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7年五月號

                    第257期 

 

<目次>

聖訓暨金篇

在家持戒功德/奉旨著作

人間的智慧/奉旨著作

大道釋疑

佛教思想辭典/馮振隆譯

點燈祈福

社會救濟

太上感應篇

醒世歌/馮振隆

張公藝百忍集

健康養生/武國忠

相互合作/丁乾

一名法醫的因果調查報告

出家為僧的柏克森博士

吃素者記得補充維生素B12

 

虛原聖訓

聖筆 王生 扶

本堂孚佑帝君   

二○一八年三月廿八日

歲次戊戌年二月十二日

曰:

一生立志冠群雄  轉眼英姿杳渺蹤

古木不聞塵世事    依然矗立夕陽中

 

聖示:吾今日以「度眾生」為題,供世人參悟。

 

      度眾生

 

        度眾生是指度化有情眾生,「眾生」涵蓋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有情。而欲界包括欲界天天人、

 

人類、阿修羅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等眾生,色界為色界天天人,無色界為無色界天天人。

而在凡塵中,只有佛陀具有「度眾生」的能力,故佛陀九個名號中,第七個名號即為「天人師」。

會稱為「天人師」是因為世間無邊無量的有情眾生中,只有各層天和人類的稟賦較高,足以充分理解、

 

修習並驗證佛陀的教導。所以,佛陀是以諸天和人類為主要教化對象。但是無色界天的「無所有處天」、

 

「非想飛飛想處天」和色界天的「無想天」等三個天界有情眾生,是不與外界溝通聯繫的,

 

因此佛陀無法為他們說法。

至於阿修羅道、鬼道、畜生道、地獄等眾生,因為受到惡業的牽引,都是「無因結生」者。

所謂「無因結生」者是指沒有「貪、嗔、癡」,也沒有「無貪、無嗔、無癡」,亦即是沒有慧心所

 

(五十二心所之一),故不能證得禪那和道果,即使佛陀有無量的慈心也幫不上忙,因為這是惡業的力

 

量在阻撓,就像一位深受重病,全身處在如千刀萬剮的病人,他完全無心欣賞歌舞劇一般。所以他們

 

一生只能在為生存和遭受各種磨難中度過,並且時時處在痛苦、嗔恨和愚癡中。

佛陀曾經遭遇過攻擊他的醉象那拉吉利,佛陀只能以慈心降伏,也沒有辦法度他們脫離畜生的身體。

 

而渴仰佛法幻化人形出家的龍,佛陀只能告訴牠,動物之身不適合出家,要牠還俗離開僧團,受持

 

八關齋戒,等重獲人身再出家修行。

故,「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就是指這個意思,而四惡道的眾生,只有他們各自的業報受盡,

 

有機會投身為人,才有可能聽聞到佛法,而且要具備一定的修行資糧,聽聞後才會相信正法,

 

遠離怪力亂神的邪法,不會誹謗正法。

世人若有心發願要度眾生,就應發「成佛」的大願,才能具備度眾生的能力。若是今世就想要度眾生

 

,最低應該修證至初果以上的果位,如此,才不會胡亂吹噓,不懂裝懂,誤己誤人。

 

 『在家持戒功德』     

                                                      筆 王生扶

南海古佛 

 

二○一八年一月廿七日

 

 歲次丁酉年十二月十一日

詩曰:

 

竹籬茅舍漫微嵐  曲徑飄香百味蘭

 

野草繁花成一色  索居陋室亦陶然

 

聖示:吾今日降著:「在家持戒功德」

 

第三章   持戒的功德利益

 

五戒,即五條學處,五項行為規範。它們通過遠離、避免五種不良的行為來達成,即遠離殺生、遠離偷盜

 

、遠離邪淫、遠離妄語和遠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

持守淨戒具有很大的功德,茲略舉如下

一、持戒可趨福避患

    《長部》第十六經/般涅槃大經中記載:世尊對巴吒離村的在家居士們說:「有五種持戒、

 

戒具足的效益,哪五種呢?

   ()持戒、戒具足者因為不放逸而得積聚大財富;

   ()持戒、戒具足者好名聲遠揚;

   ()持戒、戒具足者無論在哪一個集會的場所: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居士眾或沙門眾中,

 

走近時都能有自信而無畏無羞;

   ()持戒、戒具足者臨終不會迷亂而死;

   ()持戒、戒具足者身壞命終後能往生於善趣、天界。」

二、持戒可遠離恐怖和仇恨

    《相應部》入流相應第二八經/恐怖仇恨平息經中記載:世尊對給孤獨居士說:「凡殺生(偷盜、

 

邪淫、妄語、飲酒)者,因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的緣故,而於今生生起恐怖和仇恨,也於

 

來生生起恐怖和仇恨,內心感受憂苦的折磨。遠離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的人,這些恐怖和

 

仇恨就停止、平息了。」

三、持守淨戒是生天之因

《增支部》中記載:世尊說:「諸比丘,具足聖者所喜之戒,無毀壞、無缺斷、無瑕斑、無雜染、自由

 

、為智者所讚歎、無執取、導向於禪定。諸比丘,這是第四福果、善果,能帶來快樂,為生天之因。」

四、戒德薰香

《雜阿含》第一○七三經/阿難經中記載:佛陀告訴阿難說:

「阿難!有些善男子、善女人,在所居住的城邑、鄉村裡,修習真實的戒法而有所成就,終生不殺生、

 

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像這樣的善男子、善女人,四面八方,上上下下的善心人士都會稱

