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5年三月號 第231期 |
<目次> 聖訓暨金篇 修行心性篇 經典的智慧/奉旨著作 禪修的重要/奉旨著作 體天弘道賜詩 大道釋疑 佛教思想辭典/馮振隆譯 社會救濟 太上感應篇 醒世歌/馮振隆
|
虛原聖訓 聖筆王生 扶 |
本堂主席關聖帝君 登台
二○一六年二月二日
歲次乙未年十二月廿四日
詩曰:白駒遇隙不回頭
花甲怎封萬里侯
紛擾江湖休莫問
晨鐘暮鼓盡消愁
聖示:昨日之日倏忽而過,一年又隨著時光的流逝而終了,雖然「時無重至,華不再揚」,
但諸賢生一年來,走過山山水水,越過崁崁溝溝,最後迎來柳暗花明,實勘可慰藉。
而今日適逢本堂眾恩師回天述職之日,諸賢生與善信大德能抱持虔誠之心,前來恭送本堂眾恩師,吾心感也。
回顧乙未年一年來,本堂在諸賢生與眾善信大德之護持下,讓堂務能順利推展,諸賢生功積果累,收穫盈倉也。
又示:本院堂大殿主體建築業已完成,雖然院堂周遭林木蔥鬱、翠竹環繞,但這只是外表有相物質,
而所有相,本是虛妄,唯有修行的「法」,才能幫助一個人解脫。故古人曾經喟嘆:「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黃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孤雁嘶鳴伴西風。
老年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縱有悲歡離合,也難引起激情,
就任隨那階梯前的雨滴,點點直滴到天明。」
一個人即使曾有過崢嶸的歲月,不凡的事業,但若是錯過了山水,失誤了花期,最後仍將惆悵獨悲。
俗語有云:「磨刀不誤砍柴工」,因此諸賢生與眾善信大德,仍應將心專注於修「法」上面
,才是最實在的功夫,未來也才有保障也。
又示:凡今日有到堂恭送眾恩師回天述職者,特賜功三十以勉之,又今日有參與廟堂清屯工作者,
再賜功二十以酬獎其勞。
又示:堂上諸恩師雖離情依依,但雲車已待發,故吾在此先預祝諸賢生新春愉快,丙申年再相逢了。
可,吾及眾恩師回天述職矣!吾退。
|
本堂司禮神
登台
聖示:奉聖諭,謹訂於甲午年十二月廿四日(國曆一○四年二月十二日)下午二點三十分,
舉行恭送眾恩師回天述職暨叩謝值年太歲星君儀式。乙未年正月初十日(國曆一○四年二月廿八日),
舉行迎迓眾恩師回鸞暨安奉乙未年值年太歲星君儀式。
|
修持心性篇
除習氣最簡捷了當之法如下:
一、放下即放下,勿再有絲毫依戀勿捨。 二、勿執取於即今放下者為是,在先未放下者為非,由此而生悔心,則又堅持時間相、 得失相,及是非相對相矣,此切不可。 三、即今正放下時,忽又有人事來擾,切勿生厭惡心,我仍隨緣應付,照樣提起, 切勿再放下與提起二見相對,而增是非之見,已放下者心,提起者事,放下不放下, 非關於事,我雖應付一切,不以成敗得失縈諸懷,心不流浪而去,是即放下也;故動亦如是,靜亦如是,斯真放下矣。
|
『經典的智慧』 聖筆 王生扶 |
南海古佛
降
二○一五年十一月廿一日
歲次乙未年十月初十日
詩曰:申恕林中落葉飄 世尊說法共相邀
佛前許下追隨諾 抹去輪迴不再遙
聖示:吾今日降著:「經典的智慧」
第四章
申恕林經
許多人說佛法過於浩瀚,即使窮一生之時光也難以學習透徹、一窺堂奧,因此連帶影響了修行意願,
和修行的動力。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雜阿含》第四○四申恕林經中記載: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竭國福德精舍時,引領弟子大眾來到申恕林中,然後坐在於樹下。
此時,世尊隨手抓起地上一把樹葉,並且問諸比丘們說:「我手中的樹葉多呢?
