的時候,曾在寺廟算過一次命,說他將來某年某月可以中舉、

 

某年某月可以做官,甚至還算出他只能活到五十三歲。

        後來,袁黃的人生軌跡還真就一度和其所說相吻合,於是,

 

袁黃開始躺平,他不再努力,也不再奮鬥,不久,他的人生曲線

 

開始向下發展,工作生活越來越糟,根本沒有按照算命先生所說

 

的美好方向發展。

         在人生低谷的時候,袁黃受到雲穀禪師點撥,悟出了「命由

 

我作,福自己求」的真理,從此,他努力進取積極探索,一步步

 

改變自己的命運,最終將自己的切身體悟和經歷,寫成《了凡

 

四訓》作為家訓流傳於世。

       《了凡四訓》總結的改命法則,只用記住兩個字,那就是

 

——「改過」!《了凡四訓》說:

       「福之將至,觀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禍之將至,觀其不善而

 

必先知之矣。今欲獲福而遠禍,未論行善,先需改過。」

        也就是說,一個人有沒有福氣,只要看他做過的善事即可,

 

一個人會不會遭遇禍事,只要看他有沒有做過不善之事,但是,

 

任何人想要趨福避禍,先不要談善惡,而是要從「改過」做起。

       《了凡四訓》中,袁黃並沒有要人盲目地去做一個好人,

 

而是要人先從「改過」做起。也就是說,想要改變命運,要

 

先從「不做一個壞人」開始,怎樣才能不做壞人呢?那就必

 

須「改過」!

          一個優秀的人,貴在自省。自省改過,其實是一種自我改

 

造的能力,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可以不斷進行改過自新,從而

 

變成自己想要成為的模樣,在越來越優秀的同時,命運也會按

 

照他的意志隨之發生變化,正所謂「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這就是《了凡四訓》中改變命運的方法。

 

主題:行善積德對後代有什麼好處?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是《易傳》

 

當中的名句,意思是說:積德行善,不但會給家庭帶來吉慶,

 

還能給子孫帶來福氣,反之,則會給家庭和子孫後代帶來災禍。

         古人對這句話深信不疑,但是很多現代人對此嗤之以鼻,

 

他們總是覺得,什麼「積善」、什麼「餘殃」都只是愚昧的

 

舊觀念而已。

        他們甚至認為,上一代人的所作所為,和下一代人完全

 

沒有任何聯係,更不會覺得自己這輩子行善積德,就能給

 

自己的子孫後代帶來什麼好處?

        打個很簡單的比喻,歷史上很長一段時期,姓秦的人都

 

不好意思說自己姓秦,為什麼?因為他們有一個叫秦檜的祖

 

宗,雖然幾百年以後,秦檜和他的後人八竿子打不著,但他

 

的所作所為已經造成了歷史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一直

 

波及到和他同姓的後裔。

        反觀嶽飛的後人,他們則可以挺直腰桿,非常慶幸自己

 

能有嶽飛這樣一個令人自豪的祖宗。

        人生在世,要怎樣做,才能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帶來福氣呢?

 

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其實要想給後人積福,只需要做

 

好一件事情,那就是給後人做一個優秀的榜樣!

         過去有句順口溜,叫「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

 

打洞」,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其實並不會直接影響到子孫後

 

代的生活,但卻會在潛移默化中給後人樹立一個榜樣,這個

 

榜樣有好有壞。

         如果一個人行善積德,那他的後人也會效仿學習,如果

 

一個人為非作歹,那他的後人也容易走偏。每個人的人生其

 

實都是為自己負責,但是你的一言一行,你的行為模式,你

 

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會傳遞給下一代,這就是「積善之家,

 

必有餘慶」的理論基礎。

           它不是迷信,而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只有嚴格要求自己,

 

為後世做一個積極正面的表率,才能給子孫後代帶來福氣。

法句經-故事集』

主題:年輕女子誘惑比丘

偈曰:心中充滿邪惡思想的人,追求愛欲之樂,就像燃燒中的火焰越

 

燒越猛,對愛欲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這無疑是在為自己構築一所

 

堅固的牢房,將自己囚禁於其中,永世無法獲得自由。

 

        有位比丘在城裡專為比丘興建的休息處進食。吃完之後,

 

