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7年七月號

                    第259期 

 

<目次>

聖訓暨金篇

在家持戒功德/奉旨著作

人間的智慧/奉旨著作

體天弘道

大道釋疑

佛教思想辭典/馮振隆譯

點燈祈福

社會救濟

太上感應篇

醒世歌/馮振隆

張公藝百忍集

不畏艱難/丁乾

一位白衣禪修女的經歷

其他都只是雞毛蒜皮

 

虛原聖訓

聖筆 王生 扶

本堂岳武穆王   

二○一八年五月十一日

歲次戊戌年三月廿六日

曰:

 

只管耕耘莫問花  少年意氣從今發

 

一朝修鍊豐收日  滿把辛勞都結瓜

     

聖示:吾今日以「斷煩惱」為題,供世人參悟。

      斷煩惱

       一般人常聽聞修行是為了「斷煩惱」,然而,煩惱從何而來呢?一個人若是不明瞭引發煩惱的原因,

 

就必然難以斷除煩惱。所以,斷除煩惱的首要步驟就是要找出引發煩惱的原因。

        引發煩惱的原因可以簡要分為:貪根心、瞋根心、癡根心等三種不善心。

       若細分之則共有十四種不善心心所,其中,癡、無慚、無愧和掉舉遍佈一切不善心中;貪愛、邪見

 

、我慢等三種則在貪根心中;瞋恨、嫉妒、慳吝、追悔等四種在瞋根心中;疑則在癡根心中。另外還有

 

被動造作的昏沉與睡眠,合計共十四種,這十四種不善心心所就是引發煩惱的原因。

       一、癡:癡並不是一般人說的呆傻,或是缺乏世俗的知識,而是指不明白究竟法,沒有智慧,

 

簡而言之就是「無明」。癡是所有惡的主根,因此,即使是有學問與有德的人也無法警覺到癡的

 

邪惡,而且當癡生起時也會作惡。

        二、無慚:無慚是沒有羞恥心,所以不厭惡身、口的惡行,就像豬喜歡在糞便、爛泥裡打滾

 

,因為牠不厭惡這些臭的東西。

       同樣地,殺生、侮辱他人、憤怒和吆喝、使用粗俗語言、自高自大與自負、以愚蠢的驕傲看不起

 

他人、以間接方式刁難他人、嫉妒毀謗等等的惡意行為,也是令人厭惡和可恥的行為,但無羞恥心

 

的人卻把惡行視之為引以自豪的勝利。

        因為所有的不善行都是可恥的,故,以此為惡者被稱為「無恥的人」。

        三、無愧:無愧是不害怕作惡行。惡行就像無遮蓋的火焰,無愧就像是飛蛾。雖然無遮蓋的火

 

焰是非常可怕的,但是,飛蛾卻不這麼認為,因此不顧一切地撲向它。也正是那樣,惡行導致種種

 

的苦受。

        四、掉舉:掉是指心下沉,舉是指心上浮,所以掉舉是指心散亂、不穩定,也就是注意力不

 

集中。

        世間任何不善的心或惡行生起,都有癡、無慚、無愧和掉舉的參與。

       五、貪愛:貪愛指渴愛,或是渴望感官享受。貪愛分為:()對有生命的貪,如貪愛自己或是配偶

 

、子女、親屬、寵物……等;()對無生命的貪,如貪愛錢財、房子、車子……等;()對純粹概念的

 

貪,就是貪求名聲、愛慕虛榮……等。

        貪愛就是貪婪的心。一個人如果沒有修行,貪將永遠不會減弱。就像小牛突出的角,會隨著小牛成長而

 

越來越長一樣;貪愛也像喝了鹹水一樣,越喝越口渴,然後又一再地喝,結果對貪愛變得越來越飢渴。所以說

 

「貪」是輪迴的主因。

       六、邪見:「邪」是錯誤,「邪見」就是錯誤的見解。邪見把不存在的當成存在,存在的當成不存在,

 

對的當成錯的,錯的當成對的,也固執己見地把一個人的邪見視為正見,把他人的正見視為邪見。

        七、我慢:我慢分為:()對出身感到驕傲;()對財富感到驕傲;()對容貌感到驕傲;()對學識感

 

到驕傲。

        自負特質的人往往傲慢不遜和刻薄,不把他人放在眼裡。當他們在身分地位、財富、知識、健康等等方面

 

優於他人時,他們自視甚高而且瞧不起他人。

(下期續)

 『在家持戒功德』     

                                                      筆 王生扶

南海古佛 

 二○一八年四月十四日

歲次戊戌年二月廿九日

詩曰:

 

谷水潺潺日月匆  青山依舊古今同

人生逸致閑情過  何必登高自做峰

     

聖示:吾今日降著:「在家持戒功德」

 

第七章   第二戒制戒的因緣

 

        不偷盜戒的制戒因緣,在《四分律》卷一中記載:

        有一次,世尊遊化於羅閱城耆闍崛山中。當雨季開始之前,比丘們就遵照佛陀的教誨,在仙人山邊用草木搭

 