 

讚說:『某個地方、某個鄉村的善男子、善女人持戒清淨,成就真實的戒法,終生不殺生……不飲酒。』

 

阿難!這就是名叫有一種香,順風也能薰香,逆風也能薰香,順風逆風都能薰香。」

因為,持戒清淨乃是修習智慧的根本。所以,除了上述功德之外,一位禪修者無論是要證得近行定,

 

還是要證得四種色界禪定及四種無色界定,甚至是涅槃道果,都必須完全地持守戒律。

南海古佛 

二○一八年二月廿四日

歲次戊戌年一月初九日

詩曰:

 

古寺幽幽囀曉鶯  遠山如黛色長青

東君斜照閑人影  風裡落花片片輕

     

聖示:吾今日降著:「在家持戒功德」

 

第四章   第一戒制戒的因緣

 

佛陀制戒有其因由,不殺生戒的制戒因緣,在《雜阿含》第八○九經/金剛經及《相應部》

 

五四相應第九經/毘舍離經中記載:

有一次,佛陀住在金剛聚落,跋求摩河河邊的薩羅梨林中。

當時,世尊教導諸比丘不淨觀,並且讚歎不淨觀說:「諸比丘!修不淨觀、多修習者,

 

可得大成就、大福利。」

接著,世尊說:「比丘們!我要獨自禪坐三個月,除以一人送施食外,不論誰都不應該來見我。」

在佛陀閉關期間,諸比丘修習不淨觀後,極度厭惡身體,有的以刀自殺,有的服毒藥,有的繩索自絞

 

,有的投山崖自殺,或叫其他比丘殺。

有某位比丘極生厭惡不淨的身體,因此至外道鹿林住所,對他說:「賢首!如果你能殺了我,

 

衣和缽就屬於你。」

當時,外道鹿林即殺了那位比丘,然後持刀至跋求摩河邊洗刀子。不過,他邊洗邊生起大憂惱,

 

心想:「我為何要殺害持戒有德的修行人?我命終之後會不會下地獄?」

此時,空中有一魔界天眾,讚嘆外道鹿林說:

「善哉!善哉!賢首!汝得無量功德,因為你幫助了一位持戒有德的釋迦弟子,使他未解脫涅槃而得解

 

脫涅槃,而且,你還可以得到他的隨身衣物。」

鹿林聽了這樣的讚歎與鼓勵,更增添了惡邪見。於是,他就手執利刀,到比丘們住的房舍、經行處、

 

禪房等處,見了比丘就問:「哪裡有未得解脫涅槃的持戒有德比丘,需要他服務的。」這時,一些厭

 

惡自己身體的比丘,紛紛出來,要求鹿林外道殺他們。結果,半個月內一共殺死了六十位比丘。

佛陀閉關結束後,於每月十五日布薩說戒時,於眾僧前坐,問尊者阿難說:「為什麼比丘僧眾變少了呢?」

阿難即將事情原委向佛陀報告,並請佛陀教導其他修行方法。

於是佛陀教導諸比丘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的禪定修行法,於說法完後,佛陀即告訴諸比丘說:

「召集毘舍離比丘,以十種利益之故,我要為諸比丘制戒,……。若比丘故意自殺、殺害他人,

 

或讚歎死亡之美,或者勸告別人自殺,都犯了波羅夷,不應共住之罪。

這個事件,除了成為佛陀教導安那般那念修學法門的因緣外,也是佛陀為出家眾制定

 

「不殺生戒」的因緣。

 

編者註:

波羅夷(pārājika),是最重的戒律,觸犯者不通懺悔,永失比丘(比丘尼)的身分,

 

並自教團中驅逐,不得與僧同住。

 

人間的智慧』  

             聖筆王生扶          

陳希夷仙翁 

二○一八年三月三日

歲次戊戌年一月十六日

詩曰:幾度春風幾度愁  烏頭轉眼換白頭

孤峰松木猶蒼勁  唯有光陰似水流

     

聖示:吾今日降著:「人間的智慧」

 

第廿五章   責人重而責己輕,弗與同謀共事;功歸人而過歸己,盡堪救患扶災。

          

白話:

遇到問題就把責任推給別人,而不自我批評,這種人不能共謀同事。遇到問題會自責,將功勞歸屬別人

 

、過錯歸咎自己,這種人能擔當大任,可以拯危機解困難。

說明:

許多人遇到挫敗,就把責任推給別人,對於自己的過失卻輕描淡寫的帶過,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這種人沒有責任心與擔當,若是共謀同事,很容易被出賣

例如《孟子•公孫丑》下篇記載:孟子看見齊國的老百姓粗衣糲食生活清苦,內心十分不忍,

 

有一天,他進入齊國邊境,正好遇到了守城的大夫孔距心,孟子便問他:「孔大夫,如果你發現你

 

的持戟衛兵在輪班站哨時,沒有堅守崗位,一天之內就開溜了三次,請問你會不會將他革職呢?」

孔距心不加思索地回答說:「不必等到三次,我早就將他革職查辦了!」

「那麼,你身為國家的官員,在鬧饑荒的年頭,看見饔飧不繼,餓死在路旁溝壑,也沒人將他們埋

 

葬的老人;而年輕人又大量地散遷他國去,面對這種現象,會不會感到有失職守呢?」孔距心推

 

託地說:「民窮財匱是整個國家的問題,與我無關,我也無能為力!」

這就是典型遇事推託,一心想把責任撇清的鴕鳥心態。

道德經云:「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意思是說:有功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

