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7年六月號 第258期 |
<目次> 聖訓暨金篇 在家持戒功德/奉旨著作 人間的智慧/奉旨著作 體天弘道 大道釋疑 佛教思想辭典/馮振隆譯 點燈祈福 社會救濟 太上感應篇 人生哲理典故/馮振隆 張公藝百忍集 善用資財/丁乾 禪修老媼的奇遇 好好說話
|
『虛原聖訓』 聖筆 王生 扶 |
本堂主席關聖帝君 登台
二○一八年四月十二日
歲次戊戌年二月廿七日
詩曰:
飛花結伴共逐風
樂樂陶陶倚古松
豐草長林塵境遠
是非綻放笑長空
聖示:吾今日以「隨時觀照死亡」為題,供世人參悟。
隨時觀照死亡
每一個人最後都會面臨死亡,這是確定、必然、無法避免的,因為「死亡」是世間的自然現象,
沒有人可以改變它。
所以,如果平日能訓練自己的心去觀照「死亡」,當死亡來臨時,就能坦然自若
地面對它,而不會遭受悲傷、痛苦的折磨。
「死隨念」是憶念死亡、思惟死亡,也就是對「死亡」加以觀照之意。死隨念並不是負面消極的態度,
反而是能給予世人更多正面能量的修行方法。
例如,佛陀尚未證悟前,曾有一世是務農的農夫,家中除了他之外,尚有妻子、兒子、女兒、媳婦
及僕人。雖然平日他們過著躬耕簡樸的生活,但都有在修持「死隨念」,時時觀照「死亡」,省思死亡。
一日,他與兒子一起到田裡耕作,清理田中的貝類、浮萍、田螺時,兒子不慎被一隻眼鏡蛇咬傷。
在很短的時間裡,毒液就擴散全身,當時兒子知道自己即將死亡,但並沒有恐懼,因為他修持「死隨念」
的善業很強,死後馬上投生到欲界天,成為帝釋天天人。
當父親的他看見兒子已死,便將兒子的屍體移至田埂上,然後託人轉告家人:「只需送一人份的食物
就好,不過家庭成員必須全員到齊前來,並且帶著火種及木柴,因為我們需要焚燒屍體。」
當時在田裡,父親看見兒子死了;母親看見兒子死了;妻子看見丈夫死了;妹妹看見哥哥死了,而僕人
看到的是小主人死了。然而,他們都沒有憂慮,因為他們曾經一起觀照「死隨念」的法,所以他們並無憂慮。
等父親用完餐後,父親、母親及其他人便一起把屍體焚化。
當兒子投生到天界時,他省思自己為何會投生到此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曾觀照「死隨念」的緣故。
然後,他回顧人間,看見他的父母親與家人正在焚燒他的屍體,雖然他們心中存有悚懼感,可是他們只
有哀悼的心,而沒有哭泣、沒有悲傷。
於是,他化身為「人」的樣貌出現在家人的面前,然後問道:「你們在燃燒什麼?動物嗎?」
父親回答說:「不,是我的兒子,他被蛇咬死了,我們在焚化他的屍體。」
他就問父親說:「你為什麼沒有哭泣、沒有憂傷?你的兒子是位不孝順的孩子嗎?」
父親回答說:「不,我的兒子很孝順,他是很勤勞的孩子。但我理解生命,生命是無常的,
每個人都是會死亡的。因為這原因,所以我沒有哭泣。」
他又詢問母親說:「你不愛你的兒子嗎?」母親答說:「不,我愛我的兒子,但我知道有
一天我們肯定會死亡的。」
再詢問妹妹、妻子、僕人,他們全部都給予相同的答案。因此,帝釋天天人便說:「善哉!
