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5年十月號

                    第238期 

 

<目次>

聖訓暨金篇

修行心性篇

經典的智慧/奉旨著作

禪修的重要/奉旨著作

大道釋疑

佛教思想辭典/馮振隆譯

社會救濟

太上感應篇

人生哲理典故/馮振隆

張公藝百忍集

真正的清靜在於擁有一顆不爭的心

慎護口德/丁乾

沒有貞操感的男人生活

多半不如意

善有善報

 

虛原聖訓

聖筆 王生 扶

本堂孚佑帝君                  

二○一六年五月廿七日

歲次丙申年四月廿一日

詩曰:

身心縱欲任沉浮  枉唸先賢萬卷書

 

若怕今生白度過  還應守節似當初

聖示:吾今日以「六種耗損錢財的行為」為題,供世人參悟。

      六種耗損錢財的行為(續上期)

在不適當的時間流連於街道上的人,有六種災患。哪六種呢?

一、不會珍惜寶貴的時間。

二、無法守護財物:把時間浪費在流連街頭上,不只無法經營事業,甚至容易受到誘惑,不知不覺超支花錢。

三、減少陪伴家人的時光,而親情疏遠。

四、行為會讓人懷疑,是否為一位懶散的人。

五、會增加很多煩惱:因為不努力工作、經營事業,長此以往,財務拮据,家人抱怨,各種煩惱接踵而來。

六、受人背後指指點點。

一位在不適當的時間出現在街道上的人,他不會努力經營事業,如果沒有努力經營事業,將會一事無成,

因此無法得到想獲得的財物,還會損耗原有的財物。

親近壞朋友的人有下列災患,哪些災患呢?

一、親近盜賊:親近惡友就像親近盜賊一樣,一有機會他就會盜走你的財物,使你因失去財物而懊惱。

二、親近欺騙不實的人:親近惡友就是親近不老實的人,早晚會產生災患。

三、親近容易失控的人:惡友心念不正,容易因小事而行為失控,就像接近不定時炸彈一般

四、親近行為放蕩、不務正業、充滿暴力的人:惡友多半是放蕩、不務正業、充滿暴力者,長此以往,

自己也容易近墨者黑,而深受影響。

五、親近喜歡玩樂的人:益友會努力經營事業,只有惡友才會喜歡到處玩樂,放縱自己。

莊子·山木》云:「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所以選擇朋友一定要謹慎,因為真正的朋友

不會把友誼掛在口上,他們並不是為了友誼而從中要求得什麼好處。

而結交惡朋友,身邊常常跟隨不善的人,會在現世與後世得到不善的後果。親近惡人會使人漸漸敗壞,

親近善人會使人漸漸興盛,親近尊貴的人會使人得到增上,所以應當親近尊貴、良善之人。

經常或沉迷嬉樂的人有六種會帶來災患,哪六種呢?

一、喜歡聽歌。

二、喜歡跳舞。

三、喜歡玩樂。

四、喜歡看表演。

五、喜歡拍手鼓掌。

六、喜歡參加大型聚會。

適當的聽歌、跳健康舞或欣賞表演、到風景區玩樂舒散身心,乃無傷大雅。但是如果沉迷於其中,

那就會讓身心養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失去勤奮向上的心。

懶惰的人有六種會帶來災患。哪六種呢?

一、太早不想工作。

二、太晚不想工作。

三、太冷不想工作。

四、太熱不想工作。

五、太飽不想工作。

六、太餓不想工作。

懶惰的人總是不思進取、沒有責任感,因此不會努力經營事業,如果沒有努力經營事業,將會一事無成,

故無法得到想獲得的財物,還會損耗原有的財物。而不論寒暑,依舊努力工作的人,他的喜樂終將不會衰減。

每一件事都是有其因、有其緣,才會有其果,賭博、沉迷放蕩、飲酒懈怠、親近惡朋友、經常嬉樂、懶惰這

六種途徑是因,再加上「行為」為緣,有因、有緣就會招感減損財物之果。

昔時,有一位聰明的老國王,想編寫一本智慧錄,以饗後世子孫。一天,老國王將他聰明的臣子召集來,

說:「沒有智慧的頭腦,就像沒有蠟燭的燈籠,我要你們編寫一本各個時代的智慧錄,去照亮子孫的前程。」

這批聰明人領命離去後,工作很長一段時間,最後完成了一本堂堂十二卷的巨作,並驕傲的宣稱:「陛下,

這是各個時代的智慧錄。」

老國王看了看,說:「各位先生,我確信這是各個時代的智慧結晶。但是,它太厚了,我擔心人們讀完仍不知要領。

所以,把它濃縮一下吧!」這些聰明人花了很多時間,幾經刪減,完成了一卷書。但是,老國王還是認為太長了,

又命令他們再次濃縮。 ……。

這些聰明人把一本書濃縮為一章,然後減為一頁,再變為一段,最後則變成一句話。聰明的老國王看到這句話時

,顯得很得意。「各位先生,」他說:「這真是各個時代的智慧結晶,而且各地的人一旦知道這個真理,我們大部

分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這句話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修持心性篇

論云:神通有五種

(一)妖通:如狐狸老變,木石精靈依附之類

(二)報通:如鬼神逆知,神龍隱變,或夙世所修天眼未成,今世童年視聽特異者之類。

(三)依通:如符往來,藥餌咒水,以及放光引神,必有所依藉等類。(以上三者假名曰通,實非通也,

以不究竟,且必退轉故。)

