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玄女 降 中華民國101年11月7日歲次壬辰年九月廿四日 詩曰: 惡言戲謔謗賢人。五百世中墮狗身。 利口傷人如劍戟。修行切記悟明真。
聖示:吾今日降著:「坤道與習氣」
第二十二章
女子喜陰懷嫉妬,激厲謗勃;敗人成功,破壞道德
女子喜陰懷嫉妬,激厲謗勃即是指有些女子喜暗藏嫉妒,用刺激與嚴厲
的毀謗言語中傷他人。女子喜敗人成功,破壞道德即是指有些女子喜歡
破壞他人成功,破壞修行人之道德或戒律。
古云:「言人之善,澤於膏沐;言人之惡,痛於矛戟。」世之人相處往
來,有苛言者必結恨,有惡口者必遭辱,故君子不談是非而化是非,小
人挑撥是非而生是非。許多人表面上拜神、供僧、修路、造經堂,似乎
功德不貲,然而若是缺乏善念,則這些作為也只不過是表面形象罷了。
故功德之大小不隨形象,其關鍵乃在於起心動念。
《月燈三昧經》云:「見他人過失,不可宣說之,如是之行業,得如是
果報。」若從因果之角度而言,《寶鬘論》中亦有云:「說惡語故,感
得耳聞不悅意語。」意即是說惡語業的感受等流果是經常聽見不中聽、
不悅耳的話,而己身所說之話也易引起爭議,沒有公信力,因此內心易
對他人生起怨懟。如此反覆地造業,反覆地感受惡果,故而輪迴不休,
然而一個人若能將聽到不悅耳之話語,當作「空谷的回響」,了悟因
果,即可跳脫出苦海也。
《賢愚經》中有記載一件因果事例。昔時有一名叫君提之男童,被父母
送至寺院修行,當他證到阿羅漢之果位時,用天眼觀看己身之夙世因
緣,發現在過去世自己也曾不斷的供養僧眾,修種種功德,並且出家為
僧。出家後不僅智慧通達,辯才無礙,且相貌端正莊嚴,嗓音清亮甚會
唱念,故而心生傲慢,輕視一位老比丘,說他唱念之音調如同狗吠。老
比丘聽了並不嗔怒,因為其已修成阿羅漢果位,只言道:「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君提因不識真相,惡語傷人,就因
此一句惡語,數百世皆轉生為狗。
五百世後罪業已滿,方得舍利佛尊者之救度,轉世為人,並修行得證阿
羅漢果。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世之人平日即應謹言慎行,話到口
邊時想一想,講話之前慢半拍,少批評、多讚美,不但可避免造下口
業,亦能提升做人之美德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