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9年十二月號

                    第288期 

 

<目次>

皇母慈音

證果之路/奉旨著作

遠離煩惱的生活/著書

大道金篇

體天弘道

大道釋疑

醒世歌/馮振隆

法句經故事集

社會救濟基金

乾隆紀事

太上感應篇

生哲理典故/馮振隆

人生軼聞

寬厚待人/丁乾

 

「皇母慈音」

聖筆 王生 扶

本堂主席關聖帝君  登台

二○二○年九月五日

歲次庚子年七月十八日

聖示:母娘臨堂,命本堂福神十里外,命本堂

 

城隍五里外,恭接懿駕,其餘神人排班候駕。

 

駕前九天玄女仙姑 

詩曰:風攜一縷香  湧入虛原堂

      老少皆薰沐  迎來滿室祥

 

聖示:母娘臨堂,神人靜心接駕,不得失儀!

 

無極皇母大天尊 

懿示:諸賢卿及諸兒女免禮,賜坐!

詩曰:逝者如斯豈可追  光陰寸寸急頻催

      不知捨去無明相  空嘆雲深難賦歸

 

懿示:娘今日以信仰與修行」為題,供諸兒女悟勉。

     

      信仰與修行

 

       信仰能安定人心,帶給人們希望與慰藉。而且絕大多數人是因為有了

 

「信仰」之後,才得以進一步邁向修道之路。所以,信仰有信仰的功能

然而,信仰僅能讓人造一些善因、修人天福報,離修行解脫的道路仍甚遠。

 

而且,若只是沉迷於信仰之中,很容易就會落入迷信,造成破財或人財

 

兩失的下場。有實例如下:

     有一位婦人,無意中發現自己丈夫有外遇,為了挽救婚姻,四處求神拜佛,

 

最後求助一位通靈術士,此位術士對婦人說:「你丈夫因前世之緣與你

 

結為夫妻,但他今生有一孽緣,所以會在外面養小老婆,這其中有一段

 

複雜的三角關係,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幾場超渡法會迴向給你丈夫的冤親

 

債主,否則對方不會善罷干休……。」

  這位婦人聽完後,就如同在汪洋大海中抓到一塊浮板一般,因此,

 

竭盡所有敬獻給那位通靈術士,甚至還向親戚朋友借了不少錢,請術士

 

幫她開辦法會,最後再也籌不出錢時,那位通靈術士馬上失聯不見人影,

 

而自己的丈夫也與「第三者」遠走高飛,可說是損失慘重。

  其實,外遇有外遇的因緣,當事人應該瞭解事情的緣由,尋找解決

 

辦法,而不是盲目相信他人片面之詞,孤注一擲。

  又如有人因為孩子成績不好,因此積極布施,祈求神佛保佑小孩

 

成績突飛猛進,卻不知探求小孩成績不佳的原因。因為,布施有布施

 

功德,例如:一、能名聞四方遠處。二、即使處於尊貴者之間,

 

也不會畏難。三、受眾人愛戴。四、死後再生為人,或生天上。

 

五、智慧超群,現身煩惱斷盡。此布施功德與小孩成績好壞無關

 

,所以,不要盲目信仰,最後卻流於迷信。

  家庭和樂有家庭和樂的因與緣,夫妻和合有夫妻和合的因與緣,

 

事業成功有事業成功的因與緣,身體健康有身體健康的因與緣,

 

如果想要依靠信仰、祈求,來達成願望,可說是用錯了方法,

 

也是不明事理的迷信。

凡夫的通病是:

希望付出最少,收穫卻最大;

希望工作量很少,卻能領很多薪水;

希望不用努力,就能通過考試;

希望不需學習,就能知識淵博;

希望不用勤修,就能悟道

希望所造的惡業没有惡報

希望不需造善業也可獲得善報。

所以四處求神拜佛,乞求加持,這種做法是沒有用處的

信仰、迷信都是屬於「向外」追求的方式,而修行卻是

 

「對內」身心改造的革命,也是釜底抽薪的方法。因為

 

,一個人的善、惡業之因緣果報,來自於自己本身的思維

 

、行為和言語的造作。

如果身意都在行善,得到的結果就是吉祥如意;

 

如果身意都在做惡,結果就是痛苦不順利。

 

若身意都在造惡,卻想祈求獲得吉祥,此乃是

 

不可能之事。因此乞求並不會獲得什麽,一定要

 

自己去做,否則竹籃打水一場空,到頭來只是黃粱夢

 

一場罷了!

「證果之路」

筆 王生 扶

濟公活佛 

二○二○年九月廿六日

歲次庚子年八月十日

詩曰:烹茶煮字浪江湖  淡淡功名不做奴

   休問百年身後事  心田勤墾自得福

 

聖示:吾今日降著:「證果之路」

 

第廿三章  如何修習四念處來調伏欲貪、斷除無明?