(四)神通:計有五,即天眼、天耳、他心、夙命、神足等通。此雖名通,然有究竟不究竟兩種。無道者,

不究竟,終必退轉,並有危險,癲狂成魔,墮大地獄。(究竟者下再詳言之)

()道通:以道為體而前五神通為用也。佛家以求得道通為主,於六通先下手。六通者,居五通之上,漏盡通也。

世法為有漏,出世法為無漏。通於二者,概不染著,名曰漏盡。修六通之法,必先明心地,開發覺慧,證得淨空以為體

,然後緣化萬有,無心應物以為用。

 『經典的智慧』     

                                                      筆 王生扶

南海古佛  降

                                       

二○一六年六月廿五日                                     

歲次丙申年五月廿一日

詩曰:法在自然韻味香  因緣不識道荒涼

      任他青史興亡替  專注禪修返故鄉

聖示:吾今日降著:「經典的智慧」

第十六章   毘婆尸等經

從久遠劫以來,世間陸續出現了許多「佛」,然而這些佛所證的真理有沒有不同?所證的真理內容為何?是

如何證得的?對於這些問題,經中所述甚詳。如《雜阿含》第三六六經中記載:

有一次,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說:

「毘婆尸佛(過去七佛之第一佛)未成就正等正覺前,獨自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如是念:『陷入苦難的世間

都在生生又死死,但眾生對於超越老死之上的解脫道,卻又無法如實知曉。』

因此,即自觀察:『是什麼因緣有此老死呢?』經過正思惟觀察後,洞察而悟知,是『有了出生之故,才會有此老死。』

接著又正思惟:『是什麼因緣有此出生呢?』經過智慧觀察後,洞察而悟知,是『緣於有之故,才會有生。』

接著又正思惟:『是什麼因緣有此有呢?』經過智慧觀察後,洞察而悟知,是『有了()取之故,才會有有。』

接著又正思惟:『是什麼因緣有此()取呢?』經過智慧觀察後,洞察而悟知,是『緣於接觸而讓感受、貪愛盲目

增長,應當知道!緣於貪愛,而會有執取;緣於執取,而會有有;緣於有,而會有生;緣於生,而會有老、病、死、

憂、悲、惱、苦,如是,會有純大苦聚集。』

譬如:緣於燈油、燈心,而能燃燈一樣,若時時增添燈油、整治燈心,則那盞燈定會常久照明,會熾然而不

會息滅的。」……。

如是,尸棄佛(過去七佛之第二佛)、毘舍浮佛(過去七佛之第三佛)、拘留孫佛(過去七佛之第四佛)、拘那含

牟尼佛(過去七佛之第五佛)、迦葉佛(過去七佛之第六佛)等諸佛,都一樣像如是之闡說!……。

從本經中可知,毘婆尸佛(過去七佛之第一佛)是以十二因緣之順逆觀察而覺悟成佛,而其餘之過去佛也是因為發現

因緣法而成佛,故,一、佛所證的真理皆相同。二、佛所證的真理內容皆是十二因緣法。三、佛皆是無人教導而自己

證悟的。所以佛沒有高下、優劣之分,也沒有等級之分。

佛陀常講說他只是發現本來就存在的真理,如《雜阿含》第二九六經記載:「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安定、

規律持續,那是如來(佛陀自稱)自己所覺知,而成就正等正覺,然後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而有行;……

乃至緣生,而有老死。」

在《雜阿含》第二八七經中記載,佛陀說:「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緣故,

而有老死?』即正思惟,經過智慧觀察後,洞察而悟知,是『生有故,而老死有;生緣故,而老死有。』……並於發

現因緣法後,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

綜合經典所言可知,佛陀是沒有老師教導而自悟者,不是經由任何更高一層的神或佛加持、灌頂所得到。而聽聞佛陀

(老師)之教法修證解脫者(聲聞弟子),則稱為阿羅漢(與佛陀境界一樣,但不稱為佛)

故,除非佛法已在人間消失殆盡,否則,在尚有佛法流傳的世間,是不會有第二尊佛的,此時,若有人自稱為佛者,

即是未證說證的大妄語者,世之人不可不知。

編者註:

一、經典記載,佛陀在家弟子最高是證得阿那含果(三果),而證得阿羅漢果(四果)者,皆是出家弟子。

二、活佛與佛不同,西藏地區所稱之活佛,乃是轉世者之意。

禪修的重要            

聖筆王生扶

道濟禪師 

二○一六年六月十八日

歲次丙申年五月十四日

詩曰:亭中小坐賞荷花  一捧甘泉沏好茶

      綠水青山堪慰我  你還妄想更求啥

 

聖示:吾今日降著:「禪修的重要」

第卅三章   受念處禪修第四階

受念處禪修第一階是「覺知喜」,第二階是「覺知樂」,第三階是「經驗心行」,第四階則是「安定心行」。

《雜阿含經》記載受念處禪修第四階為:「我學習覺知心行寂止入息,於覺知心行寂止入息善學;我學習覺知

 

心行寂止出息,於覺知心行寂止出息善學。」

意思就是說禪修者要以專注的定力觀察呼吸,讓觀察力持續增強,並時時觀察自己當下的感受、感覺。透過不斷的觀察

 

才能看清感受、感覺的無常和苦,不會進一步落入「想」,如此,方能不再盲目追求感受、感覺,進而止息煩惱不再受苦。

禪修者對感受的念住,要把握只是「單純的看著」之要領,也就是客觀地觀察感受,而不添加任何情緒渲染,心不被拖進

 

去染著。不論是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都一樣只是正念覺知著。同時,也絕不要挑選自己想要的感受觀察,而是要

 

