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惠宮福德正神 到 中華民國96年9月22日 歲次丁亥年八月十二日 詩曰:還金贖婦善為人。誠實無欺尚可珍。 能知修持歸正道。美談千古事明真。 聖示:吾今日到著:「警世寶筏」。 第三十八章 還金贖婦 為人當知正直無欺,自可積立善德,而邀天之福也。 例說:有康春樓者,為人正直,沉默寡言。以販漁為業, 頗有積蓄,娶妻吳氏,亦賢淑善理中饋,和藹可親。且有一妹名 叫蘭,一家三口!生活和樂融融。 有一年地方盜匪猖獗,到處搶劫,康家亦不例外。而康妻及妹頗 有姿色,怕匪侵辱,於是攜妻、妹避逃,不料在途中,吳氏被沖散 ,兄姊二人到處尋找不著,於是暫且投靠姑丈家,姑丈為藥商, 生意興隆,康春樓日夜幫忙,甚受姑丈的讚許。某日一客人到店來 購藥!遺失包袱一個,內有白銀五十兩,春樓不貪,加以保管, 待此人回來取回,過沒多久,果然這位客人回來尋找,而春樓詢問 詳細後,將此款歸還。原來此人這筆款是要娶媳婦的,是以過幾天 特別拿請帖要春樓參加他的喜宴,因為是其恩人也,春樓答應。 是日,春樓到了這人之家,一看原來也是慈善之家,而自己娶媳婦 忙得不可開交。新郎新娘出來敬酒,此時春樓所見新娘就是他衝散 的妻子,兩人雙目相交,淚眼滿面,後來詳問其故,方知始末。 後來這位善人將春樓之妻歸還春樓,一家團圓。 由此則故事可知,如非春樓之善,何來夫妻再行重聚。所以說, 上天是不會有負行善之人也。盼世人亦能有不貪不取的心念, 端正品德,後福可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