 

所以功績不會失去。其實真正聰明的人絕不會居功,因為他知道,即使再小的成果,也是要靠許多

 

人的協助與付出,所以,能夠功歸人而過歸己,謙讓不居功者,反而更讓他人敬佩。

例如東漢開國名將,官拜征西大將軍的馮異,雖然具有遠見卓識,精通孫子兵法,屢建奇功,

 

但為人卻謙讓不誇,當路上與其他將領相遇時,常引車讓路。又每當大軍作戰在行軍空隙時,

 

軍中諸將喜歡並坐談論自己的功勞,唯獨他退避大樹下,從不談論自己的功績,因此軍中都稱他為

 

「大樹將軍」,如此謙讓不居功的行為,就是極佳之例證。

陳希夷仙翁 

 

 二○一八年三月十七日

 歲次戊戌年二月初一日

詩曰

 

似水流年過篳門  如煙往事盡浮沉

朝朝暮暮人倫守  歷史薰香留墨痕

     

聖示:吾今日降著:「人間的智慧」

 

第廿六章   處家孝弟無虧,簪纓奕世;與世吉凶同患,祀養千年。

          

白話:

父母慈愛,子女孝順,家庭相處和睦,有這樣不虧德行的家風,必會世世代代福祿不盡。而關心人民的疾苦

 

,跟大眾患難與共的人,會被人永遠銘記,受到世人的景仰。

說明:

「簪纓」是古代達官貴人帽子上的吊飾,藉以比喻高官顯宦;「奕世」則是累世、世世代代的意思。

一位廚師知道要料理出一道美味的佳餚,需酸、甜、苦、辣、鹹、甘等調味配合得宜;一位樂師知道要

 

演奏出一首悅耳的樂曲,需音韻諧調,節奏鏗鏘有致,才能達至「和」,產生美好的效果。而一個家庭

 

也是一樣,若能和睦相處,父母慈愛,子女孝順,就能開創「家和萬事興」的昌隆世代。

例如生於南北朝時期的顏之推,曾在北齊、北周和隋朝做官。他認為家庭教育應當從嚴入手,嚴與慈相

 

結合,不能一味溺愛和放任,所以,他對子女的教育,是以孝悌等人倫道德教育為基礎,以樹立仁義的

 

信念為主要任務,以實踐仁義為最終目的。他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處世哲學編寫成《顏氏家訓》一書

 

訓誡子孫,內容包括修身、治家、處世、做學問等。

而歷代對《顏氏家訓》亦推崇備至,反覆刻印刊行,雖歷經千餘年而不佚失。顏之推的苦心沒有白費,

 

顏家子孫也果然爭氣。例如其孫子顏師古是唐朝注《漢書》的大學問家,五世孫又出了譽滿書林的顏

 

真卿和名政治家顏杲卿。

「與世吉凶同患」的人,不是獨善其身,而是以天下事為己任,明知不可而為之。例如孔子、孟子等都

 

是這樣的人,若是憑他們的修養,獨善其身,可以優遊自在,若是憑他們的學問,輕易就可謀得一官半

 

職,並享高官厚祿,然而他們卻堅持人倫正義、道德政治,雖然一生奔走列國,歷盡艱辛,卻始終不渝。

 

這就是聖人,是萬世師表,永受後人尊敬,能享祭祀、供養千年。

 

257期「大道釋疑」

叩稟「修學的法要與觀念」之有關常識供參(一一三)

林生問:初學者首先須多了解為何要修道、學佛之意義與目的乎?

帝君答:此乃必然的道理,具備正確的觀念和正確的方法,才不會偏離航道,例如,

 

修行最重要的關鍵是「放下執著」,然而許多人修行之後,執著反而愈來愈多,就是已偏離正法的修行。

林生問:曷以不可眾云亦云而盲從之?

帝君答:《葛拉瑪經》中記載:佛陀說:「葛拉瑪人!你們聽著:

    一、不可因為『常常聽人這麼傳說』就信以為真。

    二、不可因為『是大家遵奉的傳統』就信以為真。

    三、不可因為『是普遍相信的報告』就信以為真。

    四、不可因為『是有經典作依據的』就信以為真。

    五、不可因為『符合於邏輯的推測』就信以為真。

    六、不可因為『符合於常識的判斷』就信以為真。

    七、不可因為『符合於類比的推論』就信以為真。

    八、不可因為『符合的機率非常高』就信以為真。

    九、不可因為『和自己的觀點吻合』就信以為真。

    十、不可因為『是導師或權威所說』就信以為真。  

    因此,一個人聽聞「法」後,還要如理思惟判斷、實踐,才不會誤入歧途而不知。

林生問:應依本身因緣條件而找尋適合相應之法門修行乎?

帝君答:然也,例如嗔心重(易怒)的人,可從慈心觀修起;貪心重的人可從不淨觀修起;

 

自尊心強的人(我執強)可從四梵住的捨心禪修起,一般而言,只要能從內觀察五蘊的身、

 

心變化,就是正確的修法。

林生問:然為何要以能證到法義實相為要乎?

帝君答:所謂實相是指「如其本然」的真相,也就是自然發生的現象,例如禪修時妄想(未來)

 

妄念(過去)很多,如果你因而厭惡它們,就是錯誤的修法,因為厭惡是嗔恨心,而修行只要觀察

 

、知道妄想妄念出現就好,不要隨之起舞,並且快速回到業處(例如呼吸),這樣周而復始的訓練

 

「心」,最終就會見到「無常、苦、無我」的實相。

林生問:修亦當注意「依法不依人」之選擇乎?

