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3年月號

 

第206期

 

 

<目次

恭賀新喜

聖訓暨金篇

涵養本原護真靈

坤道與習氣/奉旨著作

因緣與果報/奉旨著作

體天弘道賜詩

大道釋疑

濟世度迷

佛教思想辭典/馮振隆譯

社會救濟活動

太上感應篇

人生哲理典故/馮振隆

張公藝百忍集

孝為中國魂

佛門高僧法語錄

勇往直前/丁乾

我先生的一段前世因果

五殿閻君親自給她拿凳子坐

一名法醫的因果調查報告

 

虛原聖訓

              聖筆王生 扶

 

本堂副主席孚佑帝君            中華民國1021121

                                                   歲次癸巳年十月十九日

 

詩曰:布施廣捨種福田  拔苦濟貧持戒嚴

 

半世枯榮隨興去  修真不輟享豐年

 

聖示:吾今日以「欲持戒清淨先佈施」為題,供世人參悟。

     

      欲持戒清淨先佈施

 

  戒者,戒諸惡之行也,一個人若不持戒,則道無由得。故學道之士,莫不持戒精虔以

 

皈真捨妄,積累功行,《楞嚴經》中有云:「因戒而生定,因定而發慧,是則名為三

 

無漏學。」故欲啟發內在清淨智慧,必須修定;欲得禪定,則必須持戒,世間不論任

 

何宗教皆以持戒為先,一切善法也是以戒為基,只有依戒修持方能證果也。

 

  然而許多修道者,一開始雖勇猛精進,嚴守戒律,但又常不知不覺中破戒而退轉,

 

持戒主要是心裡清淨。如果在表面上受了很多戒,但是心裡沒有變清淨,持戒還是不會

 

圓滿。要想心裡清淨,首先就要捨下,捨掉對身體、對受用,對自己所積累的善業的貪

 

著與貪念,如此心裡才會清淨。故釋迦牟尼佛於《菩薩優婆塞戒經》中開示:在家

 

菩薩修學佛法以布施為第一要務。

 

  而六波羅蜜中亦明白訂出修行次第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此六波

 

羅蜜,前三者培福,後三者修智慧,由此次第中即知:持戒是第二地的修法,必須要以初

 

地的布施為基礎,而初地的布施就如第一層樓,第二地之持戒就如第二層樓,若第一層樓

 

沒蓋就去修第二樓,自然會出現持戒不淨之現象。

 

  世間每一尊佛在為眾生最初說法時,皆是先說布施之行,次說持戒之理,再說

 

五欲(色、聲、香、味、觸)過患,令眾生端正行為,關閉惡道之因,進而再為其說

 

苦、集、滅、道四聖諦解脫生死之理,令其從此踏上解脫修行之路。

 

  凡夫學佛者修學布施的次第,可從面施、眼施、言施、耳施、身施下手入門,進而行

 

財施、法施、無畏施,如果一個人能以恭敬心、清淨心堅修布施三、五年,未來智慧可不

 

修而自開,盡未來際不會再做出殺、盜、淫、妄等破戒之行為,各種修法亦皆易成就,且

 

成就後不易退轉也。

 

本堂主席關聖帝君 登台

 

                    原筆柯生扶

 

聖示:今日吾以「主敬存誠」為題,供世人參研之。

 

主敬存誠

 

  心懷敬意,無念無妄即是心誠,誠則應,應則靈。世之人常求神拜佛,

 

大多為自身而求,然而正信之人應知此乃妄求而非真求,不求而自得才是王道。

 

世之人又如何能不求而自得呢!須知塵世之一切皆是因果定律而產生,如是因、

 

如是果,絲毫不差,自己種下善的種籽,自會得到善的果實。如是反求諸己才是

 

真求,當心念改變,行為就跟著改變,當行為改變,命運也會隨之而改,希勉而悟之!

 

本堂岳武穆王 登台

                       原筆柯生扶

聖示:吾今日以「忠」為題,供世人參研之!

 

 

  忠者,盡己謂之忠,即是做好自己本份之事。人生在世,扮演許多不同的 

 

角色,在不同的位置,做好份內之事,為人子止於孝,為人臣止於忠,如是盡己

 

,則無愧於天地也。

 

  而如今社會亂象頻仍,皆是不行忠義所致,而要使社會歸於祥和,必要從人心開

 

始改變,隨其心淨,淨土則至,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

 

厚,未之有也,勉行之。

 

涵養本原護真靈(十二)

 

  夫「明心、盡心」之要者:時以善法扶助自心,時以赤水潤澤自心,時以境界淨治自心,時以精進堅

 

固自心,時以忍辱坦蕩自心,時以覺照潔淨自心,時以智慧明覘自心,時以佛知見開發自心,時以佛平等

 

廣大自心。

 

  故知「明心」,是生死海中之智楫;「盡心」,是煩惱病中之良醫。若昧「此心」,則永刧輪迴而遺

 

失真性;若明「此心」,則頓了生死而圓證「涅槃」。唯始終不可出離「此心」,若離「此心」,別無玄

 

妙可言矣。(本篇完畢)

 

修行要訣(承上期)

 

防諸病:

 

()勿苦修:當知苦行者,乃在堅定其心,百折不回,防其惰逸也。凡毀殘身體,均非佛法,不知無智慧

 

而心放蕩失主宰者,為世間第一等苦人,學佛應從得定慧下手。

 

()勿怨修:凡未「明心見性」者,皆是盲修。故學佛第一要訣在開「智慧」。明白後,方是正修。

 

()勿壓修:凡修心多求死定,壓住妄念勿起之輩,日後反動危險。

 

    如下舉例:

 

無記空:一念不思,正坐定心。

 

終日禪定,硬制其念,自以為定得。

 

硬行忍辱,不能觀空,久久成病。   

 

吃素持戒,非從本願,為人情所衝動。

 

外道死守精氣神,臨死不能散功,或至癲狂。(待續)

 

  坤道與習氣     聖筆 王生扶

何瓊仙姑   

                   二○一三年九月廿八日

                   歲次癸巳年八月廿四日

 