還是大片森林中的樹葉為多?」比丘們回答說:「世尊!您手中的樹葉甚少,而此大片森林的葉子甚多,
可說是多到難以計量,二者相差有百千萬億倍,甚至用算數或譬喻也無法比擬。」
佛陀說:「的確如此,諸比丘們!我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自所覺知,親見解脫之道,如實為大眾宣說的,
正如同我手中握著的樹葉一樣,看起來為數不多。為甚麼呢?因為我所說的法,在法義上對
解脫生死輪迴是有用的;對正法的修學也是有用的;對清淨梵行也是有用的;而且能引導眾人生起智慧成就
正等正覺,趨向涅槃之故。
至於森林中的樹葉,就有如一般的世間善法。在義理上,對解脫生死輪迴是沒有助益的,也對正法的修學
與清淨梵行沒有幫助,更遑論想要依循這些世間法生智慧,成就正等正覺,達於趨向涅槃的道路,
因此我不向眾人宣說這些法。」
由此經中所述可知,與解脫有關的法就如同佛陀手中的樹葉,與解脫無關的法如同森林中的樹葉。
雖然佛陀所覺知的法,如同森林中的樹葉廣大,但除了能饒益眾生,脫離輪迴之法要外,就不多贅述。
其實佛陀所說的「一切法」,並不是沒有邊際的萬事萬物,而是只有能被世人的六種感官,
經驗到及認知到的東西才是「法」的範圍。
在《雜阿含經》中佛陀指出「一切法」只包括十二入處,也就是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
意法等十二種名目。然而現今修行人卻熱衷將「一切法」擴大到不能經驗的臆測上,因此佛法發展
日益儀式化、玄學化及神秘化,使得後人愈覺得佛法深奧難懂,因而望空門而止步。
一個人的生命有限,不能將歲月投注在皓首窮經、「研究佛學」上,而是要從實踐的方法上,
腳踏實地的勤策精進。當然更不要幻想求助於外力成就涅槃,因為每個人內在的問題需要自己來解決,
需要自己來面對,如此才是修行正道也。
|
南海古佛 降
二○一五年十二月五日
歲次乙未年十月廿四日
詩曰:竹籬茅舍一床棉
窗外芳蘭綻滿園
今日勤修今日道
子孫自種子孫田
聖示:吾今日降著:「經典的智慧」
第五章
刀師之子經
修行是從一個人內在的身心觀察著手,當能夠掌握自己的身、口、意時,就可得到身心自在。
然而現今許多人在修行的過程中,因為各種因素影響,因此想要將修行寄託於死後,或是後人的拔度,
此種作為如不如法呢?《相應部》刀師之子經中記載:
有一次,世尊住在那爛陀賣衣者的芒果園中。
當時,村長刀師之子去見世尊,並向世尊問訊後,問世尊說:「大德!以手持長口水瓶的、頭戴水草花環的、
入水洗浴的、拜火的西部地方婆羅門們,他們讓已死的死者離開,並教導他們進入天界。那麼世尊、阿羅漢、
遍正覺者能夠像那種作法,讓全世界的人在身體崩解死亡後,往生到善趣、天界嗎?」
世尊回答說:「村長!如果男子是殺生者、未給予而盜取者、邪淫者、妄語者、離間語者、粗惡語者、
雜穢語者、貪婪者、瞋害心者、邪見者,一大群人會合後對他祈願、讚頌,合掌繞行,然後祝禱說:
『令這位男子身體崩解死亡後,往生到善趣、天界。』村長!你怎麼想?那位男子是否會因為一大群人
的祈願、讚頌、合掌繞行祝禱,當身體崩解死亡後,就往生到善趣、天界嗎?」
村長回答說:「不,大德!」
世尊又說:「村長!猶如男子如果往很深的湖中投入大石頭,一大群人會合後對它祈願、讚頌,合掌繞行,
然後祝禱說:『親愛的石頭!浮起來!親愛的石頭!浮出來!親愛的石頭!浮到陸地上來!』村長!
你怎麼想?那塊大石頭是否會因為一大群人的祈願、讚頌、合掌繞行祝禱而會浮起來、浮出來、浮到陸地上來嗎?」
村長回答說:「不,大德!」
世尊又說:「同樣的,村長!如果男子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盜取者、離邪淫者、離妄語者、
離離間語者、離粗惡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婪者、無瞋害心者、正見者,一大群人會合後對他祈願、
讚頌,合掌繞行,然後祝禱說:『令這位男子身體崩解死亡後,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
村長!你怎麼想?那位男子是否會因為一大群人的祈願、讚頌、合掌繞行祝禱,當身體崩解死亡後,
就會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嗎?」
村長回答說:「不,大德!」
世尊又說:「村長!猶如男子投酥陶瓶或油陶瓶入深水池後,如果瓶子破裂了,所有碎片與破片會往下降
,酥或油會往上浮昇,而一大群人會合後對它祈願、讚頌,合掌繞行,然後祝禱說:『親愛的酥與油!