起一間間簡陋的茅草屋。

        雨季開始之後的三個月,比丘則在茅屋裡面雨安居,如此可以避免遊行乞食的困難,以及避免傷害到草木蟲蟻,

 

或受到蛇類蚊蟲的侵襲。雨安居結束後,比丘們各自拆除自己的茅草屋,然後開始了居無定所、隨處乞食弘法的生活

 

,以防止比丘在某一處因長期居住,而對衣、食、住等身外之物產生貪愛與執著。

        其中有一位名叫檀尼迦陶師子的比丘,在雨安居結束後,並沒有依照佛陀的教導拆除茅草屋、四處弘法度日,

 

而是保留了自己的草屋,一直住在裡面。

        有一天,當他進入村中乞食時,不知情的樵夫將他的草屋拆除,當成柴薪拿走檀尼迦陶師子乞食歸來看了之後

 

,心想:「我出家前是瓦匠,有燒瓦的技藝,要不然我就燒瓦蓋房子好了。」於是他用柴薪牛屎燒泥瓦,蓋成一間顏色

 

赤紅如火的瓦屋。

        當時,世尊從耆闍崛山下,遙見此舍顏色赤紅如火,雖然心知肚明卻故意問說:「諸比丘!為什麼有此等赤紅房舍呢?」

 

諸比丘於是清楚毫無遺漏的告訴佛陀緣由。世尊聽完後呵責那位比丘說:「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

 

行,所不應為……。」世尊隨即敕令諸比丘將赤紅的房舍拆除。

        檀尼迦陶師子乞食歸來,看到房子又被拆掉,一問原委,方知是佛陀指示,也就無話可說。

        經過這番挫折後,他想起了出家前的一位老朋友,正管理著皇家木材。檀尼迦陶師子便以頻毗娑羅王初登位時曾說

 

:「在我當國王期間,於我境內,有出家人、婆羅門知慚愧樂學戒者,需要東西可隨便取用。」當作理由,以刀斧砍削

 

上好的木材,蓋了一座木屋。

        此事後來被一位大臣發現,就向國王反映了這個情形。頻毗娑羅王說:「我怎麼不記得曾經答應過他呢?」於是將檀

 

尼迦陶師子找來詢問。原來,頻毗娑羅王登基時的許諾是指無主物,而不是有主物。所以頻毗娑羅王非常震怒的對檀尼迦陶

 

師子說:「盜取國家財物的人犯死罪!」

        頻毗娑羅王接著又心想:「我是高貴剎帝利出身的國王,怎麼可以因為短少木材就斷送出家人的性命呢?這樣是不

 

該的。」於是以嚴厲的口吻斥責檀尼迦陶師子後,敕令諸臣釋放此比丘離去。後來諸臣皆高聲評論不公平,而不信佛法的

 

在家人,也紛紛出口譏嫌說:「沙門釋子無有慚愧、無所畏懼……不要再親近沙門釋子,禮拜、問訊、供養、恭敬,不要

 

讓他們進入村中乞食、不要再讓他們於此地安止。」

        佛陀知道此事之後,就制定了不偷盜戒,也就是不與取戒,違犯的出家人都犯了波羅夷,不應共住之罪。

南海古佛 

二○一八年四月廿八日

歲次戊戌年三月十三日

詩曰:

 

河邊岸柳捲清風  童子群集戲鬧中

 

倏爾天雲千里散  它年再見白頭翁

     

聖示:吾今日降著:「在家持戒功德」

 

第八章   第二戒離不與取學處

 

        第二戒離不與取學處,「與」是給予的意思,所謂「不與取」,即是未經過物主的允許而拿取占為己有。

 

離不與取一般也翻譯為不偷盜戒,也就是戒除偷盜的學處。

若是具足了下列五項構成要素即違犯不偷盜戒:

一、有主之物品;

二、知道是有主之物品;

三、存有盜心(偷盜的意圖)

四、偷盜的行動;

五、經由行動而偷到手。

       「偷盜」有二十五種方式:一、種種財物的五法;二、一種財物的五法;三、親手的五法;四、前方便的五法;

 

五、偷盜取的五法。茲分述如下:

一、種種財物的五法

所謂「種種財物」是指包含有生命和沒有生命的財物。方式有:

   ()、占取─即霸占他人的田地、房子等。

   ()、搶取─例如搶取挑在肩上、頂在頭上,或拿在手上的物品等。

   ()、奪取─物主將財物放在附近,他對物主威脅說:「把這財物給我」等而奪取。

   ()、破壞威儀─即偷盜財物時,連人(或動物)和財物一起帶走,例如偷車賊將留有兒童或寵物的車子偷走。

   ()、離開原處─把放在地上、桌上等的財物拿走,或移動離開原處。

二、一種財物的五法:對有主人的奴婢、僕人、動物、寵物,以占取、搶取、奪取、破壞威儀、離開原處的方法偷盜。

三、親手的五法:

   ()、親手取─親自偷取他人的財物。

   ()、教唆取─命令他人說:「你去偷某某物品」等,被命令者在偷取時,教唆者也犯戒。

   ()、投擲取─自己站在關稅處內,將應課稅的物品往關稅處之 外投擲,企圖逃漏稅。

   ()、獲得利益─命令他人:「如果你看到有財物就偷取」等。

   ()、放棄權益─在霸佔他人的土地,或奪取他人的財物時,當物主認為「已要不回來了」,而放棄其所有權,即犯。

四、前方便的五法:在此是指教唆、命令的方法。

   ()、前方便─「你去偷某某物品」這句話為前方便,但在被命令者偷取物品時才算犯偷盜戒。

   ()、俱方便─離開原處為俱方便。例如為了占取田地而轉動、移動柱子(土地界標)等。

   ()、共謀取─即和其他人商量、討論後,共同策劃而偷取,則所有的共謀者皆犯偷盜戒。

   ()、作約定─即在命令他人偷盜時,約定了偷取的時間,如「你在晚上偷取某物品」等,

 

只有被命令者依照所約定的時間偷取,命令者才算犯偷盜戒。

   ()、現外相─在命令他人偷取時,以閉眼、手勢等作信號。

五、偷盜取五法:

   ()、偷盜取─即是以小偷的方式破壞門窗等,趁主人不在時偷取。或者以吃秤兩、偷尺寸,

 

拿偽幣、偽鈔等詐欺而取得。

   ()、強迫取─以暴力奪取他人的財物,如搶劫、掠奪;或者運用權力壓榨人民。

   ()、遍計取─遍計就是周遍計度之意,即是在偷取之前,先預謀所要偷取的財物,如衣服、錢財等,但假如看到

              其它財物則不偷取。

   ()、隱藏取─將要偷的物品先藏起來,稍後再來偷取。例如:看到別人掉了戒指時,先用腳踏入土中,或用塵土

              、樹葉等覆蓋,等物主遍找不著後再回來拿取。

   ()、籌碼取─即偷偷調換籌碼、籤、券等。例如:在用籤號分配物品時,為了獲得更好的物品而偷偷調換籤號。

以下情況則不算違犯偷盜戒:

一、己物想─以為是自己的而誤拿取了別人的物品。因為沒有盜心,所以不犯。例如,二把顏色一樣的雨傘,離開時

 

誤拿到他人的雨傘。

二、親厚取─拿取親朋好友的物品。例如()、曾見過的朋友;()、曾一起吃飯、感情牢靠的朋友;()、物主曾經對他說:

 

「我的東西你有想要的就拿去!」;()、物主還活著;()、當拿取時物主將會感到高興。

三、暫時取─在拿取之時想:「我將會歸還」、「我將會補償」,而暫時借取。例如,朋友的原子筆拿來借用,

 

用完後就歸還原處。

四、丟棄物想而取─在垃圾堆等看到物品,想:「這是沒有主人的丟棄物」而拿取。

五、瘋狂者。

六、心亂者。

七、極度痛苦者─處於極度痛苦的狀態而什麼都不知道。

偷盜的惡業有分輕重,一、以價值而言,若物品價值低者,為小罪;價值貴重者,為大罪。

 

二、以德行而言,若物品價值相等,偷盜德行較高者的所有物為大罪;偷盜德行較低者的所有物為小罪。

持守不偷盜戒能獲十一種善報:得大財富,豐衣足食,財產無量,獲得還未得的財產,已擁有的財產堅固,

 

想要的財富迅速獲得,財產不不會被王、賊、水、火、不喜愛的繼承者所敗,得奇珍異寶,

 

世間最上(領導者),無所不知,生活快樂等。

 

人間的智慧』  

             聖筆王生扶          

陳希夷仙翁 

二○一八年五月五日

歲次戊戌年三月二十日

詩曰

 

摩戛搖曳任隨風  一會西來一會東

 

節亮枝高青四季  幽篁果毅守初衷

 

聖示:吾今日降著:「人間的智慧」

 

第廿九章   好與人爭,滋培淺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積厚而事業能伸。

          

白話:

爭強好勝的人,或許能風光一時,但因為眼光短淺,前程終究有限;而不與人爭,經常自我反省的人,

 

福德厚實,因此工作或事業一定能成就發達。

 

說明:

泥多佛大,水漲船高,此乃自然的道理。但有的人就是愛與人爭,或是逞強好勝,爭功搶利,這種人雖能風光

 

一時,卻很難風光一世。《道德經》有云:「揣而銳之,不可長保。」意即:一個人不可能永遠保持那種強勢

 

狀態,一旦後勁不濟,就會牆倒眾人推。

例如,三國時,司馬昭命鍾會、鄧艾二位將軍領兵攻伐蜀國。鍾會攻克漢中後,被蜀漢大將姜維堵在劍閣以北,

 

久攻不下。鄧艾則繞過劍閣而偷渡到達陰平,在走了數百里的險要小道後,到達江油關,蜀漢守將打開關門投降。

 

於是鄧艾率軍長驅南下,攻克成都,蜀後主劉禪投降,因此滅了蜀國。

但鍾會被姜維用計離間,認為自己是伐蜀的主帥,但鄧艾偷渡陰平,沒有經過自己的批准,攻入成都,搶了首長

 

