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8年二月號

                    第266期 

 

<目次>

聖訓暨金篇

在家持戒功德/奉旨著作

大道釋疑

體天弘道

佛教思想辭典/馮振隆譯

社會救濟

太上感應篇

人生哲理典故/馮振隆

張公藝百忍集

心常清淨/丁乾

唐僧的白馬

帶著前世記憶成為清朝最年輕的一品高官

 

聖訓暨金篇

聖筆 王生 扶

本堂主席關聖帝君  登台

                                        二○一八年十二月十五日

                                        歲次戊戌年十一月初九日

詩曰:

 

空山啟性靈  無事一身輕

 

勘破千年夢  心如潭水明

 

聖示:沒有智慧的人不懂得愛惜自己,何謂「不懂得愛惜自己」呢?凡任何以身體行惡行

 

、以語言行惡行、以心意行惡行者,是不懂得愛惜自己的人。為什麼呢?因為生起惡心的人

 

,情緒就會上下起伏不定,內心無法清淨,而惡言惡行也會傷害他人,折損自己的福德善緣

 

,甚至下一生因而轉生惡道。

      有智慧的人懂得愛惜自己,何謂「懂得愛惜自己」呢?凡任何以身體行善行、以語言行善行、

 

以心意行善行者,是真正愛惜自己的人。為什麼呢?因為生起善心的人,情緒穩定,內心清淨,

 

而善語善行也會幫助他人,增添自己的福德善緣,甚至來生因而投生天界享福。

今日參與法會者,即是懂得愛惜自己的人,為什麼呢?因為參與法會,可以無形受到各界聖神仙

 

佛的靈光洗禮,清淨身心,充滿法喜,可謂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又示:聖書「人間的智慧」業已繳書天廷,茲敘錄功果如下:

參與締著此部聖書全勤者記一道功。

效勞達四分之三以上者,以全勤論記。

其餘每參與一次以十五功記之,但不得超越半道功。

凡參與助印此部聖書者,依祈願酌予照准,爾後陸續印贈者同之。

 

又示:莊重之法會業已圓滿成功,茲敘功如下:

主事一百五十功。

副主事一百二十功。

參與之鸞生一百功。

其餘凡今日參與盛會者各記功五十。遠地者加計功三十,以慰其誠。

 

又示:今日法會朗朗經聲迴盪十方,直透蒼穹,誦經組居功厥偉,主持者加記功六十,

 

組員加計三十功。

 

又示:香積菩薩們為了今日的饗宴,從昨日就預先準備前置作業,再加上今日料理台上的忙碌

 

,可謂辛勤倍至。故今日主廚加計一百功,副主廚加記功六十,凡有參與廚房炊事者

 

,加記功三十,贊助食材者除依功過律記功外,再加計三十功以勉之。

 

又示:法會已功德圓滿,諸賢生與眾善信大德辛苦了,

 

今日著書、濟事暫停一次。可,吾退。

 

本堂岳武穆王    登台

二○一八年十二月廿二日

歲次戊戌年十一月十六日

凜冽冬風落葉飛  青黃片片映晨暉

手中一帚塵沙淨  掃去人間萬事非

     

聖示:吾今日以「掃地功德」為題,供世人參悟。

 

      掃地功德

 

有人今生健康、長壽、貌美、有財富、有地位、多貴人,此乃是因為前世常布施、服務、

 

助人,或是由天界轉生而享其餘福。有人今生多病、短壽、相貌不佳、貧窮、沒地位、

 

沒貴人,此乃是因為前世不布施、不服務、不助人,或是由地獄、鬼道、畜生道轉生,

 

而受餘惡牽連。

如是因,如是果,人一生的因緣不只在此一世中,還有前世、宿世的因緣,同時,

 

也將存在於下一世、未來世的輪迴中。因此,無論如何輪迴,必定是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

過去,佛住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

每日清晨,給孤獨長者都會來到祇園精舍,頂禮佛陀後,便用心地打掃精舍各個角落。

有一次,給孤獨長者因忙於他事而無法到精舍。

世尊經行時,看到地面上到處都是髒亂的落葉和垃圾,於是,拿起掃帚開始打掃。

 

這時,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及阿難等大聲聞弟子見狀後,趕緊也拿起掃帚一起清掃園林。

當佛陀及聖弟子們打掃完畢後,一起步入食堂中,各自就座而坐。

佛陀便藉此機會告訴所有的比丘:「凡掃地者,有五種殊勝功德。一者、可令自心清淨,

 

遠離貪愛,遠離嗔恨,遠離我慢,遠離忌妒,遠離慳吝,遠離昏沉掉舉,使身心輕安與喜樂。

 

二者、因環境清潔,故能令他人內心也感到清淨愉悅。三者、冥冥中的鬼神及諸天善神,

 

