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蘇東坡因果 以前大雙林有一座寺廟,內有二位住持僧,分為兩房屋住。 師兄名悟號,為五戒憎,師弟名達號,為七戒僧。某日,七戒僧閒 來無事,同一位徒兒下山勸世度人,走到三叉路口,忽然聽見一個 幼兒在路邊呱呱哭啼。七戒僧就叫徒弟,你將幼兒抱來我看,如果 是男孩就抱回寺撫養,若是女孩就放回路邊。這徒弟過去一看, 是個女孩,不敢來抱,只聽到這小女孩哭得更厲害。徒弟說: 「師父咱們是出家人,須慈悲為本,不經過這裡也就算了,生死與 我們無關,既然看見了,就救她一命才是。」七戒僧言曰:「徒兒 說得有理,那你就將幼兒抱起來吧!同我到老翟家,自有道理。」 師徒二人就來到老翟家,老翟就請師徒二人入內堂用茶,坐定, 喫完茶,七戒僧開口對老翟說:「我今天下山時,撿得一個女孩 ,我知你沒兒沒女,不如交給你撫養好了,我這裡有數兩銀子, 作為貼補費用。」老翟接過銀子,就撫養這位幼女。七戒僧師徒 二人告別,同回寺中。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轉眼過了十六年。某日,七戒僧 又下山,走到三叉路口,心中想起,早年在此地撿得一個小女孩, 交付老翟撫養,不知現況如何?不如到他家中看看。老翟就請師父 入廳中喫茶,七戒僧入堂中坐定,就問曰:「當年我撿到一位女孩 ,交給你撫養,不知現況如何?」老翟答曰:「這女孩現在已十五 、六歲了,名叫碧蓮,長得甚為伶俐,足不出門庭,至為乖巧。」 七戒僧對老翟曰:「你可不可以叫碧蓮出來給我看看。」老 翟答:「這件事我不敢作主,我去問問看,看她要不要見您?」 隨即入內,對碧蓮說:「今天師父來看妳,妳要不要見他?」碧蓮 答曰:「今天是師父來,我自然應該去拜見他。」碧蓮隨著老翟出 來,七戒僧看見碧蓮,長得美貌,十分姿色,心中愛慕。碧蓮看見 了師父,就入內而去。七戒僧向老翟言曰:「我這幾兩銀子給你 ,我要回寺,今夜等晚課完畢,你帶碧蓮從後門進來。」老翟應允。 其後七戒僧與碧蓮二人有私情,不知不覺已有半年多。某日,五戒僧 坐禪之時,就知七戒僧與碧蓮作不正之事。正逢八月十五日中秋佳 節夜,五戒僧就辦了一桌齋筵果品,叫徒兒去請師叔同享,七戒 僧來到,師兄弟二人同歡,五戒僧言曰:「各吟詩一首作樂,不知 師弟意下如何?」七戒僧即遵師兄之意先吟曰:「紅霞日照滿池塘 ,含盡秋風夜漫長,斜臥一枝偏點水,呈芳萬紫碧蓮香。」 五戒僧即和曰:「晚霞月映遍池塘,沾露迎秋夜轉長,同賞熟茗無 品味,碧蓮賽過素齋香。」 七戒僧聽了,心中悔悟,滿面羞恥,不辭而去。回到房中,對碧蓮 言曰:「吾與你情意之事,被吾師兄知覺,我這數兩銀子給你下山 去吧!任從你自由,自今以後不必再思念於我。」碧蓮遂接下銀子 ,拜別七戒僧下山而去。 七戒僧作偈曰:「吾年四十七,萬事要歸一,只因念頭差,今朝去 得急,對以悟和尚,何勞苦求乞,幻聲如雷電,依舊沖天密。」 (七戒僧作偈畢,放在桌上,撞壁身亡。) (次日,徒弟報知五戒僧,五戒僧過去查看,就知七戒僧將墜落雞胎出 世。