的大功,可謂顏面掃地。恰在這時,鄧艾在成都擅作主張,做了許多越俎代庖的事,於是鐘會借此機會展開報復

 

,一連數十道揭發其謀逆的密信直抵長安,結果鄧艾被殺,未久鍾會也因謀反被殺。這就是著名的「二士爭功」

 

,兩敗俱傷的事例。

故,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就如「良賈深藏若虛,巧匠斧鑿無痕」般,一定是思謀遠慮,有才德但又不會揚己露才,

 

也就是懂得韜光養晦,避免受到傷害,又善於等待時機,厚積而薄發。這種人有容乃大,也就是「蓄積厚而事業

 

能伸」的道理。

例如古代魯國之君皆有一種放在宗廟中的「欹器」。欹器特點是:當它空虛不盛一滴水時,就會傾斜而無法端正地

 

放置;但若在容器注水太多,它又會自動向另一側翻倒,而把水都倒了出來;唯有在容器中注入中等數量的水,

 

才能端正地擺放在那裡,這就是「中則正」。魯國之君把這奇異的容器放在宗廟中作為「座右銘」,目的在於

 

提醒自己,萬事都要採取中庸之道,適可而止,切不可過分,慎防「滿而覆」,就是這個道理。

 

259期「大道釋疑」

叩稟「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之有關常識供參(一一五)

本堂副主席孚佑帝君聖示:

林生問:六祖惠能大師云:『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此提示,

若有不甚透徹心性真諦者,恐修之乏力、亦乏益乎?

帝君答:沒有那麼嚴重,因為在實修的過程中,自然會有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進展或體悟。

林生問:此四句簡明扼要,人人一看便知道,然知道歸知道,若只知字意卻不行,既未真修,

怎能令心性恆持清淨呢?既不用此心,已完全失去成佛之作用乎?

帝君答:此乃現今修行人的通病。因為知道正法實修方法的人,本來就不多,所以有明師難遇之說,

加上一般人忙碌於名利,或好逸惡勞,或喜走捷徑,不肯安心拾級而修,所以,即使知道修行有很多好處

,最後卻依然故我,以凡夫之身結束一生。

    其實,修福報需要投資時間與錢財,修功德只需要投資時間來修心,但二者的成果卻天壤懸隔,然而,

絕大部分的人都熱衷於修福報,對修心卻推三擋四,所以輪迴無有止境也。

林生問:修須能徹底做到心行合一堪竟功,然若無法使心常恆持清淨者,也就難臻明心乎?

 

可鑑欲臻入『明心見性』之心境,亦實不易乎?

帝君答:此乃必然的道理,就如同種植稻米的過程,也要經過選種、播種、育苗、犁田、插秧、

施肥、除草、灌溉、收割……等步驟。修行者若能按照持戒、修禪()、修慧(內觀)的方法實修

,一定會有所成就,只是現今之人,能做到持守五戒的都寥寥無幾,還談什麼禪定、智慧?

林生問:得煉達何心境,才能使心性止於靜、止於定、止於清淨、自在、而不隨意亂動心性乎?

帝君答:須修持到破身見、破戒禁取見、破疑、去貪欲、去嗔恚、除色界愛、除無色界愛、

去我慢、降伏掉舉、去無明等十項結縛。

林生問:道途平坦亦崎嶇,然紅塵俗世亦深藏不少善知識,故亦不乏有究心而孜孜不倦於勤修不怠乎?

帝君答:然也,這些人大多低調、喜歡離俗塵而修,不喜歡攀緣、論是非。

林生問:自性本天真、寂靜,然得臻何心境始能容一切加諸於身心之諸般考驗而不動性?

帝君答:簡而言之是達到「無我」的境界。

林生問:當見一切人事物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乎?

帝君答:可以這麼說。

林生問:真修者應於見到任何人、或任何時遇,對於他人是非善惡都視如不見(喻同有大忿怒、

 

大恐懼、大憂患、大好樂都能不動搖),這才是真正的自性不動搖乎?

帝君答:當然,不過這需要累積多世的福德資糧,才能修得,不是一蹴可幾的。例如以「大恐懼」

而言,不論任何時、地,任何危難,即使會有生命危險,也都不會心生恐懼,這已經是四果阿羅漢

,才能達到的境界。

林生問:有者修定之時,連身子也不曾移動一下,但當開口之時,便總喜歡道他人好壞、長短、是非,

 

何以卻與真理背道而馳?