沈下去!親愛的酥與油!沈沒!親愛的酥與油!朝下走!』村長!你怎麼想?那酥與油是否會因為
一大群人的祈願、讚頌、合掌繞行祝禱而會沈下去、沈沒、朝下走嗎?」
村長回答說:「不,大德!」
世尊又說:「同樣的,村長!那位男子是離殺生者、離未給予而盜取者、離邪淫者、離妄語者、
離離間語者、離粗惡語者、離雜穢語者、不貪婪者、無瞋害心者、正見者,即使一大群人會合後
對他祈願、讚頌,合掌繞行,然後祝禱說:『令這位男子身體崩解死亡後,往生到苦界、惡趣、
下界、地獄!』也不會影響那位男子身體崩解死亡後,往生到善趣、天界。」
村長刀師之子聽完後,對世尊這麼說:「太偉大了,大德!……,從今天起我終生歸依世尊。」
所以由上述經典記載可知,一個人死後的世界,是由生前的善惡業引導去處,其他的儀式作為幫助不大
,因此,還是在生之時好好實修,才是正確之道。
|
『禪修的重要』 聖筆王生扶 |
道濟禪師 降
二○一五年十一月廿八日
歲次乙未年十月十七日
詩曰:輕嵐初旭樂跏趺
獨倚長亭對靜湖
不厭浮塵千萬丈
雜蕪盡掃好閒鋤
聖示:吾今日降著:「禪修的重要」
第廿二章
坐禪的方式
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可歸納為四種不同的姿態,就是行、住、坐、臥,此稱為四威儀。在四威儀中,
「坐」只是其中的一個姿勢而已。而禪修不僅在坐時要修,在行、住、臥三種姿態時也要能修。
不過,在禪修初開始的階段,以靜態和坐的姿態入門,比較容易也比較能得到效果。
以下將七支坐禪時的要領與注意事項分述之:
一、足 支:坐禪可分為緬甸坐(一腳在前,一腳在後,不交叉,不重疊)、跏趺坐(雙盤)、
如意坐(左腳在上單盤)、金剛坐(右腳在上單盤)、交叉端坐(散盤)、正襟危坐(儒家坐)為主。
坐禪時,身體要保持平衡穩定,身心要儘量的放鬆,不需要勉強用特定的姿勢,
因為禪修不是練腿,而是在修練「止」與「觀」。
二、手 支:結定心手印,右手上左手下相疊,雙手拇指輕接觸(又稱三昧印)。
或是手輕鬆的放在膝蓋上亦可。
三、背脊支:背脊豎直,挺起腰桿,勿挺胸部。
四、肩胛支:兩肩稍微張開,全身放鬆。
五、頭頸支:頭正,下顎內收(不是低頭)。
六、眼 支:坐禪之初,心比較亂,以先行閉眼為佳。待修至半年一年後,可改成雙目微張,
似閉還開,即眼開三分狀態。
七、舌
支:舌頭輕微舔抵上顎。
坐禪注意事項:
一、初學坐禪不要勉強坐太久,可以從坐十分鐘開始,慢慢增加至三十分鐘,最好每天能早晚坐禪二次;
進階者則慢慢由三十分鐘,增加到五十分鐘;專修者則慢慢由五十分鐘增加到二小時。
二、飯後一小時再坐禪,以免妨礙消化。
三、選擇通風、光線明亮適中、安靜、乾燥的地方坐禪,但是不要讓風直接吹到身上。
四、氣候涼冷的時候,要把兩膝包裹暖和,不要讓膝蓋裸露。
五、進入禪定最大的障礙來自於緊張和刻意,因此坐禪時必須放鬆,絕對不可有緊張狀態。
六、放下萬緣,保持平靜安詳的心。
坐禪既可養生延壽,消除疲勞,又可開慧增智,故各類練功門派及佛家、儒家、瑜伽對坐禪都很重視,
而欲開悟證果者更要從坐禪基礎入門,未來才能速得解脫之道也。
|
道濟禪師
降
二○一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歲次乙未年十一月初二日
詩曰:寶殿沿溪依翠屏
迴廊月照比燈明
佛前細語沉香篆
一諾歸真意滿盈
聖示:吾今日降著:「禪修的重要」
第廿三章
四念處四段十六階的修持
依據經典記載,四念處禪修法分為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四段,每一段又分為四小階,
因此共有十六階的修持。
而此十六階的修持乃是循序漸進,分段修持(不是切割修持),也就是完成第一階才有能力進入第二階,
完成第二階才有能力進入第三階……。若有人不修身念處第一階,就想直接修持受念處第一階,
此乃是不可能成功之事。
就像蓋大樓一樣,一樓蓋好了,才能往上蓋二樓,二樓蓋好了,才能往上蓋三樓……。
若有人蓋房子不蓋一樓,就想直接蓋五樓、六樓,即可知此乃是不可能之事。
《雜阿含》八○三經記載:
「應當修習安那般那念(呼吸),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
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缽,入村乞食,都能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
乞食結束,回到住處,舉放衣缽,洗足已,或進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
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都斷除,而度脫諸疑惑,
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
(身念處第一階)正念於吸氣,繫念善學;正念於呼氣,繫念善學。
(身念處第二階)
吸氣長時,了知『我吸氣長』;呼氣長時,了知『我呼氣長』。吸氣短時,了知『我吸氣短』;呼氣短時,了知『我呼氣短』。 (身念處第三階)覺知(氣息的)一切身吸氣,於一切身吸氣善學;覺知(氣息的)一切身呼氣,
於一切身呼氣善學。
(身念處第四階)覺知一切身行息(寂止)吸氣,於一切身行息吸氣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寂止)呼氣,
於一切身行息呼氣善學。
(受念處第一階)覺知喜,……。
(受念處第二階)覺知樂,……。
(受念處第三階)覺知心行,……。
(受念處第四階)覺知心行息(寂止)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
覺知心行息(寂止)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心念處第一階)覺知心,……。
(心念處第二階)覺知心悅,……。
(心念處第三階)覺知心定,……。
(心念處第四階)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法念處第一階)觀察無常,……。
(法念處第二階)觀察斷貪,……。
(法念處第三階)觀察無欲,……。
(法念處第四階)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此四段十六階的四念處修持,即是佛陀教導弟子完成解脫之道的實修方法,《大念處經》記載,
世尊說:「這是使眾生清淨、超越憂愁與悲傷、滅除痛苦與憂惱、成就正道與現證涅盤的單一道路,
那就是四念處。」故,世之人若能依法修持,一樣可以完成究竟之道也。
|
『大道釋疑』
叩稟「眾生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之有關常識供參(八七)
|
林生問:人無不常起動『妄念』,易起『妄心』是何因?