善哉!善哉!我是你們的兒子。」
他便恢復帝釋天天人的樣貌出現說:「我是你們的兒子,我因為修習觀照『死隨念』而投生為
帝釋天天人。所以,你們應持續觀照『死隨念』直到生命的結束,未來你們將會投生到帝釋天與
我在一起。」
於是,全部的家庭成員都持續地觀照死亡,當他們身壞命終之後,全部都投生到相同的地方。
|
『在家持戒功德』 聖筆 王生扶 |
南海古佛
降
二○一八年三月十日
歲次戊戌年一月廿三日
詩曰:
崇山裊裊畫眉音
半入莊村半入林
墨洗春秋千古事
離俗隱逸好明心
聖示:吾今日降著:「在家持戒功德」
第五章
第一戒離殺生學處
第一戒離殺生學處即是戒除殺生的學處,也就是不殺生戒。
不殺生的對象是指擁有「命根」的「蘊」相續之有情生命,包括:
一、人類;
二、畜生:包含蚊蟲、螞蟻等皆是;
三、非人:如夜叉、龍等。
由於植物並沒有命根,也不是五蘊所組成的生命,所以植物不屬於有情生命。
若是具足了下列五項殺生構成要素即違犯殺生戒:
一、對方是有情生命;
二、知道對方是有情生命;
三、存有殺心(殺的意圖);
四、殺的行動;
五、該有情生命死亡。
殺生的方法有如下六種:
一、親手;
二、命令(他人);
三、投擲:指以身或身所繫物,投擲攻擊對方致死;
四、設置固定的陷阱;
五、明所成:指為了殺生而誦咒;
六、神變(超能力)。
殺生是指「故意」奪取有息(呼吸)者的生命。不殺生戒不但不可自己殺生、教唆他人殺生、
自殺,也不可以讚歎死或鼓勵死,甚至蟲、蟻等小動物都不可以殺害。
若是殺生五個要素缺少其一,或是因下列情況造成有情眾生死亡,並不構成違犯殺生戒:
一、非故意:當下他並沒有想:「我要殺死牠(他)」等,例如不小心踩死螞蟻。
二、不知道:例如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有毒的食物餵給狗吃,那隻狗卻被毒死了。
由於不知情,所以不犯。
三、沒有使對方死的意圖:例如當有人生病時,好意拿藥給病人吃,病人卻因此得併發症而死。
(所以不應隨便拿藥給人吃)
四、瘋狂者:由於膽汁的關係,得了無法治療的狂亂病。
五、心亂者:由於夜叉等的關係而使心混亂。當火和黃金;糞便和檀香同時呈現時,他都無法分辨好壞
,以此為判定的標準。
殺生的惡業有分輕重,一、以殺心而言,具有深思熟慮而殺害對方的企圖,惡業最重。
二、以對象而言,殺人的惡業為重,尤其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惡果報最重。
畜生道的生物,殺小生物為小罪;殺大軀體者為大罪。三、以德行而言,殺害大德行或
有德行的人,其罪重於殺害無德行的人。
持守不殺生戒能獲二十三種善報:手足健全,身體高大,身材適中,靈活敏捷,步履穩健,優美
,柔軟,明淨,勇敢,大力,口齒清楚,受大家喜愛,友誼不破,大膽無畏懼,不受迫害,
不會受攻擊而死,隨從眾多,容貌端莊,外表俊美,健康少病,快樂無憂,與所喜愛、
可意的在一起而不分離,長壽等。
|
南海古佛
降
二○一八年三月廿四日
歲次戊戌年二月初八日
詩曰:
一盞茶時在爾修
誰人道上樂無憂
石枯松老不嫌苦
擊破無明萬事休
聖示:吾今日降著:「在家持戒功德」
第六章
第一戒釋疑
問題一:是不是要滿足殺生構成要素所有條件,才算犯戒?
答:是的。「五項」要素是構成犯戒的條件,缺少其中一項即不算違犯殺生戒。
問題二:到遠離塵囂的農場用餐,看到農場內放山奔跑的土雞,選定了其中一隻精壯的土雞,
請老闆料理好上桌,這樣與殺生戒是否有關?
答:有。此為教唆殺,且符合五項構成殺生的要素,故觸犯殺生戒。
問題三:到海鮮餐廳點活蝦、活魚吃,也是觸犯殺生戒嗎?
答:是的。如果是點已經死亡,鋪陳在碎冰塊上的海產,則不犯殺業。同理,若是家庭主婦至
市場購買攤位上已經處理好的肉品,而不是買活物現場宰殺的,則不犯殺業。
問題四:若是朋友請吃飯,雖然點的是活物,總可以吃吧?
答:「見殺、聞殺、為我殺」的食物,均為僧伽所不食用,雖然在家戒沒有要求那麼嚴,但還是盡量避免。
問題五:家中有許多蚊蟲蟑螂,使用電蚊拍、黏劑蟑螂屋是否涉及殺生?
答:是的。不過此屬微罪,佛陀制定的不殺生戒,主要對象是「人」。
家庭環境清潔與否會影響蚊蟲蟑螂的孳生,所以,保持環境衛生,是減少蚊蟲蟑螂的根本之道。
若是蚊蟲蟑螂擾人,可以用密網捕捉蚊蟲後放生,或使用環保蟑螂屋捕捉蟑螂後再放生。
問題六:自殺是否也算犯殺生戒?
答:是的。除了阿羅漢之外,都是觸犯殺生戒,因為阿羅漢已經不會再投胎至人間。
問題七:因重病想要被安樂死,有犯戒嗎?
答:重病者本身屬於教唆殺,執行者屬於直接殺,所以二者皆犯殺生戒。
問題八:如果病人病情嚴重,醫生放棄急救,醫生有犯戒嗎?
答:沒有。因為放棄急救並沒有殺心和殺的行動,只是「不救生」而已。
問題九:一個人即將走到生命盡頭,有人出於善意,對臨終者說法:「每個人都會死亡,
你不要再留戀這個臭皮囊,……」,這種臨終關懷正確嗎?
