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采和仙翁 降
切利益他人之善行。如修橋舖路、施棺濟貧、急難救助、參
與各項社會公益等,即有其功德。勝鬘寶窟卷上本有云:『
惡盡曰功,善滿稱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德』這個字之原意,乃是獲得之意思,然而此獲得並非指陽
性的物質獲得,而是指意識獲得,亦即一個人運用己身之善行
以影響周圍之眾,再從周圍之靈界感應體獲得能量的回饋。
行,不論他有無說出來,靈界感應體皆會將能量回饋於此人身
上,不會有所誤差,因為靈界感應體具備了正確判斷、跟蹤、
循環、因果,它有準確的記憶、精準的探索、判斷與修正。
人之肉眼雖然無法看見,但於某種程度亦能感覺得出來,例如
有些人極好相處,某些人卻令人敬而遠之。心的層次愈高,則
氣場愈佳,神鬼愈尊敬護持,往生後轉世,亦以心境之高低來
決定,業報愈重者,氣場愈不佳,心地純善者,氣場愈好。
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
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自
古佛神能證果,皆體上天好生之德,能利益他人,積功纍德,
始終如一而成神成聖,故有心為善者,只要是對社會有利益
,對他人有幫助之事皆應歡喜力行,而非為了博得他人之讚
揚或嘉許,或是為了得到榮耀而作,方能顯功德之貴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