他到一戶人家去向一位年輕女子請水喝。

          這女子一眼接觸這位年輕比丘時,就深深愛上他,為了贏

 

得他的歡心,她邀請比丘,只要口渴,隨時都可到她家要水喝

 

。不久,她更進一步請比丘到她家應供。

        她告訴這比丘說:「她想要的東西都不虞匱乏,但卻總是覺得

 

孤單寂寞。」比丘明白她話中的含意,也發現自己愈來愈迷戀她,

 

於是非常厭煩出家的修行生活,而日漸憔悴。

        其他比丘就向佛陀報告這件事。

        佛陀告誡他:「比丘!仔細聽著,這年輕女子將是你毀滅的

 

原因,一如在過去某一世時,她的所作所為一樣。

        那時候,你是一位優秀的弓箭手,她是你的夫人。

         有一天,你們一起外出旅遊時,遇見一夥搶匪.她卻愛上

 

搶匪頭目,所以當你正與搶匪頭目奮戰時,她卻把你的劍交給

 

搶匪頭目,而讓他迅速殺死你,她就是你喪生的原因。

        現在,她仍將毀滅你的修行生活。比丘!徹底拔除、

 

消滅你心裡對這女子的欲望愛念吧!」

         這比丘從此努力精進,積極地清淨心念,希望能夠如實地領悟佛法。

評論:這兩段詩偈是一個整體,點出沉淪於愛欲之樂的可怕。

 

愛欲之樂是邪惡的火種,一旦愛欲之樂的火種被點燃後,隨

 

愛欲之樂不斷的渴求,這把火就會越燒越猛,最後把你吞噬掉。

          追求愛欲之樂,無疑是在為自己構築一座無形的牢房,

 

並將自己囚禁於其中,失去了人性,失去了人生的自由,

 

令自己沉淪於愛欲之河,擺脫不了無休無止的生死輪迴。

        一個人若是以正思惟看問題,過著八正道的生活,觀照於

自身之不淨,洞察諸受是苦,明了諸法無我,就不會再執著於

愛欲。唯有脫離愛欲之河,才能擺脫魔王的魔爪,獲得真正

的自由,擺脫生死輪迴。

『醒世歌

六七 平和無爭

愛人也者兮人恆愛敬  敬人也者兮人恆敦敬

助人也者兮人恆來助  將心比心兮平和無爭

此揭俗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助人者人恆助之。

 

」之諺語一則供參之也。

    當今之世,人人雖已崇尚現實之俗習,但畢竟投桃報李回饋

 

之心仍不失為人際交往,將心比心之誼尚猶存。此將蔚成平和

 

無爭之風尚,祈能流至久遠而不息焉!

『民間善惡實錄

名登四榜

         棲霞有一位名叫林次山的人,寒窗苦讀多年。

        在他還沒有中第的時候,有一天,剛從午睡中醒來,

 

就見到有一僕夫牽著馬來到門口說:「主人有事相求

 

,請求你能光臨。」

       林次山沒有來得及詳細詢問原因,就隨著僕夫去了。

 

       林次山到了以後,看見眼前的宅第高大宏偉,

 

有一個老叟長得非常高大魁梧,在門口等著相揖請入。

         進入宅第後,老叟準備了美味佳餚,一一羅列在餐桌

 

上。進食時,老叟勸酒慇勤,甚為熱絡。

        待用餐完畢後,老叟才從容地說:「我的子孫常被你

 

族人所苦,希望你能夠憐憫,實在是感激高輝。」

        林次山的族人有許多是打獵的,因此,他心裡明白了

 

其中奇異之處。

        林次山就對老叟說:「容易,容易。我潦倒半生,

 

還能及第一次嗎?老者不是凡塵中人,應該預先就知道的吧!」

        老叟說:「公來日名登四榜,沒有差錯。」

         說完後,老叟就讓僕人送他回家。

         林次山將要到家的時候,僕人和馬匹都消失無蹤,

 

看自己所騎的就是一根竹竿。

         林次山回家以後,就將他的經歷告訴他的族人,

 

並且勸戒族人不要獵捕平原的獸類。族人聽完以後,

 

都如約不再打獵,改作他行。

          後來林次山三次中了「副車」,到康熙戊子年

 