答:不正確。因為惡意的殺害是「意圖要對方死亡」,出於悲愍而希望對方早點死亡或無痛苦地死
,也屬於「意圖要對方死亡」。
所以進行臨終關懷,不可以勸臨終病人放棄生命和讚歎來生的美好,只能勸他放下對子女、親屬、
財產等外物的執著,提醒他回憶起曾經做過的善行及幫他做善事,教導他憶念佛陀的功德等禪修業
處(如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等)。
|
『人間的智慧』 聖筆王生扶 |
陳希夷仙翁
降
二○一八年三月卅一日
歲次戊戌年二月十五日
詩曰:
瀲灩西湖萬頃波
猶如造化弄人多
此生莫恨功名少
勝敗全憑業力說
聖示:吾今日降著:「人間的智慧」
第廿七章
曲意周全知有後,任情激搏必凶亡。
白話:
為了顧全大局,能夠委曲自己,這種人必有後福,有好兒孫。而任性好鬥、一意孤行的人,必定凶亡。
說明:
「全」是圓滿之意,一個人若是為了保全自己、或求社會安定,自己雖受一點委屈,但能得到圓滿,
就是值得的!一般而言,能忍辱,能受氣,肯吃虧,能夠顧全大局的人,必有厚福,且有好兒孫。
因為「天道好還如寄,人心公論難違。」人會欺人,但天不欺人;人道吃的虧,天道必給你補回來。
《道德經》云:「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意思是說:
委屈才能夠保全自己,彎曲才能夠伸直,低窪才能夠積滿,珍惜舊的才能夠創造新的,
少索取才能夠多收穫,貪多反會增加困惑……。即是此理。
例如唐朝的中興名將郭子儀,一生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包括安史之亂在內的幾次大亂,
皆是郭子儀所平定。雖然在他軍旅生涯中迭受陷害,但他不計較個人得失,曲意周全,維繫了國家之
安危二十餘年,甚至連敵陣營都對他敬重三分。
郭子儀共有八子七婿,都是朝廷重臣,孫子則有數十人之多,而郭子儀的兒子、孫子、曾孫共出了
五位唐代駙馬,孫女之一也出了一位皇太后。史論家評論他是「權勢傾蓋天下,中央並不猜忌;
功勞超過當世,皇帝毫不懷疑;窮奢極侈,輿論卻不抨擊。」而唐代將軍能富貴壽考的,
也只有郭子儀一個人。
相反的,放縱性情恣意而為,又好爭、好鬥,不聽勸誡,頑固到底的人必定會遭遇凶災而亡。
而從歷史上看,大凡早亡夭折的人也都是任性、好鬥又頑固之人。例如三國時的呂布,從小雖然
聰慧好學,一點就通,但他生性好鬥,喜舞槍弄棒,並且自恃力大過人,因此從不聽人勸諫,
即使是忠心耿耿的謀士陳宮,呂布依然認為不過爾爾。
有一次,當陳宮聞報曹操率兵接近,於是對呂布獻計說:「現在曹操遠道而來,正是兵疲馬困的時候,
應該速戰速決,不可讓對方休養生息養成氣力。」呂布回應說:「我單槍匹馬就可縱橫天下,
何愁曹操!等他駐兵紮寨好,我自然將他擒拿。」結果最後呂布兵敗白門樓,被曹操處死
,即是一例。 |
陳希夷仙翁 降
二○一八年四月廿一日
歲次戊戌年三月初六日
詩曰:
古今吟誦聖人詩
鏤彩摛文樂受知
一字一珠得妙悟
醍醐灌頂化愚痴
聖示:吾今日降著:「人間的智慧」
第廿八章
易變臉,薄福之人奚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白話:
動不動就翻臉無情,這種人福澤薄賤,何必跟他計較呢?而講求道義,恩情耐久的朋友,
才是值得信任,是靠得住的人。
說明:
「奚」是何必之意,「奚較」就是何必與他計較。
有些人心裡缺乏道義,沒有恩義或情義,遇到貧賤的人他就傲慢自高,顯露出輕賤又不敬重對方
的態度,但是遇到富貴的人就卑躬屈膝,阿諛逢迎。當他需要別人的幫助時,就千恩萬謝,
但是一朝得到權勢後,就割袍斷義,翻臉無情。
這種易變臉的人冷酷苛刻,自私無情,只想獲得不願付出,結果是善緣遠離,福份愈來愈薄,
此乃是可憐之人,何必再與之計較呢?