詩曰:避世結廬不畏霜  斜陽弄影入西窗

靜聽闌夜彈清籟  韞素安嫻福慧雙

 

聖示:吾今日降為:「坤道與習氣」一書作跋

 

 

  世間人多諸過患,雖偶行表相微善,卻又冀求大福大德,並且樂逐五欲,

 

無有止息,如此之作為,不但會障礙成就,更會墮諸惡趣。世間雖有男女

 

之分,但女子之習氣較之男子可謂更重,其不良習氣,就如稻田禾稼豐熟

 

之際,卻遭遇惡露災氣,必令善穀傷敗;其不良習氣,也如一個人入大深

 

海中,必沒其身。

 

  故當悟知己身之不良習氣時,就應時時往內觀察己心,時時了知它是對、

 

還是錯,是善、還是惡,並且從中自悔其罪,無覆藏心,如此戰兢惕厲持續修習

 

,則自能減弱不良習性的滋生,最後從心中將其一一拔除。

 

  今南天虛原堂奉旨著作「坤道與習氣」聖書,內容細數女子不良習性諸多過患

 

,聞者若能精勤修正,以「披甲精進」之心,來對治煩惱習氣,日夜不懈,則將來

 

自可達到身心輕安,離諸欲望,道業有成,得究竟安樂之果也。簡數語以為跋。

 

                      何瓊仙姑跋於無極禪化院  南天虛原堂

                      

                      天運癸巳年八月廿四日

 

月宮太陰星君   

                   二○一三年十月五日

                   歲次癸巳年九月初一日

 

詩曰:習氣層層禍百端  存誠去欲邁鄉關

 

春心不負修行志  足下翩然天地寬

 

聖示:吾今日降為:「坤道與習氣」一書作跋

 

 

  男人如山,女人若水,山者堅強剛毅,水者沉靜包容。水能夠謙居低處

 

澤惠萬物,隨方就圓但卻無爭無競,水能遇熱化氣、遇冷結冰、遇器成形、

 

遇物分流,道德經有言:「夫唯不爭,故無尤」,因此水的特性就是智慧的

 

特性,圓滿遍十方,人生若能像水一般,善利萬物而不爭,就可減少不必要

 

之煩惱。

 

  然而現今之人多被虛榮掩飾,讓浮華蒙眼,心中的不良習氣和執著就會被

 

挑動,此景即譬如澄淨清澈之水,致手攪之而讓心中蕩起了陣陣的漣漪,並將

 

心底深層的煩惱泥沙,被攪得渾濁不堪,因此無法明心見道。

 

  今南天虛原堂奉旨著作「坤道與習氣」聖書,即是欲令有心修行之人,藉此

 

書以明白己身之習氣毛病,而能一一克服,使內心不出,外塵不入,濁水澄清,

 

當水清月現之時,即可動靜不生矣。值此書即將付梓之際,吾簡數語以為跋。

 

                月宮太陰星君跋於無極禪化院  南天虛原堂

 

                           天運癸巳年九月初一日

 

因緣與果報』 

          聖筆王生扶

濟公活佛降

 

                   二○一三年九月七日

                   歲次癸巳年八月初三日

詩曰:乖違正道運難明  貌厚欺人禍不停

 

守己澹泊勤作善  無殃無悔享清平

 

聖示:吾今日降著「因緣與果報」

 

第九章  不行正道 招災惹難

 

聖示:人心好勝,以好勝心應之則必敗,故世之人凡事若能存心寬舒,待己嚴明,

 

與人和氣,以患難心居安樂,則自然與人無患,與世靡爭,逍遙自在矣。

 

濟佛曰:徒兒隨為師上蓮台,準備出發著書。

 

王生曰:徒兒遵命!

 

    (此時濟佛口唸真言,堂外現出蓮台,師徒二人上了蓮台,快速飛往目的地。)

 

王生曰:叩問恩師!徒兒常聽人於言談中,將「空」字掛在嘴邊,但似乎又非真正瞭解

 

「空」的真諦,故可否請恩師開釋文義,以解眾生之疑?

 

濟佛曰:世人常口說一切「空」,但又於愛處生愛,於瞋處生瞋,於慢處生慢,於癡處

 

生癡,此即是未真正明白「空」的真義使然。

 

「空」的定義是「沒有自性」,亦即是「緣起的」,所謂緣起乃是指一切事物皆

 

依賴各種因緣條件而生起,因緣條件發生變化時,事物也隨之產生變化;如果因緣

 

條件消失了,物也就消滅不存在了。故心經有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雜阿

 

含經中,世尊說偈言:「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

 

如幻。」即是此理。世間森羅萬象皆是四大假合而成,緣聚則生,緣滅則散,但凡夫

 

因執著眼前所見為實有,認妄為真,故在六道中生死流轉不已,無法出離。而真正明

 

白「空」理之人,會對境觀心,如實放下煩惱,自然能超俗脫塵也。

 

王生曰:叩謝恩師之說明,依恩師所言,空」並不是「無」,只是「緣起性空」,所以

 

四大本空,五蘊非有,也希望世人不要再被世間假象所蒙蔽了。

 

    (師徒二人談論間,蓮台已抵達一咖啡店。)

濟佛曰:目的地已到,徒兒下蓮台。

 

王生曰:徒兒遵命!下了蓮台,只見一空間寬敞、鬧中取靜之咖啡店,店內隨風飄來陣陣濃

 

郁的咖啡香,店外則有稀疏的客人,在聚會聊天或是獨自沈思,氣氛顯得悠閒自在。叩問

 

恩師,今日是要先喝杯咖啡再辦聖務嗎?