科舉才考上,方才明白四榜的意思。

『太上感應篇

篇文:壓良為賤。

釋意:用勢力壓迫良家子女,使他們成為卑賤的婢妾奴僕。

說明:今生做人家奴婢的人,都是前生造業積惡,超過了

一千八百個過失的人。而有的其實並非奴婢,原本是良

家子女;而我卻以勢力強制,使他們成為奴婢,這就是

壓良為賤啊!至於賣良為娼,乃是十惡不赦的大罪,

那就更不必說了。

故事一:

漳州的周祥與薛純,兩人是很好的朋友,薛純很窮,

只有一個兒子。

他死了之後,兒子就歸給周祥。

周祥竟把薛純的兒子當作奴僕來用,稍微有點不順,

就會痛加的鞭打。

有一天,周祥在路上遇到了薛純,吃驚的問道:「

你不是已經過世了嗎?怎麼會來到人間呢?」

薛純說:「我是來看我的兒子,順便一併催迫你啊!」

周祥聽了嚇得冷汗直流,就跟下雨一樣;回家之後,

突然就暴斃了。

故事二:

浙江省的廣濟庫,每年都要徵召杭州城的大戶人家,

充任該庫的庫役,專門負責出納的工作。

有一個被徵召充任庫役的人,因為侵占了官府的庫錢

太多,無法償還;府判大人王某,於是就拘拿他的

妻妾子女到官府來,他還是還不出錢來。

王某於是就命人用小船,把他的妻妾子女載到西湖,

供遊覽西湖的人們作為侍者來使用,所得到的工資,

全都繳納給官府。

後來王某的子孫,有的竟然淪落為娼妓。

事正當行業』

文/丁乾

          許多年輕人被犯罪集團騙往柬埔寨從事非法行徑,已成為國內各

 

界高度重視的課題,因為人數眾多,加以受害情形嚴重,各相關單位

 

莫不想盡辦法加以防杜。

         其起因為台灣年輕人,在網路上看到徵才的訊息,強調待遇優渥,

 

不疑有他,就逕自前往柬埔寨,而且食宿旅遊費用全包。然而抵達柬

 

國時,卻遭詐騙集團囚禁,同時以毒打、性侵、逼迫、轉賣等各種方

 

式凌虐,甚至被脅迫從事不法勾當或摘取器官販賣。

        其實,不只有柬埔寨、緬甸北部、泰國、菲律賓也有類似的詐

 

騙集團進行串連,吸引不知情的台灣年輕人前往。

       為何有此情形呢?因為台灣很多青年缺乏判斷能力,加上目前整體

 

就業市場並不理想,受到高薪引誘,而工作內容被告知僅需文書處理能

 

力及接聽電話……等,卻忽略了前往柬埔寨可能存在的風險。

         再來就是學校教育和就業市場脫節,過去高度重視文憑的現象,

 

現在嚐到了苦頭,廣設大學及專科學校升格,使技職體系相對弱化,

 

社會上需求孔殷的水電、泥作師傅及版模工人、裝潢工程,卻嚴重短

 

缺,而文、法、商科畢的大學生謀職極為不易,最後只能走入服務業

 

,擔任售貨、櫃台、外賣人員,實是教育資源的浪費,目前社會職缺

 

最多的是技術部門,卻招募不到人員遞補,可知教育體系人力需求規

 

劃嚴重不符現況,導致年青人盲目求職,未經查證,落入詐騙集團陷井。

         況且,柬埔寨國內設有多處園區,全係詐騙基地,因為詐騙對象都

 

是經濟情況較佳的華人,需要招募通曉華語的人員,所以台灣青年被列

 

為首要對象,接連在臉書等社群媒體大肆刊登求才訊息,致使甚多涉世

 

未深的青年人相繼被騙,誤入歧途。

         要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們求職一定要詳閱各方資訊做好功課

 

,柬埔寨是一個較為落後的東南亞國家,何有能力招募月薪超過台幣十萬的

 

職位,況且工作內容又十分簡單,光憑此點,箇中必有蹊蹺,即應遠離勿陷

 

其中。

         最重要的是,相關單位應加強網路宣傳,於主要臉書社團上傳防詐訊息

 

,對於不全情理的求才公告主動進一步瞭解、偵辦,防微杜漸。同時運用電

 

子看板、跑馬燈輪播宣導字幕,即製宣導單,於各項活動中發放,如此多管

 

齊下,才能有效遏止犯罪集團的詐騙技倆。

            現今人心丕變,天律已改為「現世報」,專門從事詐騙行徑的團體愈來

 

愈多,範圍更加廣泛,造作惡業甚鉅,為天理國法所不容,如不速速醒悟,

 

趕緊棄惡從善,否則果報來臨,悔已遲矣!