例如唐朝洪州司馬王簡易,罹患暴疾,昏死之後復甦,對妻子說:「我從前使喚的小奴僕,
有一次我杖罰他,因杖罰的太過嚴酷,導致他傷重而亡;我剛才到了陰司,就是被那位小奴
僕告的狀,而且看樣子是和解難成了;我現在得到的這種病,正是他作的祟啊!」
妻子說:「他只不過是一個小奴僕,怎麼敢如此膽大潑天呢?」
王簡易回答說:「在陽間,人有貴賤的差別;但是到了陰間,則是一視同仁啊!」王簡易講完之後
,沒多久就死了。
而耐久的朋友就像松柏耐歲寒,冰雪心可剖一樣,他的道義、恩情耐久又真誠,甚至可以託付身家
,而不用擔憂。
例如,唐朝狄仁傑是一位著名的宰相,他覺得婁師德不過是位普通武將,沒什麼特別能耐,
因此看不起他,甚至一再排擠他。婁師德卻不緊不慢,依然很平和地與之相處。
武則天察覺後,便把狄仁傑單獨召至便殿詢問:「婁師德賢良方正否?」
狄仁傑回答說:「他為官謹慎有餘,賢良方正與否,沒聽說過。」
武則天又問:「那他知人否?」
狄仁傑回答說:「我與他同朝為官多年,從來沒聽人說過他知人。」
武則天聽了笑著說:「我之所以用你為相正是因為婁師德在背後大力力薦的緣故。」
說完,就命侍從拿來檔箱,取出十幾篇推薦狄仁傑的奏章。狄仁傑看後,十分慚愧,歎息道:
「婁公盛德,他如此寬容我,我卻反而排擠他,我不如他實在是太遠了!」
武則天多疑,終其一朝,文臣武將能夠善終者甚少,而婁師德卻能為官五五載,享年七十有餘,
當面、背地、生前、死後說他壞話的幾乎不見一個,就是耐久朋的極佳例子。
|
258期「大道釋疑」
叩稟「人能持戒修行證菩提」之有關常識供參(一一四) |
林生問:曷為「戒」?一切訂定的「戒律」皆須遵守而不可輕忽乎?
帝君答:「戒」是不可做的行為,目的是用來防非止惡;「律」則是應該要做的行為,
也就是行為準則。戒律是在去除一個人的不良習氣和執著,讓他不會觸犯惡行,而沒有惡行的修行
者身心祥和平靜,修行定、慧才容易成功,所以,一切訂定的「戒律」,皆須遵守而不可輕忽。
林生問:戒即是「界限」乎?有界限、有戒律,修學者才不會踰矩、也就不會違犯一切之規矩乎?
帝君答:然也,世人心中充滿貪欲,喜歡感官之娛,所以總是經不起誘惑,而不順心時又無法自制,
容易生起嗔恨,因而做出許多不恰當的事情,傷害他人也傷害自己。故,若能守好戒律,
就會有慚愧心,可避免做出許多追悔的事情發生。
林生問:「戒」是一切斷惡之根本乎?
帝君答:當然,「千里始於足下,高山起於微塵」,有持戒的人會事事有所警覺,
所以可以防微杜漸,龍鳳呈祥。
林生問:修行人為何須從戒修起?且為何須尊戒為師?
帝君答:由於業力習性的關係,眾生都是隨順習氣生活,所以需要戒律來保障正語
、正業、正命的生活。
佛陀即將入滅時,阿難問佛:「佛在世時,我們以佛為師,佛滅度後大眾以何為師呢?」
佛言:「以戒為師。」《遺教經》記載:佛陀說:「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戒),
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就像我住世,無異此也……。因依此戒,
得生諸襌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犯。」即是緣由之來。
林生問:修學者皆須深切明白「戒律」是要幫助大家「解脫」;絕不是給大家添加「束縛」乎?
帝君答:從「戒律」的原意來看,它是主動地培育好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善的品德、素養,
故,「戒律」絕非給大家添加「束縛」。
林生問:戒者以戒律戒止一切習性、習氣與惡行,使不傷人害己,這就是我們大家要嚴謹
遵守與確實做到之修行乎?
帝君答:當然,持戒就像牧牛的人拿著木杖警戒,不會讓牛隻誤入他人田園,毀損苗稼一樣
林生問:人會導致痛苦的根源則多,此皆源起人之身心而引生一切「慾望與執著」乎? 帝君答:是的。當一個人缺乏正念時,其大部分的想法都是無益的,例如,貪婪、憤怒、挫折、驕傲
、嫉妒,這些身心的慾望與執著,總是佔據一個人的心,最後都會演變成苦的原因。所以,
儘可能時時具足正念,就可以減少許多的痛苦也。 林生問:人有八萬四千多心病,尤其是哪強烈的「自我」,有如患無可救治之惡性腫瘤一般
,何以如此嚴厲為喻? 帝君答:因為心中有「我」,就不可能證初果,更遑論二果、三果、四果,所以將「我」
與惡性腫瘤等同視之。
林生問:人由「欲望與執著」之衍生,怎會導致諸多不可思議之惡思惡口惡行惡事呢? 帝君答:因為當一個人心中充滿欲望與執著時,就會沒有羞恥心,不會厭惡身、口和意的惡行,
就像豬喜歡在糞便、爛泥裡打滾一般,因為牠不厭惡這些惡臭的東西。
林生問:心有一執念(即使只牢記人之小缺失),此亦犯「戒」否?可謂心起一妄念,
即著一塵染否?哪動念不休者,亦有可能積沙成丘否?
帝君答:犯戒有犯戒的衡量標準,就以殺生戒為例,需要具足了下列五項殺生構成要素才算
違犯殺生戒:一、對方是有情生命;二、知道對方是有情生命;三、存有殺心(殺的意圖);
四、殺的行動;五、該有情生命死亡。所以,如果只是心中有殺的念頭,但沒有付諸行動,
並不算犯戒。
不過, 一個人如果心中常存有犯戒行為的念頭,則難保哪一天不會犯戒。所以,修行人應該
常存慈心常起善念、正念,才能避免做出後悔之事。
林生問:見人不是,諸惡之根,故須先斷諸「欲念與執念」,才是斷惡行善的根本、
亦才能增長慧命乎?
