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7年十二月號 第264期 |
<目次> 聖訓暨金篇 在家持戒功德/奉旨著作 人間的智慧/奉旨著作 大道釋疑 佛教思想辭典/馮振隆譯 社會救濟 太上感應篇 人生哲理典故/馮振隆 張公藝百忍集 道德/丁乾 對於輪迴的恐懼 一位禪修者的過去生 安寧病房的故事 |
『聖訓暨金篇』 聖筆 王生 扶 |
本堂司命真君
登台
二○一八年十一月三日
歲次戊戌年九月廿六日
詩曰:
林蔭崎嶇殿角低
山中古寺半臨溪
禪房小路青苔綠
曲徑無人野雀啼
聖示:吾今日以「生天三法」為題,供世人參悟。
生天三法
人世間有德的人必定有福,而無德或德少的人即使辛苦勞作,卻經常有溫飽之憂。
因此,古往今來,各行各業無不講究做人的道德,例如精通武術之人,必重武德;
懸壺濟世的醫者,必講醫德;為人師表者,須講師德;善於為商者,也必須講究商業道德。
俗云:「福生於清儉,德生於卑退。」為人在世,能修德者自然福大,因為道德高尚的人乃
是善良之輩,所以大凡積德與守德之人都懂得謙虛忍讓處世,因此心胸坦蕩,能獲得善報。
例如,昔時目犍連尊者曾以神足通遊訪欲界天,發現許多天界的天神住在金碧輝煌,內有各
式亭台樓閣、奇花異草的豪華宮殿裡,過著舒適又愜意的生活。
於是目犍連尊者問那些天神,他們是憑藉什麼因緣得以享受此福報?然而每一位天神的回答
都各自不同:
其中一位天神說他能生於天界,並非由於他廣行佈施或聽聞正法的緣故,而是憑藉生前持守
不妄語戒,凡事皆實話實說的善業,而得以生天。
另一位天女則說她能生於天界,只是因為她能控制好自己的脾氣,滌除對主人的怨恨,
雖然她的主人曾對她百般刻薄辱罵,甚至毆打她,但是她還是選擇寬恕,心中沒有任何的嗔念。
有些天神則說他們能生於天界,只是因為生前曾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過一些佈施或是供
養僧伽等善行。
目犍連尊者自欲界天返回人間之後,請問佛陀是否只憑藉誠實不說謊,不發怒、不記仇與寬恕,
以及少許的佈施,或是供養僧伽等,就能往生天界嗎?
佛陀回答說:「目犍連,你不是已經親眼目睹,也親耳聽聞那些天神的說辭嗎?你不該有任何
的懷疑,一個人即使只憑些許的善行功德也能使他(她)往生天上。」
佛陀隨後說出以下的偈語為總結:「諦語不嗔恚,分施與乞者,以如上三事,能生於諸天。」
意思是說,誠實、不嗔恨、及佈施貧困或供養僧伽,這三種善德能令人生天。
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果一個人能持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不妄語等戒,加上量力而為的布施,如此行善積德,則未來往生天界享福,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
『在家持戒功德』 聖筆 王生扶 |
南海古佛
降
二○一八年九月廿九日
歲次戊戌年八月二十日
詩曰:
飲酒開懷步履顛 頹然坐睡歪半邊
傾杯無助修行路 守戒方成天上仙
聖示:吾今日降著:「在家持戒功德」
第十七章
第五戒
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學處
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學處,也就是戒除飲用各種酒類的學處,包括各種麻醉毒品,
此戒一般也稱為不飲酒戒。
所謂諸酒類,是指穀酒、花果酒、酒類,茲說明如下:
一、穀酒:有五種穀酒,即米酒、澱粉酒、餅酒、加入酵母的酒,
以及(新鮮芥子等)混合的酒。
二、花果酒:有五種花果酒,即花酒、果酒、糖酒、(葡萄)甜酒,
以及(新鮮餘甘子、調味料等)混合的酒。
三、酒類:指飲之會醉之義。凡是喝了會醉的,或是會導致失去理智、
放逸迷亂的,皆稱為酒類。
若是具足下列三個構成要素即違犯不飲酒戒:
一、酒類(或麻醉品);
二、現起想要迷醉、喝酒的心;
三、飲用(入咽喉)。
以下情況是不構成犯戒的:
一、不知道:以為是水或其它飲料而誤喝。
二、飲用不是酒類,但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鹹酸醬、或醋等。
三、為了治病,而服用混合有少量酒或嗎啡、鴉片等的藥品。
四、為了調味,而加入少許酒於肉湯等之中。如果加入太多酒而使之有酒色、
酒香、酒味,喝了則犯戒。
五、瘋狂者。
六、心亂者。
持守不飲酒戒能獲下列善報:速知過去、未來、現在所應做的事,常現起正念,不瘋狂,
有智慧,不懶惰,不愚鈍,不懦弱,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無怖畏,不激憤,無嫉妒,
語諦實,無離間語,無粗惡語,無雜穢語,日夜無懶惰,知恩,感恩,不慳吝,樂施捨,
持戒,正直,不忿怒,有慚意,有愧意,知見正直,大智慧,智賢,明辨是非,如此等果。
|
南海古佛
降
二○一八年十月二十日
歲次戊戌年九月十二日
詩曰:
老嫗綹絲照鏡前
韶光蒼海又桑田
華陀縱使重出現
難把蒼顏換少年
聖示:吾今日降著:「在家持戒功德」
第十八章
第五戒釋疑
問題一:有時因工作關係需交際應酬,迫於現實,不想喝酒而以茶水魚目混珠敬酒
,如此權衡方便,是否就可以避免犯戒?