 

濟佛曰:非也,今日乃是要訪談坐在角落邊,鬱鬱寡歡的男子,待為師調其元靈出來,

 

你向他訪談近十餘年來潮起潮落的人生即可。

 

    (此時濟佛佛扇一搧,男子之元靈隨即被調出。)

 

王生曰:先生您好!叨擾您愜意的休閒時光,因為今日濟公活佛恩師領我奉旨訪遊著書勸

 

化世人,所以希望您能將近十餘年來潮起潮落的人生簡要敘述,做為後人之警惕,積一些功德。

 

    (男子經濟公活佛點化後,即娓娓道出。)

 

男子曰:我生於偏鄉,因為父母早亡,故很早就隻身一人來到城市打拼,雖然我經營的是

 

傳統生意,但因我能吃苦,加上早年風生水起,所以一年收入有二、三百萬元,在短短幾

 

年之中,就有車有房,生活富足,成為一個不大不小的老闆,可說是獲得了福報。

 

後來因我貪念不斷孳生,也為期獲得更大之利益,但「陽春白雪無人聽,下裡巴人有人和」

 

,因此我即常以業務為幌子,請有生意往來之人吃喝嫖賭,而且出手大方。結果自己也不

 

知不覺深陷其中,沉溺在淫色之樂,令我難以自拔。因為「淫」和「邪」是一體的,故犯

 

了淫色後,我身上的正氣就不斷流失,惡友日日增多,感染一身俗氣。

       

十年前我與妻子風光結婚,但婚後我的運勢就急轉直下,一年不如一年。我心中難以理解,

 

於是四處求人問卜。算命師告訴我,我的妻子與我命中相剋,所以,從結婚以後,我的運

 

勢就坎坷乖舛。其實探究真正原因,乃是我貪念大,小事看不上眼,大事又輪不到我做,

 

因此慢慢地,我僅有的數百萬的家資逐漸耗盡,最後連回家與妻子女兒團聚的信心都喪失了。

 

後來,我為了應付一些應酬或週轉救急,只得頻頻向朋友調錢借貸,雖然我每次借錢都會

 

承諾還錢日期,但幾年中,舊賬未償又有新帳,拆了東牆補西牆,漏洞越補越大,最後都沒

 

有遵守承諾,也無能力還錢,故而朋友遠離,從此一蹶不振。

 

王生曰:俗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你不行正道,多虛少實,因此招災惹難乃是遲早之

 

事,其實一個人命好運好,不是沒道理的,而一個人命不好運不佳,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希望

 

你從今日起能懺悔前非,遠離邪徑,莫好高騖遠,以內精明、外渾厚之原則營商,應該還有

翻身之日

濟佛曰:然也,所有的惡業之中,就數淫色最能敗壞一個人的道德,而淫色又最易招來橫禍,

 

故你首要之舉要斷邪淫,培信用,厚德行,記住「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

 

以得人」把握這些要領,方有再振翼高飛之機會也。

 

男子曰:叩謝濟公活佛開示,我會好好改過遷善的。

 

    (此時濟佛佛扇一搧,男子之元靈又重返體內。)

 

濟佛曰:好了!今日就訪談至此,我們回去吧!

 

王生曰:徒兒遵命!

 

    (此時師徒二人上了蓮台,蓮台往虛原堂飛回)

 

濟佛曰:虛原堂已到,徒兒下蓮台。

 

可,吾回。

 

 

濟公活佛降

                          二○一三年九月廿一日

                          歲次癸巳年八月十七日

詩曰:貪贓受賄氣昂揚  倚勢挾權又騁強

 

烜赫一時難永久  豪宅巨府轉荒涼

 

聖示:吾今日降著「因緣與果報」

 

第十章  貪錢索賄 命短受報

 

聖示:貪得之人身富而心貧,知足之人身貧而心富, 居高之人形逸而神勞,處下之人形

 

勞而神逸,故一個人若能改變自己的心態去適應環境,則當生活簡單之後,心境就會趨

 

於簡單,心境簡單之後,生命即可隨時皆處於富足也。

 

濟佛曰:徒兒隨為師上蓮台,準備出發著書。

 

王生曰:徒兒遵命!

 

    (此時濟佛口唸真言,堂外現出蓮台,師徒二人上了蓮台,快速飛往目的地。)

 

王生曰:叩問恩師!徒兒觀世間人都希望擁有萬貫之家財,此種觀念根深蒂固,已難撼動

 

,故可否請恩師針對此點給世人一些提醒。

 

濟佛曰:此問吾先下個結論令世人能更明白些:一、富裕是某些報應的開端,二、富裕是

 

某些福報的結果。先說明富裕是某些報應的開端之道理,一般人會在極好或極壞的環境下,

 

顯現出自己的本心,故有些冤親債主為了要毀掉討報對象,於是會暗中助他們獲得不少財富

 

,令其慾望跟著擴大,而其目的就是要他們墮落,要讓他們累積更多的惡業,也由於這些財

 

富本就不屬於討報對象,因此最終財富會在吃喝嫖賭中,分毫不差的敗光,而且摔得更慘重

 

,然後陷於萬劫不復之地。

 

    因為大多數人對於金錢的渴求是無止境的,故升官發財或嫁入豪門,不能只看表面風光,

 

還要看其背後之結果,方能定論。

 

    至於富裕是某些福報的結果,世之人多有其概念,吾在此就不再贅述。

 

王生曰:叩謝恩師之說明,本來「錢」乃是中性物質,能造善也能造惡,其作用皆在人的

 

一念之間,因此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心存善念,則富裕就會是助力,而不是毀敗。

 

     (師徒二人談論間,蓮台已抵達一殯儀館。)

 

濟佛曰:目的地已到,徒兒下蓮台。

 

王生曰:徒兒遵命!下了蓮台,進入殯儀館內,雖然陽光微露,但卻氣氛肅穆,隨著恩師

 

進入一間靈堂,靈堂內有一靈光黯淡之男魂,面容哀戚,眼神憂鬱,見到恩師佛光盈溢,

 

一時不知所措。

 

濟佛曰:生死有命,富貴由天,你今日已魂歸陰界,且是提早歸陰,此乃因你在生時所行

 

之惡事而得之果報,故你若能簡要說出過程以參助聖書,則可抵減你些微之業也。

 

    (男子經濟公活佛點化後,即娓娓道出)

 

男子曰:我生前在政府機關任職,平日喜歡舞文弄墨,本來是一個奉公守法的公務員,但

 

隨著權力過度膨脹之後,就開始失去做人的道德,貪污受賄,我生前乘職務之便,收受、

 

索取賄賂,先後七十三次收受二十一人的賄賂,撈取錢財賄賂約二千多萬元。

 

    為了怕劣跡敗露影響仕途,因此我行事低調,佯裝貧窮,開一般的車,住的房子也很普

 

通,外人都未發覺真相,還以為我雖握實權,卻清正廉明,所以未曾懷疑過我。

 

    我計畫錢財撈夠,賺個盆滿缽盈之後,就閃人去職,以安享退休生活,然而人可逃過陽

 

間法網,卻難逃疏而不漏的天網,數日前我因心臟血管堵塞而死,年僅四十八歲,真是報應啊!