帝君答:因為誤認有一個「我」存在。
林生問:清靜經云:『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可鑑『靜不下心,就去不了妄心;
去不了妄心,就成不了道乎?
帝君答:然也,因為世人誤認有「我」,為了滿足「我」的慾望,因此生起種種妄想妄念,
若不能得遂所願,即心生嗔恚;若能得遂所願,心即再生貪欲,週而復始,無有止息之日。
而靜心是實修的入門,基礎不牢固,則妄心難除也。
林生問:此當如何漸次去除『妄念』之毛病?
帝君答:唯有遣欲澄心一途,方能神清去妄也。
林生問:觀古今修行人即使畢生努力修學,然若始終消弭不了私欲,既著私欲,即難去除『妄心』乎?
帝君答:然也,不過會發生畢生努力修學,卻始終消弭不了私欲之情形,若不是修行方法錯誤,
就是嘴上修、修名相,缺乏真正實修的功夫造成。例如有人修行在追求神秘、神通、通靈,
或希望藉由儀式達到「事業駿發」,「家庭和樂」,「婚姻美滿」,「子女上進」,「萬事如意」,
如此不但無法遠離五欲,淨化身心,反而增加更深的慾望。而死記名相、嘴上修者,我慢、自大,
會益加嚴重,與修行相悖而行也。
林生問:世人活在物情欲界,易受人情物事影響,故大多易落入有為法而修,既修在表象,有何益蔽?
帝君答:修在表象者,傲慢之心會與日俱增,最後與家人、朋友相處格格不入,而容易成為狂熱的宗教徒。
林生問:凡患貪瞋癡、攀緣心較重、或妄心熾盛者,諸等易令『心受境轉』,
此皆屬常令心落入魔道而不覺之修法否?
帝君答:當然。
林生問:為何修行人也會『淪陷魔道性瘋狂』之地步?
帝君答:其實一般修行者初心都是純正不阿,但後來有的人被道場名利蒙蔽,慢心、主宰欲、
愈來愈重,有的人則是假借修行之名,來滿足慾望,因此與魔益近,離道益遠。
林生問:苦之來,即貪欲、無知、或執心太重,總紊亂在人我是非、善惡對錯而起計較、
而引生煩惱、痛苦、污濁性靈而不知否?
帝君答:然也,因為世間是無常的,因此任何貪慾執著,都永遠無法滿足,煩惱、痛苦也永遠存在。
林生問:修不能忽略『禪坐』,因唯能藉靜坐修禪者,堪足以『止息妄念』乎?
帝君答:當然,禪修乃是「禪定」和「智慧」俱修,也是由粗到細,如實覺照身、心感受的當下修持,
因此可以藉由禪修去除妄見執著,止息三毒。
林生問:其實亦唯藉靜慮,始恪臻心『以靈明、以明心見性』否?
帝君答:然也,靜慮是一切修行的基礎。
林生問:修須存何心態、或臻何心境,堪能知所時時念念以『自淨其意』?
帝君答:腳踏實地、精進的「實修」,就像現代管理所講的:「魔鬼藏在細節裡」,
因為細節往往被人所忽略,而一個人的惡習,也常只有在細節處才能被揪出來,
因此平時就要培養洞察細節的能力,才能根除無明,達到自淨其意的目的。
林生問:真修者知所唯『清淨心性』為要。『淨心』者,心曠神怡,此乃人生至樂之精神境界乎?
帝君答:當然,淨心之樂只有真修者,才能體會得到也。 林生問:人能煉心唯仁,仁者心存人人,無視於己,既為人人,乃心呈無為、大愛、平等之大道心德, 所以『心不起妄』乎? 帝君答:培仁是修行者應有的心態,但此尚不足以淨化妄心妄念,因為要達到心不起妄,第一步必須破「身見」
,然後才能進一步離我執、斷貪愛,如此才不會心起妄念也。
林生問:總之,修得煉就到『無我無心堪證真』乎?
帝君答:是的,無我是每個解脫者都必須達到的境界。
林生問:亦唯修回真心,真者,心無似境,與物無競;無念是空,無物不容,則『何欲、何思、何妄』之來哉?