接受任何自然生起的感受來觀察。

《大念處經》中記載,佛陀所說的受念處修行方法共有九種,即:

1.經驗樂受時,了知:我經驗樂受

2.經驗苦受時,了知:我經驗苦受

3.經驗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經驗不苦不樂受。

4.經歷有愛染的樂受時,了知:我正經歷有愛染的樂受

5.經歷有愛染的苦受時,了知:我正經歷有愛染的苦受

6.經歷有愛染的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正經歷有愛染的不苦不樂受

7.感到無愛染的樂受時,了知:我正經歷無愛染的樂受

8.感到無愛染的苦受時,了知:我正經歷無愛染的苦受。

9.感到無愛染的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正經歷無愛染的不苦不樂受。」

受念處是指「將注意力放在感受上,隨著感受的變化作觀察」的禪修方法。因此,禪修者在禪修「受念處」的階段,

 

應時時刻刻覺知著上述九種感受,而且必須持續地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然而禪修者應當多培育沒有愛染的三種受,

 

不應培育有愛染的三種受。

受念處的禪修和身念處禪修法一樣,先觀察自己的感受,再推論旁人的感受,再同時觀察自己與他人的感受。覺觀感受不

 

斷生起的現象,覺觀感受不斷滅去的現象,同時覺觀感受生起與消滅的現象,最後覺觀感受生起與消滅的因素,完成覺觀

 

照見「有受無我」,最後不再貪著世間之任何事物。

 

道濟禪師 

二○一六年七月二日

歲次丙申年五月廿八日

詩曰:襟懷美夢入紅塵  卻把人生看太真

      轉眼繁華皆散去  方知空度數十春

 

聖示:吾今日降著:「禪修的重要」

第卅四章   心念處禪修第一階

許多人在修習受念處時,往往因為無法掌握觀察的要領,而心生挫折感,因此,若是能有系統化的觀察感受,

 

就容易掌握到重點。

因為感受是遍佈全身的,故,在觀察受念處的感受時,可以按照順序從頭頂往下至腳趾,慢慢地做全身觀察,培養體驗

 

全身感受的能力。

當然,也可以在由頭頂往下至腳趾觀察後,反方向,再由腳趾往上至頭頂,慢慢地做全身觀察。過程中,不論是經驗到酸

 

痛、麻、癢、冷、熱、潮濕、乾燥、脈動、愉悅、不愉悅……等狀況,都要保持中立,不要生起貪愛或瞋恨。並且在各種

 

感受的生起、滅去之間,觀察無常、苦、無我的實相

第三段心念處修持分為四階

第一階於吸氣、呼氣時覺知心(經驗心)

第二階於吸氣、呼氣時令心喜悅

第三階於吸氣、呼氣時令心專注()

第四階於吸氣、呼氣時令心解脫

《雜阿含經》記載心念處禪修第一階為:「我學習覺知心正在入息,於覺知心正在入息善學;我學習覺知心正在出息,

 

於覺知心正在出息善學。」

意思就是說,在每一次吸氣和呼氣之間,都必須專注觀察當下心的狀態,是處於貪或不貪?嗔或不嗔?癡或不癡?

 

是喜還是樂?是散亂還是不散亂?有定還是無定?有起心動念還是無起心動念……等,都要完全觀察明白,

 

對於心的波動清清楚楚

當進入了心念處階段時,所觀察的心就已經變得微細。其實心就是」,佛陀在經典中指出,想生起的管道有六種,

 

由眼睛觸色而生想,由耳朵觸聲塵而生想,由鼻子聞香而生想,由舌頭嚐味而生想,由身體對觸而生想,

 

由意念觸法塵而生想。

一個人的心念就像泡沫一般,隨著六根觸六塵時,一個接一個地迅速生起與滅去,因此,心是無常的,這種了悟不是

 

理論或概念,而是親身體驗所得。

理論或概念只能壓抑煩惱,而親身體驗所得,才能根本斷除煩惱。故心念處的修持,可以達到在身心觸到六塵時,

 

不會對外境生起愛味染著,能捨離」的執著,而不再對身心執著貪戀

 

大道釋疑            

叩稟總因三業不淨受輪迴(二)之有關常識供參(九四

 

本堂副主席孚佑帝君聖示:

林生問以患何『偷盜』行為,就會受到因果報應之制裁

帝君答:若具足下列五項因素,即屬偷盜,並依情節輕重承受因果報應

    、有主人之物

    、知道為有主人之物

    、有偷盜之意圖

    、有偷盜的行動

    、經由行動而偷到手

林生問但凡『不與而取』,雖一花一果、一石一瓦,也是落入偷盜之行為否

帝君答:只要符合上列之要件皆屬偷盜與物品大小輕重無關。

林生問有者身家富有,卻見物就心喜順手牽羊之偷行為,何因

帝君答:世人在六根觸六塵時,每一個接觸都會產生一個感受,經由此接觸感受不斷生起,因此心會被感受左右,

 

愉悅的感受生起了貪愛,貪愛又增強了愉悅的感受。故身家富有卻有偷竊癖不是貪小便宜也不是沒錢購買

 

而是對竊的感受上癮之關。

    又例如有菸癮之人,在理性上他們應該都知道:「抽菸對我、對家人都不好,它是有害健康的。」然而還是對

 

抽菸上了癮,想戒又戒不掉就是因為渴愛一煙在手的感受」。

林生問如何有效克制身心偷盜之強烈欲望?以斷宿世生之偷習性

帝君答:此唯有透過禪修內觀的修習,才能一層一層的從舊有的感受習性中掙脫出來。因為禪修內觀就是訓練觀察身

 