帝君答:一般而言,這種極端情形不會發生,因為能修「定」的人,多少也會知道修「慧」,

只是層次上有所不同。

    例如,有一位在家居士修習禪定數十年,他以「佛隨念」念「佛陀」的方式禪修,獲得深厚的定力,

但黏著定力而不自知。十年前他不幸罹患骨癌與淋巴癌末期,他才發覺自己還是會發脾氣,未得究竟。

在醫生放棄救治的情況下,他接受道場比丘教導,修習「不淨觀」,觀察名、色,開發智慧,雖然病

還沒好,但心已自在,且生存至今十餘年。

    「禪定」屬於實修,真正有實修經驗的人,不會喜歡道他人好壞、長短、是非。但是只修名相的人,

則與凡夫無異,愛道人是非、長短乃是正常現象。

    編者註:「佛隨念」是修習禪定的四十種所緣之一。

林生問:有者持經、念咒時諸般定靜、有禮、待不讀經念咒而開口、處事、待人之時,卻不懂恭虔

 

、尊敬禮數,完全變一個十足迷昧、全無修涵一般,此屬多重性格、或居何心態使然?

帝君答:一般而言,這種現象很常見,因為許多人持經、念咒是為了有所求,有者求身體,有者求事業

、家庭、子女……等,「求」屬於貪,是不善心所之一,所以不會因此變得更有修養、更有謙卑,

反而容易有恃無恐,認為我有持經、念咒,仙佛就應該保佑我,卻不知反省自己德行夠不夠,

因此,會有偏差言行出現。

    許多人追求誦經功德,但其實經典是仙佛說法的內容,所以,正確的經典應用,第一步是要讀經(聞慧)

第二步瞭解經意(思慧),第三步依經內方式實修(修慧),才能真正受益。就像修車技師養成過程,第一步是要

研讀有關車輛的構造、原理、零件……等(),第二步融會貫通(),第三步實際拆裝修理訓練()

才能成為一位專業的技師,如果他只是每天唱誦車輛的構造、原理、零件……等

,那永遠都學不會車輛修理的。

林生問:人會違戒律、或患諸惡業,莫不由起私欲而衍生貪愛、執取而來乎?

帝君答:大體而言,是如此沒錯,所以佛陀入滅前說:「以戒為師」,就是要世人以戒律為老師,

以戒律為引導,才不會造惡因得惡果。

    不過,有些人犯戒不是出於貪愛,例如,有人被蟒蛇攻擊纏縛,持戒者為了救人不得已而殺了蛇

,則救人有救人的功德,但殺蛇一樣違犯殺生戒,只是善惡比例不能等同視之。

林生問:人性本清淨,皆由心起諸慾而迷惑,於是妄想、邪念生焉,讓念波斷續不歇,

 

才將本來如如自性層層覆蓋住乎?

帝君答:然也,所以要透過修行,方能身心自在。其實,修行的目的不是在減少身體的痛苦,

而是減少內心的苦,因為內心的苦比身體上的苦更嚴重。

林生問:人若不起妄想、或動不動就起分別對立之種種執念,則本來真如佛性自然清清淨淨乎?

帝君答:此乃必然之道理。

林生問:道德經云:『慾望愈多,煩惱愈重,後患也愈難收拾;不如清心寡慾,簡單純樸,

 

反而能回復到原來的智慧與真性乎?』

帝君答:然也,慾望就像鹹水,愈喝口愈渴,愈渴愈想喝,當慾望滿足後,它還是會一再出現,

而且一次比一次強勁,最後無法收拾。

林生問:人之寶貴,貴在人人本俱有一顆永不生滅毀壞之真如佛性。人人唯有藉修行而能及時滌淨塵垢,

 

使心燈早日恢復光亮、展現大慈大智大愛而無止盡乎?

帝君答:人之寶貴,貴在得人身時,因為娑婆世界是最佳修行道場,所以,只要依正法而修,

自然有機會證得最高之道果。

    其實,一個人會想要布施,想要持戒,想要坐禪,想要經行,想要去寺院,是因為過去世已經做

過無數無數次,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不需要人強迫。所以,如果還沒有這種習慣的人,

這一生就要精進培養,為解脫鋪路。

佛教思想辭典

精進(virya)

  「精進」一詞梵語之音譯為「毘梨耶」、「毘離耶」、「尾唎也」等。即「努力」之義。

 

漢譯亦為「勤」,算作是善心用功之一也。易言之,即以勇猛心而為善法之修行

 

,惡法之斷滅心之作用謂之也。

  由此意義而觀之,精進之「精」即精純之意,不夾雜惡在內;「進」即昇進之意,不怠惰之謂而解

 

釋之也。是則精進即廢惡修善而為積極之努力,且其意涵在於努力之意志力,是以佛教對此非常重視;

 

所謂「勤」字,於成佛之修行,則稱之為「四正勤」,堪謂與禪定、智慧均等,且可算作是滿足一切所

 

願,即「四如意足」之一,亦為五根,五力之一等,為成就佛道之故,常以行之原動力而思考之也。

  尤其在大佛教,其成為成就佛道之中心,即六波羅蜜之一,謂之「精進波羅蜜」而深受重視。

 

人在強大決心之下,即使步上佛道,常常生懈怠之心,以致停滯不前,陷入停頓者亦大有人在。果如是

 

,則成佛怎麼也無法達成矣。於是,對此困難加以克服之力,便是修精進波羅蜜行耳。其意義在於:

 

不論行布施或持戒,皆有賴於精進波羅蜜之支持方期有成耳。就此方面而言之,此精進波羅蜜得以

 

