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玄女   

中華民國101年3月24日

歲次壬辰年三月初三日

詩曰:

 

俗塵難覓不俗人。碌碌庸庸遠道門。

 

誰敢誇說心去染。即為住世一仙神。

 

聖示:吾今日降著:「坤道與習氣」

 

第五章  女子喜耳中著珠璣、頸下著瓔珞金珠

 

女子喜耳中著珠璣乃指一般女子喜歡戴耳環頸下著瓔珞金珠則是指女

 

子喜戴項鍊、手環等等裝飾之物。

 

珠璣、瓔珞金珠皆有其原始之象徵意義,然而隨著歲月之流逝,珠璣、

 

瓔珞金珠之象徵意義已變得模糊甚至完全消失,如今無論是耳環、墜

 

飾,手鐲、珠串還是項鍊,皆已成為順應流行之美麗裝飾。

 

劉勰於《滅惑論》中有言:「妻者愛累,髮者形飾,愛累傷神,形飾乖

 

道。所以澄神滅愛,修道棄飾,理出常均,教必翻俗。」又釋僧順於

 

《答道士…三破論》中有言:「蓋欲去此煩惱,即彼無髮膚之戀,尚或

 

可棄,外物之徒有何可惜哉?不輕髮膚,何以尊道,……。」

 

其實身之為累甚於桎梏,若對它產生貪愛和執著,煩惱和痛苦就會隨之

 

而來。故老子視形骸為糞土,釋迦以三界為火宅,修行之士若悟逆旅之

 

難,常希寂滅之為樂,就宜去外相之華,否則與流俗之徒塵遊夢境染惑

 

聲華,毫無差別矣!

 

緣累重淵嶽,德輕如風露。「身」原本乃是修行的資糧,應為人所使

 

用,然而現今卻反其道而行,人被身體所左右了。故修行之人的身體觀

 

與一般女性追求時尚、倩麗外表,美腿細腰之身體觀應有所區別。所關

 

心的重點,不應是費心於身體外表的物質與裝飾,而是靈性的提昇與發

 

揚,才能漸漸去除女性的習氣,現大丈夫相。

 

《道德經》云:「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意即是要修者抱道守真,怡

 

養生命真元,使之不爲物欲所誘惑,不爲私心雜念所困擾。雖然大千世

 

界遐邈幻化無際,真宗難曉,聲華易惑,但一個女子若能不依賴姿色、

 

美貌的人身資源,建立起女性的自信心或生命的價值,依然可以很自在

 

瀟灑的生活,最終達到「道常無欲樂清靜」的最高境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