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古佛
降
二○一八年七月廿一日
歲次戊戌年六月初九日
詩曰:
和顏善語悅人心
柳岸輕歌送妙音
自始自終無悔過
春風一路瑞龍吟
聖示:吾今日降著:「在家持戒功德」
第十三章
第四戒制戒的因緣
《十誦律》第二卷記載:
有一次,佛陀在維耶離國,與大比丘們一起結夏安居。
因為當時鬧饑荒,生活艱苦,許多人衣食不繼,甚至餓
死,由於自顧不暇,根本沒有多餘的食物給乞食之人。佛陀
因此召集比丘們說:
「你們應當知道,這裡的居民自己及妻兒都無法溫飽,
如何能施食給我們呢?你們可到你的善知識處,或親友故
里,或自己信任的人那裡去安居,不要再在這裡因為飲食
的緣故受各種苦惱。」
眾比丘聽了佛陀的話,就各自尋找去處安居。
其中有一些比丘到婆求摩河邊的村落安居。在這個村落
中有很多富貴人家,奴婢、財寶、谷米豐饒,各種物品應有
盡有。當時在河邊安居的比丘這樣想:
「現在鬧饑荒,乞討不到飲食。而這個村落中有許多富貴
人家,谷米豐饒,我們比丘們應當共相讚歎,說:『居士應當
知道,你們將要得到大利益。今有大比丘僧在你們的村落邊安
居。在這些人中某某是證四果的阿羅漢、某某是證三果的阿那
含、某某是證二果的斯陀含、某某是證初果的須陀洹。
某人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某人得無量慈心、無
量悲心、無量喜心、無量捨心。某人得五定、六定、七定、
八定,某人得不淨觀。』」
這些比丘作這種思惟之後,就到村落中的富貴人家共相
讚歎,說:「某人是證四果的阿羅漢,我也是證四果的阿羅
漢,某人是證三果的阿那含,我也是證三果的阿那含,……。」
那些在家居士聽了比丘的話,隨即生起清淨心。心想:
「我們將得到大善的利益,有大福田僧眾來我們村落安居。
某某是證四果的阿羅漢、某某是證三果的阿那含,……。」
那些居士因此得到無比的信心,即使是在饑荒年代,依然
踴躍供養衣食給這些比丘僧。那些安居比丘吃了這些飲食,
個個精力充沛,容光煥發。
按照佛陀的制度,每年有兩次比丘聚合大會,即春末最後
一個月和夏末最後一個月。當時正逢大眾夏安居三個月已經結
束,這時婆求摩河邊的比丘安居結束,來到維耶離國佛陀住處。
維耶離的比丘遠遠見到這群比丘,便前來迎接,為其安排
住所。維耶離比丘問他們乞食是否容易?旅途是否勞累?婆求
摩河的比丘回答說:「我們乞食不缺,但一路走來很勞累。」
維耶離比丘看到這些比丘容顏豐潤,便問道:「現在到處都
沒有飯吃,大多數比丘都因為缺少食物而餓得面黃肌瘦,衣衫
襤褸,你們是靠什麼因緣能夠乞討到食物,安居時氣力肥盛、
顏色和悅?」
這些比丘就將過程告訴了維耶離的比丘。維耶離比丘問
婆求摩河的比丘回答說:「確實沒有。」
不是沙門應當做的,不符合佛道,出家之人不應當這樣做。
你們不知道佛陀經常呵責妄語,讚歎不妄語,教人離妄語嗎
?你們僅僅為了獲得飲食的緣故,沒有證得過人聖法,卻
自說言得。」
維耶離比丘事後將此事告訴佛陀。佛陀於是召集眾比
,制定了不妄語戒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