「被甲」、「攝善」以及「利樂」之三項而引伸陳述之如次。

  「被甲」即冠之以甲(盔)之謂,亦即不畏種種之苦難之行,一心一意向目的而勇往邁進謂之也。

 

「攝善」即勤修善法不厭倦之謂。又「利樂」即殷勤教化眾生,教不倦謂之也。

  以上精進之本來意義即「努力精進」之術語,亦即全然努力而不倦,依此行而對治人之懈怠心,

 

以激勵對善之修習耳。於「法華經」「踊出品」稱之為「精進鎧」,又將知慧比喻為弓之箭,以精進

 

比作弓而為「精進弓」得見諸於『智度論』耳。

  再者,自古以來有所謂精進潔齋,以進入佛門而努力於宗教生活謂之精進,進而以狹義說成不食魚鳥

 

之肉而菜食之亦為精進之謂。然而,前述精進與素食並無必然之關係。衹不過是絕食酒肉,而以精進之

 

心態逐漸改為菜食而稱之為精進之想法而已。

  於日本,平安朝之時以遠離俗事,在某一固定處所,閉門不出,酒肉或五辛不食,邊讀經,邊寫經

 

,以激勵佛道之修行之事,謂之為謂進。又此種之修習,在父母喪亡,或妻子死別之時,立志至聖地朝

 

拜,此稱之為精進潔齋之朝拜,是以不久,即成為忌中服喪時之精進矣。

  鴨長明之『發心集』有「雖齋日亦不為精進」之語,此乃當時一般於齋日,亦即六齋日,則必身心清

 

潔避酒肉,拒絕歌舞音曲,以示專心一意為身、口、意三業之清淨成習。從此之後,齋日便稱之為精進日

 

,且又將親族等死後之忌日也稱之為齋日。於中國,守喪中則廢殺生,斷酒肉之事,於『五雜』也有所言及。

  如此精進之意義及其在現實生活上之實行而言,對生物生命之尊重本為人所當為,則與世間之生物成

 

為同體,不得不謂為共命,又在生活上就節制乙點而言,亦不得不尊重之也。依此而言,所謂精進即使於

 

今日生為一高尚典雅之人,在人品上,仍有待多加留意之耳。

太上感應篇』

篇文:見善不為

 

釋意:明明看見善事就在眼前,卻是不肯勇敢的去做。

說明:古人說:「取小所以大,積一所以成億。」所以做善事,貴在要日積月累的儲積,

 

知道是善事,就馬上要去做;而且還要很認真努力的去做。

老子說:「九層高的樓臺,最初也是開始從累土漸漸累高的啊!千里之遠的行程,最初也是

 

開始從腳下一步一步的走啊!」人若是能夠每天改掉一個過失,則可以消除一項的罪業;

 

若是能夠日行一善,則可以增加一個福報的基礎。

故事:周朝末期的時候,齊桓公有一次經過郭氏的廢墟,就問住在附近的老人說:

 

「郭氏家族是怎樣衰敗滅亡呢?」

老人說道:「因為郭氏家族喜歡善事,而不能夠去做善事;討厭惡事,而又不能禁

 

止自己不去做惡事,所以才會衰敗滅亡啊!」

醒世歌』

點石成金

一)道士修煉兮已火候 奉師詔命兮下山丘

循山獵徑兮至平地 乍遇無賴兮擋路頭

(二)彼求救濟兮養家小 無奈初道兮闇世道

見石一塊兮咒語念 點石成金兮應其討

(三)此徒見金兮貪心起 金塊一塊兮不在意

悲切渴求兮點金訣 一勞永逸兮得玄機

(四)貪求無厭兮令人煩 何所逾求兮何所貪

鷦鷯再大兮一枝棲 遂將金塊兮化石還

  此揭示點石是方法,而其成金是目的,然而方法確實比目的重要。

張公藝百忍集

七三、愛惜物命 感動仁心

  有一年正值二月天,公藝外出巡視田地,看見近鄰楊某的秧田缺水,

 

有無數的蝦子在田裡快被曬死了。

  公藝慨嘆地說:「古人曾有編竹橋渡螞蟻,活命數萬的故事,我現在建橋已經來不及

 

了,不如用一些方法來幫助蝦子。」

  於是就拿著箕籃下田撈蝦子放生河中,恰巧楊家兒子看到了,便罵公藝踩他家的秧田

 

,公藝卻置之不理。

  楊某上前看見公藝撈蝦正要放入河中,便問公藝說:「為何要愛惜蝦命呢?」

  公藝說:「蝦命雖然微小,上天有好生之德。我看到這蝦子被曬渴急於覓水

 

,所以將其撈起放於河中。」

  楊某說:「先生的行為,真是愛惜物命。」

  公藝說:「耕種的人,更應該愛惜物命。」

  楊某說:「希望聽先生詳細說明。」

  公藝說:「看到禽獸不去傷害,是心的能惜;看到蛇不打,是手的能惜;看到螞蟻不踐踏,

 

是足的能惜;看到鵲鳥不捕捉,是眼睛的能惜;看到魚鰍蝦蟹螺螄,凡是水族出生的物命不捕捉

 