帝君答:是的,「依人」修行容易出現執著師父的現象,而執著師父是「貪」

 

,也是「癡」,常會生出不良後果。

林生問:曷以也要注意「依智不依識」?

帝君答:因為修行不是盲目的迷信,「智」能分別正邪善惡,而「心識」只會投己所好

 

,所以要「依智不依識」。

林生問:又為何得「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之重要性?

帝君答:「了義法」是引導人達到究竟解脫,而「不了義法」是世俗諦,所談的乃是如何升官

 

、發財的世俗法,故,既要修行當然要依「了義法」。

林生問:以及須分辨「依義不依語」呢?以免失誤毫厘,差之千里之抱憾乎?

帝君答:因為有時候一句語言,比字面上的意義更廣,例如有人問:「你吃飯了沒?」

 

如果你是吃麵,所以回答:「沒有」,就是執著文字語言,是「依語不依義」,故也。

林生問:修學者於行證解要之最,如初修時,為何不宜直入無為法?

帝君答:佛所說之究竟法有四:一、心,二、心所,三、色法,四、涅槃。其中心(八十九心)

 

心所(五十二心所)、色法(二十八色法)是有為法,而涅槃是無為法。

    凡是因緣和合生起的法稱做有為法,所以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苦、  無我的。

 

若是不懂有為法,是難以一窺無為法之真諦的。

林生問:然最後,為何亦要由「有為法導入無為法」,才是究竟乎?

帝君答:有為法是生滅法,例如五蘊、十二處等,而有為法的生滅可導入不生不滅的無為法

 

,故有此說。

林生問:沒能放下「分別、執著」者,此屬「所知障及煩惱障」尚未能悟破乎?

帝君答:然也。事實上,分別、執著的「自我」只不過是心理狀態與肉體一連串快速生滅的活動而已

 

,不過,雖然這是一個事實,但沒有實修就勘不破。

林生問:書云:「真正的大愛,是菩提心發;而非發菩提心。」心發與發心

,此二句語意有何不同之認證?

帝君答:沒有那麼複雜,重點在於是否能夠做到。

    發菩提心是指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發成佛之心,而成佛有許多條件,

 

一、在佛陀當時出世;二、出生時是男眾;三、當時在佛陀座下出家;四、佛陀授記你未來世當成佛

 

,佛號為○○○;五、經過四大阿僧祇劫和十萬大劫後成佛。

    至於一劫到底有多久?《雜阿含》第九四九經/山經中記載:有一位比丘問佛陀:

 

「世尊,一劫究竟有多久?」……「能否以譬喻的方式,說明一劫有多久呢?」佛陀回答道:

 

「可以的。比丘,假設有一塊巨大的石頭,長、寬、高各一由旬(一由旬約十二公里),

 

質地堅硬,毫無裂痕孔隙。有一個人每過一百年,就用棉布在這塊巨石上面抹一下,

 

直到巨石磨損殆盡,化為塵土,一劫都還沒有結束。」

    佛陀接著說道:「比丘,一劫如此長久,而眾生沈淪生死,已經過數千億萬劫。因此,

 

應力求漏盡,不受後有,以此為修學的目標。」

    佛陀一生說法並無教導弟子「成佛之道」,而是教導「解脫之道」,所以若有發菩提心

 

欲成佛者,當要有心理準備。

林生問:修學者理應本習學精神而多「盡人事,不求回報;善待眾緣,悟無所得;一念不生,

無憂悲苦惱」等一切「正知、正念、正見」之觀念乎?

帝君答:當然。

林生問:簡明透澈之「正知、正念、正見」,為何卻被真修者列入修學最不可輕忽之法要乎?

帝君答:因為具備正見,才會知道如何正確地修行,智慧也才能夠開展。而修行「戒、定、慧」三學中,

 

定是指定禪,慧是指觀禪,定禪是觀禪的基礎,觀禪是解脫的基礎。

    觀禪(內觀)乃是直接觀察當下的心與身(肉體),這種修行若是沒有很強的正知、正念,就會被妄想、

 

妄念操控而不自知,例如吃飯時,知道吃飯的色身就是「正知」,知道吃飯時肢體的夾菜、入口、

 

咀嚼、吞嚥等就是「正念」,有了正念正知,就不會誤認有一個人在吃飯,也不會誤認吃飯是在享受

 

,也就是能夠清楚地看到「當下現況」,此時沒有貪(好吃)、沒有嗔(不好吃)、沒有痴(有一個人在吃飯)

 

,因此智慧才會生起。

林生問:經云:「正見者為清淨道、為無上清淨道」。因懂得不斷修習「正見」,藉正見可斷貪瞋癡,

及至永斷貪瞋癡、永斷一切煩惱與無明惑,此臻昇本心真如佛性於光明淨域乎?