 

濟佛曰:因為再讓你貪下去,會有無辜的百姓連累受害,故上天提前收回你的性命,以懲效

 

尤。近日你就會被勾至肉山地獄中受刑,再轉生為人後,當受貧窮苦楚、多求恆難順意之報

 

應,此乃自作者必自受之理,怨不得他人也。

 

     (濟佛開示完後,即帶領王生逕往隔壁之靈堂,靈堂內有一男魂正在長噓短歎,見濟公活佛

 

降臨,隨即磕頭不已。)

 

濟佛曰:他乃是今日欲訪談的第二個案例,徒兒可問問他,以明白緣由。

 

王生曰:先生您好,叨擾了!因為今日濟公活佛恩師領我奉旨訪遊著書勸化世人,所以我們

 

有緣相遇,我看您身高一百八十,相貌堂堂,不知怎麼會如此英年早逝呢?

 

    (男子經濟公活佛點化後,即娓娓道出)

 

男子曰:我是一個非常傲氣的人,雖然我在公司是從基層幹部做起,但當我晉升業務經理之

 

後,我對身邊的人就多數都看不起,而對部屬更是要求嚴苛,可說是「為達目標,可以不擇

 

手段」,平常我則喜歡說大話,喜歡壓過他人,或嘲笑別人,也很沒有公德心,去年我剛從

 

公司經理職務上提前退休,準備好好享受退休生活,沒想到昨日卻因心肌梗塞而亡,我今年

 

才五十三歲,不應該這麼早死啊!

 

濟佛曰:你靠口才辨給,話鋒能隨機應變,而四處傲氣壓人,又喜嘲笑他人,對他人之傷害

 

,難以言喻,可謂損德損福,雖然早日歸陰,但可因此少造口業,亦非壞事也。

 

    (男子靜默無語。)

 

濟佛曰:好了!今日就訪談至此,我們回去吧!

 

王生曰:徒兒遵命!

 

    (此時師徒二人上了蓮台,蓮台往虛原堂飛回)

 

濟佛曰:虛原堂已到,徒兒下蓮台。

 

大道釋疑            

(叩稟「修著我身,越修越執」之有關常識供參(六二))

 

林生問:曷言修之大患,在有「我身」?

 

帝君答:修行之目的在「放下」、在「捨」,而修行者若有「我身」,就會「有己」

 

、「有自我」、「有私我」、「有我的」,因此會四處攀緣,放不下名利,捨不得財富

 

,此正好與修行背道而馳,故言修之大患,在有「我身」也。

 

林生問:有「我」易著私、有「身」易著諸欲乎?

 

帝君答:當然,世人不知世間一切緣起性空,而將山河大地與身體誤認為真實實有的

 

,故為滿足身體之欲求,必定會「著私、著諸欲」也。不過「有身」雖為大患,但反

 

過來說,也因有我身才能「上修佛道,下化眾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故「貴以

 

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端看一個人如何運用「此身」也。

 

林生問:但凡心著私欲者,即會受日積月累之私欲心所緊緊束縛住而掙不脫、且不知

 

自覺乎?

 

帝君答:然也,私欲即是習氣,經久不改就會成為沒有覺性的「慣性」,而習慣成自然,

 

就像打妄語,雖無惡心卻仍習慣「兩舌、綺語、惡語、妄言」脫口而出也。

 

林生問:凡修之阻滯不前、或難有淨靈之成效者,主礙在受「我身」影響之關乎?

 

帝君答:「我身」只是表象,修之無成的根本乃是礙在「貪欲」也。

 

林生問:修旨去欲以淨靈,何以有者「不空反執」?以致造成「不清淨、反更污濁」

 

之現象?

 

帝君答:因為現今許多自詡為修道之人,並沒有真正從遠離五欲,斷貪、嗔、癡,淨化身

 

心上面著手,反而認為「我是修行人」,所以仙佛菩薩「應該」要保佑我,「應該」要滿

 

足我的需求或欲望,因此造成愈修愈執之現象也。

 

林生問:現今修學者皆能勤誦經典、或持咒、或念佛禮佛、或廣閱經典善書等以向修,

 

然若一顆心卻總著在「我身」上,自然會時時念念為自己著想。既著我,鞏越修越有我

 

、越有心而增生「我識、我見、我執、我慢」而不歇、而令煩惱叢生乎?

 

帝君答:然也,一顆朝東而長的樹木,傾倒時也必定會朝東而倒,故不論樹上枝葉長得多

 

麼茂盛,或樹上裝飾得多麼莊嚴,只要其生長方向不變,就不會改變結果,因此修行人去

 

不了「我」,則注定是憂悲惱苦之人生。

 

林生問:待「我識、我見、我執、我慢」較重時,就頗易執著「人我是非、善惡對錯」而

 

起分別、爭端乎?

 

帝君答:當然,一個人若存在有「我」的概念,則必然生起與之相應的、屬於這個我的

 

「我所」,因此這個人有了「我的」看法,「我的」價值觀,「我的」事業,「我的」財

 

產,「我的」這個,「我的」那個等等,然後人我是非、善惡對錯之心就隨之生起也。

 

林生問:在生活、修行或處事待人只要心存私利,則其起心動念或開口動舌皆頗易造業

 

造過乎?

 

帝君答:此乃必然之理,一個人只有私利,就無羞愧心,無羞愧心者,任何言語、惡行

 

都做得出來。

 

林生問:大凡修學者若著上一個「我」字,非但修之無益,鞏越修越令「我識」加重而

 

陷入「我執」不堪乎?