帝君答:斷諸「欲念與執念」過於籠統和廣泛,簡單實用的方法,第一步先決意持好五戒,
因為持五戒者就不會有想要傷害別人的意念;第二步要修習慈心觀,即對任何人、任何有情生
命散發慈心;第三步修習觀禪(內觀),如此可以透視無常、苦、無我。依此三個步驟修習,
久而久之就能將心安住在善的狀態,而憐憫他人之惡。
林生問:如果我們不先從戒律深下工夫修行,既乏戒力,哪再如何看經、誦經、持經、念咒
、聽法,鞏皆起不了多大作用否? 帝君答:沒錯,許多人修行好高騖遠,或是誤把貪求當成修行,缺乏正知正見,甚至連基本的戒都不守,
如此是不可能修有所成的。
林生問:每個人累生累世積染諸不良習氣、諸惡劣根性,此皆頗影響今世之持戒修行否?
若秉較不良習性習氣者,此即使有心想戒亦不容易戒得掉否?
帝君答:當然,一個人會不會走向修行之路,或是否精進修行,會受到累世不良習氣或惡劣根性的影響,
不過,無論是聽經聞法,或是閱讀、討論正法,都能累積修行資糧,所以,路不怕遙遠,就怕不肯動身起步。
林生問:修行人得如何藉修學戒律,來降伏自己、昇華自己? 帝君答:可依《雜阿含》第八四八經/天道經中所記載的:「聖弟子自念所有戒事,隨憶念言:『我於此不缺戒
、不污戒、不雜戒、明智所歎戒、智者不厭戒。』於如是等戒事正憶念已,心生隨喜;隨喜已歡悅;歡悅已身
輕安;身輕安已覺受樂;覺受樂已三昧定……。」來降伏、昇華自己。
林生問:我們今生若能發真誠而信守「五戒、十善業」,再力修「戒定慧」以去五毒、以空五蘊,
一直虛淨心性以證菩提大道乎? 帝君答:那是一定的,修行無捷徑,也無法一蹴可幾,所以,與其坐而論道,夸夸而談,只說不做,
只講不練,不如起而行之,則人人都有機會證道智、得道果也。
|
『佛教思想辭典』 |
慈悲(maitri,
karuna)
就慈悲而言,給與樂稱之為慈,拔其苦謂之悲。亦即拔苦與樂,稱為慈悲。然而依梵語而言
,梵語maitri係mitra而造成之抽象名詞,本義為「友情」、「友誼」。
但不是對特定人之友情而係對一切大眾平等之友情、友誼。是以慈悲是指對一切眾生平等之友情。
其次,梵語katuna稱痛苦、悲傷之意。而其原意是呻吟之義。就此而言,悲是對人生之苦
而呻吟之意。然而何以呻吟謂之悲?蓋人自我呻吟而知自我存在之悲,進而了知他人之苦并產生共苦
之同感,再藉此共苦之思維,對他人生起救濟之念,且為捨己救人而努力,此稱之為悲。
於佛教而言,慈悲分為三種,即以慈悲心之生起緣由而分類為「眾生緣」、「法緣」、
「無緣」等三緣慈悲。
第一眾生緣,係指觀眾生苦之相,為施救之,遂以眾生為緣而產生慈悲之心。即拔眾生之苦并
給與眾生樂之心之謂。
其次法緣,係指既斷煩惱之聖人,對眾生不知諸法皆空之道理,只見因為一味拔苦得樂而拼命掙扎,
對如此之心予以理解,而以拔苦與樂之心對眾生講經說法,以度眾生之謂。
再次無緣,是指慈悲心之自然流露。此乃指佛自身之心而謂。
總之此三緣慈悲,第一為一般眾生人人之慈悲。第二為聖人、阿羅漢或菩薩位者之慈悲。第三為佛
對眾生哀愍之心。亦即真正之大悲心。
昔時世俗雖將「慈悲」解為「茲心非心」,亦即此心非心。即不以自己之心為中心,而以對方之心為心。
易言之,即以一切人人為同體之自覺而生存才是慈悲。此即是佛教之真正思想所在。是則大悲並不限定對象,
不分愚、智、賢者、對一切眾生所施哀愍之心謂之大悲。即所謂同體大悲之謂。
|
『太上感應篇』 |
篇文:知過不改
釋意:明明知道自己的過失,卻是不肯悔改。
句註:過,乃無心誤犯,苦於不自知耳!然誤犯之時,由於不知,既犯之後,未有終不不知者,
知之而不改,勢必至於再犯,則為心之惡矣。
說明:文殊菩薩向佛陀請教說:「少年的時候造孽,到老的時候才修行,這樣能夠成佛嗎?」
佛陀回答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圓悟禪師說:「那一個人沒有過失呢?有了過失能夠改,
就是善莫大焉啊!」所以唯有君子能夠改過遷善,那麼他的道德也就日新又新;而小人則是掩蔽隱藏
,甚至文飾過失,所以他所造的惡業,也就愈來愈顯著了。
故事:宋朝的大文學家曾鞏與王安石的交情頗佳,神宗皇帝就問曾鞏說:「你覺得安石的為人怎