,是全體的能惜。至於耕種的人,由於不小心而誤傷物命,上天雖然不特加責備,也是世人

 

不能盡愛惜的責作。」

  楊某說:「能惜物命,有什麼好處呢?」

  公藝說:「能愛惜物命,是全獲天地的恩德,隨時能獲得上天的賜予。要如文昌帝君所說:

 

『舉步常看蟲蟻,禁火莫燒山林。』又說:『禽魚宜放,勿囚時日,宜惜勿怠。』又《感應篇》說

 

:『無故不殺龜打蛇。』這正是所謂全惜物命。」

  楊某說:「感謝張先生的教導,我這一生能幸知愛惜物命。」

  這是張公藝「愛惜物命,感動仁心」,為第七十三個「忍」。

  後人有詩贊歎說:

  善體天心意,常將物應憐;到頭終獲報,遲早得周全。

不畏艱難

作者:丁乾

  生活當中,「艱難」時常深藏在奇妙而無盡的人生之道。苦到盡處,甘甜自來,當我們歷經艱困,

 

穿過人生風雨,美好的日子就會到來。

  可說,生活中只要我們隨時激勵自己,在困頓的時候,心懷對未來的美好期盼,我們就會有無限的力量堅

 

持到最後,而結局必定是苦盡甘來。

  當然,對我們而言,苦盡甘來的過程是痛苦、難以忍受的。喜愛爬山的朋友常有的經驗是,當登上山頂時才發

 

現,該座山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高聳,而是我們對它的畏懼,讓它變得難以逾越。因此,切莫畏懼眼前的困難,絕

 

不灰心喪志地認定自己已無路可行,當你真正經歷了,定會慶幸當初沒有選擇放棄。

  日本松下電器公司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早年曾在大阪電燈公司工作。他對電燈泡十分有興趣,為了實現改進

 

電燈泡的願望,不惜籌措資金從事改良工作,並設立松下電器公司。然而公司成立之初,卻碰上經濟危機,

 

市場疲軟,銷售困難。如何才能使公司擺脫困境,轉危為安,松下幸之助權衡再三,決定跳脫傳統框架,

 

拿出一萬個電燈泡作為宣傳之用,以此方式打開電燈泡的銷路。

  燈泡必須備有電源,才能引發作用。為此,松下親自拜訪岡田乾電池公司的董事長,希望透過雙方合作來

 

進行產品的宣傳,由岡田公司免費贈送一萬個乾電池。一向豪邁爽快的岡田聽了此言,不禁大吃一驚,因為這

 

顯然是一種違背常理的冒險。但是松下誠懇、果敢的態度,讓岡田最終答應了他的請求。松下公司的電燈泡搭

 

配上岡田公司的乾電池,達到了最佳的宣傳效果。

  很快地,電燈泡的銷路直線上升,乾電池的訂單也如雪片般飛來。剛剛創設的松下電器公司不但沒有倒閉

 

,反而逆勢成長,業務興隆。

  很多人都渴望順境,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夠一帆風順。但有的人卻會去追求逆境,他們不滿足於現狀

 

,相信只有不停地去追求和挑戰,才會學到更多技能,方能苦盡甘來。尤其在遭逢困頓時,對於身體和心理

 

都是極大的考驗,這時必須絞盡腦汁,衝出突圍,才有轉機,因此內心抗壓的力道增強,而潛能也會發揮到極

 

致,柳暗花明、否極泰來,終能找到出口,迎接勝利。

  總之,我們品嚐過艱難的苦澀,才會更深刻地懂得成功的甘甜。昨日種種千辛萬苦,都是為了換取明天

 

的幸福與美滿,只要持恆努力,一定可以達到目標。

一位白衣女的禪修經歷(一)』

         美琪喬(泰國出家女眾稱為美琪)禪坐時發現,有好些鬼的社會跟人的社會接近,有領袖管理整個社群,

 

監督群體活動,同時設法保持大眾的和諧,跟漂泊的孤魂野鬼完全不同。

        有些眾生曾經累積許多功德,但是由於過去世的惡報現前而墮入鬼道,然而他們還保持著前世善良的性格,

 

因此有大威勢,能以德服眾。其他沒有積德的鬼,則敬畏有德行有權威的鬼,受其領導。

        在鬼道的社會,一個鬼單憑善的力量,就能掌管一整個大群體,印證了善行的果報必然比惡行的

 

果報有力的道理。

        美琪喬也發現鬼的社會不是以群體或者階級分隔,而是嚴格根據各自顯現的某些果報分尊卑次序,

 

因此沒有人類社會般的歧視。它們生活的情況,還有在社會上的地位,都與過去所造的業相應。

        偶爾,鬼的頭目會帶領美琪喬參觀它的地盤,解釋給她聽不同鬼的生活情況。

        鬼的世界也有流氓存在,這些惹麻煩的流氓被集中關在一起,那個地方人類會稱作「監牢」。

 

鬼頭目強調關起來的都是陰險卑鄙,過度干擾其他鬼的傢伙,根據它們的罪行受懲罰。至於行為

 