帝君答:在實修之前必須具足正見,所謂正見就是知道如何正確地察覺心與身(肉體),也知道染著

 

是如何經由貪而生起,透過對心與身(肉體)的直接認識,智慧才會生起,也才能斷一切煩惱。

佛教思想辭典

一八七、境界gocara)

    一般之解釋,境界一詞指有所限制之領域或範圍之意。然而於佛教之用語,境一字主要以認識之對象為主。

 

譬如因眼、耳、鼻、舌、身、意所生之六識,相對而有六境,是以色、聲、香、味、觸、法各稱之為境。

 

如究其字義之根源,境一字在梵文為visaya,即認識之對象之「可知者」(jneya)、

 

「可處置者」(prameya)或「可把握者」,由此而推演,境便有心境、境地抑或客觀世界之意。

  然則就佛教之根本立場而言,境界主要以「善惡之行為而遭受之境域或環境而言」。

 

所謂迷悟之十界即如是也。十界包括地獄、餓鬼、畜牲、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佛等。

  惟者,十界絕非是「去自我之客觀世界」。而是由於自我依業因業果之因果法則而受之果報,

 

雖謂之為環境,但並非將自我置之於外之世界,而是依自我所求之世界。此乃佛教所言之境界。

 

 

太上感應篇』

篇文:入輕為重

釋意:把應該判輕刑的,卻把他判了重刑。

說明:書經說:「法官在判刑的時候,若是心中感到懷疑,就應該判得輕些。」又說:「判罪寧可判得輕些,

 

也不要判得比他應該判的罪列重啊!」但是居然有法官,故意把應該判輕的判成了重刑,實在是嚴重違背了

 

聖人體卹憐憫罪犯的用心啊!而且人命關天,關係生死,責任更是重大,負責審案的官員,最應該加以留意

 

,小心的蒐查證據,不可以有絲亳的疏忽,否則容易被誣賴之徒乘機利用,而誤導了案情啊!

故事:宋朝的鐵面使趙清獻,在他擔任武安節度推官的時候,有老百姓偽造使用印章,他的部屬說:

 

「偽造使用印章,依法應當判處死刑。」惟獨趙清獻公說:「百姓造印是在朝廷大赦之前,而在大赦之

 

後才使用,大赦之前並沒使用,大赦之後也沒再造,依法都不會判處死刑。」最後趙清獻就以“罪疑從輕”

 

把這些涉嫌偽造用印的百姓給釋放了。

 

醒世歌

一)終年常青兮喻可長壽 竹筷餐用兮天長地久

   竹體外圓兮圓融八方 待人和氣兮萬事無愁

(二)內心中空兮胸有度涵 蛇入其中兮變直心腸

   身外有節兮節義為尚 欲成君子兮骨節發揚

(三)歌兮歌兮真珍味 句句珠璣兮含深意

   願汝莫為輕看視

  此揭示格物致知乃儒家治學之方。茲為深究華人使用筷子之理,華夏現代哲學家林語堂先生遂

 

獨坐庭院面對竹林而沈思,一格便三天,終悟得此用竹筷之理。

  林博士并謂:竹乃象徵「和平」之義,而洋人使用刀叉,乃鐵材所製,似存有「尚武」之意味

 

,即意涵「戰爭」者也。

  古曰:「竹死不變節,花落有餘香。」此揭示幽篁縱使殞命傾倒,仍不改其體節之謂也。

 

張公藝百忍集

七一、勸興義墊 作育英才

 

  公藝想要鄉里中人人的子弟都能讀書,於是約鄰近加上自己共八人,共同討論來興義學,以方便貧家子弟能讀書,

 

每人各捐錢二千文及白米二斗,公藝便立即開館延請老師來上課。

  公藝先繳,到了三月,輪到別人繳,七人都不繳,一齊對公藝說:「你先幫我們繳,到年底結束,

 

我們再一起算。」

  公藝信以為真,延至年底,七人仍然不繳,反而合起來以言語侮辱公藝,說他是假邀興辦義學,

 

其實是想得善名,公藝聽了之後,非常生氣。

  後來轉念想一想:「善事是由自己去作,福報是上天賜給。」就很和氣地對眾人說:「今年就由我來繳

 

,來年再說了。」

  眾人都私人取笑他,公藝一口氣就繳了三年,並苦心勸說有財力的人,捐錢買義田收稅租,長期興辦義學,

 

使鄉里中的子弟受義學之利者,不計其數。

  這是張公藝「勸興義學,作育英才」,為第七十一個「忍」。

後人有詩贊歎說:

義塾端蒙養,存心感聖賢;奸人無一第,公藝有科聯。

 

萬病皆因陽氣衰

 

我們現在常看到很多名人過早去世。按理說名人的生活起居各方面在物質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為什麼三十幾歲、四十幾歲就去世了呢?這些早逝的人,都是因為他們自己不注意固護自身的陽氣。

《黃帝內經》中的《生氣通天論》篇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陰陽應象大論》篇說陰陽為「生殺之本始」。張景岳注曰:「生殺之道,陰陽而已。

 

陽來則物生,陽去則物死。」

這些話告訴了我們治病和養生的真諦,那就是要固護陽氣。

現代社會,造成陽氣虛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無節制地上網,每天工作十幾小時,嚴重者可能導致過勞死。

 

實際上並不是我們的形體不堪重負,而是我們的精神承受的壓力太大了。

在固護陽氣方 面,古人也有很多的方法:第一,降低我們的欲望;第二,一定要保證有很好的休息。

但現代人往往是「休」而不「息」。什麼叫「休」而不「息」呢?在過去,一 般情況下,

 

人有個感冒發燒總會請上幾天假在家休息一下,而現在幾乎沒有人請假了。即使醫生給他開了假條,

 

讓他在家裡休息一周,他人雖在家裡,而心卻早就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

古人講養生要「心不外馳,神不外溢」,現代人卻恰恰相反。養生實際上就是養陽氣,

 

陽氣的虛衰會給身體帶來很多的問題。

相互合作

者/丁乾

 

  