答:雖然沒有違犯不飲酒戒,但此乃是故意欺騙的行為,所以違犯了不妄語戒。
問題二:自己沒有喝酒,但為了熱絡氣氛,以茶代酒敬酒,對方如果喝了酒,
敬酒的人有否犯戒?
答:沒有,因為喝酒的是對方,要不要喝也是由對方自己決定,所以敬酒者沒有犯戒。
此與不殺生戒和不偷盜戒有異,若是命令、教唆他人殺生或偷盜,則命令或教唆者
,也一樣犯戒。
問題三:許多人為了養生,會喝各類補藥酒,或是泡梅子酒等來喝,而附庸風雅的文士或
高官富賈就青睞紅酒(葡萄酒),這樣是否有犯戒呢?
答:為了治病,而服用混合有少量酒的藥品,並不構成犯戒。因為戒律中所許可的是用於
治病而非保健養生,故,如果僅是為了預防疾病或美容養顏,或是為了強健身體的養生,
而飲用各種名目的酒類,都是違犯不飲酒戒的。
問題四:許多人為了讓食物料理的味道更為濃郁醇厚,而在烹調的過程中,添加米酒或其
他酒類料理,尤其像薑母鴨、羊肉爐、燒酒雞……等料理更是明顯,吃這種食物是否有
違犯不飲酒戒呢?
答:做菜添加酒類是料理中很常見的手法,其主要目的在藉由酒精不同的特性,在料理中
會產生不同的功用,讓肉質軟化或是減少腥羶和油膩的口感,而增添風味。
若以戒律上來說,用酒來烹調食物是許可的,因為飲酒會酒醉是由於酒中含有乙醇的關係,
但只要加熱到七十九度(乙醇沸點是攝氏七十八點四度)以上,酒精就會開始蒸發,所以,
只要喝了不會酒醉的料理,都不算違犯不飲酒戒。
|
『人間的智慧』 聖筆王生扶 |
陳希夷仙翁
降
二○一八年十月六日
歲次戊戌年八月廿七日
詩曰:
風雲漸過雨中天
氣自升沈霧自延
鳥欲高飛先振翅
人求上進效先賢
聖示:吾今日降著:「人間的智慧」
第卅八章
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
何知秀而不實?蓋謂自賢兼短行。
白話:
本來是一位好青年,可是為什麼不能成材呢?就是因為不懂得如何處
事待人接物,做事荒唐。
為什麼有些人只得到虛名虛利,人生終究沒有成就呢?就是因為他總是自以為了不起
,而且犯了缺德的事。
說明:
「苗而不秀」是指秧苗看起來生長良好,但是卻結不出稻穗。
對一個人而言,會出現「苗而不秀」不成材的情形,就是因為做人愚蠢,不懂得如何處事
待人接物,而且還行事荒唐,這種人自然就很難成材,很難成功。
例如,有一位經營事業有成的老闆,生有一子一女,其女兒成績優異,從國外留學回來之後
,就在著名的公司上班,每個月收入豐厚。但是其兒子卻好吃懶做,也不懂待人接物和為
人處世之道,成天只知花錢享樂,此老闆為了改造兒子,即要求其子到公司上班,然而其
子生性散漫,終日逸樂,上班遲到乃是家常便飯,更拖垮了整個團隊的士氣。
如果此年輕人能奮發向上,加上父親的庇護,必定會有比一般人有更好的發展前途,
可惜自甘墮落,此即「苗而不秀」的典型例子。
「秀而不實」是指秧苗看起來生長良好,但是只結穗不出漿,穗粒成為空殼。
對一個人而言,會出現「秀而不實」沒有成就的情形,就是因為他自賢,自賢是自己認為
自己了不起,甚至在德行上有虧欠。
例如,有一位年輕人,從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因為看高不看低,因此無法在社會上好好工作
,平日只有靠父母接濟,即使已經娶妻生子,年紀也三十好幾了,卻依然故我,不思進取,
還要靠著妻子工作以撫養小孩,此即「秀而不實」的典型例子。
