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6年八月號

                    第248期 

 

<目次>

聖訓暨金篇

經典的智慧/奉旨著作

人間的智慧/奉旨著作

體天行道

大道釋疑

佛教思想辭典/馮振隆譯

社會救濟

太上感應篇

人生哲理典故/馮振隆

張公藝百忍集

自在解脫/丁乾

禪悅是身心靈最好保養品

關於咒語/潘文良

一位禪修者的輪迴

每天打坐

看病支出少百分之五十

 

虛原聖訓

聖筆 王生 扶

本堂司命真君          

           

   二○一七年六月十六日

歲次丁酉年五月廿二日

曰:登上嶗山餐紫霞  清風拂面綻繁花

           凌雲下望人寰處  不再無知羨富家

 

聖示:吾今日以「善終」為題,供世人參悟。

 

      善終

 

       一個人尚未證得聖果之前,仍有機會轉生到悲慘的鬼道、畜生道或地獄道裡,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會

 

害怕死亡,因為他們對未來感到迷惘。

       每個人都不想轉生到惡道去,但是,過去所做的行為,依然會促使一個人轉生到不好的去處。

 

因為,人的一生之中,總是善惡行為多種多樣,善惡念頭交替。所以,若能在臨終時,做好善終輔導,

 

就能改變一個人未來的去處。

      當一個人面臨臨終時,家人可遵守下列原則,幫助即將臨終者:

一、不可憂傷哭泣:大多數臨終者皆是心煩意亂,或處在恐懼、執著、憤恨、沮喪的狀態,如果家人能

 

夠冷靜平和,就可以幫助臨終者心向正面,心境平和。

二、讓臨終者接受死亡是自然且無法避免的現象:人一出生,就注定未來一定會面臨死亡,所有的人都

 

依循著自己的「業」而來,也必定會依循自己的「業」而去。

眾生從出生後,即如升起的太陽,必向西行,絕不退轉;或如河川的急流,必定往下流,絕不回轉

 

即使是有大名聲、大財富、大權勢、大神力、大神通、大智慧者,一樣會死亡。

三、鼓勵臨終者回想過去所做過的善行:並且讓他明白,這些善行會引導他轉生善界。

四、讓臨終者放下所有深愛的人和財物:世間所有的一切,家人都會妥善安排,請他不用擔心。

五、以臨終者的名義作布施,或其他的功德善行,並且讓他知道,功德和他分享。

六、如果臨終者有宗教信仰,可放他所信仰的小塑()像,安定其心靈。

七、鼓勵他皈依宗教:如皈依佛法僧,或是受洗……等。

八、如果他平時有修禪定,便要提醒他念住業處。

九、可邀請法友(或家人自己作)來向臨終者發散慈心,以減輕其痛苦:如心中默念:「願你安好、快樂。

 

願你去除痛苦。願你身心健康。願你安住於平靜。」感覺平靜的慈心自你心中,將臨終者的心籠罩著,

 

並滲透進其身心內。

一個人也可以為自己準備。例如,利用一本專用的善行簿,將自己所做過的重大功德善行,詳細時間和類

 

別記錄下來,當臨終時,可請他人複誦給自己聽,達到自助的功效。

 『經典的智慧』     

                                                      筆 王生扶

南海古佛 

二○一七年四月廿二日

歲次丁酉年三月廿六日

詩曰:

東郊綠野景千般  溪水淙淙過葦灘

小坐長亭俗慮盡  塵勞與我不相干

 

聖示:吾今日降著:「經典的智慧」

 

第卅三章   岩山經

 

在《相應部》無始相應第五經/岩山經中記載:

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有一位比丘去見佛陀。抵達後,向佛陀問訊,並在一旁就坐,然後問說:

 

「世尊!一劫的時間有多久呢?」

「比丘!一劫的時間很久,不是藉著說幾年、幾百年、幾千年、幾十萬年就能夠衡量的。」

「但,世尊,是否能以譬喻來說明一劫的長度呢?」

佛陀說:「可以的,比丘,譬如有一座大岩山,長一由旬、寬一由旬、高一由旬(一由旬約等於十六公里)

 

,無裂、無洞、堅固。有一位男子,每隔一百年以迦尸出產的絲綢布,在這座岩石山上擦拭一下,如此,

 

歷經極端漫長的時間後,一直到這座岩石山被擦拭成平地時,一劫的時間還沒有過完。

比丘!一劫是如此的漫長,而眾生已經輪迴了不止一劫,不止一百劫,不只一千劫,不只十萬劫。比丘!

 

輪迴是無始的,眾生被無明所蒙蔽、被貪愛所束縛的起始點,是無法得知的。受了那麼多的生死之苦,

 

就足以讓你厭離世間眾苦,足以要捨棄一切貪愛,足以要尋求解脫!」

又在《相應部》無始相應第十三經/三十位經中記載:

世尊說:「諸比丘!你們已曾經在過去多生、多劫中投生做牛,牛的頭被切斷流出的血,比四大海中的水

 

還要多;曾經在過去多生、多劫中,投生做水牛、山羊、鹿、雞、豬……,由於頭被斬斷而流出的血,

 

比四大海中的水還要多。

你已曾經在多生、多劫中,作搶劫村落的強盜或姦夫,由於被人捕捉後砍頭而流出的血,比四大海中的水還要多。」

又在《相應部》無始相應第三經/淚水經中記載:

世尊說:「諸比丘!在這漫長的輪迴裡,是與怨憎討厭的人相會及與喜愛的人別離時,所流下的淚水比較多

 

