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濟禪師
降
二○一六年九月廿四日
歲次丙申年八月廿四日
修行道上莫沉吟
似箭韶光不復臨
聖示:吾今日降著:「禪修的重要」
第四一章
法念處禪修第一至四階
《雜阿含經》記載法念處禪修第一階為:「觀察無常入
息,於觀察無常入息善學;觀察無常出息,於觀察無常出息
善學。」此階所謂觀無常乃是指觀察「五蘊身心」無常,為
什麼?因為它們一直在壞滅。所以此階必須一一清楚觀照發
生在自己身、心上的感官覺受,它們的特性是相生相續,是
剎那生剎那滅的。
一、觀察色蘊(身)
觀察色(身體)的從無到有,從生到老死的變化,及觀察身
體的一舉一動,可說時時刻刻都在「生、住、異、滅」。
二、觀察受蘊
在禪修時所體驗生起的喜(受)是無常,樂(受)也是無常,
由喜和樂支配身的情況亦是無常。
三、觀察想、行、識蘊
觀察隨著心念變化的各種型態都是無常,也就是覺觀受(
受蘊)如何生、住、異、滅,如何相續「想蘊」,想蘊又
如何生、住、異、滅,「行蘊」、「識蘊」如何生、住
、異、滅。
《雜阿含經》記載法念處禪修第二階為:「觀察斷貪
入息,於觀察斷貪入息善學;觀察斷貪出息,於觀察斷貪
出息善學。」此階是依第一階觀無常而成就的,因為觀見
無常、苦、無我之後,就會遠離貪著慾望。所以說觀無常
是斷貪的因,斷貪是觀無常的果,如果沒有觀見無常就要
觀斷貪,此乃是落入理論名相,無法如實知如實見的。
《雜阿含經》記載法念處禪修第三階為:「觀察無欲
入息,於觀察無欲入息善學;觀察無欲出息,於觀察無欲
出息善學。」當禪修者了解無常、斷貪之後,就會觀見到
煩惱痛苦都消滅殆盡,也就是說,體證了無常就會斷貪,
貪欲斷除就是無欲,煩惱與痛苦皆隨之消滅了。
《雜阿含經》記載法念處禪修第四階為:「觀察滅入息
,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滅(捨棄)什麼呢?就是在自己的一吸一呼之間,觀見捨棄
一切貪、嗔、癡執著欲念的情境,煩惱滅盡了,生死輪迴
也斷滅了。
世人總在尋尋覓覓能夠解脫生死的方法,卻忽略佛陀
入滅前的遺教:「以戒為師,依四念處為住」,也就是說
修行的前提要先持戒,然後依四念處的次第方法修行的遺教
,反而發展出令人眼花撩亂的八萬四千法門,甚至自詡青
(自己)出於藍(佛陀)勝於藍,生出難以想像的傲慢,當然
就會離解脫愈來愈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