都會因此而歡喜讚嘆及護佑,四者、植下來生獲得英俊美麗外貌的善業,五者、死後能往生天界。」

 為大眾掃地服務,雖然看來是微不足道,不過此舉卻是一種大善業,其功德不可思議。

在欲界善業中有「十種作福德之事」,其中一項就是「服務」,「服務」包含甚廣,

 

凡是奉獻勞力、體力都屬之,例如在寺院幫忙做事,或是環境清潔、洗廁所、洗碗、

 

煮飯做菜、搬抬東西……等。因為「服務」是親力親為,放下地位、慢心的布施,

 

所以未來可以獲得地位權力的福報。

對於社會公益或福利事業,出錢為捐款布施,出力為服務布施,因為,大多數人願意出錢捐款

 

,卻不見得願意出力服務,故,出力服務較出錢捐款更為難得。而出力服務有許多福報,如:

一、出力服務是無私利他的心,帶有各種善念,能讓身心常處於祥和健康的狀態。

二、出力服務者貴人很多,只要有需要時就會有人幫忙,對方還會謝謝你給他機會。

三、出力服務需要時間的付出,所以比捐錢布施更殊勝,更清淨、喜悅。

四、出力服務需要放下地位、慢心,所以可以培養謙虛高尚的心,而部分觀念不正確的人

 

,捐錢布施時有時會增長高高在上的慢心。

五、常至寺院出力服務,會結下很深的法緣,有利解脫。

因此,清掃環境、出力服務,會為別人帶來喜悅,看見別人開心,自己的內心也會充滿喜悅,

 

而心中的貪、瞋、痴等垃圾,也同時被洗滌淨化,可謂益處良多也。

 

又示:志宇率領眾賢生蒞堂參鸞,吾賜詩以勉之。

詩曰:王生沐道善德栽

      志壯格高慧眼開

      宇量弘深心自在

      願期淬礪種仙胎

 

可,吾退。

「在家持戒功德」

南海古佛 

二○一八年十二月八日

歲次戊戌年十一月二日

詩曰:

寬雲窄巷遠千愁  遙望青山獨倚樓

四季更迭春可返  光陰逝水不回頭

 

聖示:吾今日降著:「在家持戒功德」

 

第廿一章   第六戒釋疑

 

問題一:一年十二個月中,每個月臺灣「正午」的時間都是一樣嗎?

答:各國、各地的標準時間其實只是概括性的,並不適合每個人所在的地點,

 

而且一年十二個月的日出、正午、日沒時間是有變化的,所以,台灣每個月

 

每個區域的「正午」時間也不一樣,就以二○一八年為例:

台北二月一日的「正午」是1207分,高雄的「正午」是1212分。

台北六月一日的「正午」是1152分,高雄的「正午」是1157分。

台北十二月一日「正午」是1143分,高雄的「正午」是1148分。

台北、高雄兩地有五分鐘的時差,若是幅員較大的國家,為了方便運作,

 

有時會將一大片區域劃為同一時區,則其真實時差會更大。

問題二:如此一來,要守好過午不食戒,不是很複雜嗎?

答:對有心者而言,這些都不是困難之事,所以,持戒精嚴者會查詢所在地

 

正確時間,或是盡量在1130分或1140分前用餐完畢。

問題三:過了正午之後,可以喝牛奶、豆漿、米漿補充體力嗎?

答:不可以。牛奶、豆漿、米漿屬於食物,所以過了正午之後不可以食用。

 

又例如像麥片、乳酪、巧克力、好力克、阿華田等,過了正午之後也不可以食用。

問題四:如果擔心精神不濟,過正午後喝三合一咖啡應該可以吧!

答:三合一咖啡因為含有牛奶成分,所以過正午後亦不可食用。一般市面上常聽到的

 

拿鐵咖啡、卡布奇諾咖啡、摩卡咖啡及焦糖瑪奇朵咖啡等,都是加了牛奶或巧克力的

 

咖啡,持守八戒者,過了正午都不可以喝,但是沒有任何添加物的純黑咖啡可以。

問題五:戒條上允許未煮過的果汁和蔬菜汁過正午後可以食用,那超級市場賣的芒果

 

汁、蘋果汁、柳橙汁、香蕉汁、葡萄汁等,是否適用?

答:包裝果汁為了能夠長時間保存,所以皆經過高溫殺菌,而用日光以外加溫的果汁

 

是不允許非時飲用的,所以超級市場所賣的芒果汁、蘋果汁……等,受持八戒的人,

 

過正午後是不可以喝的。

問題六:戒條上的噉食包含魚、肉,但持八戒不是應該持齋吃素嗎,

 

其中是否有矛盾之處?