,還是四大洋之水比較多?」

諸比丘:「世尊!在這漫長的輪迴裡,與怨憎討厭的人相會及與喜愛的人別離時所流的淚水,比四大洋之水還多。」

「說得好,比丘!在這漫長的輪迴裡,你們長久經驗過母親死亡,經驗過父親死亡,經驗過兄弟死亡,

 

經驗過姊妹死亡,經驗過兒子死亡,經驗過女兒死亡,經驗過親族的不幸,經驗過失去財產,經驗過

 

罹患疾病的傷痛,……為這一切傷痛、與怨憎討厭的人相會及與喜愛的人別離時,你們痛哭流下的淚水

 

,確實已比四大洋之水來得更多。」

「所以,諸比丘!長久以來你們都在受盡折磨與厄難,把墳場都給填滿了。這輪迴的確長久得足以令你們對

 

一切都感到厭倦,長久得足以令你們捨離一切,以獲取解脫。」

從上述經典中記載可知輪迴的可怕,而從無始的生死輪迴以來,眾生在每生每世,都一直遭受著這一切眾苦

 

的煎熬,是全然不可喜、充滿眾苦的。但眾生沉迷於貪、嗔、癡的迷魂陣中,甚至那些惡劣的素質已經成為

 

他們的性格、習慣。

因此如果不想再做愚癡的人,以及想要解脫一切痛苦,眾生就必須依照佛陀的教導來生活:布施、持戒、

 

禪修,如此,智慧才會生起,解脫才能實現。

南海古佛 

二○一七年五月六日

歲次丁酉年四月十一日

詩曰:色聲香味各需求  生命如花順水流

           自古王侯權勢重  英雄也向九泉留

 

聖示:吾今日降著:「經典的智慧」

 

第卅四章   五王經

 

一般人在意亂情迷的情形下,容易降低判斷力,因而產生偏見和執著,喪失客觀思維的能力,

 

類似「情人眼裡出西施」的道理一樣。

在《雜阿含》第一一四九經/七王經和《相應部》憍薩羅相應第十二經/五王經中記載:

有一次,在舍衛城中,以波斯匿王為首的五位國王,皆具足了色、聲、香、味、觸等五種欲樂自娛

 

,但他們出現這樣的議論:

「五欲之中,到底是那個欲為第一呢?」

其中某些這麼說:「色境是五欲中之第一。」

某些這麼說:「聲音是五欲中之第一。」

某些這麼說:「香氣是五欲中之第一。」

某些這麼說:「味道是五欲中之第一。」

某些這麼說:「柔軟所觸是五欲中之第一。」

由於那些國王不能夠互相說服,波斯匿王即對那些國王說:「我們各人都說第一,但終究無法判定何者為第一。

 

我們當去見世尊,問世尊這件事,我們將依世尊的解說憶持。」

那時,以波斯匿王為首的五位國王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

 

波斯匿王對世尊說:

「世尊!我們五位國王皆具足五種欲樂自娛,曾出現這樣的議論:

『什麼是五欲中之第一呢?』

某些這麼說:『色境是欲中之第一。』

某些這麼說:『聲音是欲中之第一。』

某些這麼說:『香氣是欲中之第一。』

某些這麼說:『味道是欲中之第一。』

某些這麼說:『所觸是欲中之第一。』世尊!什麼是欲中之第一呢?」

佛陀答:「大王!我說:『各人合意的範圍,就是五欲中之第一。』

大王!同樣的色境,對某些人是合意的,他們只愛此一色境,就能滿其所願。假如有比那些色境還要

 

優勝之欲樂,然而並不是他所愛樂之緣故,因此就不想去感觸,不去想顧視。對他來說,那些色境是

 

第一;對他來說,那些色境是無上的。

就像喜愛色境那樣,對於聲音、香氣、味道、接觸等境之欲樂,也是如是之解說。當該項為其所愛時,

 

輒言最為優勝,歡喜樂著,雖然更有勝過其上的,但是既非其所想要的欲樂,自然的不會去觸,不會去

 

看,唯有我所喜愛的,才是最殊勝最妙樂,無比無上。」

本經敘述波斯匿王等五王,議論五欲之中,以何者為第一而沒有定論,故拜訪世尊說明。

對一對情人而言,「美貌」沒有絕對的標準,對修行而言,也沒有絕對的唯一,甚至是物以類聚。

 

例如,喜歡神通者,就會往自詡神通的道場尋覓;為錢財所迷者,就會四處拜財神廟;喜歡簽賭者

 

,就會聚集在有開明牌的地方;喜歡玄奇者,就會親近滿口玄奇的道場;喜歡禪修者,就會尋找寧

 

靜的禪修道場;喜歡聽法者,就會樂處於有講經說法之地;喜歡智慧者,就會去尋找有智慧的人……。

當一個人內心升起某方面的欲求,他就會去尋找能說出一套符合其內心欲求的「善知識」。

 

因此,內心具備正確的見解,才不會人云亦云,浪費了寶貴的生命。

人間的智慧』  

             聖筆王生扶          

陳希夷仙翁 

二○一七年四月廿九日

歲次丁酉年四月初四日

詩曰:

陰私欺蔽昧心頭  轉眼無常大地收

亂世依然天理在  笑人無事覓閒愁

 

聖示:吾今日降著:「人間的智慧」

 

第八章   欺蔽陰私,縱有榮華兒不享受;

         公平正直,雖無子息死為神。

        

白話:

暗中造一些惡事、醜事,即使有榮華富貴,也到不了兒孫那一代。光明正大的人,雖然沒有子嗣,

 

死後也可以做神。

說明:

