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修旨涵養善性之成

「善」,指存涵慈仁、悲憫之正心而謂之。修旨能涵養善性之成,惟養性則須更深度在心性上恪勤匪懈的鍊修之,始恪提昇心性之正善、慈仁、博愛,以致鍊就一身之正氣、之善氣,當一個人正善之氣佈滿身心,則與仙佛何異?即是仙佛。

 

 三字經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此說明人降生塵凡,在幼稚孩童之時,原本天真無邪,其本質本性無不善良純真,而此善性乃天所賦與的。及長,因學習與環境差異之關係,以致性情也就相差的越來越遠了,可知「學習與環境」實影響人之心性至深且鉅也。

 

 古昔聖賢在「心性」上亦有其精闢之論解:孟子主張「性善」說-乃指人身存含之天性(天賦之靈性),是純善無惡;荀子主張「性惡」說-純指有慾之血肉身軀而言,因人在生理上存含有慾性、劣根性、獸性(人亦屬動物),是純惡無善;告子主張「性可善、可惡」說-乃指後天之習性,習性乃指受學習與環境所影響,故近朱則赤,近墨則黑。習性是可善、可惡的。此三類論說,若以各觀點來評論,應都是正確無誤的,然概括人之心性,則兼俱前三項特質來論,則前二項亦可說:對、錯各半,因人性確存含有善性與惡性之成分,故當理(道)性顯,欲性隱-則心善、念善、行善;反之,欲性熾燃,理性沒-則心惡、念惡,行亦必惡矣。而第三項可善可惡之論則較俱邏輯,因人之心性本秉賦善與惡性存焉。經云:「人初性本善,習善德芳馨,習惡而成孽。」故可知習學之重要性與對人性最俱影響力。試問學善或習惡乎?吾人當可明辨而擇行之,況乎修者,焉有荒廢而不勤習善道乎?惜何以現今世態人心益形暴戾?何以步歧途、履邪徑者愈日趨多?此乃世人依然易受物欲習染而迷昧、而癡愚不醒者比比皆

是之關也。可鑑物質極緻,亦將造成人性對物情之熾熱,而相對的也是道德趨於式微,理性幾近蕩然無存矣!故凡逐欲、崇欲、嗜欲、縱欲者,那偏離正道自遠矣,人性之悲哀也。

 

 俗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由而可確鑿昇化心性之困難度,故一個人要完全根絕其秉性之毛病,或改善其個性,確非易事,除非修而悟得、而看開、而確能把慾心完全制死(制心於不動念),否則皆流於奢談、空論而已。明知修心之難,然知難行易,因也惟有藉修心始能養性、鍊性,以涵養性功之就,然這是須經年累月、無時無刻鍊性存養,即須不斷在克己止欲上下工夫,不斷去除己身諸不良習染,或劣根性、脾氣,或惡念、惡習、惡行等等。其實欲去諸惡而習善、而鍊心性於純淨之境地,就一如須經過「千錘百煉」始能冶成純金之工夫、之過程一般樣。

 

 佛曰:「人俱有佛性,皆可成佛。」此乃提示人皆天賦與可貴之「善性」而謂也。惟亦有待己身修涵,修猶如璞石琢玉,不琢何以成器?人之修亦然,惟琢鍊心性,始可成證、成佛;若不修善,自棄回天之路,白活一生,亦枉為人也。

 

 善乃人性之昇化,道之光芒,只一「善」字,其含義既深且廣,可謂「道」盡含藏在其中矣。蓋修著重涵養慈仁之善性,即須養心善而定性,待性功成,則惡念不入、不生而滅絕,道可成證矣。

 

 如何養善?習善雖有其難度,然只要先從心存善念、善行做起,顧名思義,即得日日想些好事,或也做些好事,此即日日正心念善、習善之謂也,久久自可養心之正、之善,以及見善欲為之習慣性,當一顆心能時刻心心念念充滿慈人、悲人之善念,亦必可養成其心善、念善、言善、行善之氣質、之樂善成性。故有善心者,其心慈仁,心既慈仁,自然無念不善,無善不行,修而能孕育慈仁於心而孳孳不倦息、不衰竭者,斯可謂已涵養善性、佛性之成矣。

 

 為何須涵養善性之定?惟其能定,始能不動心性。念善,尚須全心皆善,即每個心念都是正善不偏、不邪,才能盡性、定性,性定即金剛不動搖之心性。因若只心善,並不能代表其一定不偏移,即會偶心生私念、或動欲念等,故凡未能鍊至全心之正、之善,則尚屬不穩定性,即依然會有私欲閃爍干擾、或侵入,既使修而已常存善念心態,或造立再大之功德者,亦難免不生念、動念而虧損、毀漏功果之虞。修道悟理,必須透澈深入,不斷磨鍊,使心性能根深蒂固而定性,因絕不容有些許、甚或一念之不正不善生焉,惟能穩定於全心之正、之善,方為善性之定、之成。

 

 最冀望諸同修們都能修而純真己心,修而涵養善性之成。讓我們也都能從思善、行善做起吧!打開本善良心扉,常做些好事,可溫馨、拉近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可充實、豐富生活與生命的多彩多姿,且更可廣泛助及一些急需要幫助之人,或也常祈禱眾生之平安、無劫,使世人皆能安愉詳和過生活。只要人人都有一顆善思維的心,人間即天堂、淨土矣。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