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果老仙翁 降 二○一五年六月二十日
的存在不容置疑,神通的獲得也有可能,但是不當的追求,反而會 偏離慈悲和智慧的常軌,影響一個人成道證果,甚至因為藉著神通 斂財騙色,而墮入罪惡的深淵。因為神通是修道的附屬產物, 當一個人修行至一定層次且德行俱足而獲得神通時,神通就是助力 ;但當一個人德行不足卻因特殊機緣而獲得神通時,神通可能就是災難。
「善哉!世尊!唯願現在敕諸比丘們,在大眾面前顯現神通, 顯示超乎凡人之法!」
弟子遠離喧囂,靜默思惟正法,如果有所成就,自己知道就好, 如果有了過失,則當自我發露懺悔。」
多人敬信佛陀。
三是教誡神通。
,反而會讓貪玄好奇人產生誹謗,所以,我拒絕以各種神通宣揚 佛理,只以教誡神通教導比丘、長者、在家居士,應該精勤 ,樂於獨住閒居,專念於道而安住其中。」
基本上與佛陀時代相差不多。但佛陀深知神通與解脫沒有必然的關係, 煩惱的徹底止息與生命的解脫,是經由諄諄教誨,有次第地引導修 學正法而成就,本來就與神通無關。而且佛陀時代,十位解脫的 阿羅漢中,有將近七位是沒有神通能力,而是透過「慧解脫」 證果的。因此,修道不需妄求超自然、無礙自在、神秘不可思 議的神通,以免本末倒置,未受其益而先受其害也。 |