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果老仙翁 降

二○一四年三月八日

歲次甲午年二月八日


詩曰:自矜自是不知謙 方入教門想作仙


   闊論高談陳奧義 滿胸氣傲道生偏


聖示:吾今日降著:「修道基本功」


第六章 除傲慢


司馬遷曾評論韓信,言其若學道謙讓,不自誇己之功勞,不恃己之

 

才能,不將盛德顯露於外,則其對於漢家之功勳,可比周召太公之

成就,也不會因其顯赫功勳惹來殺生之禍,由此歷史典故即可知

傲氣之大患。


傲慢對修道者之傷害遠甚於一般人,有些自詡為修道之人,心高氣傲

,懂得幾句祖師文義,記些丹經子書,即拘泥於文字,執著於名相,

高談闊論,目空四海,或仗著自己略有才學,而妄猜私議,自解經意,

甚至謬執己見,不肯低頭,將錯就錯。


也有許多修道者看到別人外相拙劣,自己道貌岸然,就覺得別人

沒有善根;看到別人大啖葷食,自己素齋,就覺得別人業障深重;

看到別人犯戒,就覺得自己戒律清淨;看到別人嬉戲玩樂,自己在

聽經聞法,就覺得很精進,別人在墮落,自己很有一副修行人的

架式。凡此,其病即在於氣傲自足之關。


故學道者,先要虛心下氣,自卑自小,不滿不盈,只見己短,

不見己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方能感動師父指點,良友勸勉,

成為真正有志之士。


傲慢者,其毒害不輸三毒貪嗔癡,因為貪嗔癡三毒雖毒,但透過

修行終有淡薄休止之日,唯獨傲氣我慢一毒,生在人道時即輕慢其

他人,生在鬼道時即輕慢其他鬼,生在畜道時即輕慢其他畜,

不論其居於何處,皆能處處生慢。


吾舉一實例為證,昔時釋迦牟尼佛之堂弟提婆達多,跟隨佛陀出

家做比丘,在出家十二年中善心修行,因而受到僧俗二眾崇仰,

但他心中的傲慢熾盛,自認與佛陀同為釋迦族,因此就要求取

世尊而代之,被佛陀嚴拒後,即心生嫌恨,而接連犯下殺阿羅漢

、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重業,而墮入無間地獄。故修道者當知克


服驕氣,力戒傲氣,低下身子,否則,傲慢滿胸,目中無人,妄想

明道,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