隨即將七戒僧身屍埋葬。) 光陰似箭,不知不覺幾個月過去了。某日,五戒僧師徒下山度 世,來到一鄉村,看見一隻白雄雞,正在路邊交感,五戒僧慧眼 一看,正是七戒僧墜落之靈光。就罵曰:「你這孽畜,前些日子 在寺中與碧蓮作不正經事,冒瀆三寶佛像,今日又在路邊如此猖狂 ,豈不觸犯三光乎?」五戒僧叫徒弟對鄉人說,你們所飼養的白雄 雞,可否賣給我在寺中叫更。鄉村人答曰:「既然師父要飼養, 就送給您好了。」五戒僧叫徒弟,將白雄雞帶回寺中,遂將白雄雞 挖去左眼,折了右腳,封入雞籠內,掛在寺中門口,給牠早晚聽 經聞法。後來此雞蒙師父授記,得轉人身。 話說此雞轉投人身,在蘇州府蘇家出世,名叫蘇東坡,字子瞻。 五戒僧一日坐禪之時,知七戒僧得轉人身,投胎在蘇家,五戒僧圓 寂後,亦脫凡胎出世,亦投胎蘇州府陳家,名叫陳端鄉,十六歲上 京赴考,中了二甲進士。有一日,四月八日,是釋迦佛祖聖誕, 虎岳寺和尚要到內宮去領香油錢,陳進士遇著和尚,問他要到何 處去?和尚答曰:「我要入宮見皇后,捐領香油錢供奉佛祖。」 進士言曰:「我和你同入內宮去見皇后,帶我入內宮看看。」 和尚曰:「你是俗家人,怎麼敢帶你進去,你可打扮作僧家, 穿僧衣,戴僧帽,才能一起進去。」進士依和尚所言,穿戴僧衣 帽一齊進去。皇后看見進士,非是僧家體態,就將小徒弟僧帽脫 下,皇后看見他還留髮,就罵和尚曰:「你這野僧,好大膽子, 敢帶俗家是戲弄我嗎?」和尚連忙奏曰:「僧家收徒弟,要滿十六 歲才剃頭賜名號。」皇后問曰:「那這位徒弟今年多大歲數?」 和尚答曰:「今年已有十六歲,尚未剃頭賜號。我不說,皇后也不 會知道,他是今天在來宮途中剛收的徒弟,要等回寺後才剃頭。」 皇后言曰:「應該取罪,念在今日乃佛祖聖誕,吾就賜名佛印。」 因此佛印即刻剃頭,一同與和尚回虎岳寺出家。 有一日,蘇東坡年登十八歲,就上京赴試,到江都鎮宿店,看見一位 僧道,飲酒划拳,吃喝作樂。蘇東坡對僧道言曰:「師父你是出家人 ,應該持修齋戒,為何喝酒猜拳?」僧道曰:「你是過路之人,與你 何干?管我是非。」東坡自忖曰:「此次科名若能成就,一定除去你 這僧道。」果然此科功名,高中二甲進士,點入翰林院為大學士,就拜 王安石為座上師。此時蘇東坡遊進相府花園,賞花玩景。王安石清閒 無事,在花亭坐下,就作詩曰: 「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王安石正在作詩之時,家人來稟:「相爺,外面同年要來相會。」 王安石將筆放在桌上,出去迎接同年。些許蘇東坡玩景來到花亭, 一眼看去正是所謂:「天上神仙府,人間宰相家。」又看見桌上 題詩,即接續二句曰: 「秋景不如春意好,詩人囑咐細思吟。」 蘇東坡寫畢,即轉身離去。王安石接客回來,返回花亭,想把詩 作完。發現這乃是蘇東坡筆跡,詩中語氣嫌我,王安石曰:「此人不識 抬舉,待我明日早朝,呈奏聖上,將蘇東坡謪貶去蘇州為剌吏。」 蘇東坡被謪貶之後,走馬上任,經過楊州,一路走過各府各州各縣 ,觀山遊景,盡是秀美風光,氣象咸新,看見菊花謝落滿地,蘇東坡 見景生情,始知覺悟,得罪座主,才有今日。