        個人的成功,是建立在團隊的成功基礎上,一個人無論多麼聰明和努力,如果他不願意與團隊一起合作,

 

即難獲得重大成就。

  在工作中對他人的關心和支援,往往能得別人的幫助和協力。樂於助人,廣結善緣的人,往往有較強的親和力

 

,他們工作時可以左右逢源,得心應手。

相反地,自恃個人能力佳,卻不能妥慎處理自己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在他們需要合作的時候,必然得不到他人的奧援。

 

諸多事例證明,一些人在工作中感到吃力、乏味,主要是因為他們無法與他人和睦相處、坦誠合作。

  我們到傳統市場,如果看到準備販售的螃蟹,就會發現當竹簍中只有一隻螃蟹時,賣家一定會把竹簍口緊緊蓋住

 

,否則螃蟹就會沿著竹簍壁爬出來;然而,假使竹簍中有兩隻以上的螃蟹時,即使不蓋上竹簍口也沒關係,

 

因為此時螃蟹是逃不出去的,只要其中一隻螃蟹想要爬到竹簍口,另一隻螃蟹為了讓自己順利逃生,就會卯足

 

全力將前面螃蟹往下拖,這種狀況會一直持續到力氣用盡為止。

  由此可見,螃蟹是一個缺乏團隊精神的群體。

在生活中,人們常將橫行無阻的凶煞比做螃蟹,以顯現他們的目無法紀。此外,像螃蟹一樣見不得別人好,

 

沒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胸襟的人,凡事只求個人表現,而輕忽整個團隊,也無法獲得他人的肯定和認同。

  因為,如果想要取得成功,擁有良好的協同合作關係是相當重要的。任何事業的經營,單靠一個人的力量

 

很難做到,所以需要他人的協助和智慧的匯集。人生道路上,能夠隨時隨地得到他人的幫助,成功的機率自然

 

提升許多。只有團結他人,力量才能更加擴大。

  在南美洲的草原上,天氣十分酷熱,山坡上的草叢突然起火,無數螞蟻被熊熊大火圍困其中。火的包圍

 

圈越來越小,漸漸地,螞蟻似乎無路可走。然而,就在此時,出人意料的事發生了……螞蟻們迅速聚攏起來

 

緊緊地抱成一團,很快就滾成一個黑色的大蟻珠,蟻珠滾動著衝向火海。

儘管蟻球很快就被燒成了火球,在劈唎啪啦的響聲中,一些居於火球週邊的螞蟻被燒死了,但是更多的

 

螞蟻則絕處逢生。

  可知,團結一致的合作,可以產生巨大的作用,雖然一隻螞蟻不能讓自己成功逃脫火海,但是合作無

 

間就能保全大局,衝出困境。

  歐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家阿德勒曾說:「假使一個人未曾學會合作之道,他必定會走向孤僻的道路,

 

並產生牢固的自卑情緒,從而影響他一生的發展。」所以,合作能力實是一個人未來發展、適應環境,

 

立足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一名法醫的因果調查報告二

作者/秋穎

        我們常常認為死亡是件壞事,但出乎我們意料的是,「不死」是一件更壞的事情,

 

更像是一種比死還要可怕的懲罰。

這是一起礦難事故案件。

礦主趙某在一個小鄉鎮開了一家小煤礦。煤礦沒有任何生產資質,也沒有安全措施,全靠與當地

 

權勢人物的私人關系維持經營。

很顯然,他背後有強大的保護傘,因為在礦難之後,當地都無法順利偵查,只好移交給我們這裡異地辦案。

其實並不是全國性的安全事故,只是因為瓦斯爆炸導致礦井坍塌,死一人,重傷兩人。按照他們

 

行業裡的潛規則,這種礦難一般都是通過給予工人家屬比較大金額的賠償,就能對付過去了。

 

但很湊巧,當時正好遇到全國安監系統的大檢查,被暗訪組查了個徹底,礦主就被刑拘了。

我和其它偵查人員去找趙某取證的時候,看守所的人員告訴我,趙某因為糖尿病被送醫院去了。

我趕到司法局下屬的醫院,見到了趙某。趙某有五十多歲,身材魁梧,聲音洪亮,性格十分強硬

 

,根本不予配合。他在床邊坐著,對我的提問愛理不理。直到我臨走的時候,他還告訴我,

 

你放心,用不了一個月,就會有人保我出去的。

他說的沒錯。由於種種干擾因素,案件進行得十分不順,很快就辦理了變更強制措施的手續

 

,改為監視居住。但就在他歡呼馬上要恢復人身自由的那天晚上,糖尿病和膽結石一起嚴重發作

 

,雖然看守所不留他,但疾病卻把他給留下了。

從那以後趙某就再也沒離開過醫院。過了四個多月,案子終於判決了。趙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

 

,但他已經進不了監獄了,因為身體越來越衰弱,他的刑期只能在公安醫院裡執行了。

因為工作原因,我經常要去公安醫院辦事,也經常能夠見著他。

因為有錢,他仍然一個人住著干淨整潔的單人病房,雖然窗戶都有鐵欄桿焊得死死的。每次見面

 

,他眼睛都睜得大大的,好像在想什麼心事。

有一次他問我,你信教嗎?我坦然地告訴他,是的,我是佛教徒。他歎口氣,沒說話。

過了一陣子,他就因為病情嚴重而轉院了,監獄也辦理了保外就醫的手續。但很奇怪的是,不光監獄

 