 

  這個世間充滿著「苦」,難以找到一處真正平靜的地方。

  清貧如洗的人沒有平靜,家財萬貫的人也沒有平靜;

 

男人沒有平靜,女人也沒有平靜;成年人沒有平靜,小孩子

 

也沒有平靜;受低等教育的人沒有平靜,受高等教育的人也

 

一樣沒有平靜。世間唯有調伏「欲貪」、斷除「無明」的人

 

,才能獲得真正的平靜。

在《相應部•生病經》中記載:

有一次,佛陀至病房探望比丘,並且召喚比丘們,佛陀說:

  「比丘應該具備正念、正知地等待死亡到來,這是我對你們的教誡。

  比丘們!什麼是『正念』呢?即:在內身(眼耳鼻舌身意)

 

外身(色聲香味觸法)、內外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上隨時

 

觀身,精勤努力,正知、正念,就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婪、憂慮;

在受上隨時觀受……;

在心上隨時觀心……;

  在法上隨時觀法,精勤努力,正知、正念,就能調伏對於世間

 

的貪婪、憂慮,比丘們!這樣,就是具備『正念』。

  什麼是『正知』呢?即:在前進、後退時;在瞻前後視、肢體

 

屈伸、肢體俯仰、穿衣持缽、行住坐臥、說話靜默、大小便動作時

 

,都清楚知道這些行為,即稱為『正知』。

  如果生起了快樂,那是緣於身體的關係,但是身體是無常的,

 

緣於身體而生起的快樂,也必定是無常的。觀察身體和快樂都是無

 

常的、生滅的,進而調伏欲貪、滅除欲貪、斷捨欲貪,就可以止息

 

煩惱了。」

  這部經典主要說明實際的修行方法是:

  一個人要在日常生活中,不停地去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當心裡有欲望生起,知道就好;想要看,知道就好;想要聽,

 

知道就好;想要聞,知道就好;想要吃,知道就好;想要碰觸

 

,知道就好;想要快樂,知道就好;生起憂愁,知道就好;

 

生起善念,知道就好;生起貪、瞋、痴,知道就好。

  如此有正念、有正知且及時地知道欲望,不用去消滅它

 

、改造它、對治它,只要如其本來面目地知道,欲望就會自動

 

滅去,修行者也就能以智慧照見「無常、苦、無我」之三法印

 

,破除無明和貪欲。但若是以對抗的方式打壓它,不但無法

 

擺脫欲望,反而會因為屢戰屢敗而增加煩惱,削減持續禪修

 

的動力。

  上述實務修行重點都是「向內」,以探究自己身心的實相,

 

洞察自己身心的實相,而不是「向外」祈求加持、誦經、持咒

 

、做儀式。修行者一旦能徹見自己身心內在的世間後,即使世

 

間如何變遷,都不會有所動搖了。

  故,懂得返觀自己的身、心,修行才會有畢業的一天。

 

濟公活佛 

 二○二○年十月十日

歲次庚子年八月廿四日

詩曰:匣中貝葉百般瞧  實際修行記幾條

       未悟精髓猶過客  空山虛谷路迢遙

 

聖示:吾今日降著:「證果之路」

 

第廿四章  修習四念處的七種利益

 

  有一凡夫手握熾紅的煤炭,對智者說:「這個煤炭

 

好燙,我該怎麼辦?」智者回答說:「你可以放下它,

 

就不會燙手。」凡夫拒絕了,並且說:「我怎麼能就這

 

樣丟下它呢?我要煤炭冷卻下來。」

  凡夫執著身、心,執著所擁有的東西,猶如手握燒紅

 

的火炭,所以一生痛苦不堪。而修習四念處是以內觀身、

 

受、心、法,知見無常、苦、無我三法印,達到「無所執

 

取,煩惱斷盡、涅槃」的境界。

《長部•大念處經》中記載:

  佛陀說:「諸比丘,此一乘道,能使眾生清淨,

 

超越愁、悲,滅除苦、憂,獲得真理,現證涅槃,

 

那就是:四念處。」

  此段經句雖然濃縮精簡,卻已將四念處禪修的

 

七項利益,表露無遺。茲分述如下:

  一、使眾生清淨:當禪修者修習正念時,他可以

 

淨化所有的雜染、煩惱。諸聖賢如過去的佛、辟支佛

 

及阿羅漢都是以這念處禪淨化他們的煩惱;未來的佛

 

、辟支佛及阿羅漢也是以這念處禪淨化他們的煩惱。

  二、度憂:面臨失敗、事業虧損……時,會令人

 

擔憂,而如實的以正念觀察,可以體悟世間無常變異

 

,當正念訓練得強而有力時,折磨內心的擔憂即會消

 

失,重新面對現實。

  三、度悲:失去親人眷屬、摯友……時,會令人

 

悲慟萬分,而如實的修習正念,能瞭解身、心生滅的

 

過程,克服悲慟。

  四、去除身體的痛苦:身體遭受到各種痛苦時,

 

可以透過念處禪的修習,去除疼痛的感覺為「我」、

 

「我的」或「這個人的」,而能正念地加以承受。

  五、去除精神的痛苦:當感到沮喪時,正念地觀察

 

,可以體悟無常、苦、無我的三法印,而克服「心苦」。

  六、獲得真理:修習四念處,至少可證得初果之

 

「道」和「果」。

  七、現證涅槃:修習四念處將培育八聖道,是唯一

 

趣向涅槃的道路。

  昔時,在喜馬拉雅山平坦、令人愉快的土地領域,

 