欺蔽陰私」是指欺蔽心地,悄悄做壞事;或在暗中做不可告人的醜事,而損及陰德。故,

 

在明、清二朝六百餘年的歷史中,所有的州縣衙門正廳前的通道上,都立有一塊戒石碑,上面刻著十六個大字:

爾俸爾祿,民旨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以此來告誡各級地方官員要克己奉公,廉潔自律,不擾民,不虐民,做一名對得起天地

 

良心的公正父母官。

老君曰:「人行陽德,人自報之;人行陰德,鬼神報之;人行陽惡,人自報之,人行陰惡,鬼神害之。」

 

意思是說,一個人行利益眾生之善事,而他人知之者,人們自然地會報答他;一個人行利益眾生之善事,

 

若不為人知者,則鬼神會助佑他。一個人作惡,而他人知之者,人們自然會報復他;一個人暗中作惡,

 

若不為人知者,則鬼神自然會來懲害他。即是此理。

這種惡行隱蔽、行為不光明的人,別人雖然不知道他造了惡事,可是天報應之,縱有榮華富貴,兒孫也享

 

用不到。吾舉一例,昔時,宋朝李宸妃生下太子,卻遭劉妃妒忌,並串同郭槐以貍貓換太子的方式掉包誣陷。

李宸妃因為貍貓事件被打入冷宮,更險遭劉妃放火燒死,幸及時逃脫,流落民間,而太子則幸得八賢王暗中

 

撫養長大。多年後,李宸妃向包拯伸冤,包拯設森羅殿夜審郭槐,郭槐驚懼而招供,最後被處死,而晉升劉

 

皇后的劉妃則畏罪自縊,李宸妃終沉冤得雪,回宮與子團聚。就是欺蔽陰私得惡果的明證。

「公平正直」是指正直而又公道,不偏袒。俗云:「暗裡算人者,算的是自家兒孫;空中造謗者,造的是

 

本身罪孽。」所以,公平正直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夠做到。

貞觀初年,曾有人向唐太宗上書,請求清除朝廷中的「奸臣」。唐太宗對此事很重視,便親自召見上書人

 

請教,上書人說:「我有一條妙計,請陛下試一試,一定能讓奸臣露出原形。陛下與群臣討論國家大事時

 

,故意堅持一種錯誤意見,並大發雷霆。這時那些不畏龍顏震怒,敢於直言納諫的人,便是直臣;反之,

 

畏懼陛下的威嚴,迎合旨意的人,便是奸臣。」

太宗聽後對此人說道:「流水是否清濁,關鍵在於源頭。君主是施政發令之源,臣民好比流水,源頭混濁而

 

想使流水清澈,那是不可能之事。帝王自己玩弄、施行奸詐之計,怎能使臣民正直、誠信呢?魏武帝曹操機

 

警過人,常多用詭計,如果我也像他那樣去做,如何再去指責別人、施行教化呢?我要使大信行於天下,

 

以忠誠之心治國,決不搞歪門邪道。你的計策雖妙,但對我毫無用處,我絕不採納。」那人聽了滿臉羞慚,

 

趕緊下殿,倉惶出宮而去。

此軼事即是公平正直的甚佳例證。

陳希夷仙翁 

二○一七年五月十三日

歲次丁酉年四月十八日

詩曰:

清幽曲徑樹蔥蘢  滿苑嬌花又落紅

我歎人生誰醒悟  隨風往事碎呢噥

 

聖示:吾今日降著:「人間的智慧」

 

第九章   開口說輕生,臨大節決然規避;

         逢人稱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白話:

 開口就是充滿英雄氣概豪言壯語的人,往往是自欺欺人缺乏磅礡大氣者,這樣的人在面臨存亡關頭、

 

大節時刻,一定會逃之夭夭。而剛認識沒多久,就和人稱兄道弟的拉攏,這種人其實輕佻又不莊重,

 

不值得深交。

說明:

「開口說輕生」是指豪言壯語不離口,平時言談喜歡拍胸脯掛保證,為國家為朋友,可以兩肋插刀

 

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然而當面臨重大關頭,真的有需要他的時候,人卻不知躲到哪裡去了,

 

故俗語有云:「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即是此理。

「知己」是指相互了解、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這種朋友一般人一生之中寥寥可數,所以世人常感嘆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而「逢人稱知己」是指剛認識就稱好友、至交,才見面就稱兄道弟

 

,這種友情其實非常薄弱,即使與其深交,也容易受害。

因為在你風光時和你以摯友相稱,見面就打躬作揖、稱兄道弟,當你落魄失意、一無所有時,他見到你

 

就會跟見到鬼一樣,避之唯恐不及,甚至恩將仇報。

例如,三國時期著名的謀士許攸,其年輕時與袁紹、曹操相友善,後來成為袁紹的謀士,頗受照顧。

 

在官渡決戰之際,許攸因妻子犯法被收治而勃然大怒,繼而背叛袁紹投奔曹操,獻出了重要情報,

 

建議曹操偷襲烏巢,結果大獲全勝而滅了袁紹。

官渡之戰後,許攸跟隨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勞,但許攸傲慢無禮,口無遮攔,最終觸怒曹操,而被殺。

又如一位在服務業工作的年輕人放在員工休息室的信用卡遭竊,還被竊賊盜刷,最後警方揪出竊賊,

 

竟然是與年輕人平時稱兄道弟的同事,令其不可置信地頻搖頭,就是甚佳之例證

 

大道釋疑            

叩稟『昏沉與掉舉』之有關常識供參(一○四)

  

本堂副主席孚佑帝君聖示:

林生問:云何:『昏沉』?