|
東方朔仙翁
降
二○一八年十月十三日
歲次戊戌年九月初五日
詩曰:寒山古寺譽超遙
香火盈盈到九霄
張繼若無吟美句
無聲默默伴楓橋
聖示:吾今日降為「人間的智慧」一書作跋
跋
「知其善而守之,錦上添花;知其惡而弗為,禍轉為福!」
一個人的命是從心轉變,一個人的福靠自我修得;反過來說,
命運乖舛,遭遇不佳,也是自己所造惡行而得禍的,故一個人
若能遠離殺、盜、淫、妄等不道德的行為,就可以過著有道德的愉悅生活。
當一個人做了相應於短壽的惡業,便會獲得短壽的果報;
做了相應於長壽的善業,便會獲得長壽的果報;
做了相應於體弱多病的惡業,便會獲得體弱多病的果報;
做了相應於健康的善業,便會獲得健康的果報;
做了相應於醜陋的惡業,便會獲得醜陋的果報;
做了相應於俊美的善業,便會獲得俊美的果報;
做了相應於受人輕賤的惡業,便會獲得受人輕賤的果報;
做了相應於權勢尊貴的善業,便會獲得權勢尊貴的果報;
做了相應於出生卑賤的惡業,便會獲得出生卑賤的果報;
做了相應於出生高貴的善業,便會獲得出生高貴的果報;
做了相應於貧窮的惡業,便會獲得貧窮的果報;
做了相應於富裕的善業,便會獲得富裕的果報;
做了相應於魯鈍愚蠢的惡業,便會獲得魯鈍愚蠢的果報;
做了相應於聰明智慧的善業,便會獲得聰明智慧的果報。
眾生因自己所造的善惡業,不論是今生或未來世都會感得不同的善惡報
,而有幸與不幸的命運與遭遇。
「人間的智慧」一書敘述種種吉凶禍福的因由,值得世人體悟參閱,
今值此書著作完功,吾簡數語以為跋。
東方朔仙翁跋於無極禪化院˙南天虛原堂
天運戊戌年九月初五日 |
「大道釋疑」 叩稟「現今之人,成道者稀」之有關常識供參(一二○) |
林生問:現今修道學佛雖漸多,亦易覽遍經典聖書,然能恆持真修而成佛證道者是否依然稀少?何因? 帝君答:然也,此乃是事實,究其原因,主要有:一、將世俗法當成修行法,成就的只是世俗養生 之道或名聞利養。二、所接觸之法並非是正法,而是參雜異端學說的修法。三、雖接觸了正法
,但精進心不足,放不下世俗五欲。
林生問:經云:『現今之人成道者稀,非道之難得,乃在知之未真,守之不固。』
此當如何力改此蔽以成修?
帝君答:綜觀現今修行之象,最大問題在於「知之未真」,因此造成許多人踽踽獨行在「法」
的暗夜中,離「道」愈來愈遠卻不自知。 現今世間充滿各類相似法,也都自詡可以了生脫死,然而事實上可以了生脫死的法,必定是從自己
的五蘊(色、受、想、行、識)著手,而不是渡別人、渡陰靈……等,故,檢視一下自己目前走的修行道
,應該就可看出一些端倪。
林生問:觀古今修道學佛之去欲淨心本非易事,況現今生活富裕,人人浸淫在物質充斥之大
環境裡,勢必令身心無時無處無不受物我所影響,而更增添去欲淨心之難否? 帝君答:此乃必然的道理。為了要能去欲淨心,最首要的方法就是要持戒,一個人如 果能持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五戒,受各種物我的影響就
會比較小,修行也才有可能成就。
林生問:紅塵欲界有如一大染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修行人得如何存養此心於寂靜、
於清澄,才能效仿蓮花出淤泥而不染?
帝君答:唯有勤修戒、定、慧,方能解脫。 林生問:人活在欲界,當六根觸六塵生六識時,所要面對的是會受十八界之干擾乎?
