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夷仙翁
降
二○一七年一月七日
歲次丙申年十二月十日
詩曰:經營買賣不多求
誠信慎言少怨尤
暗室問心無愧色
一生福祿水長流
聖示:吾今日降著:「人間的智慧」
第一章
出納不公平,難得兒孫長育; 語言多反復,應知心腹無依。 白話: 買賣出納不公平,凡事愛占人便宜者,將來會出敗 家子,因此難以得到兒女長期的孝養;說話不算數,
沒有誠信的人,不會有知心、可做依靠的朋友。
說明:
昔時以斗、秤作為買賣交易的度量工具,現在雖已
進入工商業社會,許多商品在出廠之時即已分類、分級、
分量包裝,但部分散裝物品,仍會使用斗、秤當面交易。
《弟子規》云:「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意思是說,和他人有財物上的往來,應當分辨清楚,
不可含糊。財物給與他人,應該慷慨多布施;取用別人
的財物,則應少取一些。可是如果出納不公平,偷斤減
兩,是倒過來,他是取多給少,也就是從別人之處獲
利的多,給別人的少。
除了偷斤減兩之外,有些不良商人哄抬價格,或
成分不實,或劣品當上等品賣,或為了賣相添加有害
人體物質,或興建房屋偷工減料……等,存心欺詐坑人。
這種居心是佔人家一分的便宜,卻損了自己二分的福德
,因為此舉容易招致火劫而失去財產,或是子孫多病、
夭亡,或是子孫有樣學樣,錢財有進無出,因而對父母
長輩寒慳相待,難以得到兒女長期的孝養。
而語言多反覆,就是講說話反反覆覆,或人前說
一套,人後做一套,沒有誠信。一個沒有誠信的人,
事主必定不忠,事親一定不孝,交朋友也必定不講道
義。俗云:「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一個沒有
誠信的人,最終會露出狐狸尾巴,他的果報當然就是
沒有人願意再信任他,因此,沒有相知朋友,更不會
有推心置腹的朋友。
例如,昔時濟陽有位富商,乘船過河時因船遇暗
流而沉沒,他大聲呼救。有位漁夫聞聲而至,富商急
忙喊:「你若救我,就給你一百兩金子。」但富商獲
救後卻不認賬,只給漁夫十兩金子。漁夫怪他不守
信,富商回說:「你一個打魚的,一生掙不了幾
個錢,得了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漁夫只得怏
怏不悅而去。
巧合的是,富商後來搭船又再次於原地翻船落水。
有人欲救,那位曾被他欺騙的漁夫說:「他就是那個
說話不算數的人!」因此漁夫先搶救其他人,待富
商被救起時,已經溺斃,就是說話沒有誠信而因小
失大的最佳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