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堂副主席孚佑帝君聖示:
林生問:世人能聽聞佛、道講經說法、或參與各項法會等,此皆宿世因緣、亦需具足福德福報者,
堪期較有接觸參與之機緣否?
帝君答:當然,因為不論是出於「自願」,或是基於「捧場」,都有其善因善緣
,否則難以成就。
林生問:在佛門常舉辦講經說法時,最期待眾生能夠接近,能發乎虔心參與,
然為何參與者依然不踴躍?
帝君答:個人機緣不足之關。
林生問:即使能夠『用心聽法』,亦不一定能夠做得到『把法聽入心』,何因?
帝君答:主要還是夙世福德因緣的關係。
例如,有一次,佛陀住在祇樹給孤獨園林。當時,有五位在家人到精舍裡聽佛說法。
佛陀在為這五名在家人說法時,其中一人頻頻打瞌睡;一人用手在地上抓抓畫畫;
一人總是動來動去,坐立不安,且愛搖搖身旁的樹木;一人則不時抬頭仰望天空;
只有一人專心聽佛說法。
阿難尊者見到此情景,感到甚為好奇,便問佛陀是何原因?
佛陀說:「在打瞌睡的人前世是一條蛇,習慣將自己盤起來睡覺,雖然今生轉世為人
,只要一盤腿他就想睡覺。
那位在地上抓抓畫畫的人,前世是一條蚯蚓,遇到土就想鑽,雖然今生轉世為人,
但一碰到土便不自覺的開始亂抓。
那位坐立不安、愛搖樹的人,前世是一隻猴子,雖然今生轉世為人,但依然習慣躁動
,只要一看到樹就會坐立不安,不由自主的想搖它。
至於那位仰望天空的人,前世是一名星相家,長期以觀星望斗為業,到了今生習慣仍未改
,還是會重複前生熟悉的行為。
最後那名專心聽法的人,前世是一位學者,過去生聽課時就很專心,這樣的良好習慣及
治學態度,使他今生聽法時依然很專注。
佛陀接著說:「阿難,若想領悟佛法,就必須專心聽講,可惜很多人都做不到。」
阿難尊者問佛:「世尊,請問是什麼因緣阻礙了人們的學習?」
佛陀說:「是因為貪、嗔、癡。」
當佛陀說完後,那位專心聽法的在家弟子就在自己的座位上證得了初果。
故,及時培養良好與精進修行的習慣,一旦善的因緣業力成熟,
就可以獲得解脫的善果也。
林生問:如何堪稱『法聽入心』?
帝君答:聞法後,能深入思惟法義,並且在了達佛法真義後,落實在生活之中,
躬身實踐者,謂之。
林生問:能夠用心聽法、法聽入心,云何還要能夠起『正念』?
帝君答:佛教裡所說的覺悟之道是指完全具足正念,除此之外,別無他道,而所謂「正念」
就是時時覺知當下的心念和行為。
一位沒有正念的人,當他的身體生病了,或者只是一點點不舒服,他的心就開始受苦。
有的人雖然身體健康安泰,但當他沒有得到他所想得到的時,他的心也開始受苦。
所以,若能時時覺知當下的心念和行為,就可以看到身心現象的生滅,是「無常」、「苦」
、「無我」的,如此才能放下執著,邁向解脫之路。
林生問:若沒有起信心,那有聽亦等於無聽乎?云何要起『信心』?
帝君答:願意聽法都值得讚嘆,如果有生起信心,則心力變強,修行比較不會感到厭倦。
林生問:『信』若不正確,一念偏差,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所以佛法難遭遇,
真是微妙之法乎?
帝君答:修行必須保持平衡,如果信太強會生起貪愛,或是盲目的迷信,如果慧太
強則會疑法,因此,「信」、「慧」要平衡發展,修行才能圓滿。
林生問:從起信心,並以正確的觀念來接受佛法,這種『正信心』確實很重要乎?
帝君答:當然,有正信才能修習正見,有正見才能修習八正道,而且不會走偏。
林生問:心有正信,就能夠思惟,思惟法理的內容;我們若沒有正信心,
法聽了就過去了,甚為可惜乎?
帝君答:是的,有些人聽法會選擇自己喜歡聽的,或只愛聽行善布施有多少功德等等
,因此,熱心布施,但是另一方面,對於守戒禪修卻興致不高,導致一邊累積善業
,一邊持續造惡,最後兩手空空而走,空過一生。
林生問:可鑑『聽法要聽入心』、要經過『思惟、靜思惟』,才能好好靜下心
『來分析、來思考』所聽法裡的道理乎?
帝君答:當然,一般人只會觀察盤子清不清潔,對於內心清不清潔反而很少注意,
這就是不懂思惟法理,法未入心的現象。
林生問:有了正信的道理,就能『依教修行』,身體力行,才是真能體會佛法的道理乎?
帝君答:是的,一般人沒有認識到身、心是「苦」,沒有永恆快樂的真相,因此努力追求各種幸福,
然而,一個人越努力尋找幸福避開痛苦,他擔負的痛苦就越重。
不論一個人多麼奮力追求,幸福都只是曇花一現,不會持續的,不受我們控制的。
所以,只要身體力行,才能體會佛法的真義。
林生問:將法用在生活中,這是一件很快樂、很微妙的事情乎?
帝君答:當然,佛法是以正念、正知修行,引發般若智慧而斷除煩惱並止息苦痛,
因此能過著愉悅的生活。
林生問:若沒有身體力行,就無法體會到法,也感受不到法之真實義乎?
帝君答: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沒有身體力行,就只有知識上的學問
,無法真正感受法的真實義。
林生問:依教修行,甚為稀有,是為世間難得之寶乎?又云何『所聞之法,
應常能憶持』?
帝君答:因為一般人習慣放逸散亂,因此,若常能憶持法,自然可以時時沐浴
在法海中,而利人利己。
林生問:『生活中有法,法用在生活中。』這樣的人真的是很難得,這就是
『真修行者乎』?
帝君答:一個人生活在世間,如果身、口、意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就會帶給自己和他
人痛苦;相反的,身、口、意的行為如果是對的,就會帶給自己和他人愉快。
而懂得將法用在生活中的人,內心清淨無爭,不會為他人製造痛苦,
因此,是真正的修行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