麼樣呢?」曾鞏回答說:「安石的文章行諠,並不比漢朝的揚雄差,但是因為他吝嗇,所以比不上揚雄!」
皇上說:「安石的為人並不重視富貴錢財,你怎麼說他吝嗇呢?」
曾鞏說:「臣所謂的吝嗇,是指安石雖然勇於做事,有所作為:但是他卻是吝於改正自己的過失啊!」
神宗聽了曾鞏的話,就點頭表示同意他的看法。
宋朝的徐節孝積,在初次面見安定先生時,頭稍微偏了一點,安定先生就很嚴厲地說:「頭要擺正,不可歪斜。」
徐先生就立刻覺悟悔改,並且說:「頭要擺正,不可以歪斜,那麼心又怎麼可以不正呢?」從此以後,
徐先生的心就未曾有過一點點的歪斜。有人問他,什麼是處世修身的要訣?他就寫「正直」二字給他。
|
『人生哲理典故』 |
民人為天,民食為天
∼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
酈生食其者,陳留高陽人也。幼好讀書,家貧落魄,曾為高監門吏,然縣中賢豪不敢用之,
人人稱之為風變先生,即狂生之謂也。
及其緣至,為沛公召見,承沛公聘為顧問,即獻計曰:「夫陳留(縣)地,天下之要衝,
四通八達之郊也,其城又多積粟,酈生先行,沛公引兵隨之,遂攻下陳留,其功歸於酈生,
沛公遂賜號酈食其為廣野君。並使酈生為說客,馳使諸侯。」
漢三年秋,項羽擊沛公,奪取滎陽之地。漢兵遁逃至鞏、洛之處,以求一息之喘。
楚人聞淮陰候破趙,彭越數反梁地,則分兵救之。漢兵則採固守鞏、洛以拒楚軍之消極戰略。
此際,酈生因提建言曰:「臣聞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
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夫敖倉者,秦始皇所建於敖山之糧倉也,臣聞此藏粟甚多
,而楚軍攻滎陽、並不堅守敖倉,僅令小卒分守,此乃天之所以資助漢軍之良機也。
良機不再,機不可失之也。」
沛公遂察納其言即派精兵以攻,終焉下敖倉而反敗為勝矣。
此「以人為天」一語,出自管子:而民以食為天,遂成天則,至理名言者也。
|
『張公藝百忍集』 |
七三、善舉樂施 解冤釋仇
公藝有一位遠鄰名叫吳正發,特別前來告訴公藝有一具死屍在路旁,想求他施棺捨地埋葬
,自己願意出工將他埋葬。
公藝聞言非常高興作此善事,就許諾施捨棺木,叫正發去料理埋葬事宜。殊不知正發叫人將死屍
抬到他處丟下便回。公藝就請地方上的人幫助埋葬,鄉里的人都說,要報請官府檢驗屍體後再埋葬
,才不會有後患。
當時公藝就請地方長官驗屍,將其埋葬之後,又設筵席款待。地方上的長者都說吳正發沒有天良
,叫公藝與他理論。
公藝說:「施捨棺木是為了避免讓屍體暴露,吳正發沒有天良,我可以不計較,如果與他計較
,就失去施棺的意義了。」
之後,正發聞知公藝不和他計較,常自己自誇說:「就連公藝那麼聰明的人,也中我的圈套。」
他的太太接著說:「害人終會害己。」
正發聽到這些難聽的話,一時怒氣沖天,就拿棍子追打太太,太太被打後,更亂說一些難聽的話
,正發更是生氣,亂打一場,到了晚上,太太就上吊自殺了。
娘家聽說女兒被打致死,就到官府鳴鼓告官。吳正發的家產,就此一回消盡。俗語說:「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吳正發染病不能工作維持生活,煩惱饑餓而死,這正是所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這是張公藝「善舉樂施,解冤釋仇」,為第七十二個「忍」。
後人有詩贊歎說:
巧計籠人受,殊覺有天殃;禎祥歸有德,禍患自承當。
|
善用資財 作者:丁乾 |
每一個人食、衣、住、行的基本開銷,都需要財富來支援。有的人把財富視為佔有物,總想把它囤積起來
,恆久擁有。一旦人們陷入財富貪求的無底深淵,最終的結果,必然失去比財富更珍貴的東西。
因為,學會給財富一條生路,就是給自己闢建一條康莊大道。學會正確地使用財富,讓自己和他人
帶來幸福,並使財富發揮最大功效,才是追求財富的積極意義。
一般稱守財奴,就是看守財富的奴隸。我們本應是財富的主人,是財富的支配者,可是有些人卻
