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華帝君 降

中華民國88年1月17日

歲次戊寅年十二月初一日

聖示:吾今日降述:「忍氣太和」,以悟世人。

忍氣太和

        忍氣吞聲,並非意味著懦弱,而是求得和睦的最佳

方法。心平氣和,在處事上即可明辨,不會步入險境,

為人常可和順,顯現出儒雅的風範,一個修道之人應

該明白這個道理。同時,能忍可致太和,有助益於本

身修靈的層次,這是必然的道理,如一個人不能知忍

,則氣逆暴躁,肝火突昇,不止傷身,亦傷及本身

之性靈,更同時會致發出難以想像之後果,故而能忍

,則可安性靈,靈可明可清,身靈可鍊至太和,希世

人勉而鍊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