帝君答:昏沉,是指在禪修的過程中,「心」出現軟弱或者沉重狀態。

林生問:易患『昏沉』是何因?主身體之關?亦或與因果有關?

帝君答:昏沉近因是疲倦、懶惰或是無聊、怠惰,因而缺乏精進與身體、心理都有關。

林生問:但凡不注意『身體之健康、工作之勞累、睡眠之不足、營養之均衡等』,

 

皆會積造一個人之患『昏沉』而不覺否?

帝君答:然也。

林生問:人患『昏沉之輕重』,各對修行有何不良之影響?

帝君答:昏沉表現出來為打瞌睡,當禪修者打瞌睡時就會失去所緣(目標)無法修得禪相進入禪定

 

要對治昏沉,可以用精進來去除。

林生問:云何昏沉能障『輕安』?亦會衍生而造何惡業否?

帝君答:因為昏沉者,心處於沉滯狀態,所以會障礙輕安的生起

    昏沉與四個不善貪根心一個不善嗔根心四個善的美心相應若與不善心相應時

 

就會造作不善的貪和嗔惡業

林生問:云何:『掉舉』?

帝君答:掉是指心的下沉,舉是指心的上浮,故掉舉是指心散亂晃動,不穩定的狀態。

林生問:人會易患『掉舉』是何因?

帝君答:是對散亂的心起不如理作意之故也就是說修行者的心太過於亢奮,而正知力量又不足,

 

以致於心無法收攝忘失所緣(禪修的目標)之關。

林生問:云何:身掉舉、口掉舉、意掉舉?凡患『身、口、意』三掉舉者,各對修行有何不良影響?

帝君答:身掉舉是指身體的躁動,口掉舉是指喜歡談玄說妙,講口頭禪,無益的戲論,人我是非等等,

 

意掉舉是指心中妄念叢生,喜歡攀緣,或喜歡在名相裡打轉。而掉舉會障礙禪修令修行者不得入定。

林生問:『昏沉、掉舉』二者,因何列入『隨煩惱』?各當如何採取有效對治?

帝君答:隨煩惱是相對於貪、嗔、癡、慢、疑、邪見六項主要根本煩惱而言因為隨煩惱

 

比較不粗重行相比較細微的性質故此言之

對治昏沉、掉舉,可以運用下列方法修持:

一、「決意」精進不懈怠專注所緣與正念正知

二、適量飲食,一日二餐為佳清淡不飽食

三、修行死隨念。

四、修行無常觀。

五、活動四肢、轉換身體姿勢,例如換腳、禪坐改為經行。

六、作光明想。

、洗臉、洗澡、暫時起身灑掃等。

林生問:易患:『掉悔』是何因?

帝君答:一個人喜歡惦記以前不應該做的事情,不應該說的話;或者喜歡惦記應該做而沒有做,

 

應該說而沒有說的話,就容易產生追悔。

林生問:如何矯正『掉舉與後悔』此二種心態?

帝君答:一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二多憶念善行淡化以前的過失。

林生問:大多修者似乎不甚知解『昏沉、掉舉』,故更不易察覺此二者其實也會或輕、

 

或重而頗影響我們之修行否?

帝君答:當然此二者一般在有禪修經驗者身上才容易察覺

林生問:修行人唯能真知與深入『戒、定、慧』,以不斷虛其心性,直待性靈體靈明,堪期盡淨己

 

身心一切之欲望與執著、自無一切無明與煩惱乎?

帝君答:當然佛陀不論談任何修持第一個前提就是持戒清淨沒有持戒就談不上修持

 

修持也不會成功。

    而佛陀所說的實修方法如三學四念處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全部皆有禪定法

 

有了禪定功夫方能真正開智慧修才會有所成也。

編者註

三學即是戒

四念處中身念處是修禪定受念處心念處包含禪定和觀禪而法念處是純粹觀禪。

四神足包括欲三摩地(禪定)三摩地(禪定)三摩地(禪定)三摩地(禪定)

五根包括信根慧根念根精進根定根

五力包括信力慧力念力精進力定力

七覺支包括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八正道包括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佛教思想辭典

一六四、菩提

 

  菩提係梵言bodhi之音譯,亦即由budh一字而組成之名詞,即覺之意。亦即在無智慧之無

 

明暗處摸索前進,也不知其暗為暗處,誤以為在光明之中行進,竟而持續其迷之生活者,能仰觀真理之

 

光而真實覺悟之謂。此覺悟之狀態稱之為「菩提」,是以菩提本來即指覺悟之智慧。

  總上之所述,概見佛教是以尋求菩提之智慧,獲得菩提之智慧,用來洞悉宇宙之實相而以此真相過

 

智慧之生活,謂之悟。此乃佛教與當時印度別教所採取截然不同之主張之理由。亦即佛教之所謂覺悟,

 

係以不脫離積極之行為與生活之謂。

  再說,釋尊當時之印度所存在之宗教或思想,莫不採對生死之現實之完全否定,以及沒入虛無性涅槃

 

寂靜之期待,亦即對一切現實之超越之謂。果如是,則在如此之解脫或涅槃之中,眾生即無法生活。反之,

 

不拘泥於生死或涅槃,而倡導真正人生之創造與生活化者是佛教而已。而就佛教所提倡之菩提說而言,其

 

目的不僅在煩惱寂滅,更要使眾生獲得入悟。此的確蘊涵有其積極性之正面意義。

  如上所述菩提譯為覺,故亦名七覺支。云何為七覺支?茲依次闡明如次:

一、擇法覺支:即行人觀諸法時,善能審察揀別真偽,名為擇法覺支。

二、精進覺支:行人修諸道法時,不妄修無益苦行,能向真正道法中精進,不懈不怠,鍥而不捨,

 

專精修行,名為精進覺支。

三、喜覺支:行人若心有所得法而生歡喜時,不隨倒法生喜(計斷、計常、著空有,皆為顛倒),

 

往真正法喜,名為喜覺支。

四、除覺支:除即斷除,行人若斷除諸見(諸見即五利使,煩惱即五鈍使),增長善根,名除覺支。

五、捨覺支:捨即捨離,行人若捨境虛不實,永不追憶,名捨覺支。

六、定覺支:定即神定,行人若發諸善定時,則諸禪真偽,不妄生愛著,名定覺支。

七、念覺支:念即思念,行人修諸道法時,常使定慧均等,不起昏散二障,住有無二邊,

 

調治順適,名念覺支。

                               

太上感應篇』

篇文:賞及非義。

釋意:不能夠賞善罰惡,以彰顯勸善懲惡的功能,竟然卻獎賞到不義的惡人。

句註:賞,獎勵賞賜。國家設立賞賜,所以激勵天下之忠義也。非義者,不惟一己多行不義

 

,並欲詆譭好義之眾同歸於不義。

說明:太上不曰無義,而曰非義。夫「義」者,乾坤正氣,所以綱維國家,即所以撐持宇宙,

 

天下可百年無聖人,不可一日無義士。

無論天子百官,賞及一義,而眾人之義氣頻生;賞及一非義,而眾人之義氣皆綏。

在濫賞者,必謂吾僅失之厚亦不為過;豈知非義而賞,是勸天下之人皆捨義而趨不義,此大亂之兆也。

賞之為道,目的就是為了要崇高道德報酬功勞,所以「賞」是國家朝廷激勵勸導人心重要的法令制度;

 

不應該賞而賞的,就叫做「非義」。

所以違背了是非,廢弛了法紀,助長了惡行;偏心自私,進用了壞人而換掉了好人,這些的措施作為

 

,最是干犯天怒啊!故負責爵賞的人,能夠不小心謹慎嗎?

生哲理典故』

十五孔子治魯

∼不曰:「樂其以貴下人乎!」∼

 

  魯定公十四年,孔子年蒞五十六,任大司寇行攝相事(即以今之司法部長職代行宰相之職務)。

 

是時也,孔子面呈喜色,其門弟子一人,遂見之不以為然而謂:「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

 

意即「君子其人,不應將喜怒哀樂顯露於外,此豈非孔子之所教者哉!」

  孔子乃答之曰:「有是言也。不曰:「樂其以貴下人乎!」其意即:「所言極是。惟者,在上之人

 

應拿出為政治國之本領以洽理國事,在下部屬之諫言也十分重要,要審慎察納之方為可以。這樣並無不妥之處。」」

  是時也,孔子治魯之心方殷之際,一即其位,即下令誅當時干亂朝政之魯大夫少正卯為伊始,

 

積極厲行政治改革。與聞國政甫三月,為商之人不敢貪焚暴利;男女行者別於路途、路不捨遺。

 

朝綱井然有序,安民護境之昇平景象。此謂之孔子治魯三月有成之典故是也。

 

張公藝百忍集

六二、被誣盜書 賢不責愚

 

  公藝正在推行惜字的時候,偶然間到林喬家去,看到廳堂的牆壁古老的舊字紙,正逢林喬不在家,

 

就和林太太說明要來收拾舊字紙,林太太說:「管拿去吧!」公藝就將舊書和舊字紙,全部收回家中。

  不料林喬回家後,其妻將公藝來家收拾舊字紙一事如實告訴丈夫,林喬聽了之後,心生一計,

 

隨後來到張家,誣告公藝偷盜舊書。

  公藝說明實情,林某越是不聽,說話也很難聽,公藝求情也不放過,於是給他五百文錢,

 

才將事情平息下來。

  當天晚上,夫人陳氏生了第二個兒子,公藝就將他取名叫仲義,一家人都很高興。

  第二天,林喬又到公藝家來,公藝問說:「有何貴事?」

  林喬回答說:「昨天晚上下了傾盆大雨,我屋後的田岸崩壞了,水流到牆下,使牆壁傾倒,

 

壓死兩頭水牛。由於土牆很厚,特來向先生借幾支鋤頭使用。」

  公藝聽到之後,不但不記恨,卻是憐恤不已,趕快派人去幫忙。

  這是張公藝「被誣盜書,賢不責愚」,為第六十二個「忍」。

  後人有詩贊歎說:

  信善天嘉善,人賢世仰賢;無窮深意味,惟德動諸天。

自在解脫

作者:丁乾

        老街上有一位賣鐵鍋、鐵鏟的老人,他的經營方式很特別,從不吆喝,也不許還價,晚上也營業。

 

無論何時經過老街,都會看到他躺在竹椅上,手提著一個收音機,身旁是一把紫砂壼。

他的生意還過得去,收入足夠日常開銷。他年歲已高,不再貪戀錢財,因此非常滿足。

       有一天,一位文物商從老街經過,突然看到老鐵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壼。因為那把壼古樸雅致,

 

紫黑如墨,有清代製壼名家戴振公的風格。他走進店裡,端起那把壼仔細地觀看。

       壼嘴內有一記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驚喜不已。因為戴振公有泥成金的美名,據說他的作品

 

在全世界僅存三件。商人端著那個壼,想以一百萬元的價格買下。

       當他說出這個數字時,老鐵匠先是一驚,後來又拒絕了,因為這把壼是他爺爺留下的,他們祖孫三代

 