 

帝君答:當然,黏著「我」乃是痛苦的根源;相反地,如果完全放棄對「我」的黏著,

 

就不會有痛苦、煩惱也。

 

林生問:心起偏、邪、妄念時,當如何即予制止、消滅之?

 

帝君答:一個人的剎那念頭甚多,故平日就要訓練自己時時觀心,觀察念從何處來?念欲

 

往何處去?一個人若缺乏精進訓練,見境必然會動心,而隨順習氣起偏、邪、妄想,難

 

以控制也。

 

林生問:或心起淫念、色心熾盛,當如何潑熄慾火,不使心靈任慾魔吞噬?

 

帝君答:可以「觀身不淨」法治之。

 

林生問:如何煉就不使心「存物」?

 

帝君答:去「我」、去「私」、放下,則物不入心也。

 

林生問:唯不想,堪契息心止欲,令心一念不動,故如何煉就「不想」?

 

帝君答:可以「靜」止念之。

 

林生問:我們如果煉就不到「無心、無我」地步,也就很難制伏「三毒、五蘊、六賊、

 

七情六欲」乎?

 

帝君答:不錯,只要心有「我」,就有執,鍊就「無心、無我」,始能超然於物外而破

 

我執,貪嗔痴習氣才能剷除,否則隨順習氣,然後今生懺悔前世業,來生懺悔今世業,

 

依舊是會輪迴不已。

 

林生問:要去除一切私欲以清淨心靈,唯有先悟徹「我身」與了悟「空」性去深下功夫

 

,否則達不到淨靈之功效乎?

 

帝君答:當然,深觀「苦、空、無常、無我、緣起」,就是見法,如此方能清淨心靈也。

 

濟世施方

本堂司命真君  開示:         

                               

大德叩稟:後學自從坐完月子後就開始吃蛋奶素,到如今有一年了,但是不知自己

 

算不算在持齋?因為總有不小心被破戒的時候,例如:肉邊菜,或者在外吃飯,飯

 

店炒青菜用的是豬油,我吃過後才知道?

 

聖示:若是沒有立願則無妨,若是有立願則純素者是連蛋奶也不可食,故依汝之情

 

形而言,可以先吃方便素,亦即蛋奶素、肉邊菜,再漸漸吃純素,不過汝有心吃素

 

就是好的開始,雖然曾不慎吃到葷食,但不減汝之慈心,茹素之善業也仍然存在也。

 

編者按:所謂「持齋」乃指過午不食,故若非過午不食,則應稱為「茹素」較正確。

 

叩稟(二):關於口業方面,妄語我一直還不太理解是什麼意思,是否就是講大話

 

吹牛皮的意思,或者愛說空話的意思呢?另外我口業哪方面較重,需要注意改善的呢?   

 

聖示:妄語是指說謊話、說是非、白的說成黑的、說子虛烏有的事,或挑撥離間、

 

惡口罵人、說不實在的巴結奉承阿諛之語等等,依前面所言,汝就知道要改善的地

 

方了,思悟之。

 

叩稟(三):後學在修持方面,除了忍辱和對父母頂嘴不孝這兩項嚴重不及格外,

 

還有哪些缺點不足?要如何修行改善才能有可能脫離輪迴呢?。

 

聖示:汝個性精明練達,性子較急,好打報不平,但脾氣稍大了一點,還好脾氣來

 

的快、去的也快,又汝易吃朋友虧,但因汝貴人運也強,故可得貴人之助化解,在

 

身體上汝要注意心臟、血壓等心血管之保養,如能常保心平氣和,對汝之身體助益

 

甚大。對在家修行者而言,要修行脫離輪迴之前提是要做到「孝順」,汝現已為人

 

母,應知為人父母之辛苦,和天下父母疼愛孩子之心,故若能做到孝與順,改善自

 

己的不良個性習氣,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非夫妻之淫)、不妄語,則未來要脫

 

離輪迴就非難事也,勉悟之。

 

大德叩稟:自身一直無法靜下來,心緒常處於散亂的狀亂,做事或讀事學習時,無

 

法集中精神,容易有雜念浮現於腦海中,或者有其它的動靜即會分心,做事情也常

 

常做了一半突然就覺得不耐煩,不想作心情常會有莫明的慌亂,恐懼感,有試著用

 

誦經或誦佛號來做改變,但依然時好時壞,是    否自身有很深的業障?

 

聖示:汝定靜心不足乃是未修禪定之關,定靜心非三日五日就可養成,而是需要有

 

系統、且持續的訓練,才能達其功,故汝可修習「止觀」或「內觀」禪定之法,一段

 

時日之後就可見其功效,否則心永遠都是妄念紛飛,沒有一刻停止也。

 

叩稟():學修已有近十年時間,但卻覺得越修越不自在,罣礙、執著越重,且遇到

 

做錯事卻越無法提起懺悔心?

 

聖示:汝可依前項方式修習,自然會時時將「苦、空、無常、非我」放在心中,如

 

此則還有什麼罣礙、什麼執著呢?

 

佛教思想辭典

 

有漏、無漏

 

  有漏乃無漏之對,無漏乃漏之對。譯為有流、無流是其真諦。漏或流(asava,a-srava

 

係流出,流出之物或漏出之物之義。古代漏一字解釋為漏泄或漏落。漏泄或漏落而流出,

 

漏落即漏而流下。亦即眾生之煩惱日以繼夜由感官(眼耳鼻舌身)漏出,故「漏」便成為

 

煩惱之別名。亦即眾生由於煩惱而淪落入三惡道稱為「漏落」。

 

  古代之所以將煩惱稱為漏,其理由莫過於「煩惱之眾生透過其眼耳等感覺器官而為

 

無限之動作,以致眾生無法脫離生死之世界,而一直輪迴於迷之世界,是以煩惱因而成

 

為將眾生綑綁在生死之世界,陷入於苦之境界之禍害」。

 

  凡此煩惱染之存在、狀態或世界稱之為有漏法,有漏界。另將執迷而生存所生煩惱

 

或業之原因稱之為有漏因、有漏業,而其所致之果稱之為有漏果。而被煩惱所束縛之心

 

稱為有漏心。

 