帝君答:當然,已斷除貪愛執著,無欲無妄,自然給自己帶來喜樂輕安,找回自己的真面目。
|
『佛教思想辭典』 |
持戒
六波羅蜜之第二稱為持戒波羅蜜。此乃受持戒律之意,亦即受持佛陀之制戒不違失之謂。
其目的在對治惡業,而期待並維持其身心之清淨耳。就此點而言,持戒不得不謂為佛道修行之根本。
於三學之中,戒學之所以成為定學、慧學之根本,乃此之理也。
亦即:一為使佛教教團之秩序得以正常維持,二為成就佛道,僧自身應遵守之生活規則,兩者在焉。
毋庸諱言,此兩者互為關聯,此才是使佛道之完成其為可能,但勿論如何,戒學為佛道之根本,
在如此嚴守戒律之生活中,方能有真正定學之成立,真正禪定之實行而達慧學之完成。
無戒學之處即無佛道之成就,應可知矣。將此加以了解並予實踐雖是問題,總之將戒學在今日
之意義使之明朗化,並應立願邁向於佛道成就而使生活實踐之規範得以確立為要耳。
|
『太上感應篇』 |
篇文:暗侮君親
闡繹:君親至尊,人皆知其不可侮。暗侮者,陽敬而陰違之也,心無君親,即犯不忠不孝之罪,
夫不忠不孝,表象孰不顧忌而不敢犯,但大多不知心中稍有不敬,便爲暗侮,明侮之罪,
固犯陽誅,而暗侮之罪,尤遭陰戮。
說明:暗侮君親這句話,是專門為好名之人,以及矯情做作的人而說的。國家和父母對我們的恩德
,就如同天地一樣─如果領了國家的薪水而怠忽了公事,或貪圖利益、徇私舞弊,或是奸詐阿諛、
欺上瞞下,這種掩飾不法行為,隱藏而不敢讓君王(或可指上司、老闆、主人)知道,
這就是暗中欺瞞了君王、長上等啊!對父母親的奉侍供養不誠懇,或掩飾自己對父母違逆的過失,
或處事待人之不敬不誠等而隱藏不敢讓父母親知道,這就是暗中欺瞞了父母親啊!
故事:明朝的宣宗皇帝,非常喜好詩詞歌賦,經常命令朝中的大臣附和。有位學士自以為才氣很高,
他每次應制奉命作完詩的時候,就說:「我所作的詩,實在是太好了啊!皇帝不但是作不出來,
而且也看不懂其中的奧妙啊!」沒有多久,這位學士就以詩字觸犯了皇帝的廟諱,而且講話涉
及譏諷,因此就被皇帝處以不敬的罪名,而奪掉了他的官職。
|
『醒世歌
賤民之流 文/馮振隆 |
內容
(一)
人生本是兮歡樂泉
惟與賊民兮同飲伴
即受染污兮成毒水
如斯尼采(1)賤民詮
註(1)Nietzsche
(二)
云何謂之兮賤民流
不擇手段兮名利求
肆意妄為兮群結黨
漠視精神兮喜樂受
(三)
濫用公權兮用機籌
曲學阿世兮奉承流
毀他損己兮自在流
生命意義兮不悟透
(四)
地位低賤兮視薄淺
境遇不佳兮陷窘狀
安貧樂道兮志不改
樸素度日兮良民焉
此揭示當今之世,曲學阿世,阿諛奉承者,大有人在。此等人士乃信念闕如之流皆是賤民之流也。
蓋此輩賤民日日不以保衛正學為務,而用心於攀附權勢,扭曲正學,成為為政者所不恥,不足取者也
。在此務必特別強調,當今之世並無賤業,僅有低賤之人耳。
|
『張公藝百忍集』 |
四五.勸人兄弟
不可分居
公藝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姓王,排行老大。有一天,兄弟二人想要分家,就同請公藝做見證。
公藝勸兄弟二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的是兄弟。分家雖是人之常情,
卻有違老人家長守的願望,而且世間最難得的是富貴。你們想要分家,無非是想要求取富貴,
但你們不知道富貴的道理很大,為什麼呢?沒有天理是不能致富的,沒有天理是不能致貴的。
想要循天理,就必須去除受外物引誘的私心,而去充實本有的良心,在平時的視聽言動,
都要依著良心去做,這就是行天理了。如果只想貪圖歡樂,一味的要分居,不經良心思慮,
不存天理,天天癡心妄想,如此不但得不到富貴,而且還會墮入貧窮,後悔不及。
希望你們兄弟二人,長久合作,不要分家,上可安慰雙親的心,以免遭致鄉人的議論。
《詩經》載:『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國人。』」
王氏兄弟聽到這些話後,非常感激,叩謝公藝,不敢再言起分家的事情。
這是張公藝「勸人兄弟,不可分居」,為第四十五個「忍」。
後人有詩贊歎說:
教誨全天理,天嘉富貴生;
勸人行孝友,仁愛者芳名。
|
『原始經典集 譯者:郭良鋆 |
神與世尊的對話 有一位莊嚴的神靈照亮整座逝多林,走到世尊那裡,行禮問安,站在一旁。
然後,這位神靈用偈頌對世尊說道:
「我們請教喬達摩(世尊的俗名)關於人的毀滅,我們前來詢問世尊:毀滅的原因是什麼?」
世尊回答說:「生存容易明白,毀滅也容易明白:熱愛正法的人生存,仇視正法的人毀滅。」
「他親近惡人,不親近善人。他熱衷惡行,這是毀滅的原因。」
「生性嗜睡,喜歡聚會,萎靡不振,懈怠懶惰,好發脾氣,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生活富裕,但不瞻養青春己逝的年邁父母,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用謊言欺騙在家居士,出家者或其他行乞者,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有很多財產,有金子,有食物,但獨自享用這些好處,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以出身自傲,以財富自傲,以家族自傲,看不起自己的親友,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沉湎於女色,愛喝酒,好賭博,將一切所得揮霍一空,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不滿意自己的妻子,與妓女廝混,與他人的妻子廝混,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青春己逝,還將乳房如同町婆羅果的女子帶回家;出於對她的猜忌而不能安睡,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對嗜酒和揮霍的女人或男人推崇備至,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出生在貴族家族,財產微薄,野心很大,渴求在這世上取得王國,這種人是毀滅的原因。」
「智者聖人具有洞察力,考慮到世上這些毀滅,嚮往極樂世界。」
|
『君子風格』 丁乾 |
「君子」一向是世人所推崇的理想人格,他懂得求同存異,以寬容面對他人,對弱勢者加以扶持,
不同流合污,碰到強權從不畏懼,和庶民站在一起。
每到秋天,我們看到雁群為過冬而朝南方飛去,我們是否想過,牠們為何以人字隊形飛行呢?