救鹿性命 槍口逃生

文/馮馮

      一九八二年四月廿八日,一位素未謀面的西人男子,應我電話之召,

 

來我家修理沙發,我見此人甚好人品,聽他說英文有德國口音,我就改用

 

德語與他談話(我的德語欠佳,只可作簡單會話),我因而獲知他是奧國維也納人。

我二十年前曾在維也納獲文學獎譽,故此我對維也納人不免有些感情,

 

彼此談得很投契。

  我突然勸他:「不要再到山林去打獵了!打獵是無故而殺生的

 

行為,你太愛打獵了!」

  「你怎知我愛打獵?」法蘭克詫異問我。

  「我知道!」我說:「我看見你曾經進入加州北部的紅木森林中,

 

你心中驚疑,因為你覺得好像有人在窺伺你,你聽到呼吸,四望又沒

 

有人影,你知道嗎?那是紅木的精靈在窺伺你!這些數百年的古木,

 

有他們的智慧。」

  他大驚失色:「是的,我是有一次這樣的經驗!當時我驚駭得逃跑

 

,可是我從未告訴任何人!你怎知道呢?

  我說:「我非但看見這件往事,還看見你未來在九月左右將入山打獵!」

  「你有天眼?

  「沒有!」我說:「是觀音菩薩叫我警告你,勸你別再為了娛樂去屠

 

殺那些鹿群!否則,你會自招危險!會有子彈飛向你的頭部右邊,甚至喪

 

生!如果你有一念之善,不再殺生,你或可逃此厄。」

  法蘭克說:「我是基督教徒,我不信你這些話。」

  我說:「你不信,不要緊,可是,我求你:九月份你入山打獵時,

 

放過那只懷孕的母鹿,不要殺他!你若肯一念慈悲,菩薩必會保佑你

 

平安歸來。」

  法蘭克笑著走了。

  十月中旬,法蘭克突然來訪,感激地說:「彼得你真行!」

  我笑:「子彈果然擦過你的右耳了?

  「是的!」法蘭克說:「九月份我休假,朋友們約好一同入山打獵,

 

我們到了深山,在大雪中走了三四天,才看見一只鹿,我是首先發現的,

 

我舉起槍,瞄准,忽然注意到,他是一隻大肚子的母鹿,我突然記起你

 

的警告和請求,我心軟了,向天開了一槍,把它嚇跑了,免得他被我的

 

同伴發現。

        後來,當天晚上,大家在營火旁邊喝酒,同伴們擦槍,有一位不小心

 

,碰了槍機,一顆子彈向我頭上射來,呼的一聲擦過我的右耳!」

  我說:「這顆子彈本來會射入你頭部眉心,只因你有一念之善,

 

菩薩特別救了你!你以後不可再殺生了!也不可不信有佛菩薩了。」

  法蘭克說:「我信了!我信了!我當時驚魂甫定,記起你講的話

 

。我就中止入山,空手而歸,我從今再不打獵殺生了!」

法蘭克現在兼信耶穌與佛陀菩薩,我覺得這都不妨,只要他心向善念

 

,不再殺生就好。

                                            『天眼所見篇

文/馮馮

         一九八三年夏天,大約是五月底,我在溫哥華舍下,會見一位 L君,

 

我能看見他在家的父親的健康很壞,我說:「令尊生平嗜酒,每日喝上

 

整瓶的威士忌或白蘭地,現在肝臟已有癌症徵候。」

  L君大驚,但是不信,而且說:「家父不迷信,他不會信你的!」

  我說:「我知他不會信我,我也無意叫他信我.但是,令尊曾經有

 

一件大善陰德,蒙佛菩薩令我看得見,知道他的善行。叫我救他!