打鐵時,都用這把壼喝水。

       壼雖沒賣,但商人走後,老鐵匠第一次失眠了。這把壼他用了近六十年,一直以為是普通的壼,

 

而現在竟有人開價百萬元想買下,他一時無法適應這巨大的變化。

      過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常閉著眼睛把壼放在小桌上,現在他總要坐起來再看一眼,

 

這讓他精神逐漸緊繃。

      特別讓他無法容忍的是,當人們知道他有一把古董茶壼後,都蜂擁而至,有的探聽還有沒有其他寶貝,

 

有的開始向他借錢,甚至有人夜晚來推他的門,他的生活徹底被打亂了。

     當文物商帶著一百萬現金,第二次登門的時候,老鐵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來左鄰右舍,拿起一把斧頭,

 

當眾把紫砂壼砸個粉碎。

     後來,老鐵匠一直賣鐵鍋、鐵鏟,而且活過了百歲。

     老鐵匠打破了名利錢財對內心的束縛,重新獲得內心和生活的寧靜。所以後來他得以繼續自在地生活,

 

並能獲得長壽。

      對待名利得失,有的人執著不放,有的人則輕鬆放下。執著不放者,勢必為名利得失所困擾,終日惶惶不安

 

;輕鬆放下者,自然心境豁達,愉悅自在。

     人存活於世間,要想不被名利束縛,就要勇於超脫,懂得放下。因為唯有放下,才能解脫,對一般人而言,

 

放下就是克服現實中的一切障礙,求得身心的平衡。

     如果學會放下,就能把現實中的所存芥蒂與恪守的人生價值,放在歷史的天平上稱量,就能把靈性升至現實

 

的上方,得到內心的寧靜。

     最重要的是,內心的寧靜可以沉澱出生活中許多的浮躁,過濾出膚淺粗率等人性的雜質,還可避免許多魯莽、

 

荒謬的事情發生。讓我們拋開名利,處之泰然,和從容地面對人生的各項挑戰。

    

禪悅是身心靈最好的保養品』

作者:席曼寧

說到禪坐的體驗,席曼寧可以連講兩個小時都講不完。

女明星總是常被詢問駐顏之道,席曼寧說:「打坐讓人老得很慢。因為打坐時,呼吸變和緩,心跳變慢

 

,從皮膚到內臟都放鬆下來,『禪悅』是最好的保養品。」

她坦言,這些年她很少逛街,保養品都是網路上訂購的,「擦什麼都差不多,而且脖子以下,根本照顧不到。」

 

既然每個人都無法抗拒歲月對外表的「摧殘」,何不面對真實的自我?

席曼寧說:「透過內觀法,我觀察自己內在,發現欲望少了,壓力少了,要求少了,潛意識乾淨了

 

,而預知能力卻提高了。」

 

關於咒語

        有持咒而得靈驗者,當知:實乃非咒之功德利益,而是其先前(乃至宿世之中):「有施、有齋」,

 

故有福德,而今獲善報!

       有持咒不得靈驗者,也只敢怪自己:〔大概是我持咒,不夠專心、不夠精確、不夠虔誠、不夠多遍……

 

所以才不靈驗吧?〕卻不知是自己先前(乃至宿世之中):「乏施、乏齋」,故乏福德;乃至「無施、無齋」

 

,故無福德,而今不獲善報!

        但觀所謂:持咒功德利益,實在是太便宜了!不必「有施、有齋」,只要「有說」就行——

持個咒,就能變聰明(大智文殊菩薩咒)、就能消災解厄(觀音菩薩咒)、就能往生淨土(往生咒)……

世人都愛貪便宜,如是:學佛之人,也學到貪便宜,也難怪:即使知道「咒語非佛說」,仍要用種種理由,

 

來告慰自己、告慰別人,以便繼續持咒。

        若能將所謂的持咒功德利益,一一檢驗,當知:所謂持咒功德利益,實在是「昧了因果」!

若相信: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

        那麼:善行者,持咒可得靈驗,而獲善報;惡行者,持咒亦可得靈驗,而不遭惡報嗎?好殺生者持咒,

 

可得無病長壽嗎?好妄言者持咒,可得眾人尊敬嗎?好賭博者持咒,可得常贏不輸嗎?…………(可別說:

 

「持咒之人,就不會做惡事。」)

        若持咒,真有如是功德利益,那麼:就當不論行善、行惡、不行善惡,只要持咒,都可得靈驗——

 

因緣果報,不可奈咒何也!

        若持咒,真有如是功德利益,那麼:在世為非作歹、行兇幹壞,又有何可懼嗎?

        殺盜淫妄之後,只要唸《解冤咒》,仇家就不會來報復;唸《消災咒》,便消災解厄;唸《護身咒》,

 

則百毒不侵、眾魔不擾;唸《吉祥咒》,則吉星高照、千祥雲集……行惡之人,只要持咒,便「有恃無恐」也!

        若持咒,真有如是功德利益,那麼:請善於背誦種種咒,每天可持誦一百零八遍,此咒彼咒,對持咒功德利益

 

,很有信心者,做個實驗:連續殺盜淫妄酒毒,一個星期,乃至一個月,但還是虔誠持誦種種咒,每天一百零八遍

 

,看看會不會被通緝、被逮捕、被判刑?身體會不會病痛?……會不會遭惡報?

        持咒,就可以不用佈施、不用持戒嗎?

        持咒者,膽敢「諸惡常做、眾善不行」嗎?若還是得「諸惡莫做、眾善奉行」的話,則當知:所獲功德利益

 

,乃是因自己善行所得,而非拜咒力所賜也!