住著許多猴子,因此獵人會在猴子經過的路徑上,設置

 

捕捉猴子的黏膠陷阱。聰明的猴子,見了那黏膠陷阱後

 

,懂得遠遠地迴避,但有些愚昧、躁動的猴子,走近黏

 

膠陷阱後,會好奇地以手去抓,因此被牢牢黏住。

  為了解脫,猴子會以第二隻手去抓,結果雙手都被黏住。

  為了解脫,猴子會再以腳去抓,結果腳也被黏住。

  為了解脫,猴子又會以第二隻腳去抓,結果雙腳都被黏住。

  為了解脫,猴子會以嘴去咬,結果嘴也被牢牢黏住。

被陷阱黏住的猴子,雖然橫臥吼叫,仍然輕易地被獵人射殺,

 

而橫遭災厄。

  猴子的雙手、雙腳和嘴巴,就像一個人的眼、耳、鼻

 

、舌、身,被無明、貪染黏住,無法掙脫。

  一個人如果要避開這些陷阱,就應該修行四念處,

 

從觀身、觀受、觀心、觀法中,調伏對於世間的貪婪、

 

憂慮,洞悉黏膠陷阱的實相,未來自然可以過著輕安

 

愉悅的生活。

 

「遠離煩惱的生活」

筆王生 扶鸞

南海古佛 

二○二○年八月廿二日

歲次庚子年七月四日

詩曰:林梢知了共和鳴  君子無爭曲調明

       處世當思仁與義  休言貧富論輸贏

 

聖示:吾今日降著:「遠離煩惱的生活」

 

第三章   煩惱的種類

第一節   貪愛

 

《中阿含•晡利多經》中,佛陀將貪愛比喻成掉落在

 

空地上的一塊小肉,看到的鳥類都會為了得到這小肉塊

 

,競相追逐爭鬥,或抓、或啄、攻擊對方,拼得你死我活

 

,誰也不讓誰。接著又比喻貪愛如火炬、如火坑、如毒蛇

 

、如欠債、如黃粱夢。

最後,佛陀說:「貪愛樂少苦多,多有災患,應當遠離之。」

 

因為,貪婪執著所造下的惡業,將猶如向外拋擲的回力鏢,

 

最終會回擊自己,於今生及未來世受到惡報。

  貪愛是執著、黏住對象,渴望於感官的享受。

 

貪愛可分為:

一、對有生命的貪愛:

  如貪愛自己、貪愛丈夫(妻子)、貪愛兒女、

 

貪愛親眷、貪愛寵物……等。

二、對無生命的貪愛:

  貪愛錢財、房子、土地、車子,貪愛古董、

 

黃金、珠寶、戒指、項鏈,貪愛自己所擁有的

 

任何物品等。

第三、對於概念的貪愛:

  貪求頭銜、名聲、權勢、社會地位,貪愛虛榮

 

、被奉承、被讚嘆……等。

  沒有修行之人,貪愛只會隨著歲月的累積,逐漸

 

增長加深,就如同小牛頭上的角,會隨著小牛成長而

 

愈來愈長,愈來愈堅實一樣。貪愛也像喝了鹽水一樣,

 

越喝越渴,越渴越喝,結果對貪愛變得愈來愈饑渴,

 

所以說,貪愛是除了「無明」之外,造成輪迴的主要因素。

吾舉一因貪而墮入地獄、鬼道的例子:

昔時有一男子,最喜歡令人情緒激昂、血脈賁張的

 

鬥雞博奕,因此平日專職飼養和訓練鬥雞,再四處

 

參加鬥雞博奕。當賭贏時就花天酒地,若鬥雞敗陣

 

或者受傷了即殺掉這一隻雞,此男子一生就過著這

 

種醉生夢死的日子

當他年老時因跌倒受傷,最後病痛纏身傷勢惡化而

 

身亡。由於他生前片善不為,故,死亡後即墮入

 

地獄經過漫長的時間,再從地獄轉生為鬼道,

 

居住在一個石窟之中

雖然他轉生為鬼道,但依然貪欲極強,且脾氣暴

 

躁兇猛,時常藉機作怪搗亂,或以妖力作祟讓村

 

民生病,令村民畏懼恐慌,只要村民準備牛

 

雞等牲禮來祭拜他,就會相安無事

最後在因緣俱足時,才被一位森林頭陀比丘度化

 

,離開那個石窟。

  世之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貪婪,竭盡心力你爭我奪

 

,小至左鄰右舍的不和,或職場的明爭暗鬥,男女

 

之間的爭風吃醋;大至國與國之間的侵佔城池,

 

搶奪土地,併吞國家……等,各種強取豪奪,都讓

 

世人憂愁煩惱。自古以來多少帝王將相,四處攻城

 

掠地,到頭來卻只是南柯一夢,唯有留下滿身惡業

 

,真可謂是得不償失也。

  對名、利的貪愛,一般人甚易理解,但對「人」

 

的貪愛卻容易疏忽,吾舉一貪愛「人」的例子說明其過患:

  有一位年老的女居士,長期精進於禪修,禪定功夫

 