答:不非時食稱為齋,持守不非時食(過午不食)稱為持齋,故持齋一語並不等於吃素,

 

因此沒有矛盾之處。

 

編者註: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網站有台灣各大城市日出、正午、

 

日沒時刻表,讀者可上網搜尋。

南海古佛 

二○一八年十二月廿九日

歲次戊戌年十一月廿三日

詩曰:

霧淡風輕柳帶煙  雀兒玄鳥戲簷前

陽臺品茗朝暉暖  勤誦經書效聖賢

 

聖示:吾今日降著:「在家持戒功德」

 

第廿二章   第七戒制戒的因緣()

 

《四分律》卷十四記載:

有一次,佛陀住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

那時羅閱城中的居民正在舉辦節慶大會,會中有各種露天演出的伎藝雜耍和音樂、舞蹈劇

 

,當時難陀、跋難陀二位比丘也來到此處佇足觀看表演。

因為難陀、跋難陀二位比丘顏貌端正,儀態俊美,所以觀眾們也都聚集圍觀他們的英姿。

其中一位觀眾見大家貪著圍觀二位比丘的英姿,感覺甚為失禮,因此對眾人說:

 

「你們如此貪看沙門釋子,很不妥吧?你們何不提供飲食供養,然後再瞻看?」

 

眾人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便紛紛供養飲料食物。

難陀、跋難陀二位比丘用完餐後,沒有馬上離去,反而逗留在該處繼續佇足欣

 

賞音樂及歌舞表演,直到太陽下山時分才匆匆回到耆闍崛山。

諸比丘看見他們回來後,深感疑惑,便追問他們說:

 

「你們兩位為何直到傍晚才回來呢?」

難陀與跋難陀便將經歷的過程具實向所有比丘說明。

其中有少欲知足、修頭陀行、守戒清淨、知曉慚愧者,便厭惡責備難陀、跋難陀

 

對他們說「難陀、跋難陀,你們怎麼可以在不適當的時間乞食並且佇足賞歌舞

 

、音樂表演呢?」

於是諸比丘即前往世尊之住所,頭面禮足後坐於一旁,將難陀、跋難陀,在不適當的時

 

間乞食並且佇足觀賞歌舞、音樂表演之事,告訴世尊。

世尊以此因緣而集合眾比丘僧,以各種說理嚴正呵責難陀、跋難陀說:「你們的所作所

 

為是不對的,是不符合出家人威儀的,也不是出家人應做的,那是不清淨的行為,

 

不可那樣隨順放逸妄為。難陀、跋難陀比丘,你們怎麼可以在不適當的時間乞食並且

 

佇足觀賞歌舞、音樂表演呢?」

世尊以各種說理嚴正呵責難陀、跋難陀後,告訴諸比丘:「自現在開始,不得觀賞歌舞、

 

音樂表演。如果觀賞歌舞、音樂表演者,犯突吉羅(犯戒)為僧團的十種利益乃至正法

 

久住的緣故,從今天開始正式與比丘立下此戒!

 

 

「大道釋疑」

叩稟先有正信,才能依教修行」之有關常識供參(一二二)

本堂副主席孚佑帝君聖示:

 

林生問:世人能聽聞佛、道講經說法、或參與各項法會等,此皆宿世因緣、亦需具足福德福報者,

 

堪期較有接觸參與之機緣否?

帝君答:當然,因為不論是出於「自願」,或是基於「捧場」,都有其善因善緣

,否則難以成就。

林生問:在佛門常舉辦講經說法時,最期待眾生能夠接近,能發乎虔心參與,

 

然為何參與者依然不踴躍?

帝君答:個人機緣不足之關。

林生問:即使能夠『用心聽法』,亦不一定能夠做得到『把法聽入心』,何因?

帝君答:主要還是夙世福德因緣的關係。

    例如,有一次,佛陀住在祇樹給孤獨園林。當時,有五位在家人到精舍裡聽佛說法。

    佛陀在為這五名在家人說法時,其中一人頻頻打瞌睡;一人用手在地上抓抓畫畫;

一人總是動來動去,坐立不安,且愛搖搖身旁的樹木;一人則不時抬頭仰望天空;

只有一人專心聽佛說法。

    阿難尊者見到此情景,感到甚為好奇,便問佛陀是何原因?

    佛陀說:「在打瞌睡的人前世是一條蛇,習慣將自己盤起來睡覺,雖然今生轉世為人

,只要一盤腿他就想睡覺。

    那位在地上抓抓畫畫的人,前世是一條蚯蚓,遇到土就想鑽,雖然今生轉世為人,

但一碰到土便不自覺的開始亂抓。

    那位坐立不安、愛搖樹的人,前世是一隻猴子,雖然今生轉世為人,但依然習慣躁動

,只要一看到樹就會坐立不安,不由自主的想搖它。

     至於那位仰望天空的人,前世是一名星相家,長期以觀星望斗為業,到了今生習慣仍未改

,還是會重複前生熟悉的行為。

     最後那名專心聽法的人,前世是一位學者,過去生聽課時就很專心,這樣的良好習慣及

治學態度,使他今生聽法時依然很專注。

     佛陀接著說:「阿難,若想領悟佛法,就必須專心聽講,可惜很多人都做不到。」

     阿難尊者問佛:「世尊,請問是什麼因緣阻礙了人們的學習?」

     佛陀說:「是因為貪、嗔、癡。」

    當佛陀說完後,那位專心聽法的在家弟子就在自己的座位上證得了初果。

    故,及時培養良好與精進修行的習慣,一旦善的因緣業力成熟,

就可以獲得解脫的善果也。

林生問:如何堪稱『法聽入心』?