成為財富的奴隸。貪婪和吝嗇是相輔相成的,吝嗇人家在謀取財富時往往也會貪婪,然而在使用財富
時卻百般吝嗇。
英國布朗先生以吝嗇出名,看到女兒玩著男友贈送的禮物芭比娃娃,竟然使盡力氣搶過來,當獨生女
聲明芭比娃娃是定情物,撲過去想搶回時,布朗先生竟然使勁一推,將她推倒了。芭比娃娃上鑲嵌的碎鑽
,分化了父女之情,使布朗這個吝嗇鬼發狂。
布朗先生愛財如命,甚至晚年在彌留之際,他仍然用眼睛盯著珠寶、房契、地契,當神父把鍍金的
十字架送到他唇邊,為他做臨終禱告時,他竟做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金十字架抓到手裡,然而這最
後的努力也終於送走了他寶貴的性命。
對於財富,布朗先生瘋狂地癡迷和追求著,以致讓自己終其一生都活在扭曲中。他認為財富的意義僅
是佔有,而不是使用,這就背離了財富的本意。因此,擁有資財是福報,能夠善用才是智慧。
億萬富翁的鋼鐵工業鉅子安德普.卡內基認為:「發財致富的目的在於散財。」當年在他一貧如洗
的時候,一位家境富裕的朋友對他甚為照顧,讓他自由借閱自己的私人藏書。卡內基發跡後,即開始大
筆捐款,修建世界最大的免費借閱圖書館系統,讓更多的人獲得充足的資訊,成為他們就學,
創業的最佳助力。
在現代社會裡,許多有錢人都樂善好施,對別人慷慨解囊。他們瞭解錢財並不全然帶給他們快樂,
因為如果僅是積存在手裡,只會讓自己更加擔憂因財產豐厚而容易招致禍患。懂得布施,樂於慈善工作
,讓弱勢族群一起分享財富,反而讓自己的幸福感倍增。
對於沒有財富的一般人而言,不必為了金錢變得惶惶不安。錢財的作用,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不需憂煩
,而不是讓自己整日提心吊膽,或者因為財富衍生出更多的欲望而誤入歧途。可知,世間只有經由自己善
用的錢財才是饒富意義,那些被我們牢牢握在掌中,無法運用的資財,永遠只是一堆無用的廢紙罷了。
|
『 |
當阿姜曼住在Ban Nong Pheu寺的時候,有一位當地的年長白衣女居士來寺院頂禮他
,並告訴他有關她禪修的經驗。
有一天深夜她在禪坐時,她的「心」入於一境,進入了深層的禪定,在那個境界保持完全靜止一
段時間後,她注意到有一條非常微細、像絲線一般的觸角從她的心中流出,並離開了她的身體。
她的好奇心生起,她跟著她的心念波去看它到底要溜去哪裡,要幹什麼,還有為什麼要這麼做?
她發現這條精細的心念波跑進了跟她住同一個村裡外甥女的子宮裡,正準備預約一處來生的溫床
─
儘管她自己的身體還很硬朗。
這個發現讓她很震驚,於是她趕緊將她的心念波從那個位置給拉回來並出定,她感到很不安,
因為她知道她的外甥女已經懷孕一個月了。
第二天一早,她趕忙跑到寺院將整件事說給阿姜曼聽。
他安靜地聽著,在場也有許多比丘都在聽她說。因為從來都沒有聽過這樣的事,我們對這樣的奇談
都感到很困惑。我們都屏息凝氣地坐在一旁,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阿姜曼,等著聽他的回答。
阿姜曼坐著閉上眼睛約兩分鐘,然後清楚地說:
「下一次妳的『心』又像那樣凝神入定時,仔細地檢查妳的心念波。如果妳發現心念波又向外跑
出去時,那個時候妳必須集中精神以直觀的智慧切斷向外溢流出去的連結。如果妳能成功地以智慧完
全切斷它,那麼這種情形以後就再也不會出現了。
但這很緊急,有急迫性,妳要小心地檢查,然後集中注意力以智慧完全將它切除。而不要只是敷衍了事,
不然的話,我警告妳,當妳死了以後就會往生到妳外甥女的子宮裡。
記住我跟妳說的話,如果妳無法成功地將妳向外流出的心念波給切斷,那麼當妳往生後,一定會在妳外甥
女的子宮裡重生,我很確定這一點。」
聽到這個警告後,這位老婦人就回家去了。兩天後,她再度來到寺院,看起來很開朗很開心。
不需要特別去觀照,從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已經成功了。
她坐下來的那一刻,阿姜曼便開始問她:「怎麼樣?妳是否已成功阻止自己投生到妳外甥女的子宮?
