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愛心生發出來

人本天性,若能藉修以昇華己身所存含之天性,則善良無比也。爾天性者,乃人性至善至愛之性靈,或可說乃至淨純之炁靈。故人之性靈本俱存含有其善愛之成份,所以說,人俱存善性,人皆有愛心,這應是不爭之事實。

 

 喚醒天經云:「..原靈投入凡間地,附體以成形,人初性本善,習善德芳馨,習惡而成孽,業障難凋零。」可鑑人之性靈確實是極易受凡塵諸習染所影響而會輕易變質的。當一個人習好,則可昇華善良天性而慈仁悲憫,懂得去關照別人而不斷付出;學壞者,則昧心喪性而墮落而惡劣不堪,盡做些為非作歹、傷天害理之事-這是人性沉淪之悲也。論世人幾乎每個人累宿世而參雜著層層疊疊諸善惡業,以及受世世代代所積習難改之弊病與缺失等等,而塑造成今身各不相同之運命、之條件、之優劣秉性與個性。由而可驗證「一種米,養百樣人」這句話之寫照。

 

    「眾善奉行,諸惡莫做。」雖是簡單一句話,但誰能做得到?然簡單一句話,卻含藏世間無盡道,因修不離善惡範疇,不外行善去惡,唯善惡二途而影響靈元之清與濁。善者,靈顯清淨光明;惡者,則靈顯昏暗濁重。唯修可淨靈,唯人可勝修,所以應知生為人之可貴,貴在能知修,不修亦失其貴,可惜!

 

    然修,一定要掙脫己「私欲」之束縛,一定要跳脫出「私欲」之牢籠,也惟能少私寡欲,才有可能將先天賦予之善性愛心生發出來,使之昇華。否則任憑怎麼修也是徒然,那己天性亦將永遠受蒙蔽而難展現光華,更失去做人之真諦與價值,況有欲靈濁重,談何回天?

 

    修旨淨靈,故修之真義與目的,主在去私欲以清淨心靈。可謂修之道程,即是心靈淨化之過程,惟能不斷去私欲,才能漸次淨化己心靈。凡修而始終執著私欲而牢牢不放,或無法稍予減除,試問那要如何淨靈呢?恐再怎麼用功,或用何方法修,將也是難達淨靈之效果(因私欲者,靈之垢;有欲者,靈沉濁)。其實人不著欲時,猶如赤子之心,最是天真無邪,所以,要想去「欲」,應該放下的是不要執著,只要能下定決心去除一些礙心之執念,即能放開心懷,則一顆心就可回歸淳樸、天真,那應是很自然而然的就能啟發善良、生發愛心。是以,簡言修,即是昇華己愛心,以致於至善至愛。

 

人無不存含愛心,蓋「愛是生命之真諦,愛是生命的精神源泉,愛是人性最俱摯誠的一股心力」。總之,在修程中,惟能生發出愛心,惟能抱持著愛,惟能用一個「愛」字以待人者,才有可能付出精神去真心關愛、幫助、救濟別人,此等愛人、助人、救人之行舉,久而為之,自可存養一身善氣,鍊就一身是愛,如斯,將可不斷充實己心靈之臻昇,而愈趨於摯誠、於善真,而宏開博愛、大愛無私之心懷。

 

    愛乃心靈之光芒,凡心有愛者,即可呈顯其光芒。吾人只要秉摯誠而不渝,就能恆持愛心而不息,則其性靈將可恆顯正善光芒。慇望人人都能奮力做到把己愛心生發出來,只要能注意寡少私欲,只要有心,應無有做不到之事-會突破去私欲之瓶頸的。讓我們及早點燃己愛心之火把,及時多盡一份心力,也能多付出些、奉獻些,好有所照耀、溫暖、關愛一些周遭之人群。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