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 常做善事靈自淨 |
每個人之元靈本來自無極先天(先天屬無形浩翰真空之天垠,精純無雜質),靈降塵寰後天(後天屬有形之地球,有形者,指有形體相狀之物質界),附於人身,生之過程,須歷劫生、老、病、死諸苦,無人能避免之,又畢生難免受諸物情侵擾而苦楚身心,生生死死,沉淪於六道輪迴而無期限也,故終須藉修以返天(靈由天降,當可返天,此無須疑也),才屬究竟。
人何以返天?靈淨可返天(輕清朝上昇,濁重往下沉),然要回天也地確是不容易,誠所謂由天降下容易,由地昇天則難,因靈已濁重不堪矣!紅塵如苦海,世人不願隨波逐流而想修回仙鄉者亦眾,無奈皆受塵染而難空欲淨靈(去不了私欲),故想回也回不去了;有者卻根本不知有個仙鄉的家可回;甚有者,已深受欲染而戀棧紅塵,壓根兒就不想回天了。真想要回天者,惟有回復本來清純潔淨之靈體一途,別無二路,故惟有藉修身(生命期限內)以鍊靈,鍊靈即淨靈,淨靈須鍊修心性以清靜,靜以靈明,明以生智,藉智慧之悟力以去欲,而少欲、淡欲,以期無欲,無欲則靈清淨矣。
又何以淨靈?惟「善」可淨靈,因常做善事者,所想、所做、所為都放在別人身上,自少想自己。只照顧別人,自無暇顧自己,可謂助人愛人都來不及,那有時間想己、顧己、為己,既少想己、少顧己、少為己,則會少私、少欲、少執我,既少私、少欲、少我,則靈可趨清、趨淨矣,故之常做、多做善事者,靈自然而然不修而自修、不淨而自淨矣,此契修之竅妙也。
然要一個人為善也不是一件易事,主私欲習染已甚影響人之性靈,此皆受執著所礙,因一執固,則心就不受使喚矣!故只要去不了私心,就難以為善,此即修之難也。人心可善(存含天性)、可不善(亦存私慾心),天性強,心易生慈仁而為善,則凡事皆會先為別人著想;若慾心強,受慾身蔽靈而心私難善,則不免事事為自己著想了。有私者寡愛,有愛則少私,修旨去私為善,為善即菩薩之修為。
經云:「道在日用倫常」,故修須在日常生活中去踐行。筆者常看電視大愛台,深受「慈濟功德會」眾師兄姊們之善舉所感心不已,見他們常發乎慈悲心腸,幾乎每天都去當志工,義不容辭的去濟助無數受災劫、急難、困境者;或搶著去幫助、去照顧一些孤獨無助老弱伶丁、窮困、潦倒病疾者而不辭辛勞,並習以為常而樂此不疲。為何各地之慈濟志工們都存有這一股扶持、濟度眾生之浩然正氣、之無畏精神?這應是他們心中都已深植佛菩薩之大愛大悲心懷,愛既根植心懷,有愛者自能處處、時時輕易為善而自若矣!他們在生既都是活菩薩,所以也就是未來的準菩薩,他們的行徑誠可作世人之表率,亦深值吾輩們去好好虛心學習而效法之。
有鑑鸞門修子,有者由於太過於憑藉參著聖書之功著,故只重參鸞(因太依賴此功碩,其他事好似與他無關),卻幾乎忽略修身修德之重要性,不修心性、不往內聖外王深下工夫,則何以昇化己心靈,故亦等於無修一般。然身修必須生智生慈,無慈無智則何以修身修德?無德或德薄者,論修皆不及第也。凡難啟發善心而為善者,皆乃心之有私有欲,或心存欲求之修,即使徒具大功,亦只能享人天福報,可應其所求而賜予福份報。又行諸善舉,或助印、流轉善書等,皆當秉乎無為或當發乎愛心、濟世之心懷,久久自可存養性善之成(此修功大也)。反之,若心存自恃、或執功、或有所欲求而為,此皆有所變質,也就難涵養正善之心性,故功微也。
有機踏入道程,乃天賜之一大善緣,當緊緊把握以勤修,更須及時多行功立德,或更能立願多做有益人群事,可增添生活之美舉,與昇華生命之價值,奈世人大多不知常做善事乃最精進、最神速、最奧妙之修善法門。又有心修學,不可生怠惰,須知「勤」乃精進與造功之動力,故勤而不怠者,則日日可精進、可造功不輟矣。然人即使懂得勤於造立功德,難免受諸多條件所牽制,故累一生之努力,尚且不敢言諾有多大功果(需抵消擢髮難數之業造)。故吾人若今日不修不做,那更待何日?可說永無行功善之日(今日不為,明日亦然,因每日都是一般樣),抱此心態者,無以為修矣。修之先決條件,首要把本天賦之慈仁性靈促醒,讓心靈能生發大愛之信念,有愛之心靈,才是具有生命力之心靈,這股生命力即人之良能,良能動則可完全改變一個人之心志,行修則無其阻力,行善則諸善奉行矣。反之,難生發愛心者,都是己私心在作祟而執固天性難以甦醒,此即私欲性較強,天性依然受私欲心所抑制、所遮蓋,既私我存心,則凡事為私為我,以自己為主為重,若突破不了心障,既私欲著心,則奢言道修。蓋「私欲」乃人性最嚴重之弱點、最致命之要害、最迷昧己性靈,以人之智能可面對任何強敵而制勝,面對任何困難而克服,惟就是沒辦法克制自己之私心,故言人之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多助人愛人、多做善事,此能發乎愛心而付出真誠行善者,最是能習養性善之成之定,且德功亦將隨善行而積累焉!故修之能否回天?全操在自己之作為,但問自己是否堅心努力在修學(修內性)?是否常不斷在做善事(行外功)?如此內外雙修,乃修之正法、之正軌。修旨淨靈,惟養性善,始能去私而少欲利,欲少靈自清自淨矣。藉修而能養性善、而為善者,其心近真純、趨善美,乃淨靈之道。可鑑每做善事者,藉行善以去私欲,才是真修,才是踐道,才是不斷在淨化己心靈,此即常做善事以淨靈之原由也。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