到任之後,首先就出一 張告示,告示僧道曰: 蘇州府知府蘇 示為嚴示事以告鄉民,照得此處,多有僧道出入, 進城來往迷惑人心,廣化民財,花消膿食,前者既往不究,今後若有 僧道進城,即刻拿下重責四十大板,再解回原籍地方,若被查出 隱匿不報,與僧同罪,違示不遵,絕不輕赦。 此告示一出,蘇州城內外眾僧道,聞知者莫不害怕,此告示 傳到各處宮廟寺院,僧道個個心寒,傳到虎岳寺,寺內有一佛印禪師 ,聞知此事,就下山而去。佛印作偈曰:「小僧移駕下山林,百步 總無一步沈,正是石嚴回徑處,只觀圖畫不觀音。」 佛印到了蘇州城內,將衙門前告示唸熟,來到府前石鼓頂坐下。 皂隸出來,看見是個和尚就說曰:「你這和尚好生大膽,敢在此坐, 你可看見告示麼?」佛印答曰:「告示早知之。」皂隸曰:「既然知 道,唸給我聽。」佛印即將告示唸了一遍,無錯失一字。」皂隸曰 :「告示果然唸得熟,未知在此何事?」佛印答曰:「特來見你老爺, 快去通報,說外面有一位詩僧求見。」皂隸曰:「你膽子可真大,我 老爺自十八歲就金榜題名,點入翰林院為大學士,曾經吟過多少好詩 ,哪一個不欽奉尊敬,你還敢自誇為詩僧。」佛印答曰:「不必多言 ,儘管稟報就是。」皂隸入內,稟老爺曰:「外來了一位詩僧,要見 老爺。」 蘇東坡曰:「你去回他,既是詩僧,沒什麼好說的。」皂隸出來對 佛印曰:「你有什麼要說的。」佛印答曰:「我寺中缺欠錢糧,特來 化緣,施主代我稟報。」 皂隸入內稟老爺曰:「詩僧說,寺中欠缺錢糧,特來捐化施主。」 東坡曰:「原來是化僧,說甚麼詩僧,如是詩僧,就以青石板為題 ;青石板上,難得下穿。」出來回曰:「我老爺說,為官清廉,如 青石板上,難得下穿」佛印應曰:「我身似鐵,穿過幾千條。」 皂隸入內稟老爺曰:「詩僧說他身似鐵,穿過幾千條。」 東坡曰:「對僧說我老爺言,堂前現放名爐火。」皂隸轉此言對 僧說。佛印曰:「拔得天河水灌下。」皂隸依言回稟。 東坡曰:「對得甚妙。現在就以虎岳寺為題,叫他再吟詩一首。」 皂隸轉達老爺意思。 佛印吟曰:「虎岳一老僧,要解無根樹,能取天邊月,會點海底燈, 拿得南山虎,捉了北海龍,腦中藏玉線,諸般件件能。」 皂隸將詩入內稟老爺,東坡曰:「果然是詩僧,請他入內相見。」 皂隸轉言老爺之意。佛印答曰:「既然有意請我,為何不開中門 迎接?」皂隸入稟曰:「詩僧說既然要請他,須開中門。」 東坡曰:「他既如此說,就開中門,看他從哪一門進來?」 皂隸即時開了中門,佛印果然從中門入內,東坡見了,心中不悅 ,即吟詩曰:江水滔滔不斷流,只因東去難回頭, 佛印知東坡心中不悅之意,接吟二句讚曰: 昨天虎岳山中坐,明月一輪照大州。 蘇東坡知佛印詩中讚美他為官清廉。東坡言曰:「法師,你有這麼好 的才學,為何不上京求得一官半職?上可光祖顯宗,下可蔭妻子兒孫 ,豈不很好,為何出家?」 佛印即作偈曰:「自幼攻書入學堂,果然下筆有文章。鼇頭鎮在千 同裡,丹桂開時萬里香。 三汲浪中獻美掌,九重雲外鳳呈祥。為僧脫俗修行好,勝過 皇家作棟樑。」 