  另者,有漏之「有」為隨增之義,是則煩惱往往隨順而增長稱之為有漏。

 

  然則此「漏隨增」尚有「漏隨生」之釋義。亦即煩惱係隨順而生之義。以此解釋,

 

在迷的世界或有悟者以悟之方法手段對之,則常有對之而生執著之事,皆稱為「有漏」

 

。則依有漏法而不可得無漏法。是以漏隨生易令眾生誤導,此義遂馬遭駁斥。從而主張

 

漏隨增之義。反之,無漏並不單純指無煩惱,或離煩惱,而是指煩惱不隨增之義。

 

  此種解釋似甚煩瑣,若對佛理不深加理解者,實在難解其真實義。茲此嚴密之立場

 

而言,有關有漏與無漏之規定在於佛尊之根本教理,即四諦中,苦集二諦有關有漏,滅

 

道二諦有關無漏之解釋,亦即苦集二諦以迷之果與因所示有漏即漏隨增之義。滅道二諦

 

則以悟之果與其因明示,煩惱雖隨生卻不隨增,故曰此二諦為無漏。總而言之,煩惱之

 

隨順增長屬於有漏法,煩惱之不增長與煩惱之對治之法便屬於無漏法。

 

  另者一般稱肉身為有漏身,佛身為無漏身。而依世間事物為對象,煩惱隨增場合之

 

認識智為有漏智,以入悟為對象所生之智為無漏智。佛教即以此而言有漏與無漏,並以

 

種種事態為區別而加以判斷者謂之「漏無漏門」。

 

『太上感應篇』

篇文:正己化人

 

闡繹:果於忠孝友悌,無有虧欠,是能以倫常正己矣。然正己當以化人為驗,

 

倘人有未化,必是我之正己尚有不足動人處。何以「化與勸」有別?勸人者以

 

口立言,雖盡力盡心,人未必能心服而信從之。化人者以身示教,只自然且心

 

具真誠之行為,皆能令人深深感動而效法之。

 

批示:試思古人,奪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尚有聞風而頑廉懦立者,何況當世。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孟子曰:正己而物自正,我惟求一己之忠孝友悌,

 

纖毫無虧,久之德足動天,誠能動物。無論近者,莫不共受春風,即遠者亦必普

 

沾化雨。無論一時,罔不革面洗心,欽其品望,即萬    世亦且畏神服教,仰其芳

 

徽,此化人上等也。愚昧之人難化,才智之人一撥便轉,但質既高明,性必倔強

 

,微微感動,自然順從,略一責備,彼必不甘,而強爭曲直,反至摧折其善心,

 

此乃現今好善者通病,有此心礙者,當知所戒慎、虛心、思省,化戾氣而可成大器也。

 

                        『人生哲理典故

 

十四、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漢代之際,曾聞國內有一隻珍禽異獸出現,其狀似麋。武帝遂往而親眼目睹之,

 

惟不知此獸究為何物,乃招集朝中博學多聞並通達經術之賢臣而詢之,但仍是無人能解

 

。不得已,只有招見當時無出頭之日惟通天文地理之東方朔而垂詢之,東方朔一臨現場

 

,放眼一看,即曰:「臣知之,願請四美酒梁飯宴臣,臣乃告知。」陛下曰:「可」。

 

東方朔又曰:「某所有公田、魚池蒲葦映照之地計有數頃,陛下以之賜臣,臣乃言之」

 

。陛下曰:「可」。

 

    於是朔即就其所知詳稟之,曰:「所謂芻牙者也,即遠方當來歸之義,而芻牙先見。

 

其齒前後若一,齊等無牙,故謂之芻牙。」嗣而一年之後,匈奴混邪王果將十萬兵眾率

 

來降漢。陛下見所言應驗,遂又贈東方朔以甚多錢財回饋。

 

    迨至朔之將死,乃向陛下提諫言,曰:「詩經云:『營營青蠅,止于蕃,愷悌君子,

無信讒言,讒言罔極,交亂四國。』願陛下遠疏奸佞之臣,退下讒言。」陛下曰:「今

回顧東方朔多善諫言,雖或奇之。然則居無多時。」朔果然因病而逝。論語泰伯,曾子

曰:「鳥之將死,其鳴也悲;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所言不虛,乃此之謂也。

 

 

『張公藝百忍集』

二十、勸和朋友  念及交情

 

    一日,公藝到郊外遇二人鬥毆,就上前勸解,結果被其中一人一拳打倒在地,當時兩

 

人馬上住手。

 

公藝慢慢站起來說:「請問二位貴姓大名,為何在此互相鬥毆?」

 

其中一人先回答:「我叫屈才。」另一人說:「我叫羅伸,我將買來的香煙賣給屈才,隨即

 

被人偷竊,這應該是他要負責賠本,和我毫不相干,他卻要我共同負責。」

 

公藝問:「到底虧了多少錢?」

 

羅伸回答說:「一千三百文。」

 

公藝問:「屈才你認為如何呢?」

 

屈才說:「虧本應該是我的份,但我,手上沒有錢。」

 

公藝說:「你們二人跟我回家,不可以在此鬥毆,你們要體念朋友的感情。我願意借給屈

 

才一千三百文。」

 

屈才聽到這話,非常高興,二人就隨同公藝回家,公藝如數將錢借給屈才,又準備酒菜款待

 

二人,使二人歸於友好。

 

這是張公藝「勸和朋友,念及交情」,為第二十個「忍」。

 

    後人有詩讚歎說:

 

惟大英雄自不同,和人義契在危中;

 

出言便把古人引,韓信張良儼似公。

 

                孝為中國魂 』 

                                                                                                                        

二六、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

 

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白話:孝順的子女侍奉雙親,平日在家當盡其恭敬的心,飲食起臥絲毫不能疏忽。養

 

親的時候必須盡其和樂的心,和顏悅色使父母歡喜愉快。父母生病則請醫調治,時時

 

刻刻要盡其憂慮的心。倘或不幸,父母亡故則置辦衣衾棺槨,盡力辦理,必要盡到了

 

哀戚的心。祭祀時當盡其思念的誠意。如此五事完備,才能算是侍奉雙親的孝子。

 