所以我們一定要藉修道以制衡『見聞嗅嚐覺思』之患,才能安宜身心,可鑑為人必修之重要乎? 帝君答:當然。例如,拘絺羅曾問舍利弗尊者:「比丘要如何知、如何見,才能得到見清淨呢?」 舍利弗尊者回答說:「對五取蘊,要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是無常、苦、空、非
;能這樣知、這樣見,就能得到見清淨。」 拘絺羅接著問:「已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比丘要如何知、如何見,才能得到見
清淨呢?」而舍利弗尊者的回答也依然相同。也就是說,修行皆是向內觀察五蘊(五取蘊),
是無常、苦、無我,才是解脫之道。 林生問:去欲淨心實難,完全得藉我們的真如本性常用心、常努力,才有可能做到泯惡臻善
、去妄存真之地步乎? 帝君答:去欲淨心說難很難,因為大部分的人不知道正確之方法;然而,去欲淨心說難也不難
,因為知道正確的方法,又能在日常生活中踐行者,離清淨之境必定會愈來愈近。
林生問:云何:『酒、色、財、氣,恩、愛、名、利』被稱八大魔? 帝君答:這只是一般的歸納,其實凡是會沾上「私我」的有形無形之事物,
都會影響解脫。 林生問:世人大多不免沾染『酒色財氣恩愛名利』,此當如何防患於未然?以免受深陷而不覺
,否則亦不易掙脫此敗修、傷身、害命之枷瑣乎? 帝君答:一個人的心如果缺乏定力,只要接觸到少許的外境,就會失去平衡,例如聽到不喜歡 聽的事情,苦就生起;看到不喜歡看的事情,內心就不舒服;或當身體不舒暢時,內心就煩躁。 遇到「酒色財氣恩愛名利」也是一樣,一顆心隨著六根觸外境時,即跟隨著外境目標而隨波逐流
,故,培育定力和智慧,修習讓這一顆心穩固平靜,就能防患於未然。
林生問:「勤儉是美德」,修而知守勤勞與節儉者,則可制諸欲與淨靈之成效否?
帝君答:勤儉是美德,但不能與修行畫上等號,因為勤儉往往是因為環境所造就, 一旦環境發生變化,各種貪嗔癡一樣浮現出來,所以,要制諸欲,必須持戒與開發智慧
,才是根本之道。 林生問:『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華。』可鑑修亦得注意在食衣住行之節制,
以抑生活太過優渥奢侈、或縱欲不羈乎? 帝君答:享有福報的生活本非錯事,只是一般人很難克制慾望而愈陷愈深,
所以,能少欲知足,對修行絕對是一大助力。
林生問:經云:『善正則萬物無以擾其心』,請釋義?
帝君答:善正者,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與人無爭,故萬物無以擾動其心。
林生問:「外忘名利可身安,內忘思慮可心安」,此二句說之容易,要做到亦難否? 帝君答:當然。人就好比樹木,執著就好比藤。如果執著形色,眼睛就被綁著; 如果執著聲音,耳朵就被綁著;如果執著香味,鼻子就被綁著;如果執著味道 ,舌頭就被綁著;如果執著觸覺,身體就被綁著;如果執著內心的想法概念,
心就被綁著。如果不知修行解脫,最後會全都被綁著,直到命終。 林生問:聖賢之道難學,乃礙在久積習氣之難改嗎?然成事與否,
重點在於己身之決心與毅力俱足否? 帝君答:當然,佛陀不是救世主。佛陀說:「汝當自努力,如來唯說者; 修禪行道者,解脫魔繫縛。」意思是說,佛陀只是指引者,修行成事與否,
要靠修行者本身的努力精進。 林生問:人一生之歲月均以情欲用事,積染成習,鞏越修越固執乎?所以學道必從
『戒定慧』三無漏學修起,惟由力戒生定發慧去深下功夫者堪證聖證真乎? 帝君答:是的,就以日常生活的吃飯來說,一般人不但沒有思維這些飯菜吃入口後 最終會變成怎樣,反而充滿了貪吃的心,口裡還含著食物,眼睛就去找自己喜歡吃的
,準備把它塞進嘴巴,如此缺乏正念正知的生活,自然難有成就。 林生問:經云:『明心就正,則無妄念,誠敬不偽,求得真心』。果能秉正誠而矢志
不渝者,應皆可修回真心乎? 帝君答:修行過程難免起起伏伏,有時自覺修得還可以,有時又覺得停滯不前; 有時信心滿滿,有時又疑惑橫生。然而,這些過程都是正常現象,只要持之以恆
紮實地修下去,總有證得真理的一日。
|
『佛教思想辭典』 |
應身 「應身」乃應現之身體之謂。梵語nirmana,有「化成」之意義,是以原語與「化身」同義。
故又有稱之為「應化身」者。之後區分為「應身」與「化身」,應身用於對眾生教化之時,
大抵指對人之應同;而化身則對人以外之其他眾生之應現化成者。換言之,即應教化之對
象而示現之佛身也。就此示現之佛身而思維之,則佛不僅是法或理之化身,亦非囿於人間
所云之固定形態,而是經常對眾生推動並講述真理者。
|
『太上感應篇』 |
原文 :射飛逐走。
釋義:
射殺飛禽,逐捕走獸。
說明:
射,不只是用弓箭射而已,凡是用火槍、鳥銃、藥弩、彈弓、粘竿、扣素、網縵
,都算是射啊!