蘇東坡言曰:「法師果然有此好詩,再以浮萍草為題,吟詩一首 ,要你以堂、光、上、樑為韻腳。 佛印即吟詩曰:「浮萍金甲滿家堂,不覺月清遍地光,有日捲風泥 土上,飛來燕子繞楹樑。」 東坡曰:「法師果然作得好,未知色心如何?」就叫一位美女捧茶 出來。 東坡曰:「就以此美女為題,再吟一首!」 佛印就吟詩曰: 「十指尖尖獻敬茶,嬌容體態貌如花,東坡愛惜千金寶,看 似拋開臭爛瓜。」 東坡問曰:「法師,美女好麼?」佛印曰:「好是好,但會壞了 身中寶。」接著又簡單說了些故事:昔日楚平王,因色破了國, 兵敗財散子亡,文武百官都煩惱。楊貴妃與妲己,亡家敗國,如 拗柴朽木,貪戀她,傾了家,愛慕她,死得早,被害得顛顛倒倒。 東坡此時有點悔悟,即曰:「從今不剪煙花債,保養元精無價寶。」 蘇東坡就此拜佛印為師父,佛印恐東坡有退心,作偈曰: 「朝廷宰相與公侯,全是前生累劫修,有德善行今享受,費神何必苦參 求, 玄中若肯心無念,成佛西方得自由,多少世間名利客,沈思悟理速回 頭。」 (蘇東坡知佛印詩中之意,恐其有退志之心。) 東坡作偈曰: 「識破紅塵就出家,五湖四海放丹砂,飢餐松柏子山花,渴飲清泉漫錦 茶, 鉛汞和成鍊不老,蟠桃睡謪會其華,我今作得神仙過,不在宋朝榜上 誇。」 佛印見東坡果然真心,要持齋修行,即作偈一首曰: 「天地一深淵,輪迴無盡年,華屋量人斗,嬌妻渡客船, 田園身後事,兒女眼前緣,蒼生如寄子,超出是神仙。」 東坡就隨同佛印入山,上虎岳寺出家修行。過了數月,蘇夫人在 府中,思念甚切,就對佣人言曰:「相公在蘇州為官,被虎岳寺和尚 勸去出家修行,永無回家之日。」佣人曰:「夫人不須掛意,待小人 明日到虎岳寺,請老爺回府。」次日,佣人果然來到虎岳寺,看到 蘇東坡即跪下,詐語騙曰:「夫人在家做了許多不當之事,求老爺 速急回府。」蘇東坡聞言心中大怒,即刻同家人一齊回府,往山下而 來,此時天色已晚,山下土地公化為老者,觀音菩薩化為女子,又化 了一間草舍,東坡來到此處,就向老者借宿一夜,睡到三更時分, 忽然聽到哀哭之聲,東坡起身,看見幾個解差,帶了一干人犯過 去。東坡問曰:「老公此處乃偏避山邊,哪來大批人犯,而且拷打得 叫苦連天。老者答曰:「這小老就不知了,你去問我小女,她吃陰陽 菜,可能知道。」東坡問小娘子,這三更時分,哪來這麼多人犯。 小娘子曰:「這些是蘇子膽的九玄七祖、父母祖先。」東坡問曰: 「這與蘇子膽何關?」小娘子曰:「因子膽入山持齋修行,佛祖令 他祖先送上天堂享福,誰知他今日被佣人邪言詐語騙他回府,害他祖先 貶落地獄受苦。」東坡曰:「未見其利,先見其害,不如回轉入山修 行吧!」佛祖見子膽又回寺,遂捋彩旗鼓樂八音,將其祖先送轉 天堂。蘇東坡忽然看見彩旗鼓樂之聲,就對小娘子言曰:「那現在 又是什麼情況,荒山野地沒成婚,怎會有彩旗鼓樂呢?」小娘子曰: 「這是子膽已回心轉意,要入山修行,不存退心,佛祖大慈大悲 ,再將其祖先等轉送天堂。」蘇東坡心中悔悟,即時回虎岳寺, 勇猛精進,堅修苦功,後來修成羅漢果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