                

佛門高僧法語錄

所謂修苦行,也就是惜福,不糟棄任何可用的東西,吃的、用的,都要能化腐朽

 

為神奇,才是功德,才是修福慧。

 

△此心能安,隨處均能安;此心不能安,則到天堂也不能安。

 

△修行以忍辱為重要,會說我們的,都是我們的指路者,沒有他們,我們不會進步,

 

不能成就。

 

修行當從粗衣淡飯下手,而現在整天都在考究吃的、穿的,修行本是要消業障,現

 

在倒把福慧吃下去,業障也隨著來了。

 

修行的路程要愈苦,才會開智慧,不是希望別人對我們好,否則和世俗就沒有兩樣

 

了。

 

看經講法,如果自己不實修,還是他人的東西,等於在數他人的家寶,仍然不能脫

 

出生死牢。

 

△修苦行就是對一切粗賤的工作,都要無分別地去做—主要在磨我們的傲氣、消業障。有

 

苦才有行好修,沒苦就沒道行可言。

 

△「吃苦了苦,能忍才有福。」我們修行,吃的苦有多少,了的業就有多少,但看我們修

 

行用功的程度而定,所以福報是自己修來的,不是可以對外求來的。

 

                『勇往直前

                               文/丁乾

 

  從前有個國家,土地肥沃,物產豐饒,人民生活安定。鄰國國王對這塊土地覬覦已久,

 

就派軍隊前來攻打。消息傳來,國王連忙組織軍隊,準備抵抗。

 

  國王下令,凡是年甫二十歲及六十歲以下的男子,一律自備武器、糧食、加入軍隊

 

,抵禦敵人的入侵。國內有個織布的老工匠,年近六十,也應徵入伍。他的太太比較年輕

 

,又驕縱成性,平時就瞧不起自己丈夫,常發小脾氣,刁難丈夫。

 

  老匠至為憐愛太太,樣樣都順著她。這次接到應徵入伍的命令,就與她商量:「我

 

奉派入伍參加打仗,國家規定,必須自備武器,糧食以及一切必須物品,請你把東西準備

 

好,我將按時出發。」

 

  他太太一樣盛氣凌人,交給他一個能盛五升米的木桶,又給他一個織布用的大梭子,

 

有一丈一尺長,氣憤地說:「家裡那有什麼武器?或置放糧食的容器?你就拿這兩件東西

 

去打仗!你要謹記,絕對不要把木桶弄破,把梭子丟了,否則何有顏面回來見我?」

 

  老工匠只好拿著這兩樣東西,告辭出門。一路上他從不思慮打仗衝鋒陷陣有百般危險

 

,一心想的只是:「千萬要好好保管這兩件東西,不可出差錯,否則無法交代。」

 

  在戰場上,兩軍撕殺在一起。他們的軍隊逐漸抵擋不住,節節敗退。老工匠惟恐這兩

 

樣東西受到損失,太太必然厲聲責斥,所以別人向後逃脫時,唯有他昂然挺立,把兩樣東

 

西高舉在頭頂上,面向敵人。

 

  敵軍本想正面追擊,但見老工匠站立不動,也再不清他手裡拿著何種武器,不敢貿然

 

前進,反而向後退去。

 

  國王趁此佳機,把敗退的軍隊重新整編,合力並進,又投入戰鬥。這次大家同仇敵愾

 

,敵軍抵擋不住,終於兵敗如山倒,被殺得落花流水,抱頭鼠竄。老工匠這方的軍隊取得

 

勝利。

 

  榮獲勝利,國王十分振奮,召集所有軍隊,論功行賞。大家都這次戰爭致勝,老工匠

 

應居首功。國王稱許老工匠說:「你真勇敢又鎮定,一人抵擋敵軍,毫無畏懼!」

 

  老工匠老賣地說道:「我不是勇士,也不會打仗。只因我從軍時,太太交給我這兩件

 

東西,我怕有所損失,遭到她責難,只好全力保護,沒想到因此擊退敵軍,這是意想不到

 

的事。」

 

  國王聽後,哈哈大笑,對大臣們說:「老工匠因為懼怕太太,使命必達,勇往直前,

 

卻拯救了國家,應當給予厚禮賞賜。」隨即賜給他許多珍寶、房產,生活過得相當優渥而愉悅。

 

  可知,世上最難的是,無法堅持自目的理想,大步向前邁進,因為稍遇挫折、苦楚,

 

就洩了氣,甚至一蹶不振。其實,不計毀譽,秉持正直、良善,勇於開拓前程,都會成功的。

 

                『我先生的一段前世因果

                                 張姐

  

  今天下午,我先生突然特別難受,前幾天有點感冒,已經一個多星期了,應是後期恢復

 

階段了。

 

  他躺到床上,冷得發抖,蓋著棉被打哆嗦,我摸摸頭也不發燒,讓他吃藥,也不吃。

 

我讓他念觀世音菩薩,自己就到佛堂去為他念大悲水。

 

過了大約二十分鐘吧,我端著大悲水回屋,看他已睜開眼睛,也不哆嗦了。

 

讓他念十句「南無觀世音菩薩」,把大悲水喝了下去,幾分鐘後,基本恢復正常了。

 

他跟我講,剛才冷得哆嗦時,邊迷迷糊糊念觀世音菩薩,邊看到一段畫面:在一個打麥場

 

上,觀世音菩薩穿著紫色衣裙坐著,一隻大公雞伏在地上,很老了,冠子耷拉下來,翅膀

 

也耷拉著。一個精瘦的男人,在向觀世音菩薩控訴這隻雞的罪行:

 

有一天,才到半夜,這只公雞就打鳴啼叫,他以為天亮了,就起床上山去打柴,誰知天很

 

黑,掉到山溝裡摔死了!

 

我老公感覺,那隻雞的神識,就是他自己,他向觀音菩薩辯解,我不是有意的,是隔壁孵

 

小雞,燈光很亮,我以為天亮了,就叫起來。

 

觀音菩薩對雞說:「不管怎麼說,你是有責任的。」

 

又對那男人說:「他也不是有意的,你不要老跟著他了,自己好好去修行吧!」

 

這時,我們明白,是他的冤親債主討債來了!