或是為了賣錢,或是為了貪圖口腹之欲,就在四處布下了殺機陷阱,使得飛禽喪命
,有的頭被折斷了,有的胸被貫穿了,不知道有多麼地痛苦啊!我們應當要加倍
地發慈心來救護它們。
吃它們肉的人,為何忍心要跟它們結上這個往後必會報復的怨仇,而一定要用它們
來充當我們可以調整減少的菜肴啊!
而捕殺禽獸為業的人,何苦要造下這種無窮的怨業,來賺這種有限的利潤?
人若是能夠修養真性,善護生靈,這樣才夠資格稱「人為萬物之靈」,不然就跟動物
又有什麼差別呢?而且人若沒有依照正法修行,那就出不了六道,仍然在六道中輪迴!
今生做畜生的,他的前生或許是人;而今生得到人身的,他的前生或許是畜生。
因此貪嗔貪殺,互相地吞食,在這生與死的路頭上,最是可怕;而一旦入了陰間,
則今天在追捕走獸的人,又怎麼知道不會被他們所殺害的走獸追逐呢?
|
『人生哲理典故』 |
讀易韋編三絕
此乃孔子讀易讀至韋編幾度斷截之典故。
昔時書籍皆稱竹簡,即以竹刮刀為筆,刻上文字於竹片,並以熟皮將竹片串連縫綴而成,
是以屢經幾回反覆閱讀,其皮並不耐久,三次即斷截矣。
其涵意即孔子讀易,為徹底探究其精義,採精讀方式,反覆再三,誦之再誦,以究其理之
窮理致知之精神,令人效尤之也。
貴為儒家之祖之孔子,一生為弘其道,東西奔勞,所謂禹過家門而不入,孔席不暇暖。
雖至年邁,已是智德圓滿,仍以熟讀易經為人生一大快事,故而有韋編三絕之謂也。
孔子晚年而喜易,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意即如果天年能再延數年於我
,使我在易經上多著墨深究,則文飾與實質將相得益彰矣。
回顧孔子往日,長期浪跡天涯,有如喪家之犬,深有道不行之感歎,然及其返魯而後,
致力於教育集團之創立,勵行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其中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六藝者禮樂射藝書數也。
孔子創立儒教,弘揚儒宗思想垂於茲,已歷二千多年。於華夏、於亞洲甚至歐美,依然鏗鏘有聲
,爍爍發光,而使儒教一直被列為世界級宗教之一,為人類崇奉不渝,而孔子則被尊為萬世師表
,至聖先師,為全人類景仰仰之也。
至論及讀書方法,言人人殊。如其大略歸納之可分二類;一為瀏覽即濫讀也,
二為精讀即專攻之也。
前者有如清風不識字,衹是亂翻書;抑或廟神數冥紙,依風力也。此譬小童看漫繪,
徒印象是留耳。至後者則為一門深入,如掘井者然,一尺一尺往下掘,直至見泉湧
者然也。此譬有心之人,死背字典,唯恐所背不牢記,故而背畢一頁即以口吞沒之,
以誓不再見其頁之存,此莫非精讀至極之道耳。亦值一參之也。
|
『張公藝百忍集』 |
勸人息訟 唆者受報
有一天,忽然有黃樓和李江二人前來張家拜見公藝,
李江說:「我們特來拜見公藝先生。」
公藝請二人坐定,便問說:「有什麼事情下問?」
黃樓說:「我借給匡童五千文錢,今天前往討取,但匡童硬是不還給我,
反而辱罵我。幸好李江在旁勸開,才不致挨打,我想要向官府控告,李先生
幫我作證,希望先生能給我指教。」
公藝說:「依我的看法,最好不要告官,只要投告里中長者,請他慢慢還錢就可以了
,如此才不致於結仇,也不必花費衙役的費用,且不耽擱時間。」
李江說:「公藝你的見解就不對了,借給錢還被辱罵,還不向官府投訴,
為何要如此懦弱呢?」
公藝問說:「你願意幫黃樓作證嗎?」
李江答說:「我願意,不可讓這種人無理取鬧。」
公藝問說:「需要花錢嗎?」
李江答說:「需要二萬文錢。」
公藝問說:「你要幫黃樓墊錢嗎?」
李江答說:「公藝先生怎麼那麼迂腐呢?我只幫他作證,
哪有幫助他墊錢的道理?」
公藝知道這個李江是以教唆訴訟賺錢的人,經常耗散他人家業來害人,就私下叫黃樓出去
,說:「改天我再將實情告訴你,不可忙於打官司。」
黃、李二人辭別回去,在途中李江百般挑撥,引誘黃樓一定要告官。黃樓回家,準備酒菜
款待李江,在筵席中李江又誘告他提起訴訟。
等到李江回去後,黃樓的太太說:「李先生的話,夫君不可以聽從。李江從小就喜歡多事