帝君答:聞法後,能深入思惟法義,並且在了達佛法真義後,落實在生活之中,

躬身實踐者,謂之。

林生問:能夠用心聽法、法聽入心,云何還要能夠起『正念』?

帝君答:佛教裡所說的覺悟之道是指完全具足正念,除此之外,別無他道,而所謂「正念」

就是時時覺知當下的心念和行為。

    一位沒有正念的人,當他的身體生病了,或者只是一點點不舒服,他的心就開始受苦。

有的人雖然身體健康安泰,但當他沒有得到他所想得到的時,他的心也開始受苦。

    所以,若能時時覺知當下的心念和行為,就可以看到身心現象的生滅,是「無常」、「苦」

、「無我」的,如此才能放下執著,邁向解脫之路。

林生問:若沒有起信心,那有聽亦等於無聽乎?云何要起『信心』?

帝君答:願意聽法都值得讚嘆,如果有生起信心,則心力變強,修行比較不會感到厭倦。

林生問:『信』若不正確,一念偏差,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所以佛法難遭遇,

 

真是微妙之法乎?

帝君答:修行必須保持平衡,如果信太強會生起貪愛,或是盲目的迷信,如果慧太

強則會疑法,因此,「信」、「慧」要平衡發展,修行才能圓滿。

林生問:從起信心,並以正確的觀念來接受佛法,這種『正信心』確實很重要乎?

帝君答:當然,有正信才能修習正見,有正見才能修習八正道,而且不會走偏。

林生問:心有正信,就能夠思惟,思惟法理的內容;我們若沒有正信心,

 

法聽了就過去了,甚為可惜乎?

帝君答:是的,有些人聽法會選擇自己喜歡聽的,或只愛聽行善布施有多少功德等等

,因此,熱心布施,但是另一方面,對於守戒禪修卻興致不高,導致一邊累積善業

,一邊持續造惡,最後兩手空空而走,空過一生。

林生問:可鑑『聽法要聽入心』、要經過『思惟、靜思惟』,才能好好靜下心

 

『來分析、來思考』所聽法裡的道理乎?

帝君答:當然,一般人只會觀察盤子清不清潔,對於內心清不清潔反而很少注意,

這就是不懂思惟法理,法未入心的現象。

林生問:有了正信的道理,就能『依教修行』,身體力行,才是真能體會佛法的道理乎?

帝君答:是的,一般人沒有認識到身、心是「苦」,沒有永恆快樂的真相,因此努力追求各種幸福,

然而,一個人越努力尋找幸福避開痛苦,他擔負的痛苦就越重。

    不論一個人多麼奮力追求,幸福都只是曇花一現,不會持續的,不受我們控制的。

所以,只要身體力行,才能體會佛法的真義。

林生問:將法用在生活中,這是一件很快樂、很微妙的事情乎?

帝君答:當然,佛法是以正念、正知修行,引發般若智慧而斷除煩惱並止息苦痛,

因此能過著愉悅的生活。

林生問:若沒有身體力行,就無法體會到法,也感受不到法之真實義乎?

帝君答: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沒有身體力行,就只有知識上的學問

,無法真正感受法的真實義。

林生問:依教修行,甚為稀有,是為世間難得之寶乎?又云何『所聞之法,

 

應常能憶持』?

帝君答:因為一般人習慣放逸散亂,因此,若常能憶持法,自然可以時時沐浴

在法海中,而利人利己。

林生問:『生活中有法,法用在生活中。』這樣的人真的是很難得,這就是

 

『真修行者乎』?

帝君答:一個人生活在世間,如果身、口、意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就會帶給自己和他

人痛苦;相反的,身、口、意的行為如果是對的,就會帶給自己和他人愉快。

而懂得將法用在生活中的人,內心清淨無爭,不會為他人製造痛苦,

因此,是真正的修行之人。

佛教思想辭典

歸依(sarana)

歸依一詞有歸投、依伏或信服之意。梵語sarana即「保護所」、「避難所」之意。

 

是以歸依佛即以佛為避難所而信服依賴之。從而歸依即演變為信仰之義。譬如有名之「自歸依,

 

明;法歸依,法燈明」玉語之歸依即含此義。進而後世佛教之入門儀式,即用三歸依,

 

即「南無歸依佛,南無歸依法,南無歸依僧」。其義相同。

 

太上感應篇』

篇文:填穴覆巢。

釋義 :填塞蟲蟻居住的洞穴,翻倒禽鳥棲息的鳥巢。

說明:穴,是一切細小的含靈聚集居住的場所。在人看來,只是一個洞穴而已;從它們看來

 

,則是它們賴以安居的家啊!跟人居住的家沒有兩樣,怎麼可以把洞穴填起來塞住呢?