心的感受由粗至細由細至微去除不淨的染著未來才可以擺脫貪愛身心感受的桎梏

林生問『邪淫』,指含括何淫事

帝君答:對在家人而言若具足下列四項因素,即屬邪淫

    、不能侵犯之人(有二十種女人)

    、對上述女子的性慾

    、性愛的行動

    、經由行動的性接觸

    經中記載所謂二十種女人是指

     1.母守護女(靠母親所養育尚未獨立的女孩)

     2.父守護女

     3.父母守護女

     4.兄弟守護女

     5.姊妹守護女

     6.親眷守護女

     7.宗族守護女

     8.宗教守護女(同門教長教友所養育的女孩)

     9.丈夫守護女(有夫之婦)

    10.杖罰禁制(古代國王令)

    11.財貨買婦(被男子以賣身契買來做妻子的女人)

    12.意樂婦(與某男人同居的女子)

    13.財貨住婦(因某男子的財富而成為其妻者)

    14.衣資住婦(因窮困希求物質而成為某男子之妻的女人)

    15.水得婦(指已訂婚者)

    16.取走花環婦(因為某男人為她解除勞役而成為其妻的女人)

    17.娶婢為妻婦。

    18.娶傭為妻婦。

    19.軍掠婦(戰爭中的女俘虜被娶為妻者)

    20.須臾婦(與某男人同居而被認為是其妻的女人)

    若是對女性而言可以上述內容反推之。

林生問心起淫念,『即著慾、即過失、即污濁心靈』乎

帝君答:當然此乃不淨的染著。

林生問道高德重者,尤須時時念念鎮住心神不動如金剛,否則必被諸魔所敗而不易覺察否

帝君答:此乃必然之理因為修行是在行住坐臥之中時時守護六根以防失去正念才是正道也。

林生問即使無邪淫行舉,然只要一起色心淫念,就可從心起念波而被頻頻登錄,絲不漏否

帝君答:念與行動不同念是雜染而行動會成為業力對尚未證果的人而言心起淫念乃是正常的過程

 

故若能日日精進禪修內觀去除的假象自然就可遠離不淨。

林生問曷以佛門把『不喝酒』列入『五戒』要項

帝君答此乃昔時有一位具神通的外道名叫沙伽陀,在佛陀僧團中出家他是一位有大威力,能降伏毒龍的尊者。

 

因為用他人供養無色、無味的白酒,而不勝酒力,神智不清地倒在路邊,外道批評譏笑。由於這個因緣,

 

所以佛陀才要求比丘不可飲酒,而制定不飲酒戒,以免一旦飲酒,導致心神放逸,失去正念,進而犯下種種不善法。

林生問其實,由酒後駕車肇事之車毀人亡災害案件層出不窮,而可鑑酗酒亂性之可怕後續行為乎

帝君答當然,飲酒一戒是遮罪,因為在飲酒之後,經過酒精的刺激,會造成感官的麻痺與遲鈍,飲酒也會

 

令心放逸,而可能犯戒造惡,所以不應飲酒。(若是烹調或是藥用則無妨)

林生問何以『說人惡,即是己惡;說人善,便是己善乎』

帝君答:因為宣揚別人的過惡,必須先生起貶損攻擊他人的惡心,因此就等於是自己作惡一樣。而讚美別人的善行,

 

若是對方知道了,就會更加勉力行善,因此就等於是自己行善。

    其實,「善於論人者,察己必常疏」,也就是常去看他人的缺點,就難以覺察到自己的不是,德行也無法得到提升,

 

因此應該多培養關懷、包容、寬恕的胸懷,才是君子風範。

林生問俗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由一句出言不遜,也會引起國與國之戰端、或打群架、或爭吵不休等,

 

豈料由口出之語言,也會造成重大罪業之來哉乎

帝君答:當然,在生活中,禍從口出的例子斑斑可鑑因此如果人人都修口,世間的災禍就可以減少很多了

林生問增一阿含經云:『寧以利劍割其舌,不以惡言粗語墮三惡道。』何以口出『惡言、粗語』,

 

也會墮入三惡道呢?

帝君答:此乃佛陀為警醒弟子要守護六根,無令漏失,所說的勗勉之語。在舌識的部分其重點有二:

    一、寧以利劍截斷其舌,不以惡言粗語墮三惡趣。

    二、寧以利刀斷截其舌,不以舌識取於味相,取隨味好,所以者何?以取味相,隨味好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

    因為一個人若是隨著六根觸六塵流轉,當愉悅時就生起貪,不愉悅時就生起嗔,自然會為了貪、嗔而造業,而墮三惡道也。

林生問可鑑『人、譭謗人有人譭謗人的果報,其因果是分不差乎

帝君答:此乃必然之道理也。

林生問經云:『若離惡口,即得成就八種淨業。』何以遠離『惡口』,即得成就八種淨業呢

帝君答:此乃勉勵之語因為遠離惡口其利不勝數也

者注:《十善業道經》記載八種淨業。何等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詞美妙。

 

五、言可承領。六、言則信用。七、言無可譏。八、言盡愛樂。

 

佛教思想辭典

一三九畜生(tiryagyoni)

  梵語tiryagyoni一字譯為畜生或傍生漢文之音譯則為「吉利藥住尼」、「帝利耶瞿揄泥伽」,

 

後者諒為「tiryagyonika」,又稱之為「底栗車」,此諒係「tiryanc」之音譯。巴利語為

 

「tiacchana—gata」之謂。舊譯為「畜生」,新譯為「傍生」或「橫生」。在此情況,傍生,

 