不收留他,醫院不收留他,閻王爺也不收留他。當我再次見著他時,他已經在病榻上躺了快八個月了。

 

一百八十公分的大個子,體重迅速降到了四十五公斤。

我們常見面聊天,他對我也越來越信任,有時候,還托我去辦點私事。

我雖然是學醫出身,卻沒見過那麼消瘦的身體,雙眼完全深深凹下去,顴骨巨高,嘴唇青紫,肋骨突出

 

,一根一根清晰可見。

呼吸的時候,肋骨輕微起伏,讓你感覺一碰就能折斷。大腿更令人不敢正眼去看,瘦得和胳膊一樣粗

 

,皮膚極度鬆弛,就像是直接搭在骨頭上,一點肌肉都沒有了。

因為膽結石做了腹腔手術,肚子上有一個小傷口,但因為他患有糖尿病,這個傷口遲遲不能愈合

 

,而且反復感染,周圍的皮膚都潰爛了。這副骷髏像足以讓人做噩夢。

我查看了他的病歷,按照常理,像瘦成這樣的病人,因為多臟器衰竭,早就沒有力量再支撐心跳了,

 

但他卻頑強而痛苦地活著,就是不死。雖然他一再跟我表示,現在唯一的目標就是死,死是最舒服的事情。

他現在每分每秒都在極度的痛苦中。有一次他拒絕進食十多天,心力嚴重衰竭,醫生都認為必死無疑

 

,他卻又鬼使神差地活了回來。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因為工作忙碌,沒有再見著他。但有天他托護士給我打電話,請我過去。

那天晚上,他用極度微弱的聲音,跟我說了件事。十多年前,在他剛剛起步做小煤窯的時候,

 

因為缺乏資金,就托人在火車站騙來了一些弱智的流浪漢,讓他們下井挖煤,而且還不付工資,

 

只需要雇幾個保安就可以。在他積累到第一桶金之後,為了隱瞞真相,他封閉了那個小煤窯的礦井

 

,任由這些弱智者在黑暗中慢慢饑餓、窒息而死。

他的供述後來被證實了,公安機關在所述地挖出來二十多具骸骨。

後來趙某在醫院又待了接近半年的時間,這半年,他幾乎每分每秒都是在高度病危中度過的,

 

但無論如何,他就是不死。

他的家產全部都充作了醫療費,他的家人再也不來探望他。雖然高度病危,他卻能日夜不停地嚎叫,

 

聲帶都扯裂了,因為嚴重的免疫系統缺失,他身上任何一個小傷口都不能愈合,都會反復感染,

 

然後潰爛。

到最後,他身上幾乎找不到一塊好皮膚,全身都在嚴重的潰爛當中。

我沒有再去見他,但聽他身邊的護士說,他死後,用被單裹住屍體搬運的時候,骨頭如此之脆,

 

當場就發生了好幾處骨折,皮膚潰爛化膿,他屍體在放進冷凍櫃之前,幾乎都要化成一攤肉泥了。

 

出家為僧的柏克森博士

     作者:靜修社 

         一日,倫敦學術中心正在舉行大集會,世界各地的著名哲學家、神學家、科學家們聚集一堂,

 

準備發表各自的研究成果。

此時,門外一位身披南傳佛教僧衣的比丘,在徐步安行。比丘的服飾儀態很特別,惹人注意。

 

又因比丘身後隨行者眾,故此令人圍觀。有一位博士,正要進入中心,便上前仔細打量,一時失聲叫道:

 

「你不是柏克森博士嗎?」

當柏克森進入會場,頓時成為焦點。

柏克森所著《唯物哲學之研究》一書,是排斥神教,破除迷信的專著,共再版十七次,久為學術界所尊崇。

 

相隔五年,竟然一百八十度轉變,徹底改變了思想,更出了家。大家驚喜交集而又無法接受。

柏克森則雍容自若,熙怡微笑,向大眾合十作禮。大眾坐定,亞賽多特宣布:「柏博士久遊方歸,

 

卻變成了和尚。不如請他談談遊歷所得,好嗎?」大眾熱烈鼓掌。

 柏克森道:「告訴諸位,我曾花多年時間,深入研究佛法,深思熟慮,才毅然出家的。不是一時衝動,

 

實際是求自己心之所安。我今日所修所證,正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心有主宰,確有自得之樂。

 

修學佛法,是徹底解決人生問題的唯一出路。

出發東遊之前,我曾稍微學習印度梵文和巴利文。到了印度,又專心學習了一年。埋首於印度古今典籍中,

 

盡窺婆羅門教之四吠陀典,及數論、離系勝論、順世吠檀陀等諸哲學學派的書,最後進入佛教法藏。

初時,我拿佛法跟物質、哲學、科學,依比較研究,感到格格不入。因為固有的學理思想與佛法一比較,

 

頓時相形見拙。我漸漸失去了自信。甚至,我的唯物論的基本思想破滅。頓時成了無主孤魂,不知所措

 

,茫然而惆悵。希望立刻另外找到一個安身立命之處。最後選擇了佛教,作為我的歸依處。

我到印度之初,思想態度是:我是文明人,他​​們是野蠻人;我是主人,他​​們是奴隸。而且覺得,

 

印度人不論在工作能力、思想能力都不如我白種人,覺得他們事事相形見拙。

於是蔑視他們,鄙視他們,把他們看成只是一群螞蟻。雖然在學習他們的語言文字,

 

實際內心不屑與之為伍。

相處日久,漸漸發現,印度民族,民性慈和,容易相處,沈毅寬宏,而沒有侵略性。是我們白種人

 