儘管妳現在仍非常的硬朗。」
「是的,就在第一個晚上我切斷了那個連結。當我的『心』一凝神入定後,我就集中心力,清楚地看到了
先前看到的情況。於是我以直觀的智慧專注於切斷它,就像您說的,直到它終於被切割開來。昨晚我又再次
徹底檢查它,再也找不到了─
它就這樣消失了。今天我等不及,於是趕緊跑來跟您報告這件事。」
「嗯……,這是一個可以看出『心』有多麼微妙的好例子。只有曾經修習過禪定的人才能察覺到這種事
─ 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辦得到。妳差一點就被無明所捕獲,因為妳沒有注意到無明正準備把妳推入妳外甥女
的子宮裡。幸好妳在禪定中發現了這件事並及時正確處理。」
就在這位阿姨通往她外甥女子宮的心念波被切斷後不久,她的外甥女就流產了,也因此將兩人之間的
連結給永遠地切割了。
不久,寺院裡的比丘開始討論關於這件事的兩個問題:
第一個是關於一個還沒有死的人就投生的事;另一個是有關流產的問題。這位老婦人並沒有告訴村裡
的任何人發生了什麼事,所以沒有其他的人知道這件事。但因為我們都在場聽到她跟阿姜曼說了這件事,
這就引發了一些問題,所以比丘們就請阿姜曼為他們解釋。
對於「一個還沒有死的人就投生」的問題,阿姜曼回答如是:「她已經準備好就快要投生了,
只不過過程尚未完成罷了。在事情發生前,做好準備工作是很常見的。在這一則案例裡,她已做好了
準備,只是尚未完成而已。所以,說一個還活著的人就已經往生是不正確的說法。但如果她沒有這種
感應力,她肯定就在她外甥女的子宮裡打造一個新的家。」
對於第二個問題:「切斷這位老婦人與她外甥女之間的心念波的連結,是否等同於摧毀了一個生命?」
阿姜曼這樣回答:「哪裡有摧毀?她只是切斷了心念波而已,又不是真的砍斷了一個眾生的頭。真正的
『心』一直都停留在那個女人那裡;她只不過是伸出了觸角去抓取了她的外甥女。一旦她覺醒並切斷了向外
奔流的心念波,破壞了這個連結,事件就到此結束。」
這個故事很有趣,因為實際上為什麼她的心念會流向她的外甥女,這一點有很好的解釋。這位老婦人說她
很喜歡她的外甥女,跟她保持著很密切的互動,一直都很寵愛她。
但她從未懷疑過在她們的關係之間潛伏著某種神秘的連結,等著溜出去使她投生為她外甥女的孩子。
如果不是阿姜曼出手相助解決這個問題,她肯定就會在她外甥女的子宮裡了。
阿姜曼說,心的複雜性已遠超出一般人的理解能力與範疇,對他們來說很難去適當地看管這顆心,
避免危及到他們自己的幸福。如果這個老婦人沒有禪定的基礎,她一定沒辦法理解心在生與死之間的運作方式。
因此,禪定真的是正確處理心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在生死緊要關頭時,正念與觀智都是理解與照顧心的極
其重要輔助工具。當這些能力獲得充分開展後,它們就能有效地阻止及中和劇烈的疼痛,不會讓疼痛在臨終
的那一刻吞噬了心。
|
『好
|
前幾年,有個年輕人在跟我談話時,給我講了他身上發生的一件事,我一直都記得。
他本來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學習生活各方面都很正常。但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
他尊敬的數學老師在課堂上給他起了外號,調侃了他,引來同學的哄堂大笑。
從此這個外號被同學們叫起來了,持續多年。
這件事情給這個小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他說,從那以後,他就沒辦法像以前一樣尊敬老師、
努力學習,那件事的印象以及同學們的玩笑,讓他時常生活在羞辱之中。他特意為此報考了離家較遠
的中學以躲避。由此引發的自卑,直到今天,還在影響著他的生活。真讓人痛心。
這就是語言的力量。一句不合適的話,給人造成了這麼大的影響。有時候,語言的力量,
遠遠超過了外在有形有相的傷害。現在也有學者研究「語言暴力」的現象,就是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成熟而準確的語言體系,是人類社會與動物最大的區別之一。語言說明人們可以簡單地表達自己
的想法,讓心情、意願、感受之類主觀的東西,可以通暢地在人跟人之間進行傳播。說到底,語言不
僅是聲音,而是輸出思想的工具。
佛法中說,我們人每天的一舉一動、一詞一字,都會造業。「業」有善業、有惡業,有清淨的業
、有煩惱的業。一個業造出來,就不可避免地對別人產生影響。一個影響串聯著一個影響,如此重重無盡,
擴散出去。
所以說,說話雖然簡單,但可不是一件小事。說什麼話,很重要。用簡單的話去傷害別人,可能造成的
後果很大。用簡單的語言去溫暖這個世界,可能給人帶來的就是一時、一天乃至一生的幫助。
不僅對別人是如此,對自己也是同樣。
有時候,我們是什麼人,就應該說什麼話。學生說學生應該說的話,老師說老師應該說的話,員警說員警
應該說的話,醫生說醫生應該說的話。這樣大家就各司其職,井然有序。
但有時候卻反過來,我們說什麼話,我們就是什麼樣的人。一個人一直都說實話,那大家就會認定
他是個實誠人。一個人總說謊,時間久了,他就成了騙子。好話說多了,就成了好人。總是說惡語
,本來不是壞人的,也慢慢成了壞人。說智慧的話,你就成了智者。說善良的話,你就是個善良的人。
所以,你說的話,其實就是別人眼中的你。大家都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其實很簡單,好好說話,
就是改變命運。
好好說話,就是一種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