其原語ti—yagyoni」之「tirya為傾斜之意,是以傍生即為橫斜之物之謂,因而一般之動

 

物或魚等,皆此之類也

  自古以來,將畜生解釋為「其形為」或「其行為」等係因為依此類,有四足者,或無足者,或有多足者,

 

且皆為橫形而謂之也。可是此類以內含而思維之,其性「由於愚鈍而無法自立」,是以無法獨立,故而仰賴他人畜養

 

,或使役而謂之為畜生,亦即被他人畜養之眾生之謂也。就此點,畜生者即以其內含加上之名耳。畜生之翻譯有此含義

 

,是以畜生不單是指畜生道,地獄、餓鬼,或人天亦有之云云。故而,無智乃其本性而謂之也。

  依乎此,畜生為六道之一,尤為三惡道之一,卻五趣之任一亦有之,水陸空之任一亦有之,然而,

 

其本居處卻在大海中云云。

  依乎此,畜生之種類即包括今日所謂自動物以至魚,甚至想像中之龍等,範圍極廣。『十二遊經』所載,

 

魚有六千四百種,鳥有四千五百種,獸有二千四百種之說:『往生要集所記,畜生則有三十四億種也

  當今,觀諸『翻譯名義大集』,畜類之名目有一百四十八名之列載。其中,獸之「獅」、「虎」、「豹」

 

、「羆」、「熊」、「狼」、「狐」、「貓」、「豬」、「牛」、「馬」、「兔」、「駱駝」、「驢」、「羊」

 

、「鼠」等皆有列載;而水之中所住「」、「鯨」、「鯊」、「龍」、「龜」等均有列出。除此之外,蛇類或

 

「蟻」、「蠶」等亦列舉在內。其次「蝶」或「蜂」、「虻」、「虱」等之列舉,再而鳥類之名,內有「迦陵頻伽」

 

或「金翅鳥」等想像中之鳥名亦標出之也。如此,概見畜生之中,由無足之蛇,二足之鳥,又像多足之蜈蚣,以及

 

一般四足之動物,種類繁雜多哉!

  即使,如前之所述,此類畜生之果報有性質之遲鈍者,智慧之闇愚者之所受者,但如次之五種行為而受之果報之

 

說者亦有之。亦即:(一)犯戒而為暗中竊盜之行為者,(二)身上背有債務而不償還者,(三)殺生而泰然自若者,

 

(四)不喜聽聞佛法者,(五)不尊重出家之法而一味追求俗世間之快樂者。

  此五事是為畜生為何之明白示現。亦即此類畜生,理想全無,向上心亦欠缺,更而自他意識之同心協力之心亦蕩

 

然無存,而排譴自我任性之動物之生活耳。然而,此種果報如以現實之生活而觀之,將是苦多樂少,心則常起貪婪,

 

對性欲毫無節制,連親近者之間亦無法相安無事而生活,衹是為逞一己私欲之滿足而活動而徘徊不已之狀者也。

  因此,惡人正機之主張,乃法然上人以來之主張,概可想見。惟如前所述,此才是親鸞聖人所示念佛之真髓所在

 

,才可因此而表現佛之慈悲之究極也。可是,惡人正機之言語,如其遭誤解,反而造成懈怠之寬容,當可想見。

 

惡人始為彌陀救濟之正機而以之為目標,決非是將惡人予以無條件之寬容或造惡之認可。而是由佛之智慧門對是

 

非善惡之嚴格批判之中,努力向善,兼行對自我之嚴厲批判,同時凝視自己之所以不成其為善人,不行善行之絕對惡

 

,於是乎仰慕佛之慈悲,深體佛不捨惡人之慈悲,此領悟之進行,即所謂之「惡人正機」。

  就此點而言,惡人正機並非指對惡人寬容,而無條件接受不加反省之人;要知佛之慈悲之深度在於如不將其受

 

惡之誘惑予以潰,反而不能使其自己立志精進以向道。親鸞聖人之「無慚無愧」,並非僅指容許不知恥之自己,

 

而是指應知必須慚愧懺悔之自己,務求精進。愈是精進,當愈能對不知真正懺悔之自己產生悲歎。從「無慚無愧」

 

此語,可窺悉致力於懺悔之聖人之尊貴之處。如此對真實之追求,且由自己不能達到真實之自己之反省,再接再勵

 

追求真實,勇往精進,此才是現代人值得努力之事耳。

『太上感應篇』

篇文:剛強不仁

解釋:不仁者,於生靈性命毫無痛癢相關也剛強,而濟之以仁,則寬猛並濟,便成大丈夫;剛強而出以不仁,

 

乃指氣質剛強性情火爆的人,他的待人接物,就不能夠存仁慈和厚道啊!

說明:孔子所讚賞剛毅的人,是因為他的意志堅定正直,而且又講道理的緣故而太上所教戒的剛強之人,是因為他很

 

容易就動氣發怒的緣故啊!中醫稱痿痺之症,叫做不仁,就是因為這種病症不知道痛癢喜歡剛強動氣發怒的人,

 

待人接物的時候,也就不知道痛癢了,都是帶著殺氣,這就是俗話所講的鐵石心腸,這種人怎麼能夠心存仁慈呢?