極佳,以這位老媼的禪定功夫而言,如果沒有意外,未來

 

世當可轉生於「色界天」。

  不過,有一天深夜,當她在禪坐時,她注意到有一條

 

非常微細的線從心中流出。基於好奇,她決定跟隨察看。

 

然而,很快地就發現這條心念的線,進入與她住同一個

 

村子,極為摯愛的外甥女之子宮裡,正準備預約一處來

 

生的溫床。這個發現讓她很震驚,因為她知道她的外甥

 

女已經懷孕一個月了。

  這位老媼摯愛著她的外甥女,與她互動親密,也一直

 

都很寵愛她。但她從沒有想過這種貪愛會成為人間親眷輪

 

迴的原因。後來在一位高僧的指導下,才成功地將這條心

 

念線切斷,當心念線切斷後,她的外甥女就無故流產,

 

也將這個輪迴徹底切割。

 

「大道金篇(卷二)」

聖筆王生 扶鸞

本堂主席關聖帝君    登台

二○二○年十月八日

歲次庚子年八月廿二日

詩曰:茫茫天地不知期  螻穴也能潰土堤

       日月迴圈周復始  玄機參透最為奇

 

聖示:吾今日登台為「大道金篇」《卷二》一書作序。

 

     

 

  自古以來,國家與國家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

 

家族與家族之間,彼此盛衰更迭。當這個國家滅亡時,

 

另一個國家便興盛;當這座城覆滅時,另一座城便興盛

 

,反覆循環無有終期。

  一個人處在沒有盡頭的輪迴中也是一樣:時而

 

富裕,時而貧困;時而為人,時而為畜;時而天堂,

 

時而地獄,無窮無盡。而這種無終點的輪迴,都是業力

 

所致,不論是善業或是惡業,都會像用力拋擲出去的

 

回力鏢一樣,當因緣成熟時,終究會回擊到自己的五蘊身上。

  因此,生而為人並且得聞修道之法,乃是一件

 

非常稀有難得之事。本堂眾恩師於平日或鸞期,擇機

 

針對各類修行相關議題,撰文開示。讓有緣閱覽研讀

 

者,能從中看透因緣變幻、世間實相,而能夠離苦自

 

在,就猶如駝背的人得伸直身軀,盲者恢復視力,

 

在黑暗中者得到光明,為沒有眼睛的人充當眼目一般

 

,達到最佳功效。

今值「大道金篇」《卷二》一書即將付梓之際,

 

吾簡數語以為序。

 

關聖帝君序於無極禪化院•南天虛原堂

 

天運庚子年八月廿二日

「大道釋疑」

賢筆劉生 扶鸞

林生問:人最易患在「慾」與「執」之習氣,亦乃修道學佛最

  難滌淨與根除之二大課題,云何慾難淨、執難解除?

聖示:學法習道,世人總是向外求法,向外拜佛。慾與執不在

  外相,而在內心,若不懂用禪定化解浮動之妄念,任憑妄

  想四處紛飛,怎可淨除?房間尚需知時清淨而住,身心亦

  要禪修除念而方能安住。

林生問:此身心與五蘊色受想行識、亦與六根、塵、識息息相

  關,所以「要在身心上去要求身心止息慾望與執著」,此得

  如何見招解招?

聖示:欲調伏慾望與執著,並非要做什麼;相反的而是什麼皆

  不做。

  若想壓抑身心止息,則又陷入另一慾望與執著,此乃應無

  所住而生其心之大道。五蘊不生,佛即現前。

林生問:若己心固執於一念而不放,將永困於此一念而無解乎?

  心若入法,應無有解不開之心結乎?

聖示:執與念,正是將你囚困於輪迴之因,起因必會得果。

  安住於自性覺知中,觀著六塵生滅而不隨之動心起念

  自然無可得、亦無可捨,執念自無處可生。

林生問:云何:「有者在看、讀、誦經或靜坐時,也易患心起雜念與

  妄想而無法專注心神」?

聖示:因為每個人的「煩惱、習氣」是累世累所帶來,一直跟隨

  著你自己。

  勿妄想著只用一時半刻的修為就想消除雜念,故修行要每分每

  刻精進,反覆練習,遠離妄念於自性自覺之中,才有機會使雜

  念漸漸不生。

林生問:修學者從行善布施做起。云何:無私的付出,便能消除

  「我」的執念?

聖示:欲消除「我執」,從捨得做起,將捨不得的錢、財、事、與

  物,甚至珍貴難得的法,全都無私的付出奉獻,一心只想著利

  益他人。

  「我」便能日漸消除,忽略自我的意思,進而植下「無我」的

  因。

林生問:修禪得逹何智慧,堪能精進到「無我」?又如何修持,才

  能煉得「明心見性」之智慧呢?

聖示:欲逹到「無我」的境界,得要有般若大智慧才能悟得。

  然而欲得「明心見性」的圓滿智慧,是由「慈悲心與禪定清淨

  之心」兩者修持而來,兩者缺一不可,故欲見證無我的實相,

  禪定修行此過程必不可少。

林生問:修禪定者,每於靜坐時云何「須向內心觀照,以分

  明種種境界乎?」

聖示:所有的「妄念」,皆是外境之緣在影響著「六根」,而生

  成諸相。

  能消除妄念的正是六根如如不動,只安住於自性覺觀著

  自性。故修禪定者,要修「內觀」,不去理會外相。

林生問:禪坐時,如何清淨雜念以「入定」?