        若持咒,要靈驗的前提是:「必須行善,不可行惡」的話,那麼,則當知:

        靈不靈驗,實非持不持咒的關係,而在於業行,是善是惡的差別。人若無福德,豈能成就諸願呢?

        福德,來自於止惡行善,而非來自於「咒語」啊!

        譬如:考生在額頭,綁上「必勝」的布條;在書桌牆上,貼張「一定要考上」;每天早起,

 

就對著鏡子喊:「我一定會考上!」

       我們不好否認:這「口號、標語」,有「勉勵、激勵」的作用——

 

但考不考得上,「實力」才是主因,可想而知:

 

       沒有實力、實力不夠,那喊再多口號、貼再多標語,總也是枉然。

       若有實力,那麼:就算不喊口號、不貼標語,也還是考得上嘛!

       考生的實力,乃來自於用功、努力讀書,而非口號、標語啊!

        如為考生,不知增長實力,卻努力用功於喊口號、貼標語,豈非本末倒置?

        舉例而言:

        頗有販豬肉、販牛肉、販雞鴨、販魚蝦者;或流浪動物安樂死之執行者,唸《往生咒》,

 

助被殺之畜生,往生淨土。

        若《往生咒》,真能令眾生,往生淨土,那麼:人也乾脆教人殺了,助唸往生咒,往生淨土,

 

不是比較快嗎?何必在世,費時費力費心地修行呢?

        可知:唸往生咒,盼往生淨土,說好聽話,叫作「自我安慰:慰己慰人慰眾生」;要說實在話,

 

那也只是在「自我欺騙:騙己騙人騙眾生」罷啦!

  頗有學者、法師,發現「咒語非佛說」,但卻:

一、礙於面子。

        過去宣稱持咒功德利益,如今,卻要打自己嘴巴,宣稱:佛不說咒語。如是沒勇氣承認

 

:持咒乃非法行。

二、礙於多數佛教徒的知見。

       畢竟自古以來,很大部分的佛教徒,都是持咒,以為道業;若要正面宣稱:「咒語非佛說。」

 

(至少決非釋迦牟尼佛所說。)則不免要與親友、師長、同學、大眾為敵也!

三、礙於佛教界的發展。

       若承認咒語非佛說,那麼,大部分的佛教徒,就全成了「附佛外道」。

       如是種種原因,而不敢正面承認、大聲宣稱:「咒語非佛說。」

       如今,網路上一些佛教論壇,早已為「咒語是不是佛說」,而分成兩派,爭論不休矣!也只能說:

      「修行之事,乃是『各人吃飯各人飽』——

       別人肚子飽不飽,是別人的事;自己肚子飽不飽,才是自己的事。

       不管自己的肚子飽不飽,卻管別人的肚子飽不飽,豈非本末倒置?

       要持咒的,就去持咒吧!果真認為是持咒,而獲得功德利益——

       那外人,可也當『歡喜隨喜』,恭喜他吧!」

       設若發現:咒語非佛說,果真要學佛,還是拿出勇氣來,不貪便宜,捨離咒語——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佛說「三十七道品」,道道都是「腳踏實地」的修行法門——

      且依「八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老實修行吧!

 

『一位禪修者的輪迴

瑪欣德尊者

 

       在這裡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就是一個緬甸人在修行的時候,所見到的事情。

       有個緬甸人來到禪林裡修行,當他來到之後不久,大概也就幾天(三天),就見到了禪相,

 

然後他持續地再修行,結果就依次有了禪那,然後再修色法、名法。

       在修完名法之後,他就嘗試去觀照他的過去世,當他在觀察他過去世的時候,他發現他的前一

 

世是在答鼎(緬甸地名)。

       在那一世中,他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他經常去親近那些僧團,親近比丘們。他也有到寺院裡

 

去做義工,說明服務於寺院,雖然他的收入不多,但也喜歡佈施

那一世他有禪修,是修入出息念(安般念)的。不過在那一世,禪修沒有任何效果與任何結果,而且在四

 

十多歲時候就死掉了,所以他知道他的前一世有修行,但很短命。

他觀察到,他的前一世死得很慘,是死在街道上,而且當時是被炸死的。那他為什麼會死在街道上?

 

他發現當時很多人死去,那時候正是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英國和日本在緬甸作戰,所以

 

,那個時候他是被炸彈給炸死。

接著他又繼續往前去推、去觀,又發現前二世,也是給炸死的,不過是死在家裡。

 

他的家旁邊有一個炸彈爆炸,他死掉了,那個時候也是許多戰爭,應該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

 

,也是死得很慘,血肉模糊。

       然後他再去看那一世,他是一個很好的善人,很善良,他也有佈施,也有去幫助寺院,

 

也有禪修,但是沒有成功。

因此,他前面的二世都有禪修、有佈施、有持戒,但是都死很早,而且死得很慘。

 

       前世與前二世死得很慘,因此他再往前去透視,再去觀,結果發現他是一隻鳥,也就是前三

 

世是一隻鳥。

       然後,他又再往前繼續觀,還是鳥,然後往前再觀還是鳥,一直這樣觀照了很多世,大概有一百來

 

世左右,都是鳥,都是動物,很低等的動物。

      他感到很累,然後他再往前觀,他就解惑了。

      因為,最後他觀見到自己的結生心、死心的影像,就是在他投生為鳥之前,他是一個獵人,那麼

 

,一切的問題、一切的答案都出來了。

       為什麼他會投生到惡趣呢?他那一世造了很重的殺業,即使後來投生為人,他也很短命。

 