 

然而剛強到了最後,沒有不被摧毀折斷的啊!若是能在吃過了幾次大虧之後,而能漸漸的轉化為柔軟有禮,這也就是他的萬幸啊

人生哲理典故』

文/馮振隆

鴻溝∼中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

 

  割鴻溝又稱之為劃鴻溝,即將事物予以一大區分之謂。此鴻溝一詞乃出之於此典故,故特在此標示之也。

  項羽與劉邦兩雄之戰,劉邦講舌戰,項羽則主肉搏戰,戰法雖異卻循環不已以戰。劉邦一方連連戰敗,

 

而仍充沛其補給且多方嘉惠將軍以激勵士氣,而使士氣大增,於軍糧而言,楚軍乏糧養軍,而漢軍則糧備充裕。

 

以此嚴然形成對比之殘酷形勢,漢王即遣陸賈赴楚營說項王,請求釋放人質而引渡之,項王弗聽而婉拒之。

 

漢王則再度遣侯公為使往說項王,終獲楚王首肯,項王乃與漢王約定:「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

 

鴻溝以東者為楚。」並即將漢王父母及妻子釋歸。項王已約定休兵,乃引兵解而東歸。

  所謂鴻溝,實則為始皇鑿引河水以灌溉大梁之渠,稱之為鴻溝。楚漢即會此處也。亦即今之賈魯河,古之汴河也。

 

鴻溝一詞。如引伸其義,則成其為感情之上隔閡、隔離之意

                               『張公藝百忍集

五二容人獲利 王某受虧

 

  有一次,公藝向王某買一頭牛,價錢共一萬二千文,錢數交清後,就將牛牽回,餵養兩個月之久

  然而王某受人唆使,說這頭牛價值有二萬文錢,於是將錢還給公藝,硬要將牛牽回

  眾人都說哪有這個道理?買賣已經那麼久了,怎麼可以這樣做?但公藝卻願意將牛還給王某,

 

眾人都取笑公藝懦弱

  王某將牛牽回後,經過五天,牛病瘟死了王某怕損失太重,就將牛殺了賣掉,遭到黃三哥舉發他宰殺耕牛

 

,當時正值官方嚴格執行禁止殺牛的法律王某怕被處罰不敢前往,就託人以三萬多文賄賂官差,將案件消除了事

  鄉里的人知道此事後,覺得很驚奇,都說公藝有神明保佑

  這是張公藝「容人獲利,王某受虧」,為第五十二個「忍」。

  後人有詩贊歎說:

  容人不是懦,讓他遭別個;

  賞罰甚分明,天公戥平過。

 

真正的清靜在於擁有一顆不爭的心

 

虛極子

 一個人的心靈若是清靜無為,即使身處困苦的境界,也不會有眾多的煩憂;一個人的心靈若是不安煩亂,

即使身處深山幽林,也是如同身處鬧市,不得安寧。因此,清靜經中說:「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

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

    真正的清靜,不在它方,在當下方寸之間,就是一顆清靜無染的心。一味追求擁有財富、名利,遲早會

被身外之物所擁有。一味追逐遙不可及的奢望而不珍惜身邊幸福,等你恍然大悟之時,就是人生快要結束之時。

歲月是賊,再回首髮白容枯。還是珍惜當下,珍惜身邊的人,幸福來得實實在在,不然,你會被貪婪洗劫一空。

    順境和逆境,好事和壞事,都是成就的助力,都是修行中必須的過程。就像人要有兩只腳才能行走,

靠一隻腳很難。我們總想追求順境,逃避逆境,順利了就高興,有坎坷就難過,這叫動心。其實在修行的

道路上,遇到什麼都一樣。道講平等,什麼叫平等?好事壞事,順境逆境,在哪個境界中都一樣,這叫平等

,也就是無分別心。欲動,則心動;心動,自然煩惱叢生。得與失、榮與辱、起與落,這些境界,你在乎的

越多,心裡就會越痛苦。你捨棄的越多,內心就會越清靜。所以這些都是增長煩惱的根源。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人性本善,上進之心,人皆有之。然人當有所必為,有所不為而後可以有為。

不爭,非不進,而是不計較於蠅頭小利而失大體,不為眼前利益而失遠大,不鑽牛角尖而自陷牢籠。

不爭,是低調,是遠見,是智慧。

 

叩稟釋疑一則

余師兄叩稟:翻閱農民曆,記載今年運勢不宜到喪家或探病人何因?佛門說:月月好月、日日好日、時時好時

 

,無何不可。請恩主開示!到底是要根據農民曆?還是依佛家所說為正確?實讓門生無所適從?

聖示:信者有,不信則無。其實世間之好壞,全在於一心;一個人若是『念善、修善、行善』,

則自然吉人自有天相。

試問若是至親好友生病也不能探病,此是否有違常情?自己內心也會不安。尤其現今許多廟堂林立,動不動就以

恐嚇的言詞告訴信眾,令信眾內心惶惶不安。此即非自然之理,因為修行是為了去除煩惱、求得安心。若是進入

一個道場修行,搞得自己人心惶惶,家庭不和樂,如此怎會是修行之理呢

汝修行時間亦屬不短,應該能理解此番道理,故凡是合乎『人情、人性、善良風俗習慣』都可以去做,不可因為

修行後反而罣礙重重、顧忌多多,如此會愈修愈不安樂,有違修行之本衷。思悟之!