良好的鬼,則按照各自的業報過正常生活。

        那個頭目也提醒美琪,「鬼」這個詞是人類的命名,它們其實只不過是宇宙間各種有情生命的一種,

 

是根據它們業報存在的一種意識生命形態。

        美琪喬透過禪定體驗到許許多多不同層次的世界,有時她的神識會離開身體,漫遊至天界或者不

 

同層次的梵天界。

        天界的心識是另一種受業力法則支配的眾生,她拜會過各種天人,這些微妙的有情由於過去善業的

 

果報成熟,生活在快樂幸福的環境中,活在越高的天界就越微妙。

        她也遇過地居天,這些發光的天人由於與這塊土地有深厚的因緣,因此投生在地面,

 

住在森林、果園、樹上等。

        雖然人類的肉眼無法看見,但是美琪喬的天眼卻可以清楚看到天人。她認為天道是知足的眾生,

 

他們生活幸福,經常享受感官欲樂,這是他們過去世做人時佈施、持戒和修禪定累積的福報。

 

這些善業讓他們生天,過著美好的生活受用種種欲樂。

        儘管天人有種種福報,但缺乏積極向上的個性使他們不太可能努力修善來增長他們的壽命。

 

所以一旦福報耗盡,他們願下生人間,希望善良的個性發揮功用,繼續修善累積福德。跟困在惡

 

性循環,遭受悲慘報應的鬼相反,天道眾生享受善的果報。

        無論如何,有一件事天人跟其他眾生一樣:他們由於情執的包袱而輪迴不息,看不到解決的方法。

        有一點要強調的是這些天道鬼道等是心靈的領域,不是物理空間。因此,當說到天道比較「高上」

 

,比較微妙,鬼道相對而言「低下」,是指心識的高低,不要誤解為物理空間的高低。

       「向上」、「向下」都只是世俗的語言指色身的移動,意識的流向跟這些內涵不一樣,意識流的微細

 

動向超越世俗的比較。物理的上下移動需要出力,心趨向比較「高」或「低」的意識領域不必用力,

 

「高低」只是比喻。

        當說到天人和梵天是從下到上一層層的世界時,不應該照字面的意思理解為好像一座幾層樓的建築

 

物那樣,由低到高。

        這些天界是意識層次的存在,向上是指心的意向,把心的意識流調到某個更微細層次的波段。所以向上

 

是比喻,是心的意向─心透過修習佈施、持戒和禪定,培養出這類調整意識流向的能力。我們說地獄在

 

「下面」,不是指物理空間的下面,而是心調到某個心靈的目的地。那些有能力看到天堂和地獄的人

 

,是依靠心內在的功能做到這點。

 

編者註:美琪喬出生於一九○一年,入滅於一九九一年。

其他都只是「雞毛蒜皮」

       \

         拿破崙在一場戰鬥中與部下失散,生命遭遇危險之際,一位裁縫將他藏起來並成功騙過了追兵。

 

事後,當拿破崙為獎賞他讓他提出要求時,不知基於什麼原因,這位裁縫竟然只想知道「您面臨死

 

亡時是什麼感覺」。

       這個問題讓拿破崙勃然大怒:「你竟敢對皇帝提出如此愚蠢的問題!」闖了天禍的裁縫嚇得魂飛

 

魄散連連磕頭,但一切都沒用了,他被拿破崙下令槍決,士兵將他推到一堵牆下,矇住他的雙眼,

 

拿破崙親自下令:「預備——」他聽到士兵舉槍。

       此時,他的雙腿開始顫抖,眼淚流了下來,腦海裡飛快浮現出很多往事,包括與父母子女間的不愉快

 

、與鄰居間的爭執、與客戶間的討價還價、斤斤計較……他感覺到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以前可不這

 

樣認為)現在看來是多麼微不足道啊!這時,蒙在他雙眼上的布被取下,拿破崙站在他面前微笑

 

著問他:「現在,你知道了?」

       其實,與死亡這件事相比,我們現在所經歷的一切痛苦煩惱,諸如生活上的、工作上的、婚姻上的

 

、同事間的、上下級間的,車被刮了、堵車了、錢包掉了、網購上當了、吃飯被宰了、被打了、被罵了

 

……這些都只是微不足道的「雞毛蒜皮」而已,雖然我們現在可不這樣認為。

       人生智慧的精妙之處在於,對待同樣一件事,如果懂得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情形就會大不相同。

 

當某些人還在為那些事情耿耿於懷之際,另一些人卻早已悠然地置身事外了。隨著時光的推移,人們

 

的痛苦感受將逐漸消散,當死亡到來之時,所有放不下的人與事都會自動放下。假如我們提前知道這

 

一點,人生便會減少很多煩惱與罪業。

       差點忘了,我們所經歷的幸福快樂,和痛苦違緣一樣,在死亡面前,也是「雞毛蒜皮」級的,切勿貪戀。

 

所以,只有具足一雙能看透苦樂的慧眼,才能讓我們活在當下,和佛陀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