 

你們若不信我,何不送令尊去看醫生?診斷後,你們來找我好了。」

  「家父行了什麼善舉呢?」L君問:「家父的行事.從不跟我們

 

談起,連我們都不知,你既然那麼說,你可以講出來他做了什麼嗎?」

  「我不告訴你。」我答:「但是我可以寫下幾個字,你拿回家

 

去問令尊好了。他一見字就會知道我說的是什麼。」

  我在條子上寫著:「大約三十七年前,二老伯,身在法界警界

 

,為一個蒙冤的死囚婦人洗脫冤枉罪名,使她獲得翻案,恢復清白

 

無罪釋放!老伯的義行,救了她一家九條命!」

  L君不信:「我們從未聽他講過有此事。」

  我說:「你拿去給老人家看看吧!」

  幾天後,L君打電話來,驚駭的對我說:「培德,你怎麼知道

 

的?家父非常驚駭,他說這事從沒有人知道!他也未對任何人說過

 

!這真是太奇怪了!」

  沒什麼稀奇!我說:「為善,為惡,都自然會有人知!俗話說

 

舉頭三尺有神明!任何人行惡或為善都會有菩薩知道的。令尊這件

 

善行,雖沒有局外人知道。令尊不居功也不宣揚,可是佛菩薩是知

 

道的,叫我用天眼看見,現在令尊有肝病。若非他積有大善行,

 

早已不治了。」

 

  L君說:「家父說這件事甚至沒告訴過家母,我們作子女的,

 

更是一些也不知道,現在你寫的明白,家父才講出這件事,

 

我們全家都極為驚異!」

  我說:「那令尊現在還信不信有佛菩薩?」

  信了!信了! L君說。他本來是什麼都不信的。現在信了!

 

那你快送他去見醫生撿查肝臟。

  一周以後,L君來電話:「培德,專科醫生檢查,證實了

 

家父有嚴重肝臟病,家父要來見你詳談!」

  「我一定盡力幫助令尊 」我說:「首先,我要他戒絕煙酒。」

  L 老伯完全信任我,多年來,醫生叫他戒煙酒,他都不聽,

 

現在聽我勸告,一下就都戒絕了,L君全家後來來見我。L 老伯

 

現時在我的勸告之下注意保養, 他健康逐漸在改進,肝已不痛

 

,我用天眼看他肝部的癌細胞顯然已經停止活動了,這真是奇跡

 

:佛法的奇跡!


  L老伯來訪,向在座的十多賓客宣布真相,他說當年,

 

是有一個婦人因販毒案被判極刑,他細查之下,發現婦人是被

 

毒販栽贓作為代罪羔羊的,他就盡力為婦人請求覆審翻案,

 

他終於抓到真犯,洗脫了婦人的冤枉。

  L老伯說:「 這件事,我認為我應做的。並不認為是什麼

 

值得一提的善舉,我從未對任何人提起過,連內人也不知道有

 

此事。就是辦案的人、圈內人也很少知道,我不明白你怎會知道的。」

  我笑道:「我蒙佛菩薩叫我運天眼看見老伯你當年在法庭上

 

為枉案請求開恩復審……我講出當年四十年前的詳情,歷歷在目

 

L老伯驚駭萬分:「這是閉門審訊呀!你怎會看見?」他承認我

 

描述的完全正確,符合事實。

  「有一樣我不明白,」他說:「我救的只是一個人,你怎麼

 

說九條命呢?」

  我說:「婦人腹中懷胎,她若冤死,就是兩條命了,她丈夫在

 

悲痛中,打算是把六個子女全部毒死,然後自殺,假如這件案不

 

獲得你出力平反,可不是九條人命麼?」

  L老伯說:「聽說過她全家會自殺,但並不知道居然會有九條

 

人命之多!」老伯又說:「這件事真奇怪極了!是我個人的秘密,

怎麼你全都看見的呢?」

  我笑:「善惡都會有佛菩薩與神靈知道的,也會有凡人知道的

 

!老伯,你放心佛菩薩知道你有此善行,叫我救你,你的病是不妨

 

事的,因為你的善行已種下了善因,你定會得到善報!」

  「啊!」L老伯說。 「我信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