,以致於興訟敗家,到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膝下五個兒子及三個女兒都死了。一生中淫穢他
人妻女,教唆他人興訟,如今不但孤獨而且貧窮,習慣包攬訴訟,從中得利。」黃樓的兒子
也勸諫父親,不要興訟。
黃樓的長子又前往公藝家,請他指教。公藝說:「我勸你父親不要打官司,賬款慢慢索取
,你父親卻要聽從李江的教唆,不相信我所說的話,我念一篇《唆訟詞》給你聽:
天生我才必有用,何不依守本分做;
士農工商各習業,異端斯害為人惡;
不循世上好良規,甘移下賤惡名著;
陰謀詭計害人窮,捏詞刀筆把人弄;
希圖找些作孽錢,殄滅兒孫發富路;
虛負堂上養育恩,枉在人世一生度;
善人不似惡人強,富貴天從善人護;
算來只有乎上天,勸爾唆人明善處;
有過當改為聖賢,方才算得人中數;
不然逞古用貪謀,平生困苦惟自誤。
公藝念畢,囑咐黃樓長子將古人的《息訟詞》一篇,交給黃樓看。
回家後,將公藝所說的話細說一遍,並呈上《息訟詞》,讀說:
世間禍事惟訟,發念皆由性縱;遇人氣憤欲鳴,旁人乘機唆動;
不覺墮入牢籠,一字入公為重;簽票或拘或提,便受差人撥弄;
守候不得回家,耽誤時節耕種;基業為此消亡,性命由此斷送;
縱此官前得勝,自己良心何用;況且壽算無多,轉眼一場春夢。
讀畢,黃樓父子感嘆說:「幸虧公藝提醒我們,不然就墮入李江的圈套了。」
當時適逢黃樓第二子回來,說李江掉落水中,屍體都找不到了。
黃樓一家人一齊感嘆說:「真是天理昭顯啊!」
這是張公藝「勸人息訟,唆者受報」,為第七十八個「忍」。
後人有詩贊歎說:
息訟聽人勸,刁唆奈我何;
看此關頭破,興家免折磨。
|
道德 作者:丁乾 |
道德是構成理想社會、經濟和宗教的核心,假使愛是生命的血液,那麼道德即是人的脊椎。
缺乏道德的生命是危脆的,但是,缺乏了愛心,生命將形同枯竭。
生命的品質會隨著道德的培養而增長,當道德覺醒時,內心就會充滿了愛。既然人非生而完美,
就必須經過努力以培植良好的德性。
生活當中,習慣和宗教信仰仍是我們觀念意識的指標,不過每個人的價值觀往往逾越而掩蓋
了事實真相。此皆由於標的和渴望各有不同,有些人相信只有他們的思想是正確的,而依循該觀
念來行事,這種本位主義是不合宜的。認知和信仰是根據過去的經驗,日常需要和對未來的期
望而建立起來。
道德是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標準和原則,在巴利文中它是道德培養的自我準則,它意謂個人準
則的建立並非來自對懲罰的恐懼,而是來自追求純潔的渴望,包括愛、獨立和智慧。
況且,道德是獲得永恆福佑的第一步,也是心靈的基礎。少了堅實的基礎,人類無法得到進步
和心靈的成長。缺乏道德的人不但自身瀕臨深淵,也將危害周遭的人。
唯有在道德基礎已建立的情況下,才會發展個人的心靈和智慧。如此可導引個人脫離注重享受
的物質生活,邁向高層次的心靈生活,到達幸福歡樂的極致。
撒哈迪斯在他所著《佛教倫理》中曾說:「一般來說,道德有兩種解釋:一存善心,二行善。」
前者是真正的道德,後者是為了達到目標的方法。存善心即可做善事,但是,很少人能存善心。
有些人表面上的舉止是有利他人,但實際上做的是利己之事。
一個人雖然富有又運途順暢,享有善報,但是少了美德與善心,就如同靠積蓄維生的人,
一直花用存款,卻不再儲蓄,待所存耗盡,即是社會邊緣人,無法怪誰?只能責怪自己。
哲學家桑塔亞納曾指出:「人生所面臨的最大難題,並非在善惡之間做抉擇,而是在善行與
善行間做出取捨。」
年少時,我們可在面對許多未來計畫時躊躇不決,但隨著年歲增長,就必須捨棄許多計畫來完
成應負的責任。
進一步而言,善行即是道德的實踐,它不應只限於個人,而是需要社會全體一致的倡行。
若想建立安寧祥和的社會,就不應忽略心靈的修為。
有些人或許以為能夠恣意行事不受懲罰,甚至探行違背倫常的價值觀。然而,無人能規避作惡的後果。
由道德實踐所組成的社會,方能得和泰溫馨,這是重古不變的定律。
|
『對於輪迴的悚懼
|
在《相應部•因緣篇•無始相應》裡,佛陀如此教導:「諸比丘,在此長時,很難找到先前不
是母親的有情。這是什麼原因呢?諸比丘,此輪迴是無始的…諸比丘!在此長時,很難找到先