 

這樣就會斷了它們的生門,絕了它們的出路,甚至會覆滅它們的宗族啊!

 

人類怎麼可以忍心這樣地做呢?

巢,是一切大小的鳥類依止在裡面哺乳生產的地方,並且還可以躲避霜雪寒冷的侵襲,

 

被網捕捉被彈射到的危險。若是被人弄翻了鳥巢,就跟人類被毀了屋宅燒了房子的情

 

況沒有兩樣,豈不是置它們於死地嗎?

杭州有位婦人,喜好殺生,尤其是討厭螞蟻弄髒了飯菜,因此常常把螞蟻燒死,只要

 

找到了螞蟻洞穴,不是把洞塞住,就是用滾湯澆進洞裡,殺死了無數的螞蟻。後來,

 

她生了一個孩子,還在餵奶的階段,有一天,這孩子竟然被一大群螞蟻咬得全身

 

 

都腫起來,最後肉爛而死。

『人生哲理典故

運籌帷幄者上

∼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跡指示獸處者人也。∼

  昔項羽、劉邦兩強之戰僵持不決,直至漢五年,項羽大敗自刎而亡,天下於底定。

 

嗣而劉邦遂面臨論功行封,信賞必罰,以安軍心之事。從而眾臣爭功不已,以致拖延歲餘,

 

論功之事猶然不定,終高祖最後下斷言,以蕭何宰相其功為最著,并將之封為酇侯。

  此際,功臣聞之無不忿懣膺,皆謂:「臣等身被甲執銳,多者參與百餘戰役,少者數十回合

 

,攻城略地,大小雖各有別,惟也蕭何未嘗有汗馬功勞,徒以文墨議論,不戰,卻反居臣等之上

 

,何也?」

  高祖曰:「諸臣知打獵之事乎?」曰:「知悉。」「知獵犬乎?」曰:「知之。」

 

高祖遂曰:「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跡指示獸處者人也。」

  「今諸臣之所為僅等同於追逐獸兔之狗而已。功狗也。至於蕭何,發掘獸之蹤跡,並指示

 

捕獸之方,功人也。且諸臣獨以身隨我,多者不過二、三人。今蕭何舉宗全族數十人皆隨我,

 

其功厥偉,不可忘也。」諸臣聽高祖一席言,皆緘默不敢言。

  宋史曰:「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意即擅於佈陣者,運籌也。

 

後漢書曰:「帷幄為謀謨之臣。」凡此佈陣謀謨,其運用之妙,以決勝於千里之外,

 

定乎一心者,蕭何之所為也。故其功居上

 

張公藝百忍集

墊銀全德 貪者受災

  有一天,公藝家中有一位雇工,在路上撿到一個布製小票包,內有一錠銀,

 

回來後將此事告訴公藝。

  公藝說:「掉失的銀子,經常關係人的生命,你可以去道路拾銀地等待失銀的人,

 

不要耽誤人的生命。」

  可是雇工不肯,就說:「我又不是偷來的,是我拾得的,可說是上天賜給我的,

 

我一定不還。」

  公藝說:「人的命運是注定的,該富就會富,該貧如得此銀還是貧。凡是拾金能還給

 

失主的人,功德很大,能得長久的富貴。如果不還,富貴的人也會被上天除名,應當富有

 

的人會變貧窮,本來貧窮的人更會招惹災禍。你如果將銀還給失主,就是在造福,

 

以後可以永享富貴。」

  雇工說:「主人有銀可以造福,我決不歸還。」

  公藝生氣說:「我拿銀子跟你換,將換來的銀子還失主,布包我也製一個和你交換。」

 

雇工拿了銀子就辭職不幹了。

  公藝說:「銀子和布包都和你交換了,為什麼不幹了?」

  雇工掉頭離去了,公藝就將原來的銀子和布包拿到道路旁等候失主,正好看到一個

 

婦人抱著一個小孩大哭走來。

  公藝就向前詢問婦人,為何在此地哭啼?