而且都是成群的大雁,沒有單飛的大雁呢?
其實這是有原因的。當雁子以人字隊形南遷時,每一隻雁子展翅拍打,其他的雁子立即跟進
,整個雁群就漸漸抬升。藉著這一隊形,每隻雁子至少增加七成的飛升能力。這讓牠們可以更快、
更輕易地到達牠們想去的地方,因為牠們可以藉著彼此的衝勁、助力而向前行進。當一隻雁子脫隊時,
牠會立刻感受到獨自飛行的遲緩與吃力,很快又回到隊形中,繼續利用前一隻雁子引發的衝勁
,同時給後面雁子提供助力。
而當領隊的雁子疲倦了,牠會退到側翼,另一隻雁子立即補位頂替。飛行在後的雁子會利用叫聲,
鼓勵前面的同伴保持一致的速度。
每隻雁子都擔負不同的職責,卻有著共同的方向和目的。如果每隻雁子都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而飛,
單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難到達目的地。這就是雁子的群體觀念。
就如同雁子一樣,人也是群居的動物,各自擔負不同的責任與使命,才能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離群索居是極難在世間生存立足的,沒有了自己的特質,生命也失去存在的價值。
君子風格,就是指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和諧友善的關係,和大家休戚與共,
在對具體問題的處理,又有自己的想法,信守公平與正義核心價值的堅持。相反地,小人則趨炎附勢
,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合別人的言論,但內心從不抱有和諧友善的態度。
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同一問題持有不同看法,這是極為正常的。真正的朋友會透過交換意見,
溝通觀念而取得共識,縱使思維歧異,也不至傷了和氣。真正的君子之交,並非時時尋求見解一致
,而是在問題和矛盾發生時,包容對方的想法,同時不隱瞞自己的不同觀點,敢於直言,做到赤誠相見、肝膽相照。
可說,君子是謙下處眾,因此所到之處,都是一團和氣,而小人仗勢欺人,所以身置何地,都是烏雲滿布。
因此,做人不僅要有君子的寬闊和灑脫,更要學習君子的清醒慈懷,以及克己包容的泱泱風範。
|
『我為什麼走入修行?』 |
二○○四年底李連杰經歷南亞海嘯,目睹生命頃刻間化為烏有,令早已看破紅塵的他更臻化境。
早前他在紐約與一百位志同道合者,過了十天苦行僧生活。期間不能與人談話,每天要清晨四時起身打坐,
晚上只能睡在地板上休息。雖然其他人都知道他的明星身份,但因為不可開口講話,讓他得以專心修煉,
重拾心靈恬靜。
李連杰:「其實是對生命的一種瞭解吧!我一九九七年的時候,三十四歲,因為我一路以來對宗教都有
一些親切感,但是什麼原因自己找不出來。到那個時候我在考慮,突然之間自己對生命,對物質方面
都有一定基本的保障了,可以不為這些一日三餐急於工作去發愁,你會看到生命說,周圍很多人有
幾十億的身家,或者甚至於上百億的身家,他們都在那裡痛苦和著急,那他們在著急什麼呢?」
「我也看到身邊有一些朋友為幾千塊錢在著急,幾萬、幾十萬、幾十億、幾百億,不同的人同樣在著急,
大家都在著急什麼?我就去思考生命。我發現人們都希望,第一個,人類一開始的是什麼?