前不是父親的有情……在此長時,很難找到先前不是兄弟的有情……在此長時,很難找到先前
不是姊妹的有情……。」
在漫長的生死輪迴裡,很難找到一個眾生不曾當過我們的母親、父親,或兄弟姊妹,我們在漫長
的生死輪迴裡已經受過種種的苦,所以我們應當有悚懼心,來解脫這漫長的輪迴。佛陀如此地告
誡弟子們,使他們能精進地修行並體證道果。
我們的周遭有許多眾生、動物,他們都曾經是我們的親屬,如今他們正在動物的世界裡,處在痛苦
的狀態。同樣地,我們也曾經在這漫長的輪迴中受過種種的苦,因此我們應該培育善行,以善的生
命來圓滿我們的波羅蜜。
在古代的斯里蘭卡,有一戶農家裡有五個成員:父親、母親、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而長子出家成
為比丘,他的修行非常好,並體證了阿羅漢道果。
父親有一塊稻田,經常在田裡工作,他所有的時間都只是做這些農事,沒有什麼特別的善行。
母親大多數的時間都只留在家裡煮飯及做家務,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善行。妹妹只顧著照顧自己的
美貌與打扮,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善行。弟弟則在田裡,幫忙父親耕田。
經過一段時間,父親因為疾病而去世,投生為一隻豬,由於當農夫時很執著那塊稻田,所以那父親投
生為野豬後,還是經常到田裡去吃稻米,去田裡巡察,這是他的習慣。
母親死後投生為一條蛇,由於對房子的執著,也是經常在房屋的附近出現。妹妹也因為疾病而去世,
投生為一隻青蛙,她也對房子相當地執著,所以也經常在房屋的附近出現。由於他們生前對於這個
環境與人事物都相當執著。
有一天,蛇(前世的母親),在房子附近看見青蛙(前世的女兒),它抓到青蛙,就把那青蛙吃掉了。
不久,那頭野豬(前世的父親),看見了蛇,也把蛇給吃了。
後來,弟弟發現野豬每天都來侵損他的稻田,便生起了嗔惱,決定埋伏在田裡,設計把野豬給殺掉。
殺死野豬後,弟弟把野豬帶回家,並且想起了哥哥。他想著:「如果哥哥來到家裡托缽乞食,
就可以供養哥哥豬肉了。」
在寺院裡的哥哥運用神通觀照後,知道弟弟已經殺死了野豬並打算烹煮來供養給他時,就徒步走來到
家裡托缽。正在燒開水的弟弟一見到哥哥後,便說:「請等一等!尊者,我想做一些新鮮的食物供養您
。」這位尊者便指示弟弟,先把那豬的肚子剖開。
當豬的肚子剖開後,弟弟見到裡面有一條蛇。過後,尊者又指示弟弟,把蛇拿出來,並把蛇的肚子剖開。
當蛇的肚子剖開後,他們見到裡面有一隻青蛙。
尊者問弟弟:「你是否知道,這些動物是誰?」弟弟回答說不知道。尊者便說:「這頭豬是你的父親,
蛇是你的母親,青蛙是你的妹妹。你的父親因為沒做什麼善行,只是一直在稻田裡,所以投生為稻田附
近的一隻豬。你的母親,也因為沒做什麼善行,所以投生為蛇;你的妹妹也投生為一隻青蛙。現在,你
想要先吃你父親、你母親還是你妹妹的肉呢?」
當時,弟弟心中生起了悚懼心,瞭解漫長輪迴是極苦的,於是便開口想要跟隨尊者出家。他先恭敬地把豬
、蛇和青蛙的屍體埋好,然後就到寺院裡出家了。由於,他的巴拉密很強,修行非常精進,於是也體證了
阿羅漢道果。
|
一位禪修者的過去生 雷瓦達尊者 |
我將告訴你們在緬甸帕奧禪林一位禪修者修習緣起的經驗。
這位禪修者在觀照過去世的過程中,他發現過去有一生他是一位非常貧困的村女。有一天,這位村女在佛
塔前供養飲用水和野花。當時她發願說:「願以此供養的功德,讓我投生為一位富翁。」
根據佛陀的教導,最後出現在臨死之心的所緣 (目標)將負責引生下一期新的生命型態。
如果所緣是善的,它會在善趣產生果報;如果所緣是不善的,它將會在惡趣產生果報。
很幸運,出現在那位女孩臨死之心的善所緣,是她在佛塔作供養的影像以及她所發的願。
結果,她投生為一位非常富裕的男人。由於她渴望過富翁的生活,她抓取了新的負擔。
她抓取了人類,一位富翁的負擔。
他過著富裕的生活,也經常救濟窮人。他生活安逸而知足。然而,他必定不能永遠活著。
在臨終前,他躺在床上,聽到兒女們為了他的遺產而爭執。他感到非常難過,最後懷著