這就是佛陀所說到的殺生、殘酷、手沾血腥,專事殺戮,對眾生類無同情心,死後墮入惡趣,

 

即使很有幸投身於人界,無論投生到哪裡也都是短命。

        而且他也觀道,即使在今生,他也會短命。

       然而由於他在今世與過去的前二世裡,都有持戒,都有到寺院服務,都有禪修,雖然前二世連禪相

 

都看不到,但正是因為他所積累的這些功德,所積累的這些禪修資糧,使他在今生又來到寺院裡修行,

 

而且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內,他就見到了禪相。

       然後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又證得禪那(禪定),然後在修緣起之前看到了自己的許多過去世,因此

 

,就不會再怨天尤人,因為這些都是他自己造的業的果報。

       值得慶幸的是,他往後觀時,雖然知道自己今生依然短命,但命終後會因為曾供養比丘僧衣之善業,

 

而往生天界。天界命終之後,再往生另一天界,然後證得阿羅漢果。

       對於一個經常有慈心的人,經常能夠同情、能夠憐憫一切眾生,離殺、不殺生的人,

 

他將能夠獲得長壽。

       就好像佛陀在世的時候,馬哈咖沙巴尊者(摩訶迦葉)活到一百二十歲;又好像阿難尊者也活到了

 

一百二十歲;就好像吧古喇尊者(薄拘羅尊者),他是佛陀在世的時候最長壽的弟子,他活到了一百六十歲。

      他是八十歲才出家的,在佛教僧團裡又活了八十歲,於是一共一百六十歲,所以這是很長壽的一個例子。

 

每天打坐,七年看病支出少百分之五十』

        打坐、冥想除了能修身養性,還能讓人更健康!根據國外針對冥想靜思修行者,進行長期的追蹤研

 

究發現,打坐禪定會改變大腦心智運作,發揮安定情緒的功效,進而大幅減少就醫支出及心臟疾病發生率。

        根據對大腦的研究,發現西藏喇嘛修行者進入深度禪定境界時,或聖方濟的修女於特殊的禱告狀態時

 

,大腦特殊部位會在某種程度,讓身體與自我及外在分際的知覺消失。正如佛家所說的:「無相無我,

 

與宇宙合而為一」。

        國外學者曾對冥想靜坐做長期追蹤,發現經年每天固定打坐冥想,估計七年可減少醫療保險支出百分之

 

五十以上,心臟疾病的醫療支出可降低百分之八十七%,顯見打坐冥想確實有益身心健康。

        另外,日本國家生理科學院神經內科醫師,曾以一位修習瑜伽長達三十八年的瑜伽師為實驗對象,

 

以雷射光束給予他的手與腳背疼痛刺激,同時做腦功能造影研究。結果,瑜伽師進入冥想境界後,意識清楚

 

,但腦部疼痛網路被調控抑制,竟然完全不覺得痛。

        西方腦神經醫學權威奧斯汀教授寫了一本《禪與腦》,書中指出,禪的訓練其實就是腦與心的訓練,

 

打坐時強烈的專注,對大腦可達到高層次的喚醒,調控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血清素等物質在最佳狀態,

 

達到明心見性的境界。

        腦的顳葉部分掌管情緒與記憶,禪坐也可以讓腦安靜下來,讓大腦更有效率的運作,專注力、

 

直覺力也更敏銳。現代人壓力太大,心情浮躁,打坐可紓解身心壓力,安定情緒,改善睡眠品質。

道可道,非常道

文:貫明

        在我走上修行的道路之前,最難理解的一句古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這是老子《道德經》中開篇的一句話,這句話的涵義非常深奧,因此在學術界也有好幾種解釋。

 

我也曾經頗有興趣的對各種解釋做過一番考證,而我自己比較認同的一種解釋是:「道」是可以認識的,

 

是可以感悟的,但並不是像一般常人所認識的那樣。

       老子所講的「道」是論述宇宙間萬事萬物發展變化的內在根本規律,它無法用人的語言解釋清楚

 

,但是它確實真實存在著,古代的修道人都能用純淨的心感悟到它的存在。

       人類社會最初的技能,都不是從書本中學到的,而是在人生的修行中切身體悟出來的。因此,

 

現代人如果只是在書本中去研究、去探索,就永遠無法認識真正的「道」。

        道,原來就是宇宙的特性。這種至高無上的道,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借助聖者的點化去洞察這個天機

 

,真正的親身實修才能感悟到他的存在,然後逐步的去同化他才能得道圓滿。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萬物之源。一個人只有認識了道,才能走上返本歸真之路。

 

而一個人能否悟道、得道就與他的根基、悟性和機緣密切相關了。因此,悟性對於一個渴望走向成功的人來講是

 

至關重要的。一個沒有悟性的人,就會像牆頭草一樣隨風擺動,他沒有自己主見,又如無根之木,既不會開花,

 

也不能結果。

        靜觀我身邊的同修們,男女老幼都有,學歷程度也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都有一顆純真的心。由此可見,一個人

 

的悟性,與年齡無關,也與學歷無關。學歷高的人,悟性不一定高,年齡小的人,也不一定悟性就低。悟性是一種

 

心境,它與人的心性高低有關,一個人的內心越純淨,他的悟性就會越高。因此真正的覺悟不是越學越複雜,而是

 

越學越簡單,不是越來越圓滑,而是越來越純潔。

        當一個人的心境真正達到純淨、善良的時候,他的智慧就能打開,他才能感悟到真正的道。堅守內心深處的純潔,

 

才能提高自己的悟性,不為表像所惑,才能辨真假、識正邪,為自己選擇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