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 心生爭求即是苦

 所謂「爭求」,即是慾求,指過份需求、或無此需而慾求、或不可得而強欲得之、或心有不平而爭勝等皆屬之。爭者,一般以相爭,或努力去求取來釋意之。爭求者,心之慾、之需、之不平、之想佔為己有,亦乃心之作祟、心之動念是也。然心何以動?不平則動矣,何以不平?「欲」擾身心也。蓋人受七情六欲,以及諸物情欲利習染等影響,那款不擾身心乎?可謂侵擾身心不平有萬般,故人之身心靈焉能平靜乎?不平則念生、念動不休,苦由斯而生焉。

 

 人只要有一口氣在,有氣就有念,有念就有欲(人之欲,含括則廣),有欲就有爭求,每爭求就務必爭取到手,或冀爭得、爭勝之,可謂大多數人之一生幾乎常生活在爭求中(大小細事皆然)。然世人何易著礙爭求?主私慾之作祟而難以克制耳,這也就是人之劣根性使然。試問一個人若常生活在多念、多欲、多爭求中,又怎能平靜過日子呢?更談不上清閒安怡之意境了。然塵世間一切人事物情之演變與複雜化,其實都是人自己做出來的,又豈能怪誰?人之一生,本人人都應有一段多彩多姿之美好旅程,奈紅塵有如慾海,人人都易陷入(不小心)欲利是非爭求中,故凡不能根除三毒(患貪、嗔、癡較重者),將不免隨波逐流,越是爭求鬥勝、或貪得無厭,也就越陷越深,能跳出慾海洶湧波濤之嶮巇而不被沉淪吞噬者幾希,是該多戒慎惕醒自己以避之!

 

 人皆有欲,然在日常生活之適當需求皆屬正常且必須的,亦是無可厚非的。惟多欲、或過份需求者,就不免會頻生爭求、爭端而甚影響人之心緒與舉止,故可由一人心生爭求之多寡與強弱而端倪其人之修涵如何。

 

 例舉一引生「爭求」而苦之淺例,以悟世人:有一學生家長,其就讀國小四年級的兒子放學回家,很高興的把其在校之國文考卷成績(九五分)帶回,家長一看,非常高興,對兒子大大誇獎一番,亦不免會對左右鄰居誇及,彼此一說開,才知道全班同學都考上滿分(一百分),唯獨其子未得滿分。結果這位家長回家後,由先前之喜悅、誇讚,就由於知其子比人家稍差五分而已,而讓其前後判若兩人,反臉破口大罵其兒子之不屑、差勁(應是太丟老爸面子了-爭面子)。何以這一比較之下,差別竟如此之大呢?而這就是一個人心生「爭求」所引生之截然不同心態,由喜悅而氣憤,氣在心頭,怎能不苦呢?

 

 由前例可鑑,雖一小小之事,卻就能讓人輕易引生爭求而陷入苦境,亦可知人在一生中所受諸多爭求所影響之戕害實大,豈能輕忽之!可謂人之心只要一生爭求,就難脫苦楚之厄,這是不容爭辯的。然「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其實人人皆在局中,個個隨時都會輕易執著在爭求而不自知的。然心有爭求、爭勝,或遇事好逞能、鬥氣,或即使在平日間也皆不免有所需求、慾求(大小不等),爾這些因素都是自造苦因之源。此即心有爭求、爭勝不得,必記恨在心;逞能、鬥氣,必不服輸,心生怨懟、憤懣不已;或有需求、慾求而不得,必也將耿記、鬱積心懷,心事積久亦生苦也。總之越是爭求、不平,越呈顯己心之痛苦,痛苦與爭求之強度成正比,若摒除不掉爭求、不平之心,則苦楚永積心懷,無以化解。

 

 凡心有所爭求、或過份慾求者,屬心態之不平衡,不平則心動,心動則執著、迷昧也,執著、迷昧即是心結,亦即是心靈之受縛,打不開心結或掙不脫束縛,其苦自找、自受也。世人何以苦?都是:「看不破、思不透、解不開、掙不脫、喚不醒、放不下。」以致心動、心不平所造之苦因。惟藉修以明心,明道之力量最大,可打開任何之心結與掙脫任何之束縛,則何事、何苦擾心乎?沉迷者,心生爭求苦惱多,自是凡夫俗子輩;能悟者,不忮不求心自在,媲美神仙樂逍遙。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