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城隍 降

中華民國 96年 2月11 日

歲次丙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詩曰:山明水秀冠全台。勸化世民邁步開。


   期願人人知了悟。同歸善道道堪栽。


聖示:吾今日降著:「警世寶筏」。


第八章 一吝三災


一個人自用當知節儉,至於濟人則不可慳吝,己有之時當念及他人

,慈悲喜捨,秉持仁愛,堪稱完人。否則福去禍來,悔恨莫及也。


例說:有游阿苗者,生性慳吝,毫無人情,濟人則一毛不拔,

如受惠則多多益善,故甚少人與之交往,遇難時人亦以難對之。

自思市井非其所居,鄉圍亦無以安住,故遷入山林之間獨居,

以燒樟腦為業,斷絕親戚朋友,節省開銷,賺一文是一文。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阿苗亦是如此,在山間無人交往,

偏與蕃人作生意,以物易物交易,以賤易貴佔蕃人的便宜,蕃人

不知,自滅良心。


某日,節慶之日,群蕃集擁而出,出外討食,到了阿苗家門口,

阿苗亦以同樣手法交易,有物則易食之,無物則不給予食。有五個

蕃人因無物可易,終無食物,懷恨在心。某夜,阿苗不在家時,

五蕃人持大刀破門而入,將阿苗一家三口-妻、子、女滿門砍死,

阿苗回來一看,滿門遭此慘狀,叫天不應,叫地不靈,因而瘋顛,

自己一個人到處拾食,狀甚可憐。由此例說可見,這就是上天之

懲報也,人之吝嗇亦會毀了一個人,能不慎乎哉!


反觀今人,類同阿苗者亦多,凡事只圖利自己,不想他人死活,

只為自身利益,不顧及別人的好處,慳吝是命,至於造功立德

,那更不用說了,免談。當亦警己之心,速改為之,盼世人能以

此作借鏡,明醒自己,後福無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