聖示:學習入定,初學者先觀鼻息,雜念一現,再以更專注之

  鼻息觀止住雜念,如此反覆習之,雜念漸清,便能入定,

  覺受初禪。

林生問:云何「禪坐入定,始恪進入修行的軌道」?

聖示:人道學所得知識,眾生以為廣博,其實有如井底之蛙,

  以管窺天,妄念與六塵世俗只會讓智慧沾染厚塵,唯有入

  定淨心能抖落其塵,進而「明心見性」。

林生問:在這娑婆人世間,似乎尚有大多數的人不知我們人人皆具佛

  性、更不知此真如性靈體是永不生滅毀壞乎?

聖示:人人皆具佛性,此乃法華經佛陀說法時所揭之奧密無佛緣者

  自然無從得知

  人之所以未能知曉本具佛性正因為受「六塵」所染深厚,故即

  便佛性永不生滅亦無法查覺,能洗淨六塵的正是「止關」禪修。

林生問:云何「人心不會老」?我們若知身會老死心不滅,就應好好

  把握有限時間莫蹉跎乎?

聖示:在佛法裡,人心所指的是「自性」;但在人道裡所稱之人心,卻

  是「妄念」。

  若能有佛法的正知與正念,安住於自性的修行者,豈止不會老,

  更是唯一不生不滅的真道。

林生問:人非真知本心自性修無益即使修,亦易流於做人之表象耳,

所以唯能真知此心者,堪期真修,由澈悟以覺明心,否則到死也

去除不掉塵染貪愛執取、更改不了脾氣乎?

聖示:能悟到真心自性者,已俱足「菩提慈悲心與禪定不染塵功夫」,

  故不生貪愛執取,更不會有執念的脾氣,此才是真修道,亦不會

  為表象。

林生問:修道學佛者,在平日間得如何存養己身心安住於正

  善真誠;切莫受五蘊與六根塵識之虛妄所迷亂乎?

聖示:修道者常住於真心,則性淨明體;若常住於妄念,此

  想非真,故有輪轉。

林生問:唯能恆持身心於不迷亂者,自能不受內亂外擾而起

  落不安乎?

聖示:時時刻刻能常住於真心自性者,自能不受內亂外擾。

林生問:云何「未能盡心,則無以知性?未能明心,則無以

  見性乎?」

聖示:若要能知性,未盡心端正己心,如何能自悟而影響旁

  人悟之?

  心若染塵,當不能見性,故明心淨體,才能自見佛性。

 

「醒世歌」

文/馮振隆

口德

(一)與人閒談兮莫論人非 家裡靜坐兮當省己為

謹守口德兮少造口業 三緘其口兮修誠為最

(二)口不擇言兮禍從出 積恨取謗兮招怨尤

檢視言行兮躬自省 起心動念兮生死苦

(三)良言一句兮三冬暖 惡語傷人兮六月寒

無口德流兮無品德 謹言慎行兮得善緣

(四)論人藏否兮撥弄是非 犯口過兮造惡業

此揭凡事若能克己自省,修誠言行,縱其修為不能違

 

菩薩所逹「言滿天下無口過」之境界,亦可藉以獲得

 

與人和諧相處之智慧耳。

 

「法句經」—故事集

 

主題:供養少的富翁

偈曰:不要輕蔑善業,不要以為「好處輪不到我」,


要知道,點滴之水也可以充滿水瓶;


同理,智者雖然少許少許作善業,


必定會積聚一身的善業。

    舍衛城中有一男子聽完佛陀的說法後,大受感動

 

,決定信受奉行。

    在那次的說法中,佛陀勸人不僅自己要布施,

 

更要勸導他人也布施,因為如此,所獲得的功德

 

會更大。這男子就邀請佛陀和眾多比丘第二天到

 

他家接受供養。

    他接著告訴每戶街坊鄰居,明天要供養佛陀和

 

眾多比丘,希望他們能隨份供養。這時候,有一位

 

名字叫做畢拉潘達卡的富翁,看著這男子家家戶戶

 

去穿梭時,心裡咕嚕著:

    「這討厭的傢伙!怎麼不估量自己的能力,

 

獨自供養比丘就好了,卻要央求大夥兒跟他一齊

 

供養呢?」

    所以他就要這男子拿缽來,然後放進一些米、

 

奶油和蜂蜜。這男子把富翁供養的這些東西單獨放

 

,不和其他人的供養品混淆。富翁不曉得為什麼他

 

的供養品要單獨放,他懷疑這男子如此做,是要別

 

人知道身為富翁的他,卻小氣地只布施這麼少的

 

東西,好羞辱他,所以就派人跟著去看個究竟。

  這男子把富翁布施的東西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

 

分,然後將它們放入裝有其它供養品如米、咖哩和

 

甜肉的各個壺罐中。這樣子,富翁就可以獲得較

 

多的功德。

    富翁的僕人回去報告男子的處理方法時,富翁不

 