  婦人說:「我今早從此地經過,在途中給小孩子哺乳,把放在路邊的布包忘了帶走,

 

裡面有一錠銀子。」

  公藝說:「你的銀子是做何用途?」

  婦人答說:「我的丈夫出外經商還沒回來,家中的公婆都染了寒症,十分嚴重,

 

已經躺在床上三天起不來,恐怕遭到不幸,我在無奈的情況下,將首飾拿回娘家借一錠銀

 

子,想辦棺木衣被,不料在此地遺失。」

  公藝說:「另外還有什麼辦法嗎?」

  婦人說:「家裡貧窮,無法可想,只有等死而已。」

  公藝從懷中取出布包和銀子給婦人看,

 

婦人說:「這正是我遺失的。」

  公藝問明,確實是她的,即時還給她。

  婦人說:「請教先生尊姓大名?」

  公藝說:「我的名字叫張公藝。」

  婦人說:「久聞先生大德之名,今天歸還我的銀子,無法報答恩德,

 

願拜先生膝下當義女,請不要推辭。」於是在道路旁拜公藝為義父。

  公藝說:「既然收妳為義女,就視同自己所生,訓勉妳回家要盡孝道,

 

節儉持家,不可違背丈夫,平時要淑慎幽閑。」

  婦人說:「遵命。」就辭別義父回家。

  過了三天,聽人傳說,雇工的家中失火,房子被燒盡,並燒死一男子和一頭豬。

 

公藝深深感嘆不已,說:「此人不聽我的規勸,真的惹禍上身。」

  這是張公藝「墊銀全德,貪者受災」,為第八十個「忍」。

  後人有詩贊歎說:

  藉此功成看,盲人眼亦明;

  墊銀憐孝婦,留譽使人驚。

心常清淨

丁乾

  每個人都期望成功,尤其是毫無背景的,更是朝思暮想有朝一日能夠魚躍龍門

 

,馬上飛黃騰達。

  然而,懷抱夢想的同時,切記功名財富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去獲得,

 

無法指望從天而降。

  禪門有一則公案,專志修禪的無果法師,摒棄了外界的誘惑,避免了做牛做馬的悲慘命運,

 

只因他禪心堅定,堅守自己行持的方式,結果因而得善果,而有所感悟。

  但很多人並非如此,因為太貪小便宜,常常自討苦吃。誘惑之所以驟效,就是源於愛佔便宜,

 

導致不少人失去清醒的心志,不辨東西南北,一頭栽了進去,直到吃了大虧才醒悟

 

。如果一開始面對誘惑時就能仔細思量,或許結果就大不相同了。

  以行持的觀點切入,即是人要有定力,意志堅定,修禪生活是清苦的,但一定要堅持下去,

 

有時受到一個點撥,就開悟了,質變需要量變作為基礎。現代社會,大家急功近利,

 

導致性格浮躁,急著想賺錢、想成功。看到他人股市獲利,馬上投入,因為未作功課,

 

大都賠錢了事。

  藝文界也是一樣,一位學者出了名,馬上一年出版好幾本書,演講邀約不斷,

 

幾十年的工作加計起來,都沒有出名的這一年多。因為沒人知道自己何時過氣,

 

所以要趁這時多獲取一些財利。然而事後再看看這些書,可說火侯不夠、囫圇吞棗。

 

不管授或學者,學養都是日積月累的,就算積累增加,速度肯定日越來越慢。

 

十年出一本書和一年出一本書,效果當然不同。

  清朝大文學家曹雪芹,才華洋溢,當時出版業很發達,以他的文思筆觸,

 

寫幾本暢銷書賺錢並非難事,可是他寧可一生貧寒,也只寫《紅樓夢》一本,

 

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可說搜盡枯腸,至死都還沒寫完。這樣一本書自然普受重視,

 

《紅樓夢》不只大行於世,還衍生出一門學問—紅學,幾百年後,人們還傾付全力地研究。

 

現在市面上哪本書能做到這一點?因為人們太浮躁,沒有定力,心不清淨。

  戰國時,魯國有位宰相公儀休,生性聰明,心常清淨,能扺擋誘惑。公儀休酷愛吃魚,

 

但是他有個習慣,就是不收受別人送的魚,不管這魚多珍貴稀有,還是婉拒。很多人對他

 

這個習慣感到不解,常問他為什麼。他回答:「正因為愛吃魚,才不收別人的魚。如果我接

 

受了別人送的魚,難免會有人認為我受賄,而有丟官的可能;我如果不接受,就可以一直

 

擔任魯國宰相,只要我不被去職,就不缺魚吃。」

  不要別人的魚,是為了自己能吃更多魚,這就是公儀休聰明的地方,也是他能抵擋別人

 

送魚這誘惑的關鍵之處。總之,遇到誘惑,心能清淨,想遠一點,很多誘惑就會不攻自破了。

玄奘的白馬

有一則唐僧取經的寓言故事:

唐僧玄奘前往西天取經時所騎的白馬,只是長安城中一家磨坊的一匹普通白馬。

這匹馬並沒有什麼出眾之處,只不過一生下來就在磨坊工作,身強體健,吃苦耐勞,從不搗亂。

玄奘大師心想:「西方路途遙遠,去時要做坐騎,回來時要負馱經書,自己的騎術又不是很好,

還是挑選忠實可靠的馬吧。選來選去,就選中了磨坊的這匹馬。」

這一去,就是十七年。

待唐僧返回東土大唐,已是名滿天下的傳奇英雄,這匹馬也成了取經的功臣,

被譽為『大唐第一名馬』。

白馬衣錦還鄉,來到昔日的磨坊看望老朋友。一大群驢子和老馬圍著白馬,聽白馬講西天途

中的見聞以及今日的榮耀,大家稱羨不已。白馬很平靜地說:「各位,我也沒有什麼了不起

,只不過有幸被玄奘大師選中,一步一步西去東回而已。這十七年間,大家也沒閒著,只不

過你們是在家門口來回打轉。其實,我走一步,你也在走一步,咱們走過的路還是一般長

,也一樣的辛苦。」

眾驢子和馬都靜了下來。是啊,自己也沒閒著啊,怎麼人家就「功成名就」

,自己還是老樣子呢?

這話真的很發人深省。

如果你在房間一圈又一圈地走,你可以走上幾百公里的路,但不管你走多少年,還是無法從

房間走出去。但是如果你知道門在哪裡,那麼,很快就可以走出去。

我們一生一直都在繞圈子……一圈又一圈,我們就像那些驢子和馬,每天也沒閒著;並不是

我們不努力,而是不知道「為了什麼」而努力;我們一生也都在受苦,但「除了痛苦」外

,並沒有從中得到什麼?

似乎只有極少數人才能繞出那個圈子。

布施

喬正一

  西元年二○一○年十一月五日的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籍的七十五歲艾倫和七十八歲凡歐莉特

 

,結婚迄今已屆卅六年,兩人於一九八三年退休,共同在英國的小鎮過著平凡的生活。兩人在二

 

年七月中了樂透,獲得一一二萬美元(約新台幣三億四千萬元)彩金,但兩人卻認為施比受更有福,

 

將上億的彩金全數捐出作慈善,這對善心的老夫妻卻一點也不心疼地說:「若你從未擁有過,

 

那也就無所謂失去。」

  我不知新聞中的老夫婦是否為佛教徒,但他們真的做到了佛陀所教授的「布施」精神,尤其是他們說

 

的那句睿智的話:「若你未曾擁有過,也就無所謂失去。」善哉!善哉!真是善哉斯言,這就是佛教的

 

「無我」、及「無我所」的真諦!實在太酷了!

依照佛教的看法,世上的有錢人得享鉅額的財富,皆是因其過去前生為人慷慨,樂善好施,曾修過布

 

施善因,故而今生能享有財富的果報。但他們今生若不懂得惜福,不繼續布施,不肯培植未來的善因,

 

一旦福報用盡時,轉眼便為赤貧,一如平時好逸惡勞,不事耕耘生產,銀行裡的存款終將坐吃山空。

而窮人會窮困,則是因其過去前生為人自私、小氣、吝嗇、慳貪,不修布施善業,故而今生淪落至

 

貧窮的窘境。若今生懂得勤修布施的善業,未來定能轉貧為富。

由此可知,諸法無常,「好的」會過去,「不好的」一樣也會過去。貧富之間亦是如此,沒有永恆不

 

變的實體,貧者不一定永遠是貧,富者也不一定永遠是富。應以平等的「捨」心來觀察世間萬象,

 

所謂貧富一如,一切不過是短暫的表象而已,並沒有任何的分別。

所以,我們毋須曲意逢迎,更不用趨炎附勢,昔日權傾一時的宴上賓很可能就是明日的階下囚,過去

 

呼風喚雨的有錢有勢者也很可能轉眼沿街乞討,落魄淒涼。但我們也不用憤世嫉俗,嫉妒有錢人

 

,因為富人若懂得善用其財富來建設公益,造福社會,便是取之於社會,還諸於社會。也就是說

 

,財富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可以傷人但亦可助人,是邪是正,端乎一心。

    現代人會為自己的將來打算,會作理財規劃,例如買保險,或投資金融商品,或買基金,

 

或存退休金……。其實,就世間法的角度來說,理財規劃是非常正確的作法,但世間的保險並

 

非真正的保險,唯有布施才是最保險的保險;又報酬與風險的關係是一體兩面,無法切割,

 

所以世間並不存在無風險的投資,一旦遇上無常,如西元二○○八年全球的金融海嘯,所有投

 

資的錢財極可能瞬間化為泡影。但也唯有布施,才是完全零風險,也是最一本萬利的投資。

    在景氣不佳的時代,我們依然可見有人賺大錢,例如同一條街上的豆漿店,有人生意興隆,

 