是有『情』。就是說,我們想開心,所有的人類都要開心。第二個,我們沒有安全感,
我們要開心,但卻沒有安全感。」
「所以,人還是嬰兒時開始的就是情,沒有安全感,他就哭。情之後就是名了,你要上出名的幼稚園,
你要考第一名,你什麼都要第一名,所以小孩子也是,彈鋼琴要第一名,小提琴要第一名,
所有東西都是名,原來心目中被大人灌輸的名是如此之重要了。而這個名的重要,一直跟著
你到你的成長。知名中學、知名大學,大公司、有名的職務、有名的東西。」
「到了一定年齡走向社會,有了名還不夠,因為有了名沒有利。名之後最實惠的就是利,
就希望有點實惠。追求利了以後,他發現還不夠,原來要有權。有了權才更容易有利
。更多的名更多的利,我要有權力。」
「但是如果我們一直渴望這種增長,用外在的力量去保證我們內心的快樂的話,可能增長到
最後人生結束,你仍然不覺得最有名、最有權、最有利。因此我就思考,誰有這種答案呢?」
「我發現二五○○年前有一位王子,他具備了我們人類心目中最理想的狀況。他是王子,
未來的國王,一定有權力,而且國家的財富都是他的,國王、王子,這個名就更不用說了,
這個情也不用說了,不光自己有,可能要多少個都可以,什麼都可以滿足。
但他還是痛苦,為什麼痛苦?原來生老病死他解決不了。他解決不了好多東西,所以他離開了
,放棄了。他苦行了六年,找到了一個真正快樂的方法。在二○○○多年人類歷史上,
影響很多的人。在西方我接觸過很多一起打坐的人,有醫生,有學物理的、學化學的人
,他們不可能都迷信,他們一定在尋找著一個東西。」
「一九九七年以這樣的方法我開始追隨,但我越追隨越發現,我可以從中找到很多快樂,
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待生命,所以就一路走一路走。到了二○○四年我已經很快樂了,
我已經見過很多的老師,聽過不同的教誨,比如小乘、大乘、秘乘,有過很多的老師,
我已經很快樂了。」
主持人:「那時候是不是你計畫好像要放棄了?」
李連杰:「其實我已經策劃要做一些事情了,因為我不缺名,我也不缺錢,一旦要做這個事情,
還要一點點勇氣。但是我很開心,我一直希望把這種開心跟別人分享。」
「我從不開心走到開心,而我看到很多人臉上都寫著緊張、疲累、疲憊什麼的各種思想,
我就會說我可不可以分享呢?其實就在那一年,二○○四年,你也知道我遇見海嘯。」
「後來我去西藏,一年當中有三次接近死亡,就是與死亡擦身而過。我覺得不要再等了,
因為無常的事情,說明沒有不可能的事情。」
「雖然你會武功,雖然你力量很大,但是在大自然當中生命要延續,就要呼吸。
沒有這個吸的這個動作,生命就結束。沒有保證說一定八十歲,一定七十歲,一定三十歲,
其實沒有,所以我就覺得無所謂了。」
「所以我經歷了這些以後,我覺得沒有什麼再恐懼了。我就要做,想一些方法回饋社會,
分享這種經驗。我不想教你任何東西,我沒有權力教什麼。就像我從來不教武術,
生命我也不教,因為我不懂,不是一個好的老師,但是我願意跟大家分享。」
|
『連打十三發炮彈無一爆炸』 |
一九三八年的農曆五月,豫東大地已經進入了初夏。初四這天上午九點多鐘,侵華日軍從安徽毫州向西進軍
,行至到鹿邑縣城東邊的營子寨村時,就在離城牆三華里的地方停了下來。
瞭望鹿邑縣城有兩個高大的建築,左邊的是縣城城牆的東南角樓─奎星樓,右邊的是供奉著太上老君的老君台
。日軍誤以為它們是國民政府的抗戰工事,就命令架起迫擊炮,先攻擊這兩個高大的目標。
梅川太郎受命發炮,第一炮擊中了左側的奎星樓,將奎星樓整個炸得粉碎,梅川太郎開始掉轉炮口,
對準右側那個更為高大的建築,一炮打了出去,沒有聽到爆炸聲,兩炮打了出去,還是沒有動靜,
一連打了十二發,一顆都沒有爆炸。
進軍中國以來,梅川太郎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現象,身邊的日軍個個感到納悶。這時,
指揮官氣急敗壞,自己操起炮筒,對著老君台又發射了第十三發炮彈。炮彈發射出去後
,大家都支愣著耳朵傾聽來自遠方的那一聲巨響。結果又是出乎他們的意料,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
指揮官驚呆了,整個隊伍驚呆了!個個嚇得呆若木雞。
老君台大殿東牆、東偏殿后牆和柏樹上共中炮彈12發,有一發打在了老君台的西側。
其中有兩發炮彈穿透大殿山牆,一發卡在了大殿內西邊的樑架上,一發落在了老君像前的神龕上。
當時守城官兵的彈藥庫就設在老君臺上,如果十三發炮彈有一發爆炸,觸發了彈藥庫,
整個鹿邑東城就會被夷為平地、變成焦土,老百姓死傷就會十分慘重。
此時日軍見射向老君台的十三發炮彈一發未炸,甚為驚奇,於是繼而改變射擊方向,