知道這男子的意圖。第二天,他攜把刀子前去供養

 

的 地方,只要這男子敢公開他供養的東西這樣少

 

,他就要殺了這男子。

  但這男子向佛陀說:「尊者!這次的供養布施

 

,是大家共同供養的。任何人供養的多少無關緊要。

 

每個人都虔誠、慷慨供養。所以,希望所有人都獲

 

得相同的功德。」

  富翁聽完這男子的話後,明白自己誤會別人了,

 

就請這男子原諒:「朋友!請原諒我對你心懷惡意。」

    佛陀聽到富翁的表白後,告誡富翁:「即使非常

 

細微的善行,也不可以輕視。如果經常做小小的善行

 

,它也會變成巨大的善業。」

主題:首飾工匠毆打無辜的比丘

偈曰:有人轉生為人,


作惡的人墮落惡趣,正直的人往生天界,


漏盡的人則證入涅槃。

    珠寶工匠提沙和太太每天以食物供養一位已經證得

 

阿羅漢果的比丘。

    有一天,提沙正在處理一塊肉時,波斯匿王叫人

 

送來一顆寶石,吩咐加以切割修飾。提沙用他沾染

 

鮮血的手拿過寶石放在桌上,再到屋裡洗手。

    這時提沙家中飼養的寵物小鳥以為染有血跡的寶石

 

是塊肉,就當著阿羅漢比丘的面迅速吞進肚裡。提沙

 

洗手出來後,發現寶石不見,認為只有比丘之外沒有

 

其他人在場,所以確定比丘拿走寶石。

    他毆打比丘,逼他承認。提沙的太太勸他不宜如此

 

魯莽侮辱比丘,因為十二年來,比丘是他們的導師。

 

提沙依舊毒打比丘以致比丘頭破血流。

    這時小鳥看見血,想要再吃,飛到了比丘身邊,提沙

 

遷怒之下,一腳踩死了小鳥,比丘確知小鳥已死,輕聲

 

地說:「是這隻小鳥吞下那寶石的。」

    提沙剖解小鳥,在小鳥肚中發現寶石。這時他害怕

 

自己已犯下大錯,懇求比丘原諒。比丘回答說:「你

 

我都沒錯,這一切都是前世因緣在這一世償還。我對

 

你沒有絲毫恨意,這都是因為我到府上而引起的,今

 

後我不再進入任何人的家,只站在門口。」說完之後

 

,傷重去世。

    比丘們請問佛陀,比丘和小鳥重生何處,佛陀說:

 

「小鳥轉世為提沙的兒子,提沙將來死後墜入地獄,

 

妻子將來往生天界,而那位比丘當時已是一位阿羅漢,

 

他進了不死的涅槃。」

    往生善界或惡界,均靠自己的業力來決定。而善界的

 

人天與惡界的地獄惡鬼、畜生、阿修羅也並非永恆如此

 

,眾生根據惡業轉生惡界,離開惡界後,可依過去善業

 

轉生善界。

    同樣地,眾生根據善業轉生善界,離開善界後,可依

 

過去惡業轉生惡界。只有德行清淨的阿羅漢,已無煩惱

 

垢穢,死後不再轉世,無死而證得涅槃。

乾隆紀事—紀昀』

紀事卅八

    農夫陳四,夏夜在草屋守瓜田,遠遠望見柳樹下隱隱約

 

約有幾個人影,懷疑是偷瓜的,假裝睡覺聽著。

    其中一人說:「不知陳四睡了沒有?」

    另一人說:「陳四不過幾天,就和我們在一起了,怕他

 

什麼?昨天我去土神廟值日,看見城隍的公文了。」

    又一人說:「你不知道嗎?陳四延長壽命了。」眾人問

 

怎麼回事?  

    說:「某家丟了二千文錢,那家丫環被打幾百鞭,也不

 

承認是她偷的。

    丫環的父親也很生氣,說:『生女兒這個德性,不如沒有。

 

如果是她偷的,我一定勒死她。』

    丫環說:『不承認是死,承認也是死。』向天喊冤哭泣。

    陳四的母親可憐丫環,偷偷典當衣服換來二千文錢,

 

還給主人說:『老婦我糊塗了,一時見利起意,拿了這錢,

 

以為主人錢多,未必能馬上發覺。不料牽連這個丫環,

 

心裡實在惶恐慚愧。錢還沒有用,我冒死自首,以免結下

 

來世的冤仇。老婦我也沒臉住在這裡了,請從此告別。』

 

丫環於是得救。

    土神讚賞陳母不怕污蔑自己而救人,報告城隍,城隍報告

 

東嶽大帝。東嶽大帝查閱檔案,這老婦應當老年喪子,凍餓

 

而死。因這個功德,判陳四借來生的壽命,使他今生贍養

 

母親。你昨天值日完走了,不知道後來的事啊!」

    陳四正暗自憤恨母親偷錢被趕走,現在心中才開解。

 

後來過了九年,母親去世,安葬完,陳四沒病死了。

紀事卅九


  邊隨園征君說:有個進入冥司的人,看見一位老儒生

 