有人卻門可羅雀,其中的差別在於布施的有無。

    願本篇能令讀者樂行 布施,因施獲福,一如佛的偈語:「若為利故施,此利必當得;

 

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

帶著前世記憶成為清朝最年輕的一品高官

  清朝初年有一位記得前世經歷,深受順治、康熙皇帝賞識的大官,他名叫李燁,字景焱

 

,號坦園,直隸高陽人,生於明熹宗天啟五年(西元一六二五年),卒于清聖祖康熙二十三年

 

(西元一六八四年),享年六十歲。

李燁七歲時父親早逝,從此就擔負起家庭的重任。

他二十一歲中進士,二十八歲被順治皇帝選為身邊人員,負責接待和審查奏章,三十歲提拔為

 

秘書院學士,擔任給皇帝講解經典知識等工作,三十三歲即做了清初朝廷要員,先任秘書院大

 

學士,繼任東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加太子太保,成為清朝歷史上最年輕的一品高官。

史書上說他「老成持重,風度端凝,出言謹慎,內介外和」。

然而誰又能知道,李燁之所以能做到「老成持重」,這與他能記得自己前世的經歷有莫大的關係。

◎敘述前世今生的經歷

據古籍《三岡識略》記載,李燁能憶前世,他記得自己的前生是一個讀書人,博通經史,

 

可惜歷次參加科舉都沒有考中。

前世的自己有一天得了病,正在痛苦時,忽然覺的身體變輕了,病痛消失,能快步走路了。

 

於是便起來,不知不覺走到了李家。

進了李家也無人阻攔,進入內室見有一群婦女正在伺候一位待產的孕婦。此時只覺得突然有

 

人推了他一把,頓時跌入孕婦腹中,昏昏沉沉片刻之後,再看自己竟然已經變成一個

 

躺在小床上的嬰兒。

當時外面正在下大雪,剛剛生完小孩的母親問室外的情況,剛剛出生的李燁就開口回答

 

:「是雪。」

家裡人頓時大為驚訝,有的沒有什麼見識的人竟然以為他是妖怪,準備淹死他。幸虧父親

 

堅決不讓,嬰兒時的李燁才能活下來。但是經此一事後,李燁不敢再開口說話,

 

眾人都以為他是一個啞巴。

七歲時,有親戚說:這個小孩是個啞巴,養他有什麼用呢?此時李燁忽然笑著開口說話了,

 

令眾人驚訝。李燁後來上學時,因為記得前世所學,所以被視為神童。李燁後來當了官後,

 

親自向人敘述了其前世今生的經歷。

康熙皇帝即位後,李燁繼續受到重用,改任弘文院大學士,繼任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

 

。李燁因為記得前世畢生所學,再加上今生也十分好學,所以知識淵博,具有超常的

 

文字水準,深受皇帝賞識。

當時李燁的文字水準不僅遠遠超過滿族高級官員,即使在漢族官員中也難有人望其項背

 

。國家許多重要的文字任務都靠他完成,比如先後把校訂大清律例、重修《太宗實錄》

 

的工作交給他,之後又讓他充任《世祖實錄》總裁。這些書籍完成之後,康熙十分滿意

 

,不僅賜給他金銀、鞍馬,還兩次晉加太子太傅、太子太師銜。

到後來,連康熙遣兵調將等機密詔書,也均口授由他起草。而且康熙皇帝每每有重大決策

 

,一應軍機、方略、諭旨,必找李燁商議。而李燁往往能拿出很有見地的意見。

 

「凡朝廷大典禮,必以屬公。出則扈從,入則侍講幄。」

◎深信輪迴轉世

因為李燁帶著前世的記憶,深信輪回轉世的道理,所以非常耿直老成、潔身自好

 

,從不利用自己與皇帝親近的關係謀私利。

與同僚有不同意見時,他都是靜心聽別人講話,自己則認真思考,從不爭吵。

最後別人說完了,李燁才表示自己的意見,他不說則已,一說往往是「片言定是非」

 

,大家心服口服。

因為李燁參與很多機密詔書的起草,知道不少高層機密,所以也有一些官

 

員想通過他打探高層情況。

那時候不少人巴結討好李燁,與他拉近乎,就是為了達到這一目地。可是李燁頭腦非常清醒,

 

不該告訴別人的就是不開口,「所治職務,出未嘗告人,忠謹慎密,始終匪懈,有問者,輒默不應」。

正是由於李燁的巨大貢獻,康熙皇帝對他「眷遇甚厚」。李燁逝世後,康熙帝十分悲痛,

 

命大學士明珠帶人前去弔唁。並賜祭葬之大禮,規格很高。

之後又授其三子以教習知縣,晉員外郎,又超擢其孫李敏啟為太常寺少卿,以示優待之意

 

。還指示讓李燁「入祀鄉賢」,並諡「文勤」,此號有「文」有「勤」,恰如其分,頗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