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古佛 

 

二○一八年四月廿八日

歲次戊戌年三月十三日

詩曰:

 

河邊岸柳捲清風  童子群集戲鬧中

倏爾天雲千里散  它年再見白頭翁

     

聖示:吾今日降著:「在家持戒功德」

 

第八章   第二戒  離不與取學處

 

        第二戒離不與取學處,「與」是給予的意思,

 

所謂「不與取」,即是未經過物主的允許而拿取占為

 

己有。離不與取一般也稱為不偷盜戒,也就是戒除

 

偷盜的學處。

若是具足了下列五項構成要素即違犯不偷盜戒:

一、有主之物品;

二、知道是有主之物品;

三、存有盜心(偷盜的意圖)

四、偷盜的行動;

五、經由行動而偷到手。

       「偷盜」有二十五種方式:一、種種財物的五法;

 

二、一種財物的五法;三、親手的五法;四、前方便的

 

五法;五、偷盜取的五法。茲分述如下:

一、種種財物的五法

        所謂「種種財物」是指包含有生命和沒有生命的財物。

 

方式有:

   ()、占取─即霸佔他人的田地、房子等。

   ()、搶取─例如搶取挑在肩上、頂在頭上,或拿在手

     

上的物品等。

   ()、奪取─物主將財物放在附近,他對物主威脅說:

 

「把這財物給我」等而奪取。

   ()、破壞威儀─即偷盜財物時,連人(或動物)和財物

 

一起帶走,例如偷車賊將留有兒童或寵物的車子偷走。

   ()、離開原處─把放在地上、桌上等的財物拿走,

 

或移動離開原處。

二、一種財物的五法:對有主人的奴婢、僕人、動物、

 

寵物,以占取、搶取、奪取、破壞威儀、離開原處的方

 

法偷盜。

三、親手的五法:

   ()、親手取─親自偷取他人的財物。

   ()、教唆取─命令他人說:「你去偷某某物品」等,

 

被命令者在偷取時,教唆者也犯戒。

   ()、投擲取─自己站在關稅處內,將應課稅的物品往

 

關稅處之外投擲,企圖逃漏稅。

   ()、獲得利益─命令他人:「如果你看到有財物就

 

偷取」等。

   ()、放棄權益─在霸佔他人的土地,或奪取他人的

       

財物時,當物主認為「已要不回來了」,而放棄其所有權

 

,即犯。

四、前方便的五法:在此是指教唆、命令的方法。

   ()、前方便─「你去偷某某物品」這句話為前方便

 

,但在被命令者偷取物品時才算犯偷盜戒。

   ()、俱方便─離開原處為俱方便。例如為了占取田

 

地而轉動、移動柱子(土地界標)等。

   ()、共謀取─即和其他人商量、討論後,共同策劃

 

而偷取,則 所有的共謀者皆犯偷盜戒。

   ()、作約定─即在命令他人偷盜時,約定了偷取

 

的時間,如「你在晚上偷取某物品」等,只有被命令者

 

依照所約定的時間偷取,命令者才算犯偷盜戒。

   ()、現外相─在命令他人偷取時,以閉眼、手勢等

 

作信號

 

五、偷盜取五法:

   ()、偷盜取─即是以小偷的方式破壞門窗等,趁主人

 

不在時偷取。或者以吃秤兩、偷尺寸,拿偽幣、偽鈔

 

等詐欺而取得。

   ()、強迫取─以暴力奪取他人的財物,如搶劫、掠奪;

 

或者運用權力壓榨人民。

   ()、遍計取─遍計就是周遍計度之意,即是在偷取

 

之前,先預謀所要偷取的財物,如衣服、錢財等,但假如

 

看到其它財物則不偷取。

   ()、隱藏取─將要偷的物品先藏起來,稍後再來偷取。

 

例如:看到別人掉了戒指時,先用腳踏入土中,或用塵土

、樹葉等覆蓋,等物主遍找不著後再回來拿取。

   ()、籌碼取─即偷偷調換籌碼、籤、券等。例如:在用籤

 

號分配物品時,為了獲得更好的物品而偷偷調換籤號。

以下情況則不算違犯偷盜戒:

一、己物想─以為是自己的而誤拿取了別人的物品。因為

 

沒有盜心,所以不犯。例如,二把顏色一樣的雨傘,離開

 

時誤拿到他人的雨傘。

二、親厚取─拿取親朋好友的物品。例如()、曾見過的朋友

 

()、曾一起吃飯、感情牢靠的朋友;()、物主曾經對他

 

說:「我的東西你有想要的就拿去!」;()、物主還活著;

 

()、當拿取時物主將會感到高興。

三、暫時取─在拿取之時想:「我將會歸還」、「我將會補

 

償」,而暫時借取。例如,朋友的原子筆拿來借用,用完

 

後就歸還原處。

四、丟棄物想而取─在垃圾堆等看到物品,想:「這是沒有

 

主人的丟棄物」而拿取。

五、瘋狂者。

六、心亂者。

七、極度痛苦者─處於極度痛苦的狀態而什麼都不知道。

       偷盜的惡業有分輕重,一、以價值而言,若物品價值低者,

 

為小罪;價值貴重者,為大罪。二、以德行而言,若物品

 

價值相等,偷盜德行較高者的所有物為大罪;偷盜德行較

 

低者的所有物為小罪。

        持守不偷盜戒能獲十一種善報:得大財富,豐衣足食,

 

財產無量,獲得還未得的財產,已擁有的財產堅固,想要的

 

財富迅速獲得,財產不不會被王、賊、水、火、不喜愛的繼

 

承者所敗,得奇珍異寶,世間最上(領導者),無所不知,

 

生活快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