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古佛 

 

二○一八年二月廿四日

歲次戊戌年一月初九日

詩曰:

 

古寺幽幽囀曉鶯  遠山如黛色長青

      東君斜照閑人影  風裡落花片片輕

     

聖示:吾今日降著:「在家持戒功德」

 

第四章   第一戒制戒的因緣

 

        佛陀制戒有其因由,不殺生戒的制戒因緣,在《雜阿含》

 

第八○九經/金剛經及《相應部》五四相應第九經/毘舍離經中

 

記載:

       有一次,佛陀住在金剛聚落,跋求摩河河邊的薩羅梨林中。

       當時,世尊教導諸比丘不淨觀,並且讚歎不淨觀說:

 

「諸比丘!修不淨觀、多修習者,可得大成就、大福利。」

       接著,世尊說:「比丘們!我要獨自禪坐三個月,

 

除以一人送施食外,不論誰都不應該來見我。」

       在佛陀閉關期間,諸比丘修習不淨觀後,極度厭惡身體

 

,有的以刀自殺,有的服毒藥,有的繩索自絞,有的投山崖

 

自殺,或叫其他比丘殺。

       有某位比丘極生厭惡不淨的身體,因此至外道鹿林住所

 

,對他說:「賢首!如果你能殺了我,衣和缽就屬於你。」

       當時,外道鹿林即殺了那位比丘,然後持刀至跋求摩河

 

邊洗刀子。不過,他邊洗邊生起大憂惱,心想:「我為何要

 

殺害持戒有德的修行人?我命終之後會不會下地獄?」

        此時,空中有一魔界天眾,讚嘆外道鹿林說:

      「善哉!善哉!賢首!汝得無量功德,因為你幫助了一

 

位持戒有德的釋迦弟子,使他未解脫涅槃而得解脫涅槃,

 

而且,你還可以得到他的隨身衣物。」

       鹿林聽了這樣的讚歎與鼓勵,更增添了惡邪見。於是,

 

他就手執利刀,到比丘們住的房舍、經行處、禪房等處,

 

見了比丘就問:「哪裡有未得解脫涅槃的持戒有德比丘,

 

需要他服務的。」這時,一些厭惡自己身體的比丘,紛紛

 

出來,要求鹿林外道殺他們。結果,半個月內一共殺死了

 

六十位比丘。

       佛陀閉關結束後,於每月十五日布薩說戒時,於眾僧

 

前坐,問尊者阿難說:「為什麼比丘僧眾變少了呢?」

        阿難即將事情原委向佛陀報告,並請佛陀教導其他修

 

行方法。

       於是佛陀教導諸比丘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的禪定修

 

行法,於說法完後,佛陀即告訴諸比丘說:

      「召集毘舍離比丘,以十種利益之故,我要為諸比丘制

 

戒,……。若比丘故意自殺、殺害他人,或讚歎死亡之美,

 

或者勸告別人自殺,都犯了波羅夷,不應共住之罪。

        這個事件,除了成為佛陀教導安那般那念修學法門的

 

因緣外,也是佛陀為出家眾制定「不殺生戒」的因緣。

 

編者註:

波羅夷(pārājika),是最重的戒律,觸犯者不通懺悔,

 

永失比丘(比丘尼)的身分,並自教團中驅逐,不得與僧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