慎護口德

  末法時期,三曹對案,人心起了極大變化,能遵循法理、理智行事的人一直在遞減,社會充斥著暴戾之氣,

 

恣意殺害他人的事件層出不窮,極端氣候籠罩,歲序失時,致使人類病痛增加,精神耗散,生活空間的磁場

 

也產生巨變。

  最顯而易見的,是凡間惡業的造作非常的快速,縱使做了一些善行,也來不及消弭,可見集聚累積之速度

 

令人驚悚。惡業的造作首推口業,在日常生活當中,處處可聞可見。

  談及口業,共有四種,即惡口、兩舌、綺語、妄言。我們細心聽聞他人對話,就可發覺這四種惡業一直在造作

 

,速度之快無以復加。

  就以惡口而言,現代人對看不順眼的事,與之敵對或者意見相左的時候,毫不留情面而大聲斥責,什麼話都

 

講得出,旁人想作和事佬,希望場面不要太過火爆,往往連勸和的都被厲聲呵斥,這是過去所少見。加上現在

 

電視流行談話性節目,一些所謂名嘴,看到一些不合己意的事,或者立場不同的社會事件,即興大肆攻擊,

 

譴詞造句極盡傷害,推波助瀾之下,互相攻訐、惡意開卻已在生活周遭形成不良示範。

  兩舌的狀況也是極為常見,在職場裡、朋友圈,為了污衊對方,故意挑撥離間,製造對立,使得原本和諧的團體

 

,因為你挑起敏感的自尊受損神經,讓雙方陷入嚴重猜忌,甚至大打出手,到了場面不可收拾的地步。在男女朋友的

 

交往上,為了打擊另一位追求者,蓄意編織一些名譽掃地的故事,打擊競爭者,使對方退出,這種種行徑可謂窮極

 

所能,毀滅對方清譽,天人同怒。

  綺語在各種場合可常聽聞,很多人為了顯現自己的風趣與幽默,不走正途,竟然以大講黃色笑話引起他人注意,

 

由於所談內容,誇大其辭,又極盡描述之能事,致使聽聞容易引發想入非非的念頭,不僅自己造罪,又引導他人產

 

生意淫,罪加一等。很多場合,原本講述課題或討論點都很優雅、務實,當其中有一人開了黃葷的笑話,使整個

 

氛圍,格調馬上走樣,不可不慎啊!

  最後談及妄言,就是信口開河,講一些無根據的話語,現代人不喜歡閱讀,又愛看網路上很多捕風捉影,

 

指鹿為馬的訊息,因此知見很淺薄,又愛賣弄,當然所談大都言不及義,且是錯誤的資訊,以訛傳訛的結果,

 

造成社會的紛亂,可說擾嚷不安,衍生罪業無量無邊了。

  可知,慎護口德的重要,步履修行重在口德,善言一句如春風拂面,惡語相向似強颱暴雨。有些人在修持過

 

程中,為免造業,自我要求禁語數月或數年,他們姿為口業所困擾,因此設此戒條加以約制。不過,重在人際溝

 

通的現代社會裡,禁語較為不易,我們應多說良言善語,鼓勵的話,正向能量的語辭,使言談也具有普化的功

 

效,徹底遠離惡口、兩舌、綺語、妄言的造作,使社會更加馨祥和。

沒有貞操感的男人生活多半不如意()

葉茜卓瑪

 

筆者認識的一位大學教授。他有才有財,在業界還曾經頻有名氣。

剛上他的課時,筆者作為學生,不太關心老師的私事,故從不打聽他的教學之外的事情,

 

只是觀察到他的神情之間很是孤寂落寞。

由於都是成年人,他把學生當朋友,一次在課堂上,主動說出自己離婚十多年來可謂「閱」

 

人無數到現在還孑然一身的淒涼迷惑。

然而,他那些遺憾的話剛一說完,又炫耀起了與不同女人上床的「愚樂」。學員們聽他的

 

話是左耳剛進右耳就出。

    不久,筆者偶然從其他老師處得知他現在在業界的聲譽也是江河日下,曾經到處被人邀請去作

 

演講和拿大筆錢做項目的風光日子也越來越少了。

    筆者開始觀察他,留意他的言行舉止,發現他一見到面貌姣好身材凹凸的女生就會兩眼放光,

 

總喜歡在課堂上說一些讓女生不舒服的成人話題,很是露骨「鹹濕」。結果是女生們對他人

 

前客客氣氣,人後罵他下賤色鬼。

逐漸地,他的課也沒有人願意去上了,他主動打電話要求學生去上他的課,大家也口頭上答應了

 

,但第二天仍舊缺席。

    他在平時也喜歡攀援一些長相漂亮的女子,主動為她們拿提袋、點菜、買單、送禮物,可是女孩

 

子們是能避開他就儘量避開,避不開的話一起吃完飯或者打個招呼就走人,過後還一提到他就撇嘴

 

,羞於承認與他走得很近。

    筆者雖是他的學生,也是他的上級兼同事的朋友。一次實在避不開他的偶然的機會大家一起喝下午茶,

 

他向筆者提問:「我怎麼樣才能找到像你這樣的既美麗又穩重還有知識和內涵的女人當老婆?我這麼優秀,

 

為什麼女生們總想躲我?怎麼樣才不這麼煩?聽很多學員說你會幫別人解開很多問題的結,我拜你為師好不

 

好?我們一個姓,我喊你姑姑算了。」

    筆者正色答他:「你什麼時候不見到女性就像現在這樣亂戴高帽子就讓人可以誠懇相待了,你什麼時候

 

見到漂亮女生不兩眼發賊光,而只是靜靜地欣賞就討女生喜歡了,你什麼時候明白為人師表者說話時,不這

 

麼口沒遮攔地掉價就有希望了,你什麼時候不“人盡可妻”而真正地愛護自己的身體就好運開始了。」

    他目瞪口呆,喃喃道:「天,我遇著剋星了,如果優秀的女生都這麼厲害,不敢想了,不敢想了。」

    筆者再答:「你本來就不該多想,只需要想哪些語言哪些行為才符合你的身份和職業,就可以了。請原諒

 