向縣城連發數十炮,炮炮皆響。此情讓日軍十分詫異和不安,他們又向縣城打了一發砲彈後才敢進城。
當這隊日軍走進明道宮,爬上老君台,看到臺上大殿裡供奉著「太上老君」,同樣信奉道教的
日軍不禁驚呼,一個個張口結舌。繼而全體日軍便不約而同,齊刷刷地跪倒匍匐在大殿門前,
磕頭作揖,並口中念念有詞,請求「老君爺」寬恕自己「向老君台開炮」的罪行,並保佑自己能平安回國。
一九八三年,梅川太郎懷著一顆懺悔的心再次來到鹿邑縣。他說:「我就是當年炮擊老君台的那個炮手
,我們的炮彈應該是打得很準的,打在老君臺上的炮彈為什麼不響,這不管是偶然的因素還是太上老君
顯靈護佑的結果,更說明我們發動的那場戰爭是非正義的。
此後的幾年時間,梅川太郎成為了鹿邑縣的常客,時不時來為老子上幾柱香,叩幾個頭。
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九日,梅川太郎最後一次來到鹿邑,和他的戰友把從日本空運來,四面分別用日文、
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英文刻寫「我們祝願世界人類的和平」的白色方柱日式和平碑,
恭恭敬敬地立在老君台前。並在老君像前長跪不起,虔誠謝罪,祈禱中日永無戰爭,全世界人民永久和平。
據說立碑謝罪回國後不久,梅川太郎就死了。
|
『誰都有雨天沒傘的時候』 |
一天,胡雪巖正在客廳裡和幾個分號的大掌櫃商談投資的事情。談到最近的幾筆投資,有的掌櫃經營不善
,胡雪巖緊繃著臉,教訓起其中幾個在投資中失利的掌櫃。
胡雪巖話音剛落,外面便有人稟告,說有個商人有急事求見。前來拜見的商人滿臉焦急之色。
原來,這個商人在一個生意中栽了跟頭,急需一大筆資金周轉。為了救急,他拿出自己全部的產業,
想以非常低的價格轉讓給胡雪巖。
胡雪巖讓商人第二天來聽消息,自己連忙吩咐手下人去打聽是不是真有其事。手下人很快趕回來
,證實那個商人沒有說謊。胡雪巖聽了以後,連忙讓錢莊準備銀子,又從分號急調了大量現銀。
第二天,胡雪巖將那個商人請來,不僅答應了他的請求,還按照市場價來購買對方的產業,
這個數字大大高於對方轉讓的價格。大家都驚愕不已,不明白胡雪巖為什麼連到手的便宜都不占,
卻要堅持按市場價來購買那些房產和店鋪。
胡雪巖看了看疑惑的人們,講了一段自己年少時的經歷:「我還是一個小夥計時,東家常常
讓我拿著帳單四處催賬。有一次,正在趕路的我遇上大雨,同路的一個陌生人被雨淋濕。
那天我恰好帶了傘,便幫人家打傘。後來,下雨的時候,我就常常幫一些陌生人打打傘。
時間一長,那條路上的很多人都認識我了。有時候,我自己忘了帶傘也不用怕,
因為會有很多我幫過的人為我打傘。」
說著,胡雪巖微微一笑:「你肯為別人打傘,別人才會願意為你打傘。那個商人的產業可能是
幾輩人積攢下來的,我要是以他開出的價格來買,當然很佔便宜,但是人家可能就一輩子翻不了身。
這不是單純的投資,而是救了一家人,既交了朋友,又對得起良心……誰都有雨天沒傘的時候,
能幫人遮點雨就遮點吧。這也是我下雨時即使不帶傘也不會被淋濕的妙法啊!」
眾人聽後,久久無語。後來,那個商人贖回了自己的產業,也成胡雪巖最忠實的合作夥伴。
在那之後,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胡雪巖的義舉,對他佩服不已。胡雪巖的生意也好得出奇,
無論經營哪個行業,總有人幫忙,有越來越多的客戶來捧場。
|
『老喇嘛去世二十天投胎做狗了』 |
在嘉絨藏區的草原上,有一個老喇嘛去世了,周圍修行的喇嘛們就來到老喇嘛住的地方為他做法事,
超度他。到「三七」的時候,那個喇嘛住的地方有一隻母狗生了一窩小狗。過了幾天,到小狗們都
可以睜開眼睛的時候,其中有一隻小狗就老沖著一面牆叫,還長時間盯著那面牆。
草原上的冬季很冷,牧民為了防寒,就把牛糞糊到草紮的牆上。由於超度法事要做四十九天,
所以喇嘛們就一直在那位去世的老喇嘛住處為他誦經。
其中一位老喇嘛就注意到這只剛生下不久的小狗的異樣行為,觀察了好幾天,發現這只小狗幾乎不離開那面牆,
長時間趴在那裡盯著牆看。老喇嘛就很好奇,想知道小狗在看什麼。
法會快結束的時候,老喇嘛用一個木棍把牆上的牛糞摳下來,發現牆上有一個洞,洞口還糊著一些牛糞,
老喇嘛就把洞口的牛糞也取出來,赫然發現牆洞裡有幾十塊銀元。
老喇嘛至此恍然大悟。那位去世的老喇嘛,由於惦念這幾十塊銀元,不捨得放下,竟然在去世後二十天就投胎成了狗。
上師說:「你們看,執著的力量是不是太可怕了。修行人要學會放下,如果什麼都放不下,到時候怎麼走得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