立在廊廡下,神情非常惶恐。

    一位冥司官吏好像是他的故人,向他施禮問候,拱手對他笑著說

 

:「先生平日堅持無鬼論,不知先生今天究竟是何物?」

    群鬼哄堂大笑。老儒生尷尬地向後萎縮。

太上感應篇』

篇文:負他貨財,願他身死。

釋義:

 

負欠他人的貨物錢財,不想償還,反而願他死掉,就可以不還了。

說明:

 

負,是缺乏時借來急用,日子久了之後,便不願償還了。如此

 

以來就辜負了他人借給我用的恩德。

《中誡經》說:「負欠他人的錢財貨物,目前還沒能夠償還的話

 

,應該要牢記心中,經常地想,要如何地還給人家才對;若是為

 

了不想償還,反而咒願他人身死,以滅除掉自己欠債的事實,

 

這種的存心,現在便是豺狼,來世決定難逃做牛做馬償還的

 

果報,這豈不是愚笨到了極點嗎?」

故事:白元通欠楊筠四千五百文的錢,楊筠屢次地向白元通

 

催討,但是白元通始終都沒有還。楊筠死,遂昧其事。

後來楊筠的家中,生下了一頭驢,而這頭驢忽然地說了人話

 

,它說:「我是白元通,因為欠了你家四千五百文錢,而變

 

成了今天這個驢子的樣子啊!現在西市賣驢子的店家也欠我

 

四千五百文錢,你趕快將我賣給他,這樣我欠你家的債就

 

可以了了啊!」

楊筠的兒子聽了,就照著去做,而驢子賣到賣驢店之後,

 

兩天就死了。

文:干求不遂,便生咒恨。

釋義:

 

凡是向別人懇求拜託的事情,若是不能夠遂心如意,就發生

 

了咒罵怨恨。

說明:

 

君子能夠通達道理,而且樂知天命,因此不會隨便地向別人

 

幹懇求托;如果輕易地向人懇求拜託,就已經不是正人君子

 

了;倘使向人請托,而不能夠遂心如意,也只該自己好好

 

地反省;若是因此而咒罵仇恨對方,那就真的成為十足的

 

小人了。

故事:宋朝有位盧某,乘著黑夜,拿了一百兩黃金,送給

 

當時的宰相王旦,請求王旦幫助他獲得江淮發運的職位。

王旦對他說:「你的才能尚不足以擔當這項職務,雖然我

 

們是朋友,但是我不敢以私廢公啊!」

盧先生聽了王旦的話,感到不好意思,就帶著黃金離開了宰

 

相府。從此以後,他每天黃昏的時候,都在焚燒咒語,希望

 

王旦早死。有天晚上,他夢到神明呵斥他說:「王旦忠心為

 

國,你卻咒他早死,上帝因此降罪,很快就要處罰你了。」

果然沒幾天,盧某就死了。

人生哲理典故

 

文/馮振隆

主題:鴻門之宴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意即行大事者

不必拘謹於小事而小心翼翼;行大禮者不必拘泥於小節而無所作

為之意也。

  此乃史上有名之「鴻門之宴」有關之典故,值得一參之也。

蓋此乃項羽與劉邦二人命運攸關之分水嶺耳。

  此乃楚與漢,亦即項羽與劉邦二者之間所為無益之戰似可藉用

和平方式而和解了之而設之饗宴,然者,實則成為項羽所設計暗殺

劉邦之陰謀大計焉。

  心計多端之范增乃屢次為項羽催促曰:「今若不殺沛公而讓

彼脫逃,則將良機不再,夜長夢多矣。然則項羽卻是情有不願,

無奈之下,則以項莊舞劍,卻意在沛公耳。而項羽之叔父則察其

眼觀其色而上台共舞之。

  沛公之部屬樊噲追隨於前去如廁之沛公而將之帶出會場,而

以走為上計出逃。惟者,沛公則以不與項羽辭行而別似為不妥。

樊噲對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遂與沛公急忙跨

馬而逃。沛公則讓自用馬車、騎兵等皆原般不動,留置原地,自

身騎馬與四位步行之部下隨從尋間道而返歸自己之陣營。

  此時此地,一旦沛公發生不測,則中國之歷史勢將因此或將

釀成之劇變而改寫焉。

 

『人間軼聞

子不語—袁枚

軼聞十八

乾隆二十年,某侍郎督察黃河,駐扎在陶莊。

    雖然已是歲末除夕了,但侍郎素來勤政,騎著一匹馬,

 

隨從四人,提著燈籠巡視河邊。一行人走在冰冷的爛泥中

 

,看到茅草蘆葦,只見草叢中有布帳蓬露出燭光,隨即

 

叫人詢問,原來是某主簿(掌管文書)。侍郎喜歡他的勤

 

勉,大加誇獎。

    主簿請求說:「大人除夕來到這裡,現在已經三更,

 

天寒風緊,回住地還很遠,我有過年的酒菜,獻上一醉

 

可以嗎?」

    侍郎微笑接受請求,喝了數杯後,仍然回到公館,

 

由於感到疲倦,就解衣睡下。

  侍郎在睡夢中依舊騎馬看河,覺得所走的地方不是

 