瞋恨而逝世。
我想,父母親都非常疼愛他們的兒女,他們大都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寶貝。然而,
人心是易變的。孩子也是人,人類會因為無明和渴愛而作出愚痴的行為。
令這位富翁深深地感到難過的是,兒女們竟然在父親臨終一刻,為了遺產而起爭執。
這是非常震驚的。他們輕率的惡劣行為,令父親感到極大的震驚和失望。他懷恨而終。
結果,他必須承受更沉重的負擔─動物的五蘊身。他投生為一條蛇。他必須承受作為
一條蛇的負擔,其近因就是他對自己兒女的失望。倘使我們臨終時對自己的兒女產生執著
,我們也將會墮入四惡道之一。
從出生到死亡之間,我們多數都住在貪、瞋、痴、慢、嫉、慳等等的「家」中,我們一生
都受到它們的困擾。《法句注》說:「對於放逸的人,四惡道就像他們永久的家。」
那位富翁再次回到他真正的家─畜生道。身為一條蛇,它住在森林裡。它最喜歡吃的獵物
是兔子。一生中大多數時候,它都是以獵取兔子作為食物。作為一條蛇,它對兔子肉的執
著是那麼地強烈,以致當它臨死的時候,兔子的影像出現在它心中。結果,在下一期生命
,它投生為一隻兔子。
由於無明,我們貪愛於生命本身,不管那是什麼生命。無論那是在梵天界、天界、人間或
者甚至是四惡道的生命,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都無所謂。我們對於生存的欲望是如此地強烈
,以致於即使是生到惡趣,也會認為比完全不存在好。
讓我們再回到那位禪修者的過去世。現在,它投生為一隻兔子,也是住在森林裡。有一天,
它被一位獵人抓住並把它帶回家。獵人憐愛那隻兔子,將它收留在家且妥善餵養。對它來說
,這是很幸運的。
在家裡,它有機會聽到獵人的女兒每天虔誠地誦經。雖然,兔子很喜歡聽誦經,但總歸來說
,它被關在一間屋子裡是不快樂的。森林棲息為動物的本性,就是渴望住在森林裡。由於沮
喪和憂鬱,那隻兔子患病且消瘦。最後,它死了。
就在它將要死亡之前,它看見一位黑皮膚、印度人臉孔的老翁經過那間屋子。由於無明,
它馬上執取於他。慶幸的是,出現在臨死之心的所緣,是每次它聽到誦經時生起的愉悅感受。
那種善的感受導致它在下一世投生為人類。它投生為一個有著印度人臉孔和膚色的男人。
據諸義註的解說,一個垂死的凡夫就像是一個溺水的人。當一個人在溺水時,他極度渴望有人
或有東西來救他。那時他將會伸出手去抓住任何漂浮而過的東西,即便那是一具屍體,他也不
會有抗拒它的意識或力量。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將會為了寶貴的生命而死抱不放地執取於它,
無論那是什麼。他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救自己的命。
|
「 |
阿公已是末期病人,在最後,為了能有好的症狀控制及善終品質,住進了宜蘭地區某
家醫院的安寧病房。
阿公生有一對子女,兒子遲遲未婚,而且也跟阿公表態他不會結婚了,而女兒則是因為生了
一位腦麻的孫子而未能如期、如願的完成婚事,也因為這樣這外孫也就成了內孫了。
阿公十分傳統,非常希望能有子嗣傳續香火,所以對兒子十分不能諒解,如同仇人般的痛恨之;
也因此阿公對唯一的孫子十分疼愛。孫子從小到大幾乎都由他老人家親自帶大,直到阿公年紀更長
、體力漸失,女兒才將孫子送至機構安置。阿公心中最是牽掛的就是這金孫。
住進安寧病房近一個禮拜左右時,晚上小夜班的護理師接到了由孫子所住的機構來電,電話內容就是,
請醫護人員不要讓阿公晚上外出到他們機構去探望他的孫子,阿公已經來好幾個晚上了,晚上來訪視
他們的住民,會造成他們工作人員的困擾。
接電話的護理師回說,阿公一直都在住院中不曾外出啊?!而且以他的病況及體力根本就沒辦法
外出啊!
隔天兒子,知道病人內心放不下的是孫子,多次安慰了當時還很清醒的病人,說孫子他們會負起照
顧的責任,他們會常去探視,請阿公要放心。阿公在兒子安慰之後二天離世了。
執著還真是讓人走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