,把你當真正的朋友看待才說了這些話。」

    其時,他的眼中閃過了一絲愧疚,臉色也頗為不自在。筆者本不是這麼咄咄逼人的人,念及對他的授課也

 

該有所報答,故說出這種看似鋒芒畢露實則長遠地有益於他的話來。

    從那以後,在課堂上,他偶爾習慣性地又要講那些男女之事的時候,總會看一下筆者然後忍住,接著轉開話題。

 

一段時間以後,他過去那種放肆不羈的言語方式逐漸收斂,女學員們對他的反感也日益淡化。至少在筆者所

 

見所聞的範圍內如此。

當然他還是如從前般寂寞。

善有善報 

馮馮居士

 

一九八三年夏天,大約是五月底,我在溫哥華捨下,會見一位L君,我能看見他在家的父親的健康很壞,

我說:「令尊生平嗜酒,每日喝上整瓶的威士卡或白蘭地,現在肝臟已有癌症症象。」

 L君大驚,但是不信,而且說:「家父不迷信,他不會信你的!」

 我說:「我知他不會信我,我也無意叫他信我.但是,令尊曾經有一件大善陰德,我蒙佛菩薩令我看得見,

知道他的善行。叫我救他!你們若不信我,何不送令尊去看醫生?診斷後,你們來找我好了。」

「家父行了什麼善舉呢?」 L君問:「家父的行事從不跟我們談起,連我們都不知,你既然那麼說,

你可以講出來他做了什麼嗎?」

 「我不告訴你。」我答:「但是我可以寫下幾個字,你拿回家去問令尊好了。他一見字就會知道我說的是什麼。」

我在條子上寫著:「大約三十七年前,L老伯,身在法界警界,為一個蒙冤的死囚婦人洗脫冤枉罪名,

使她獲得翻案,恢復清白無罪釋放!老伯的義行,救了她一家九條命!」

 L君不信:「我們從未聽他講過有此事。」

我說:「你拿去給老人家看看吧!」

幾天以後, L君打電話來,驚駭的對我說:「培德,你怎麼知道的?家父非常驚駭,他說這事從沒有人知道!

他也從未對任何人說過!這真是太奇怪了!」

「沒什麼稀奇!」我說:「為善,為惡,都自然會有人知!俗語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任何人為善或行惡,

都會有菩薩知道的。令尊這件善行,雖然報章無報導,也沒有局外人知道。令尊為善不居功,也不宣揚,

可是佛菩薩是知道的,叫我運天眼看見,現在令尊有肝病。若非他積有大善行,早已不治了,現在佛菩薩叫我救他。」

L君說:「家父說,這件事,甚至沒告訴過家母,我們作子女的,更是一些也不知道,現在你寫的明白,

家父才講出這件事,我們全家都極為驚異。

「那令尊現在還信不信有佛菩薩?」

「信了!信了!」 L君說:「他本來是什麼都不信的,現在信了!」

「那你快送他去見醫生檢查肝臟。」

一周以後,L君來電話:「培德,專科醫生檢查,證實了家父有嚴重肝臟病,家父要來見你詳談!」

「我一定盡力幫助令尊」我說:「首先,我要他戒絕煙酒。」

L老伯完全信任我,多年來,醫生叫他戒煙酒,他都不聽,現在聽我勸告,一下就都戒絕了,

L 君全家後來來見我。L老伯現時在我的勸告之下注意保養,他健康逐漸在改進,肝已不痛,我用天眼看他肝部

的癌細胞顯然已經停止活動了,這真是奇蹟──佛法的奇蹟!

這件真實的奇蹟,溫哥華許多人都知道。L家與我成為好友。L老伯來訪,向在座的十多賓客宣佈真相,他說當年,

是有一個婦人因販毒案被判極刑,他細查之下,發現婦人是被毒販栽贓作為代罪羔羊的,他就盡力為婦人請求

覆審翻案,他終於抓到真犯,洗脫了婦人的冤枉。

L老伯說:「這件事,我認為我應做的。並不認為是什麼值得一提的善舉,我從未對任何人提起過,連內人也不

知道有此事。就是辦案的人、圈內人也很少知道,我不明白你怎會知道的。」

我笑道:「我蒙佛菩薩叫我運天眼看見老伯你當年在法庭上為枉案請求開恩複審……。」

我講出當年的詳情,歷歷在目,L老伯驚駭萬分:「這是閉門審訊呀!你怎會看見?」他承認我描述的

完全正確符合事實。

「有一樣我不明白,」他說:「我救的只是一個人,你怎麼說九條命呢?」

我說:「婦人腹中塊肉,她若冤死,就是兩條命了,她丈夫在悲痛中,打算是把六個子女全部毒死,

然後自殺,假如這件案不獲得你出力平反,可不是九條人命麼?」

L老伯說:「聽說過她全家會自殺,但並不知道居然會有九條人命之多。」老伯又說:「這件事真奇怪極了!

這是我個人的秘密,怎麼你全都看見的呢?」

我笑:「善惡都會有佛菩薩與神靈知道的,也會有凡人知道的!老伯,你放心!佛菩薩知道你有此善行,

叫我救你,你的病是不妨事的,因為你的善行已種下了善因,你定會得到善報!」

「我信佛了!」L老伯說。

在座十多人個個都唸佛不止.我就解釋善惡都有報是宇宙中因果律之一,這已有一例作為實證,

我在本文裡也勸請人人都必須相信因果,並且多行善、種善因,更要多勸世人相信善惡因果,

別再信那些自命是有學問或有名的人,亂說因果是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