 

我跟他說:「今後念完佛,除迴向法界外,要具體迴向自己身上的、夢中的和累生累世的

 

有緣眾生」,因此他馬上做了迴向。

 

學佛人深信因果,該知道縱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不管有意

 

無意,你傷害了眾生,都要還債,早還早了,重罪輕報,未嘗不是好事。

 

 『五殿閻君親自給她拿凳子坐

                   念佛小子

 

  在末學家的村子上,有一位年過古稀的老太婆,也是她把我帶入佛門!

這位阿婆信佛念佛至今也有40年了!她是一個很善良的老太婆!她的所作所為都是按照

佛陀的教誨去做!在村上,碰到有農民工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在幫我們村子上修路,她總

會熬上點綠豆湯給他們送去;有一次路上有塊坑窪不平,她就叫上我,我幫她推車,她

自己出錢去買水泥什麼的,我和她一起把路給填平了;村上有什麼事,她總是無私的為

別人著想!很受村上人的尊重,平時有什麼喜慶的事,別人總會邀請她做上座,貴賓似

的款待!每逢初一十五,她都會去寺院做義工,念佛!

有一次,他告訴我,那天晚上夢見閻羅王了!她說:「我被小鬼帶到閻羅殿,一群人都

跪著,這時閻王看見我,拿張凳子給我坐!」聽說了這個夢,我就把家裡的一本地獄變

相圖送給她!他看了看,指著五殿閻羅天子給我看,說:「就是他給我座位座的。」

末學真的感受到,一個念佛數十年的老阿婆,的確是受到鬼神的敬重!

 

一名法醫的因果調查報告

                              秋穎

  我從事法醫工作二十六年,一直對「一個人為什麼會死去?」這個現象感到困惑。

 

因為在同樣的損傷下,有人會死掉,有人則會活下來。有人遭受了很小的損傷就死

 

掉了,有人則遭受了很大的傷害卻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後來我接觸了佛法,在對佛法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之後,就能夠十分清晰地認清死

 

亡的真相,因為死亡不是偶然發生的,它是因果鐵律的最好證明。我聽到有些亡者

 

家屬向我痛苦地陳述:為什麼死者那麼善良,卻偏偏中年早逝?為什麼某某壞人做

 

盡了惡事,卻享有高壽?為什麼一生謹慎的人,卻遭遇飛來橫禍?為什麼那些粗心

 

大意的莽漢,千萬次在馬路上橫衝直撞,卻從來毫髮無損?我就想,所有的怨恨,

 

都來自於對因果的不明。

 

撥弄是非者舌被凍掉

 

  有一件十分離奇的案子,就發生在去年冬天。

 

  我半夜接到任務,要去現場。市郊鄉村有一座大橋,有市民報警說大橋吊死了一個

 

人。我們趕到現場的時候,發現自殺的是一個女人。我們查明了這個女人的身份,

 

她就來自附近的一個村莊。結果呢,有更驚人的一幕在等待我們。這個女人家裡,

 

床上赫然躺著一個不足周歲的孩子的屍體。警察趕到的時候,孩子的父親還不知道

 

妻子已經自殺的消息,正在哭天抹淚地向警察說事情的原委。

 

原來,事情並不復雜。丈夫外出到朋友家喝酒,妻子獨自在家帶孩子。丈夫回來之

 

後,妻子就跟他大吵了一架,說他在外面有外遇,跟某某女人相好。丈夫一怒之下

 

,又離家去找朋友喝酒。女人也很生氣,就給丈夫發了條短信,說你回來照顧孩子

 

吧!我不會再照顧孩子了。但男人酒勁正醺,根本沒有注意到短信,等他回家時才

 

發現孩子因為蹬掉被子,已經凍死了。因為當地農村的房子,根本沒有暖氣。

 

可憐這個男人還不知道妻子已經上吊自殺的事情,還在向警察憤憤地說是因為妻子

 

的失誤,導致孩子被凍死了。等警察告訴他,你老婆已經上吊自殺了,他一聲沒吭

 

,就昏死過去了。

 

因為瑣事導致兩條性命喪失,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因此破碎,我們唯有歎息而已。

 

經過仔細的勘驗,我們確認是自殺,沒有疑問。這個案子很快就可以結案。

 

但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其實住在村頭國道邊一個修理摩托車的劉某才是這起慘劇

 

的始作俑者。經過走訪我了解到,劉某五十多歲,離婚多年,獨自生活,平素喜歡

 

搬弄是非,毫無緣由地挑撥關係。正是他告訴這個女人,你老公有外遇了,而且

 

描述得惟妙惟肖,十分逼真。當我們調查這些所謂外遇傳說的時候,發現其實都是

 

道聽塗說。

 

有很多村民反映,劉某最喜歡幹這種挑撥是非的事情。很多家庭都因為他背地裡胡

 

說八道,導致不和睦,夫妻反目,父子交惡,甚至大打出手。每當劉某聽說自己的挑

 

撥得逞,就興奮得不行了,還在酒桌上洋洋得意。

 

但是這畢竟也構不成誹謗罪,也構不成任何其它罪名,雖然女人因為誤信謠言而輕

 

生,但也不能因此就說劉某是殺人犯。所以對於劉某,警察也只能訓斥一頓作罷。

 

離奇的是,過了不到幾個月,當地的員警告訴我劉某出事了。

 

一天夜裡,劉某在朋友家喝酒大醉,回到修理鋪之後,半夜爬起來還要喝酒,摸著一

 

個瓶子,迷迷糊糊地就啜了一口。未料這不是啤酒,而是液態氦。這種溶劑是用於摩

 

托車鈑金噴漆用的,溫度極低,噴射出來之後在短短的兩秒鐘之內,就可以凍結任

 

何東西。

 

劉某當場就昏死過去,幸好旁邊有人,及時將他送到醫院。醫生發現他的舌頭就像

 

堅硬的冰雕,輕輕一碰,就掉了下來。醫生說,他不僅舌頭沒有了,整個口腔也難

 

以保全,將來,他可能一輩子都需要一根胃管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