先前的景像,最後是黃沙茫茫。走了二里地遠,看到有

 

亮光的房屋,就走過去,此時有一位老婦人出來迎接

 

,他仔細看去,正是他的亡母太夫人。

    老婦見侍郎吃驚地問:「你怎麼到這裡?」侍郎告訴

 

是因為奉命看河。

    太夫人說:「這裡不是人間,你既然來了,要怎麼才

 

能回去?」

    侍郎才醒悟到太夫人已經去世,自己已經死了,於是

 

大哭起來。太夫人說:「河西有一位老和尚,法力很高

 

,我帶你去求他。」於是侍郎就隨行。

  不久來到一座寺廟,廟貌巍峨莊嚴,南面則坐有一

 

老僧,閉目無言。

    侍郎跪在台階下,反復禮拜,但老僧並不理睬。侍郎

 

問說:「我奉天子之命看河,為什麼會到這裡?」

    老僧還是不說話,侍郎發怒說:「我是天子大臣,

 

縱然有罪當死,也須要讓我明白,使我心服,怎麼像

 

啞羊僧呢?」

    老僧笑說:「你殺人太多了,福祿都折光了,還問什麼?」

    侍郎說:「我殺人雖多,但都是國法應該處死的人,

 

並不是我的罪。」

    老僧說:「你當時辦案時,果然只知道有國法嗎?

 

抑或者是貪圖迎合固寵升官呢?」說著便拿起桌案上的

 

如意(撓癢工具),直指侍郎的心。

    侍郎覺得冷氣一條直逼五臟,心「咚咚」地跳個不止

 

,且汗如雨下,惶恐地說不出話。

    許久,侍郎才說道:「我知罪了。以後改過可以嗎?」

    老僧說:「你不是一位能改過的人,不過,今天恰好

 

不是你壽盡的日子。」

    於是老僧對左右的沙彌說:「領他出去,讓他回陽吧!」

    沙彌和侍郎同行,昏黑中,張開手,露出一小珠,

 

小珠發光照亮了黃河工地一段,直到陶莊公館,分明

 

如白天。

    太夫人迎上前,哭泣地說道:「兒子現在雖然能回去

 

,但不久就要再來,分別不會太久。」

    於是侍郎按照原路返回,到門前下馬而醒,已到中午了。

  當天是黃河官員們慶賀之節日且都已聚集門外,

 

奇怪的是侍郎最勤勞,為什麼今天元旦沒有早起呢?

 

侍郎也不肯明說原因。

    當年四月侍郎就生病吐血,竟然去世。

    這件事是裘文達公對我說的。(夢中見到老僧,分明

 

是告訴他還有救,只是他太愚癡,不知道怎麼做!)

寬厚待人

文/丁乾

古人云:「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君子不責人所不及,

 

不強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從社會生活實踐來看,

 

寬容大度確實是人類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元素。

  蔡元培先生曾說:「人家的毀譽,不必計較。」在人生

 

旅途中,人們經常會遇到毀譽問題。如何正確對待毀譽,

 

反映了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水準。普受重的人都

 

是注意個人品行和道德修養,且能維護良好聲譽。

  要想成就事業,首先要有寬厚待人的處世態度。反之,

 

一個以敵視的眼光看人,對周圍的人處處提防,心胸窄小,

 

不能寬大為懷的人,必然會因孤獨而陷於憂鬱和痛苦之中,

 

一個寬宏大量、與人為善、想盡辦法幫助弱勢族群的人,

 

必定討人喜歡,被人接納,受人尊崇,因而更能體驗成功

 

的喜悅。

  寬厚待人,就是在交往中有較強的相容度。相容即是

 

寬大、容忍、心胸寬闊、忍耐性強。我們常把寬廣的胸懷

 

比作大海,能廣納百川的細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可說

 

,相容能接納,團結更多的人,在順利的時候同奮鬥,

 

在困難的時候共患難,進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創造更多

 

的成功的機會。

  一個人若能寬以待人,在生活中培養將心比心、

 

推己及人的做人做事態度,定被他人所尊敬。「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遭遇難堪情況,自己無法承受,別人當然也不願意碰到。

 

凡事以自己為尺規,衡量言行舉止能否為人所接受,

 

其依據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還可用角色互換的方法,

 

假設自己站在對方的位置上,想想對某項行為或言論的

 

反應究竟為何,理解他人,體諒包容。如此,即會自覺

 

地寬以待人了。

  唐代文學家韓愈說:「古人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

 

,其待人也輕以約。」古代有修養的人,待人十分寬厚

 

,而要求自己則非常嚴格。只有嚴於律己,才能更具

 

感召力和攝受力。在工作中全力以赴,一絲不苟,精益

 

求精;在日常生活中,以禮待人,遵守諾言、約定,多

 

為他人設想,遇到危急時挺身而出,勇敢無畏,發生摩

 

擦衝突時主動退讓,平和謙沖,寬容讓人。

  寬厚待人是成功者或位居上位的風度,這種涵養

 

是發自內心深處,經過淬煉陶塑而成的修為,沒有矯飾

 

,是實實在在真性的流露。我們能夠逐漸達到此境地

 

,做人做事必然廣受好評而聲名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