遠遠比不上的。之後,嚮往仰慕之情油然而生,樂與印度人交往。

後來,遊於山林曠野,每見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苦行僧,其思想深邃,神意閒適,精力充沛。

 

比之歐美學者,深受外界環境的濁擾,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又曾親自見過一位長老,瞑目安坐、不衣不食、不入不出、不起不臥達數月之久。而追隨他的弟子

 

,達數百人之多。我聞訊後,帶足乾糧,好奇地仔細觀察了一個月。

於是,我從歐洲帶來的傲慢無禮而又無知的粗濁習氣消除掉。

又曾於靈鷲山深處,得遇一位老者。他說:歐洲學者,心量狹窄,不肯將其學術思想研究所得,

 

傳授給印度人。他們那裡知道,印度人的智能寶藏,遠比歐洲學術思想豐富,何止千萬倍。

老者又說:我今日讓你增廣眼界,開啟信心,帶你到一個常人所不能到的處所,你想去嗎?

我欣然同意。於是,隨老者直入山中最高深處。至一懸崖峭壁之前,老者用掌擊崖三下,崖石應聲裂開

 

,成了一道大門。洞內一片漆黑。老者步入,我冒險跟進。行了幾步,但覺光明清涼,沁人心肺,

 

快樂適悅,得未曾有。

我四處張望間,一聲巨響,崖石大門關閉。門雖已閉,但洞內光明依然。行一里許,到了一座廣博嚴淨,

 

似乎無邊無際的豪華巨宅。階牆陳柱,門窗幾榻,都是七寶彩石所成,富麗堂皇。建築精雕細琢,

 

巧奪天工,美輪美奐。宅中藏書極多,有論天像類、地體類、有論天地人物、有論神識靈性、

 

有論修證方法……。都是博大精深,玄微奧妙。拿歐美學術思想之大成就者與之相比,簡直黯然無光。

我最感奇怪的是岩門關閉,洞內無火,光明從何處來的呢?且這光明使人不可言喻地輕安自在。

老者知我心中所想,說:你懷疑甚麼?這是我的淨土,光明是我所發。你我宿世有師徒之緣。

 

知你緣熟,今生當證聖果,特地來度你,開啟你信心。好了,你可以回去了!

岩石門自動開啟,隨之出洞。我至誠恭敬啟問老者是誰。說:你至緬甸仰光大金塔前,自誓出家

 

,著袈裟、依沙門,做佛弟子,久後自知,將來且更能相會。說畢隱身不見。

這個時候,我在印度已住了三年,遵老者所囑,赴緬甸仰光大金塔,繞行禮拜,自誓唱言:

我柏克森,始從今日,歸依佛陀,……盡形壽日不二食,長坐不臥,不蓄鬚髮,不積財寶。

遙禮靈鷲山老者為師,淨除鬚髮,圓頂赤足,披袈裟,持僧缽,村市乞食,山林宴坐。

 

深信因果,護持戒行,勤行三十七道品。

博士先生們,我已於禪定中證得初果,並蒙吾師授記認證。並說不久我當證四果阿羅漢。

 

我現在已經知道,我的老師就是釋尊十大弟子的大迦葉尊者。

歐美人只知追求享受,被事變物變之所左右,雖有外露智能,​​而無觀照之明,深可憐憫。

 

所以我才回來,就是希望諸位智能仁勇之士,能得聞佛法,共遊無上真正之道。

 

不久,我將返回吾師之淨土矣,請各位珍惜此難得之人身,勿使空過。

本人已出家為僧,請勿再稱我博士,叫我柏克森比丘好了。

(注:柏克森比丘在仰光出家,他的落髮、乞食、宴坐、禮塔的照片,散見於東南亞、台灣、日本。

 

又曾製成明信片流通。台灣基隆靈泉寺的善慧法師,就曾親見過柏克森比丘。)

吃素者記得補充維生素B12

【聯合晚報╱林進修】

        為了追求健康,吃素的人越來越多,但神經內科醫師提醒素食者,隨時留意體內維生素B12的濃度變化,

 

減少老人失智症的侵襲。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最近收治一名開早餐店的六十二歲女性患者,常忘東忘西,明明顧客才點完餐,

 

她轉個身就忘了,只好再重新來過一遍,搞得顧客不堪其擾。

更讓家人受不了的是,她變得疑神疑鬼,常懷疑顧客偷了她的東西,甚至覺得有人要害她,而且這種怪異的行為

 

隨著時間不斷加重,家屬最後帶著她就醫。

北市醫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志遠詳細詢問病情後,初步判斷她可能已出現老人失智症的症狀,經進一步

 

抽血檢查,發現維生素B12明顯偏低,確診是維生素B12缺乏症引發的老人失智症,長期吃素可能是病因之一。

林志遠表示,維生素B12在神經系統的發育及維持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而這種維生素需要在酸性的胃腸中

 

才能被有效吸收。近年來素食飲食蔚為風氣,長期吃素者若未能均衡飲食,即可能出現維生素B12攝取不足的情形。

經詳細解釋病情,並施打維生素B12針劑,經過三個月的追蹤治療後,這名病患已能自行前往醫院就診,

 

並「記得」帶自己製作的素三明治到醫院,讓醫師及護理人員分享,病情明顯獲得控制。

林志遠提醒,維生素B12缺乏導致的大腦病變及神經行為症狀,約有一年的黃金治療期,如果發現家人出現疑

 

似失智症的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及早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